
作品簡介
《蘇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喬斯坦·賈德創(chuàng)作的一本關于西方哲學史的長篇小說,通過一名哲學導師向一個叫蘇菲的女孩傳授哲學知識的經過,揭示了西方哲學史發(fā)展的歷程。
片段閱讀
認識世界的開端
蘇菲放學回家了。有一段路她和喬安同行,她們談著有關機器人的問題。喬安認為人的腦子就像一部很先進的電腦,這點蘇菲不太贊同。她想:人應該不只是一臺機器吧?她們走到超市那兒就分手了。蘇菲住在市郊,那一帶面積遼闊,花木扶疏。蘇菲家位于外圍,附近除了她家的園子之外,沒有其他住家,因此看起來她們仿佛住在世界盡頭似的。再過去,就是森林了。
……
今天,信箱里卻只有一封信,而且是寫給蘇菲的。信封上寫著:“苜蓿路三號,蘇菲收。”只此而已,沒有寫寄信人的名字,也沒貼郵票。
蘇菲隨手把門帶上后,便拆開了信封。里面只有一小張大約跟信封一樣大小的紙,上面寫著:你是誰?除此之外,什么也沒有。
……
蘇菲匆匆忙忙走到花園門口,查看了一下那綠色的信箱,她很驚訝地發(fā)現(xiàn)里面居然有另外一封信,與第一封一模一樣。她拿走第一封信時,里面明明是空的呀!這封信上面也寫著她的名字,她將它拆開,拿出一張與第一封信一樣大小的便條紙,紙上寫著:世界從何而來?
●賞析
你是誰?世界從何而來?只怕古往今來沒有一位哲學家能完整解答這兩個問題,但這卻是人類在不停探索的內容。看到這兩個問題之后,在哲學老師艾伯特的指引下,蘇菲由一個無憂無慮的少女開始邁向高深的哲學殿堂,故事的“大幕”也由此揭開。
柏拉圖的學說
蘇菲感覺自己仿佛也剛從地下洞穴出來一般,在讀了柏拉圖的學說后,她對大自然的看法已經完全改觀。那種感覺就好像她從前一直是色盲,并且只看到些影子,從沒見過清楚的概念。
她并不確定柏拉圖所謂永恒范式的說法是否都對,但“每一種生物都是理想世界中永恒形體的不完美復制品”,這種想法多美妙啊!世上所有花、樹、人與動物不都是“不夠完美”的嗎?
蘇菲周遭所見的事物如此美麗,如此生氣盎然,以至于她不得不揉揉眼睛才能相信這些都是真的。不過,她現(xiàn)在眼見的事物沒有一樣會永遠存在。但話說回來,在一百年之后,同樣的一些花朵和動物仍然會在這里。雖然每朵花、每只動物都會凋萎、死去,而且被世人遺忘,但卻有某種東西會“記得”它們從前的模樣。
蘇菲向遠處望去。突然間,一只松鼠爬上了一棵松樹,它沿著樹干繞了幾圈,然后就消失在枝丫間。
蘇菲心想:“我看到過這只松鼠!”然后又悟到也許這只松鼠并非她從前看到的那只,但她看過同樣的“形式”。在她看來,柏拉圖可能說得沒錯。也許她過去真的見過永恒的“松鼠”——在理想世界中,在她的靈魂還沒有棲息在她的身體里之前。
有沒有可能蘇菲從前曾經活過呢?她的靈魂在找到身體寄宿之前是否就已經存在?她的身體內是不是真的有一個小小的金色物體,一個不受光陰侵蝕的寶物,一個在她的肉身衰朽之后仍然活著的靈魂?
●賞析
蘇菲在讀完柏拉圖的學說后,對大自然的看法發(fā)生了改觀。通過學習不同的哲學理念,蘇菲從一個“色盲”蛻變?yōu)閷Υ笞匀挥辛烁顚拥睦斫猓o人留下直觀深刻的印象。蘇菲是一個不盲從、會獨立思考的人,她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這個世界,同時又把哲學這種虛無的概念通過在現(xiàn)實世界里看到的實在事物展現(xiàn)出來,虛實結合,讓深奧的哲學也能通俗易懂,不空洞,從而加深讀者對其的理解。
關于宇宙的探討
“想起來真是很奇怪,我們居然住在宇宙中這樣一個小小的星球上。”
“席德,但是你要知道,我們人類只是剛開始了解宇宙而已。我們的太陽只是銀河里四千億個星球當中的一個。”
“但是到目前為止,我們談的還只是我們的銀河系。天文學家說,宇宙間大約有一千億像這樣的銀河系,而每一個銀河系都包含一千億左右的星球。”
“真是太令人吃驚了。”
……
“你我也是在大爆炸時開始誕生,因為宇宙所有的物質整個是一個有機體。在萬古之前,所有的物質都聚合成一大塊,所以說當我們仰望天空時,我們其實是在試圖找尋回到自我的路。”
“這個說法好特別。”
“宇宙中所有的星球和銀河都是由同一種物質做成的。”
“但是這種物質又是什么呢?數(shù)十億年前爆炸的那個東西究竟是怎樣的一種物質?它是從哪里來的呢?”
“這是個很大的問題。”
“而與我們每個人都密切相關,因為我們本身就是這種物質。”
“我們是幾十億年前熊熊燃燒的那場大火所爆出來的一點火花。”
“這種想法也很美。”
●賞析
其實就像少校說的,人類不過剛剛開始了解這個宇宙。我們生活的這個星球,在宇宙中就像滄海一粟,生命的出現(xiàn)本身就是最大的奇跡。也許我們沒有什么把握能真正了解世界和生命的意義及起源,但我們要知道自己究竟該如何思考和生活。失去了懷疑和思考,人類將永遠不會進步。
讀書
筆記
一朵哲學之花
——讀《蘇菲的世界》有感
◎施睿凡
你是誰?世界從何而來?一天,十四歲少女蘇菲收到一封神秘的來信,這封信如同一把神奇的鑰匙,為她悄然開啟了一扇沉睡的大門。萬事萬物是否由一種基本的物質組成?水能變成酒嗎?泥土與水何以能制造出一只活生生的青蛙?積木為何是世界上最巧妙的玩具……一個個問題接踵而至,在神秘老師艾伯特的帶領下,蘇菲開始了一場奇妙的哲學之旅。
在艾伯特的指引下,蘇菲從西方哲學的搖籃——雅典出發(fā),沿著自然哲學的腳步,越過希臘三賢的高山,重溫燦爛的希臘文化;趟過文藝復興的河流,感受科學藝術的蓬勃;漫步浪漫主義的殿堂,欣賞貝多芬的鋼琴曲、安徒生的童話、拜倫和雪萊的詩歌……
原子論、天體運行、生態(tài)學;唯心主義、潛意識理論、正反合理論……那一系列深奧晦澀的理論一改高冷的面孔,化身為一個個富有趣味的故事,使得高深的哲學理論變得面目可親、淺顯易懂,帶著我們重溫坎坷的哲學歷程。
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笛卡爾、斯賓諾莎、黑格爾、馬克思、達爾文、弗洛伊德……那一連串如雷貫耳的名字,不再是教科書中冰冷的符號,而是化身為一個個鮮活生動的人,將他們對于人類和宇宙終極問題的思考娓娓道來,帶著我們領略浩瀚的歷史長河。
一本《蘇菲的世界》就是一部深入淺出的人類哲學史,它不僅能喚醒人們內心深處對生命的敬仰與贊嘆和對人生意義的關心與好奇,而且也為每一個人的成長——使生命從混沌走向智慧、由困惑進入覺悟之境,掛起了一盞盞明亮的燈。
關于哲學,關于公平、正義、尊嚴、價值、真實,《蘇菲的世界》這本書中都有體現(xiàn),當你翻開它,一顆種子便開始萌芽,直至開出美麗的花。
【湖北武漢市第十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