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勝男
“必須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大力度來謀劃和推進新征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譜寫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新篇章。”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全面總結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的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深入分析當前生態文明建設面臨的形勢,深刻闡述新征程上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需要處理好的重大關系,系統部署了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戰略任務和重大舉措,為進一步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基本條件。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作出了重要的原創性貢獻。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所蘊含的“十個堅持”體現了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根本保證、歷史依據、基本原則、核心理念、宗旨要求、戰略路徑、系統觀念、制度保障、社會力量、全球倡議,構成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核心內容,展現出鮮明的時代性、系統性和創新性。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強調:“今后5年是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時期”。我們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正確處理好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的關系、重點攻堅和協同治理的關系、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的關系、外部約束和內生動力的關系、“雙碳”承諾和自主行動的關系,把建設美麗中國擺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突出位置,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譜寫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新篇章。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指出:“要加快推動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堅持把綠色低碳發展作為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的治本之策,加快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厚植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底色。”要堅持源頭防治,加快推動產業結構、能源結構、運輸結構和用地結構等調整優化;實施全面節約戰略,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加快節能降碳先進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要把建設美麗中國轉化為全體人民自覺行動,倡導綠色低碳生活、消費方式,為建設美麗中國奠定堅實的社會基礎。
深入推進環境污染防治。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指出:“要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展廣度,深入推進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要持續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加強污染物協同控制,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還老百姓藍天白云、繁星閃爍;要持續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推動重要江河湖庫生態保護治理,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體,還給老百姓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景象;要持續深入打好凈土保衛戰,加強土壤污染源頭防控,開展新污染物治理,讓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指出:“要著力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切實加強生態保護修復監管,拓寬綠水青山轉化金山銀山的路徑,為子孫后代留下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要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加快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推進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要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
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破解資源環境約束突出問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迫切需要,是順應技術進步趨勢、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迫切需要,也是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求、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迫切需要。要處理好發展和減排的關系,立足我國能源資源稟賦,堅持先立后破,有計劃分步驟實施碳達峰行動,在降碳的同時確保能源安全、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糧食安全,確保群眾正常生活;要處理好整體和局部的關系,深入推進能源革命,加強能源產供儲銷體系建設,研究確定各地產業結構調整方向和“雙碳”行動方案,不搞“一刀切”,確保能源安全;要處理好長遠目標和短期目標的關系,循序漸進、持續發力,完善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調控,把握好降碳的節奏和力度,重點控制化石能源消費,逐步轉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制度;要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穩妥有序推進全國碳市場,完善碳排放統計核算制度,健全碳排放權市場交易制度,推動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更好結合,建立健全“雙碳”工作激勵約束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