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華早報》2月10日文章,原題:中國最年輕的千禧一代被告知他們“太老”而不適合工作,而Z世代中年齡較大者,即將步其后塵 “團隊平均年齡應低于30歲?!彼拇ㄊ∧称嚪展驹谌肆Y源崗位的招聘啟事中,無所顧忌地用一本正經的語氣在墻上寫下了這行字。
求職中普遍存在的年齡歧視在中國絕非新鮮事,但有跡象表明情況甚至正變得更糟糕。近年來的研究顯示,以前這種歧視往往從約35歲開始在職場中浮現,這已早于國際平均年齡。但如今即使是中國千禧一代(一般指從上世紀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出生的人——編者注)中最年輕的求職者也表示,隨著與越來越多大學應廟畢業生展開激烈競爭,他們正在職業道路上面臨年齡障礙。雪上加霜的是,由于遭受近三年疫情的影響,企業正廣泛尋求降低勞動成本。
31歲的上海居民楊女士表示,從上月起她向100多家公司應聘,但幾乎沒收到任何回復。擁有社會科學碩士學位的她尋求在互聯網行業工作。楊表示,許多公司明確要求求職者必須30歲以下,一些公司限制在27歲以下一大約是最年輕千禧一代的年餡,這意味著在未來一兩年內,Z世代(一般指1995年-2009年出生的人——編者注)中年畛大者可能就會因年齡被中國某些工作拒之門外。楊還提到,許多公司要求研究生學歷且至少有三年工作經歷,這使一個人很難足夠早地畢業,好在被視為“太老”前獲得必要經驗。
28歲的上海獵頭蘇哲(音》表示?年齡歧視日益盛行是企業在經濟不確定時期選擇接受的明確方向。“經歷三年疫情后,許多企業面臨倒閉風險?!碧K說,“企業不是慈善機構,必須首先考慮生存?!彼忉尫Q,許多企業青睞精力充沛的年輕畢業生,因為與年齡較大的求職者相比,他們的雇用成本更低,而且未來職業生涯更長,而前者期待更高薪酬,在身體行動方面往往更不活躍,更傾向追求工作-生活平衡,而且一旦生孩子就要請生育假。
然而,中國就業研究所研究員毛宇飛表示,隨著中國從疫情引發的經濟下行中復蘇,就業中的年齡歧視問題或將有所緩解,市場將向30歲以上更有工作經驗者提供更多職位。毛預計,月艮務業和一些制造業將率先復蘇。在他看來,政府也需出臺更強有力的就業政策,提高年長求職者獲得工作信息的能力,并在勞動力市場上規范企業的招聘要求。“我們需要加強勞動法意識,鼓勵求職者在遭遇年齡歧視時通過法律措施捍衛就業權利?!泵f。(作者米婭?努利買買提,丁雨晴譯)
環球時報2023-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