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瑗

充分發揮規劃引領作用,高標準編制全市能源、物流、人口、糧食、開發區發展等專項規劃。高質量編制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年度計劃,常態化跟進調度。強化政策設計,出臺全市支持項目建設、物流業高質量發展、能源保供、穩定物價等多項政策措施,制定服務業恢復發展38條,穩定發展預期。率先出臺預制菜產業發展行動方案、扶持政策,舉辦全國預制菜產業發展大會,發布首批預制菜企業“白名單”,推動預制菜產業名城建設全面起勢。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形成創新型產品、預制菜、氫能、支持臨朐縣沂蒙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等多篇研究報告,納入市委、市政府決策視野。
常態化、高頻次做好各項經濟指標、先行指標調度,分行業分領域打開數據、細化分析,準確研判經濟走勢。圍繞國務院穩經濟33條和省“穩中求進”高質量發展四批284條政策清單,逐條落實到各相關部門的業務科室和具體聯系人,密切跟蹤政策落實情況。牽頭做好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攻堅行動,認定服務業總部經濟10家,爭取獲批省級服務業集聚區3家、創新中心2家。全市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示范區總量達到9家,2022年前三季度,實現主營業務收入808億元、入駐企業13291家、實現就業10萬人。全市經濟運行保持穩中有進、進中提質的良好態勢,前三季度,全市GDP完成5338億元,同比增長4.1%,高于全省0.1個百分點。其中,現代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9%、占服務業增加值比重達到 53.5%。

建立“五個一”常態化督促督導機制,印發項目建設“167”行動工作方案。預計全年省、市、縣重點項目完成投資2800億元以上,為歷年來新高,提前3個月完成年度計劃。拉動1至11月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3.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3個百分點,真正做到以項目建設之“進”,支撐經濟發展之“穩”。實施歌爾智能無線藍牙耳機、豪邁高端化工裝備、濱海風光儲智慧能源示范基地等一批新興產業項目,培育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優勢新動能。2022年1至11月,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增長24.4%,高于全部投資10.7個百分點。全市民間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始終保持在70%以上,居全省前列。全年竣工投產重點項目360個,當年新增產值600億元以上、利潤100億元以上。強化項目儲備,初步謀劃2023年省、市、縣三級重點項目1400個、總投資過1萬億元,其中,年內新開工400個以上重點項目,為后續投資提供支持保障。
堅持靶向不移、力度不減,印發實施年度工作要點、配套重點任務臺賬,開展專項督查、自查評估,推動“五年取得突破”工作方案、落實“三個堅決”行動方案任務落實。焦化、水泥、輪胎、煤電等低效產能有序整合壓減,騰“籠”換“鳥”成效明顯。8個項目入選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產業攻關項目,入選數量居全省第3位。新增省級“雁陣形”產業集群3個、領軍企業5家,總量分別達到14個、20家,均居全省第2位。濰坊高新區生物醫藥產業集群獲批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積極推動濰坊市優質平臺提檔升級、梯次邁進,爭取大業股份獲批 2021年度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勝達科技等6家企業獲批省級工程研究中心,智邁德股份、旭銳新材等11家企業獲批省級企業技術中心。2022年前三季度,全市“四新”經濟增加值同比增長11.9%,占GDP的比重達到28%。
深入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在寧夏舉辦全市深入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專題培訓班,組織沿黃8省(區)線上參加中國(壽光)國際蔬菜科技博覽會開幕式,成功舉辦魯臺經貿合作暨兩岸賦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論壇。持續深化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膠東五市聯合出臺共建市際縣域合作區、同城便捷生活等政策文件。加快推動沂蒙革命老區振興發展,制定支持臨朐沂蒙革命老區振興發展20條。4個縣、市、區獲評全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先進縣、進步縣,獲表彰數量居全省首位。牽頭全市農民農村共同富裕先行城市建設。爭取1個縣、10個鎮、79村通過第二批省鄉村振興“十百千”示范認定,1個縣、12個鎮、100個村納入省第三批鄉村振興“十百千”示范創建名單,數量均居全省首位。積極開展對口支援和東西部協作,落實財政援助資金1.85億元。
爭取中央、省預算內資金8.52億元,支持53個項目建設。212個項目納入省級重點項目,審核通過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項目526個、額度1979億元,22個項目納入省第四批鄉村振興重大項目,數量均居全省首位。爭取北部鹽堿灘涂地1532萬千瓦風光開發規模納入省魯北鹽堿灘涂地風光儲輸一體化基地規劃。8個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納入省農林生物質熱電聯產”十四五”規劃。濰坊市成功創建為省產教融合試點城市,歌爾成功入選國家產教融合型企業,19家企業入選省第二批產教融合型企業培育庫。爭取首批農產品進口關稅配額獲批47.2萬噸,數量居全省第一位。為3家企業爭取電價補貼340萬元;為2家企業申請減免自備電廠系統備用費手續,每年可節省費用支出200余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