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 解東興 馬娜 馬琳 秦蕊 賈春紅
(1唐山市工人醫院,河北 唐山 063000;2唐山古冶開灤總醫院林西醫院)
化療是乳腺癌患者的術后全身治療措施,對腫瘤的生長、移植有抑制作用,對于部分腫瘤可達到治愈的目的,但化療在收獲治療效果的同時會伴隨諸多化療副反應,如疲乏、惡心嘔吐等,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影響化療進展〔1〕。且老年乳腺癌患者多合并內科疾病,機體耐受能力較弱,若在術后化療過程中出現副反應,可直接影響患者的治療依從性,不利于預后〔2〕。因此,減輕化療所致副反應,改善患者的預后尤為必要。西醫常規綜合治療在化療副反應中較為常用,通過針對性干預,可有效減輕患者的癥狀,但效果并不理想〔3〕。祖國醫學認為,乳腺癌屬于“乳巖”范疇,患者經手術后耗傷氣血,正氣虧損,化療后對正氣進一步損傷,耗傷臟腑,影響氣血生化,臨床治療應從整體觀念出發,強調扶正與祛邪〔4〕。而健脾扶正法中醫綜合性干預措施,根據患者化療后副反應情況針對性采取中醫干預措施,旨在減輕化療副反應〔5〕。本研究將重點分析健脾扶正法中西醫結合干預在老年乳腺癌術后化療副反應的應用效果。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并批準實施。前瞻性納入2018年9月至2020年6月醫院收治的140例老年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納入標準:(1)病理檢查確診為乳腺癌;(2)根據《中藥新藥臨床指導研究原則》〔6〕中氣虛證、血虛證,結合臨床實際擬定“氣血虧虛證”,主癥神疲乏力、面色無華,次癥便溏、失眠健忘,舌脈:舌淡,脈細弱;(3)卡氏功能狀態(KPS)評分〔7〕≥70分;(4)預計生存期>3個月;(5)至少接受1個周期化療。排除標準:(1)存在精神疾病;(2)合并內分泌疾病;(3)近1個月內有糖皮質激素使用史及分子靶向治療史;(4)合并心、腦血管、肝腎功能障礙。患者及其家屬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將140例老年乳腺癌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各70例。對照組年齡60~82歲,平均(68.53±2.06)歲;病理分期〔8〕:Ⅱ期30例,Ⅲ期32例,Ⅳ期8例;化療周期1~4個,平均(1.89±0.23)個。觀察組年齡61~79歲,平均年齡(69.01±2.14)歲;病理分期:Ⅱ期29例,Ⅲ期30例,Ⅳ期11例;化療周期1~4個,平均(1.92±0.25)個。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西醫常規綜合治療干預,觀察組采用西醫常規綜合治療干預+健脾扶正法中醫干預,均干預21 d。
1.2.1西醫常規綜合治療干預方法 (1)皮下注射聚乙二醇化重組人粒細胞刺激因子注射液〔齊魯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號20180810,規格1.35×108IU(3.0 mg)∶1.0 ml〕,一個化療周期(21 d)僅注射一次,化療日,化療前后各采用鹽酸格拉司瓊(四川寶鑒堂藥業有限公司,生產批號20180801,規格3 ml∶3 mg),靜脈注射,3 mg/次。(2)常規干預:①保持病房空氣清新,環境干凈整潔。②做好化療藥物用藥宣教,緩解患者的負性情緒;③在嘔吐期間告知患者勿大量進食,而是先補充水分,可用溫熱的糖鹽水,慢慢吞咽;采用溫開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新。
1.2.2健脾扶正法中西醫結合干預 (1)健脾扶正方:白芍15 g、熟地黃9 g、黃芪30 g、枸杞子9 g、炙甘草6 g、阿膠9 g、白術15 g、當歸15 g,惡心嘔吐者,加半夏9 g、竹茹9 g、陳皮9 g、生姜6 g;食欲不振者,加炒萊菔子9 g、焦麥芽30 g、焦神曲12 g、炒雞內金9 g、焦山楂12 g;睡眠欠佳者,加茯神15 g、酸棗仁15 g,水煎400 ml為一劑,分為2份,化療當天在化療用藥前1 h內服用,以后每天早晚分服,1劑/d。(2)中醫干預方法:①惡心嘔吐者,穴位按摩,取穴:內關(雙)、中脘、足三里(雙),操作時間:化療當天開始,2 次/d,持續4 d,共2個周期。操作方法:內關穴:用右手拇指按揉約1 min,以酸脹感為得氣;足三里穴:用大拇指指腹在足三里穴處按壓30 s,再按揉約1 min,兩側交替進行;中脘穴:用中指按壓約30 s后順時針按摩1 min,以局部酸脹為佳。②失眠患者采用潛陽安神湯足浴。潛陽安神湯組成:苦參30 g,肉桂10 g,銀花藤30 g,牛膝15 g,醋延胡索15 g。每晚1次,1 w為1個療程。(3)中醫情志調理:采用移情相制療法,轉移其注意力,緩解患者憂思、恐懼情緒;采用順情從欲法或暗示療法,多與患者溝通,了解其心理狀態,并針對心理情況采取針對性干預,緩解患者焦慮、抑郁情緒,指導患者家屬掌握緩解疼痛的簡單方法,減輕身體痛苦及精神壓力。
1.3評價指標 (1)白細胞計數(WBC)、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干預前及干預21 d時取患者清晨空腹肘靜脈血3~5 ml,TG16A-WS臺式高速微量離心機(上海盧湘儀離心機儀器有限公司)3 000 r/min離心10 min,離心半徑為10 cm,分離上層血清,采用CELL-DYN Sapphire血細胞分析儀〔雅培貿易(上海)有限公司〕測定兩組的WBC及中性粒細胞百分比水平。(2)中醫癥候積分:干預前及干預21 d時評估兩組中醫癥候積分,參照《惡性腫瘤中醫診療指南》〔9〕中相關標準,其中主證面色無華、神疲乏力按照癥狀無、輕度、中度、重度計0、2、4、6分,次癥便溏、失眠健忘按癥狀無、輕度、中度、重度計0、1、2、3分,分數越高患者的癥狀越嚴重。(3)惡心嘔吐:干預前及干預21 d時,參照標準〔10〕,其中0級:無惡心嘔吐,Ⅰ級:惡心,Ⅱ級:暫時性嘔吐,Ⅲ級:嘔吐,需治療,Ⅳ級:難以控制的嘔吐。(4)疲乏:采用Piper疲乏自評量表(PFS)〔11〕評估兩組干預前及干預21 d時疲乏情況,量表得分0~10分,疲乏情況越嚴重則得分越高。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軟件進行t檢驗、χ2檢驗,秩和檢驗。
2.1兩組WBC、中性粒細胞百分比比較 干預前,兩組WBC、中性粒細胞百分比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21 d時,兩組WBC水平較干預前明顯升高,中性粒細胞百分比較干預前明顯降低(P<0.05),但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WBC、中性粒細胞百分比比較
2.2兩組中醫證候積分比較 干預前,兩組面色無華、神疲乏力、便溏、失眠健忘及中醫癥候積分總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21 d,兩組面色無華、神疲乏力、便溏、失眠健忘及中醫癥候積分總分均較干預前明顯降低,且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中醫證候積分比較分,n=70)
2.3兩組惡心嘔吐情況比較 干預前,兩組惡心嘔吐分級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21 d,兩組惡心嘔吐分級明顯優于干預前,且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惡心嘔吐情況比較〔n(%),n=70〕
2.4兩組疲乏情況比較 干預前,兩組PF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21 d,兩組PFS評分均明顯低于干預前,且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PFS評分比較分,n=70)
作為乳腺癌患者術后重要的輔助治療手段,化療可引起癌因性疲乏、惡心嘔吐、食欲減退等諸多副反應,尤其是癌因性疲乏及惡心嘔吐最為常見,對患者的心理、生理功能造成嚴重的影響〔12〕。同時老年患者多合并內科疾病,機體功能衰退,當化療后出現副反應時,可能會終止治療進程,不利于預后〔13〕。目前西醫治療乳腺癌術后副反應的方法為常規綜合治療干預,包括藥物及非藥物治療,內容多為心理咨詢、健康宣教、針對性藥物干預,但患者的副反應癥狀仍有反復現象,效果有待加強〔14〕。
乳腺癌屬于消耗性疾病,會損耗人的經氣,乳腺癌經歷手術后臟腑氣血陰陽均受到重創,病位主要在脾腎兩臟,同時“化療藥”屬于外來之“毒藥”“邪毒”,可進一步導致機體氣血陰陽失衡,臟腑失調,出現氣血虧虛,治療應強調扶正與祛邪〔15〕。健脾扶正方中黃芪、白術、炙甘草可益氣健脾、燥濕和中;當歸、白芍、熟地黃補血活血;枸杞子、阿膠滋補肝腎,全方合用,共奏扶正健脾、理氣和胃之效;同時根據患者出現的副反應癥狀給藥,進一步提升治療效果〔16〕。但在氣血虧虛的基礎上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還可表現為多種病機變化,若有惡心、嘔吐等消化道反應,出現脾胃失和;因便溏等出現口干、舌紅等傷陰表現,因此在扶正與祛邪治標的同時,應立法謹守病機,多藥靈活多變,辨證論治〔17〕。而健脾扶正法中醫干預內容包括健脾扶正方、穴位按摩、足浴及中醫情志調理,針對不同病機患者針對性進行健脾扶正法中西醫結合干預。本研究結果說明健脾扶正法中西醫結合干預可改善老年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的中醫癥候積分。健脾扶正法中西醫結合干預方式中健脾扶正方可達到扶正健脾、理氣和胃的效果,同時根據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出現的副反應針對性加用藥物,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有效改善患者面色無華、神疲乏力、便溏、失眠健忘癥狀。
作為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常見副反應,嚴重的惡心嘔吐、疲乏可使患者無法耐受,進而放棄化療,且有研究指出,最大限度降低惡心嘔吐、疲乏程度對改善患者的預后有積極意義〔18〕。本研究結果說明健脾扶正法中西醫結合干預可減輕老年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的疲乏及惡心嘔吐程度。分析其原因,惡心嘔吐是因肝氣郁結、氣郁化火、脾虛濕困、痰濁內生,致痰熱搏結、氣機阻滯、淤血內結,滯于乳中,因此,應以調和脾胃、扶正祛邪為主要治療原則〔19〕。健脾扶正法中醫干預中針對惡心嘔吐進行穴位按摩治療,其中內關穴歸手厥陰心包經,為八脈交會穴,按摩內關可緩解胃腸平滑肌經絡,寬胸順氣、解痙止痛、和胃降逆,可迅速緩解惡心嘔吐癥狀;中脘屬任脈,為胃之募穴,通過按摩中脘穴,可直達胃經絡,具有溫補之效,有效控制、緩解化療所致的惡心嘔吐癥狀;足三里屬足陽明胃穴,為保健要穴,有雙向調節作用,按摩足三里可刺激經絡感應,疏通脾胃經氣,緩解惡心嘔吐癥狀〔20,21〕。疲乏是因正氣不足,癌毒入侵,耗氣傷血,造成氣血不足,臟腑虛弱,功能失調,以脾腎虧虛為主,為本續標實之證,在治療時應以虛癥為主,兼夾實證〔22〕。中醫情志調理通過采用移情相制療法,轉移患者的注意力,改善患者憂思、恐懼、緊張等不良情緒;加之健脾扶正方中黃芪有固表止汗、補氣升陽的功效,且健脾扶正方中黃芪中含有苷類、多糖,有補氣的效果,可增強免疫力,促進造血功能及抗腫瘤和減輕化療副反應的作用,進而減輕患者疲乏癥狀〔23〕。此外,本研究結果說明健脾扶正法中醫綜合干預在改善老年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的WBC水平及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并無優勢。
綜上,健脾扶正法中西醫結合干預可改善老年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的中醫癥候積分,減輕惡心嘔吐、疲乏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