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桂麗 邱彥龍 張海文 宮先衛
(1.山東省平邑縣人民醫院不良事件辦公室,平邑 273399;2.山東省平邑縣人民醫院藥劑科,平邑 273399;3.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藥學部,濟南 250021)
血栓是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和腦卒中等多種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1]。抗血栓藥物在血栓、腦卒中治療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如應用不當,不僅可能會因出血或凝血事件造成患者入院,甚至還可能導致患者死亡[2]。張鐳等[3]的研究顯示,用藥安全自我測評量表在改進患者用藥安全方面能夠發揮重要作用。邱彥龍等[4]的研究顯示,雷達圖分析法可直觀反映不同醫院間用藥安全的差異,能夠為醫院管理者制訂相關措施提供依據。本課題組利用《2017版ISMP抗血栓藥物用藥安全自我評估標準(中文版)》[5-6]評估山東省醫學會臨床藥學分會委員單位的抗血栓藥物用藥安全管理情況,并應用雷達圖對其進行分析,為醫院改善抗血栓藥物用藥安全管理提供參考。
于2020年4—6月對山東省醫學會臨床藥學分會委員所在醫院的抗血栓藥物用藥安全管理情況進行調研。
課題組經查閱《2017版ISMP抗血栓藥物用藥安全自我評估標準(中文版)》[5-6]后編制了抗血栓藥物自我評估表。評估表主要內容:(1)醫院基本情況,包括床位數量、醫院級別和歸屬情況;(2)ISMP抗血栓藥物用藥安全自我評估標準,自我評估標準包括8個關鍵元素和115個評估項目,8個關鍵元素分別為患者信息(26個評估項目),藥物信息(25個評估項目),醫囑及其他藥物信息的傳遞(9個評估項目),藥品標準化、儲存和分發(11個評估項目),藥品治療設備的采購、使用和監控維護(5個評估項目),員工從業能力與培訓(7個評估項目),患者教育(24個評估項目),質量流程與風險管理(8個評估項目)。
應用雷達圖對參與評估醫院關鍵元素的實施情況及不同歸屬醫院用藥安全管理情況進行分析。通過山東省醫學會臨床藥學分會委員微信群推送抗血栓藥物自我評估表,調查開始前向自愿參與評估的醫院介紹本次抗血栓藥物用藥安全自我評估的目的、意義與方法,對存在疑問的條款進行討論和解讀。
各醫院在開展自我評估前組建多學科工作小組,依據ISMP抗血栓藥物用藥安全自我評估標準對所有相關評估項目進行討論,如遇未達成一致意見或得分較低的項目則進行現場考察,確保評估結果的準確性和客觀性。
72家山東省醫學會臨床藥學分會委員所在醫院中,有38家愿意參與評估,均完成評估表并通過微信返回。
以ISMP抗血栓藥物用藥安全自我評估標準中8個關鍵元素的實施情況作為評價指標,依據自我評估表推薦方法進行評分,評估標準如下:(1)本評估項目在本醫院完全沒有實施;(2)本評估項目在本醫院已部分實施;(3)本評估項目在本醫院已全面實施。
參照莊美華[7]的方法統計參與評估醫院的所有關鍵元素實施情況,結果以實施率進行表示。關鍵元素的實施率指關鍵元素中所有已全面實施的評估項目數量之和在評估項目總數量中的占比,例如關鍵元素“患者信息”中含26個評估項目,7家省屬參評醫院關鍵元素“患者信息”實施率=各省屬參評醫院關鍵元素“患者信息”中所有已全面實施的評估項目數量之和/(省屬參評醫院數量×26)×100%。實施率越高,實際值偏離雷達圖圓心的程度越大,說明抗血栓藥物用藥安全管理情況越好。
使用SPSS 20.0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用百分率(%)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8家醫院中,省屬醫院7家(18.42%),市屬與縣屬醫院均為11家(28.95%),鎮屬醫院9家(23.68%),見表1。

表1 38家參與評估醫院基本情況[n(%)]
“員工從業能力與培訓”實際值偏離雷達圖圓心程度最大,其實施率最 高;“藥品治療設備的采購、使用和監護維護”實際值偏離雷達圖圓心程度最小,其實施率最低。8個關鍵元素的實施率均低于40.00%,在抗血栓藥物用藥安全管理方面存在較大改善空間,見圖1。

圖1 醫院關鍵元素雷達圖
不同歸屬醫院的患者信息,藥品標準化、儲存和分發,藥品治療設備的采購、使用和監控維護,患者教育,質量流程與風險管理等關鍵元素的實施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不同歸屬醫院關鍵元素實施情況[n(%)]
省屬醫院的“員工從業能力與培訓”實際值偏離雷達圖圓心程度最大,其實施率最高;市屬醫院的大多數關鍵元素實施率均在35.00%左右,說明所有關鍵元素的用藥安全管理情況差別較小;鎮屬醫院的“藥品治療設備的采購、使用和監護維護”實施率最低,其用藥安全管理較差,見圖2。

圖2 不同歸屬醫院關鍵元素雷達圖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不同歸屬醫院的患者信息,藥品標準化、儲存和分發,藥品治療設備的采購、使用和監控維護,患者教育,質量流程與風險管理等關鍵元素的實施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縣屬與鎮屬醫院在抗血栓藥物用藥安全管理方面具有較大改善空間,尤其是患者信息、患者教育、質量流程與風險管理方面(P<0.001)。建議基層醫院(縣屬與鎮屬醫院)將醫院-社區-家庭三維健康教育模式應用到患者安全用藥管理中,提升其用藥依從性,保障用藥安全[8]。陸玉霞[9]的研究顯示,將質量管理應用于藥劑科的工作中可有效保證藥品質量,對藥劑科及醫院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基層醫院應以合理用藥和加強藥品監管為重點,將質量管理融入到藥劑科的綜合管理工作中,提升用藥安全。
38家參評醫院中,“藥品治療設備的采購、使用和監控維護”實施率較低(16.84%),可能與基層醫院醫療項目的開展受到部分限制有關。由于中美國情和醫療體制差異較大,部分評估項目在國內的實施情況與美國有所不同,本次調查中“藥品治療設備的采購、使用和監控維護”元素中的部分評估項目在山東省醫院沒有實施,參評醫院更為關注藥品治療設備中的輸液泵使用安全問題。2016年全國上報的可疑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總數為353 240例,其中涉及藥品治療設備(輸液泵和注射泵)的事件為6 559例,占不良事件總數的1.86%[10]。醫院應實行嚴格的準入制度,落實屬地化管理制度,定期進行巡檢和預防性保養,開展相關操作技能培訓,加強輸液泵不良事件的收集和上報等[11]。建議醫院推廣使用智能 輸液泵和電子流藥泵,同時采取標準化給藥流程,以確保患者用藥安全。
用藥安全教育是對患者普及合理用藥知識,進行合理用藥指導,目的是提升患者的用藥依從性,預防藥品不良反應的發生[12]。本次調查結果顯示,省屬醫院的患者教育實施率約為鎮屬醫院的3倍。馬慧芬等[13]對鄉鎮衛生院的調查結果顯示,應加強對鄉鎮衛生院醫生、護師的醫學培訓,通過建立科學的培訓評價機制、加強線上培訓等方式完善鄉鎮衛生院的醫學培訓。建議山東省內醫院對相關醫務人員、尤其是鄉鎮地區的醫務人員開展定期培訓與考核,確保他們能夠針對抗血栓藥物用藥安全管理中的主要問題實施個性化健康教育,讓患者掌握更多藥物相關知識,形成良好的自我健康管理行為。
質量流程與風險管理主要包括對風險的評估、鼓勵工作人員上報不良事件、核對系統及感染控制等[14]。上報、調查和分析醫療不良事件及制訂改進措施對預防患者傷害、保障患者安全至關重要[15]。38家參評醫院的質量流程與風險管理實施率較低(19.41%),省屬醫院的實施率約為鎮屬醫院的4倍左右。循環管理法、根源性分析法、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是JCI管理標準中倡導的3種管理工具[16],建議醫院將風險管理人員、藥師和護師納入到醫院抗血栓藥物用藥安全管理質量控制團隊中,通過以上管理工具科學地評估用藥安全管理中的潛在風險;建立識別、應對和報告抗血栓藥物相關不良事件機制,對抗血栓藥物用藥安全管理的實施狀況進行有效性評估,并不斷進行改進和完善;借鑒美國醫院質量認證標準中的抗凝藥物用藥安全要求,不斷降低抗凝藥物的用藥和治療風險[17]。
本次抗血栓藥物自我評估采用了三級評分法,部分醫院存在部分實施了評估項目的情況,但目前的評分標準尚無法區分實施具體程度差異。由于中美國情和醫療體制差異較大,評估表中部分條目可能不完全適合我國醫療機構的實際情況,是否能真實反映醫院的抗血栓藥物用藥安全管理情況仍有待商榷,自我評估的模式也可能會對醫院的評估結果客觀性產生一定影響。
雷達圖的主要用途為確定關鍵問題和比較問題或原因的嚴重程度[18]。本次研究中,山東省參與自我評估的醫院數量不多,無法完整反映省內醫院抗血栓藥物用藥安全管理的實際情況,但雷達圖能夠清晰、直觀地反映用藥安全管理的不足和問題,為醫院優化抗血栓藥物用藥安全管理提供了參考,值得在醫院用藥安全管理工作中進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