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卓
風劃過,竹葉沙沙,幽深寂寥。烈日當空,驕陽似火,我和他倚山乘涼。
“爸爸,這里有個矮矮的毛茸茸的小東西!”我朝著汗流浹背的爸爸大喊。“呦,那是毛筍!”我好奇地輕觸那嫩綠的毛筍。“毛筍燉排骨香的咧!只不過它還需要再長長,等我嫁接完這些楊梅樹去上面拔大個的。”爸爸說。
想想就是一頓美味。
我想先爸爸一步拔到大的毛筍,于是三步并作兩步,氣喘吁吁地爬上了半山腰,放眼望去,好比一幅油畫,村里的小樓盡收眼底,不遠處,靈山大佛威嚴矗立。“哈!換個視角看世界,真是不一樣的體驗!”我對自己說。
再沿著泥石路走,一個個小生命探出腦袋,風調皮地和他們玩耍,好似在說悄悄話,害怕被我聽到。陶醉在這想象中,差點忘了正事。我回過神的瞬間看到了一個毛筍,這個粗壯而高大。我試著將其拔出,想不到沒能成功反而手心都被筍毛搓紅,許多毛毛粘在手上和衣服上。我不甘心,雙腳站定,深呼吸,再次用力,結果摔了個“屁股墩”。眼淚瞬間奪眶而出,我雙手麻麻的,漸漸失去了知覺,別提多委屈了,我坐在泥里邊哭邊喊:“爸爸!爸爸!”
“嘿,快下來!爸爸已經拔了一大麻袋筍了!不下來的話我自個兒燉排骨吃啦!”山下傳來渾厚有力的呼喊聲。我抹掉眼淚趕緊去找爸爸。
回到家,我早已累癱,爸爸卻顧不得疲憊在廚房忙活起來,只見他先把毛筍用開水焯,去除澀味,再把排骨和冷水一起煮開,去除血水,最后把毛筍塊和排骨段都丟進砂鍋里。
做完這些,爸爸和我說:“這道菜只需要加一點點鹽慢燉即可,這樣會釋放出食材本身的鮮味,完全不需要加味精之類的東西,也不要用其他調料,否則會破壞自然鮮味!”
不一會兒,毛筍排骨湯的鮮味飄散開來,我不禁咽了咽口水。我不停地追問什么時候可以開飯,爸爸每次都回答我:“火候未到。”看來,享受美食不可操之過急啊。
我至今都記得那天的毛筍排骨湯的味道,有勞動的味道,更有父愛的味道。
【江蘇無錫市梅梁中學梅梁湖文學社】
●點評
“我”是講故事的高手,文中詳寫了“我”拔毛筍和爸爸做毛筍的過程,略寫了“我”吃毛筍的過程,詳略得當,通過“我早已累癱,爸爸卻顧不得疲憊在廚房忙活起來”一句巧妙地形成對比,為結尾的“父愛”主題埋下伏筆,行文流暢。
(丁連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