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山中來,帶著蘭花草,種在小園中希望花開早……”每次經過那個陰暗潮濕的角落,望見那抹綠色的身影,我總會不自覺地哼起這首歌(為什么“總會不自覺地哼起這首歌”?這是小作者設置的一個懸念,吸引了讀者。)我家附近有一個角落,毫不起眼。角落不遠處就是一條大路,每天經過的人成百上千,卻無人會把視線投向它,更別提角落里一株小小的蘭花草了。之所以能發現蘭花草的存在,還是因為上次機器人比賽失利,我失魂落魄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心緒不寧之時,突然瞥見一抹綠色,快步走上前一看,竟是一株蘭花草。它孤零零的,在風中搖曳,柔柔弱弱,像是營養不良。生長在這種地方,遲早會枯萎吧……算了,不看了,還是回家練習吧(蘭花草的瘦小孤單和小作者比賽失利的心情放在一起描寫,渲染出低沉的氣氛。這里為后文做鋪墊,先抑后揚。“這種比賽你第一次參加,緊張是在所難免的。賽后老師安慰我。可我知道,這次比賽之所以輸了,是因為自己操作不夠熟練,安裝機器人時,我反復將螺絲拆了裝、裝了拆,這才導致用時過長,最終被淘汰。回到家后,我反復練習,回想著比賽題目,分析總結自己存在的問題,直到很晚才熄燈(運用插敘交代起因,避免了平鋪直敘,作文結構更加緊湊。)第二天,我照舊去學校訓練,路過那株蘭花草時多看了兩眼,它還是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可我不知道的是,我即將見證它的盛開。(“無精打采”與“盛開”形成對比,繼續為后文做鋪墊。)。從學校回來,再次路過它,竟發現那抹熟悉的綠中夾雜著些許白。蘭花草開花了!不著任何色彩的花,素凈,幽雅,與周圍環境格格不入。可是生長在這樣的地方,它怎么會開花呢?我腦海中突然閃過一句話:向陽春就在!對呀,瘦小的它也在頑強地生長,努力面朝陽光,它終于迎來了屬于自己的春天。唉,小蘭花草啊,你的春天到了,可我的春天在哪里呢?微風吹過,蘭花草身姿搖曳,它向我點了點頭,好像在說:快了,快了!。
(小作者的發現、感嘆自然且引人深思。擬人修辭手法的運用使得畫面更生動。)
又是一個比賽日,想起上次的失誤,我的心跳開始加速,手心也開始冒汗。這時,一株盛開的蘭花草出現在我的眼前,它對我說:向陽春就在,加油!
老師公布比賽題目時,我差點激動地叫出來:這正是昨天晚上我復習過的題!我迅速將電線、鍵塊組裝在一起,深呼吸,又到了考驗熟練程度的時候了,這次我沉著冷靜,將一顆顆螺絲擰緊后,舉手示意。老師亮出了時間,二十分鐘!我成功了,我的春天終于來了!賽后,我又去看蘭花草,原先它只開了一朵花,如今又開了一朵,果然,向陽春就在。
(作文以敘述收尾,再次點題“向陽春就在”,平淡中含有深刻內蘊。)【江蘇如東縣洋口港實驗初中,指導老師:袁銀峰】
點評
馮蕭同學:本文中,黃小丫同學生動形象地描寫了生長在陰冷潮濕之地的蘭花草從“無精打采”到“盛開”的變化,這株蘭花草的出現使她有所感悟并有了攻克難關的動力,體現了“向陽春就在”這一主旨。本文構思巧妙,詳略得當,值得學習。
葛佳祎同學:開頭引用歌詞,既有意境,又引出了本文的寫作對象——蘭花草。隨后黃小丫同學以細膩的筆觸描寫了自己的失意,而蘭花草作為“指引者”,帶領她走出陰霾。蘭花草雖生在背陰之地,卻仍開出了潔白的花朵,蓬勃的生命活力讓人有了一定的感悟,作文主旨被順勢揭開:向陽春就在。黃小丫同學文筆細膩,邏輯清晰,她的文字讓人喜愛。
王愉涵同學:作文開頭引用歌詞,巧妙引出蘭花草,并以其為線索推動了情節的發展,使作文內容層層遞進,主題鮮明。明線是參加機器人比賽,從被淘汰到獲得勝利;暗線為蘭花草由不起眼到努力盛開。構思巧妙,令人讀完后有所體悟。本文融情于景,語言清新優美,運用了多種修辭手法,生動傳神地寫出景物的生命活力以及人物心理的轉變。詳略得當,有條不紊,結尾點明主旨,升華主題。
王韻瑤同學:作文以蘭花草為線索,借景抒情,先描寫蘭花草的柔弱,抒發落寞情緒,后描寫蘭花草的生機,抒發欣喜之情。文中多次呼應標題,使主旨得到強化。本文詳寫賽前、賽中及賽后人物的狀態、感想,略寫蘭花草的變化,人物語言、動作、神態等描寫生動具體,展現出了自己由失落到著急到緊張到欣喜的情感變化。
袁銀峰老師:本文將人和物進行交叉敘述,相互襯托,突出主題。這篇作文的優點通過批注和同學點評已基本講明了:語言生動,描寫細致;層層鋪墊,詳略得當;明暗線交替,主旨明晰。“向陽春就在”既是作文標題,又串起全文,意蘊頗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