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海洋生物中砷脂形態分析及毒性評價研究進展

2023-02-12 03:02:56陳佳佳鐘映雄周雪巍陳建平劉曉菲賈學靜宋兵兵鐘賽意
食品科學 2023年1期
關鍵詞:研究

陳佳佳,鐘映雄,周雪巍,李 瑞,陳建平,劉曉菲,賈學靜,宋兵兵,鐘賽意,3,*

(1.廣東海洋大學食品科技學院,廣東省水產品加工與安全重點實驗室,廣東省海洋生物制品工程實驗室,廣東省海洋食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東 湛江 524088;2.廣東海洋大學深圳研究院,廣東 深圳 518108;3.大連工業大學 海洋食品精深加工關鍵技術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遼寧 大連 116034)

砷是一種類金屬,已被國際癌癥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確定為人類致癌物,廣泛存在海洋生物中。砷中毒會對人體皮膚、神經、呼吸、心血管、免疫、內分泌和生殖系統造成損傷[1]。砷可分為無機砷和有機砷,無機砷主要為三價砷[As(III)]和五價砷[As(V)],有機砷主要包括一甲基砷(monomethylarsonic acid,MMA)、二甲基砷(dimethylarsinic acid,DMA)、三甲基砷(trimethylarsine,TMA)、砷甜菜堿(arsenobetaine,AsB)、砷膽堿(arsenocholine,AsC)、砷糖(arsenosugars,AsS)和砷脂(arsenolipids,AsL)等。砷的毒性與其形態結構息息相關,一般來說,無機砷毒性大于有機砷。幾種主要有機砷毒性大小依次為MMA>DMA>AsC>AsB,通常認為AsS和AsL毒性極低[2-4]。其中,砷脂是存在于微生物、植物、魚類組織中的一類中性脂質類似物[5]。1928年Sadolin[6]首次報道砷脂的存在。1988年研究人員才首次對裙帶菜中砷脂的第一個結構AsPL 958進行鑒定[7]。之后由于砷脂結構的復雜性和極低的濃度,很少有研究者嘗試對其進行精確鑒定。

砷脂的形態包括含砷脂肪酸(arsenic-containing fatty acids,AsFAs)[8-10]、含砷碳氫化合物(arsenic-containing hydrocarbons,AsHCs)[11-12]、含砷長鏈醇[13]、含砷磷脂(arsenic-containing phospholipids,AsPLs)[14-15]、含砷磷脂酰膽堿(arsenic-containing phosphatidylcholines,AsPCs)[16]和含砷磷脂酰乙醇胺(arsenic-containing phosphati-dylethanolamine,AsPEs)[16]等。不同海洋生物的砷脂形態與含量不同,一般來說,藻類、真菌和貝類的砷脂含量較低,通常占其總砷含量的4.2%~46.0%[17-18]。藻類中的砷脂主要以AsPLs的形態存在,而魚類中的砷脂主要以AsHCs和AsFAs為主。Amayo等[19]研究鰈魚、沙丁魚、鯖魚和紅鯔魚這4 種常見魚類,發現鰈魚和沙丁魚的砷脂形態以AsHCs為主;而鯖魚和紅鯔魚的砷脂形態以AsFAs為主。此外,不同組織部位的砷脂含量也不盡相同。毛鱗魚油中3 種AsHCs的含量占總砷含量的70%及以上[12],而不同市售罐裝鱈魚肝樣品中砷脂含量不同,AsHCs和AsFAs分別占總砷含量的25%和77%[20]。

近年來,研究發現某些形態的砷脂對人體細胞具有毒性[21-22],有些毒性甚至大于亞砷酸鹽,會對人體健康造成潛在危害。但由于砷脂形態結構復雜多樣、生物利用度低、含量低以及提取和檢測難度高等原因,砷脂的毒性作用機制有待深入研究。

目前已有70多種砷脂的形態結構得到鑒定[23-24],但不同海產品中不同砷脂化合物的結構和毒性仍然不明,有待進一步研究。因此,本文對海洋生物中砷脂形態分析和毒性評價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進行綜述,以期為進一步深入研究砷脂形態、毒性以及安全風險評估提供一定參考。

1 砷脂的形態

目前已報道的砷脂形態主要包括AsHCs、AsFAs、AsPLs三大類。

1.1 含砷碳氫化合物

AsHCs由二甲基亞砷酰基和長鏈烴組成。長鏈烴一般為15~20 個碳原子的飽和奇數或偶數碳氫化合物直鏈,在酸性或堿性條件下結構穩定。從結構上看,AsHCs為兩性化合物,由疏水烴類尾部和親水二甲基亞砷酰基頭部組成。一些已知的AsHCs,如AsHC 332、AsHC 360和AsHC 444的結構式如圖1所示。

圖1 AsHC 332、AsHC 360和AsHC 444的結構式[21]Fig.1 Chemical structures of AsHC 332,AsHC 360 and AsHC 444[21]

AsHCs主要存在于金槍魚[25]、鱈魚[11,26]等一些可食用魚和魚油[12-13,27]中。在金槍魚、秋刀魚、沙丁魚、魷魚、鰹魚等魚類中均檢測到,含量為6.50~211 ng/g(以每克鮮質量樣品所含砷質量計,下同),蝦、蟹中的AsHCs含量分別為25.4 ng/g和63.8 ng/g,貝類蛤蜊中AsHCs含量達75.8 ng/g[27]。此外AsHCs也存在于一些藻類中[14,28-29],Glabonjat等[28]對來自羊棲菜的認證標準物質NMIJ 7405-a進行了砷脂的定性和定量檢測,發現AsHC 332和AsHC 360的含量分別為(1073f 44)ng/g和(90f 5)ng/g。

1.2 含砷脂肪酸

AsFAs由極性二甲基亞砷酰基和中間帶有長烴鏈的羧酸組成,長烴鏈可以是飽和、單不飽和/或多不飽和狀態,酸性條件下結構穩定。其中一些已知的AsFAs形態,如AsFA 362和AsFA 388的結構式如圖2所示。

圖2 AsFA 362和AsFA 388的結構式[22]Fig.2 Chemical structures of AsFA 362 and AsFA 388[22]

AsFAs主要存在于鱈魚[30]、鯡魚和紅鯔魚等一些可食用魚和魚肝油[8,31]中。在金槍魚、秋刀魚、沙丁魚、魷魚、鰹魚等魚類中也被檢測出,含量為0~59.2 ng/g,蝦、蟹中的AsFAs含量分別為2.88 ng/g和5.60 ng/g,貝類中蛤蜊的AsFAs含量為12.1 ng/g[27]。此外,AsFAs在一些藻類中也有發現[15],紅藻中鑒定出AsFA 374,其含量為15 ng/g[29]。

1.3 含砷磷脂

與AsFAs和AsHCs不同,AsPLs結構復雜且不穩定,酸/堿條件下易水解,水解效率可達100%,說明AsPLs中脂肪酸通過酯鍵結合,而不是通過酸穩定的醚鍵結合[32]。目前為止,已報道的少量砷脂結構以AsFAs和AsHCs為主,AsPLs由于結構復雜而較難鑒定。在AsPLs中,研究人員對As和P進行特異性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ICPMS)分析,發現AsPLs水解后,磷脂結構絕大部分為常規不含砷的磷脂,其余主要是以磷脂酰乙醇胺和磷脂酰膽堿的形式存在[15]。海帶中AsPLs含有70%以上親脂性砷,這些含砷成分理論上可能是常規磷脂中含有AsFAs,也可能是脂質的含磷部分含有砷,Raab等[15]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譜-電噴霧離子阱質譜/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聯用技術(reversed-phase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in parallel with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and high-resolution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RP-HPLC-ESI-MS/ICP-MS)對海帶中AsPLs的酸和堿提取物進行分析,發現其不含AsFAs,排除AsPLs中含有AsFAs的可能性。

AsPLs主要包括砷糖磷脂(arsenosugar phospholipids,AsSugPLs)、AsPCs和ASPEs,一些已知AsPLs的結構式如圖3所示。

圖3 AsSugPL 958、AsPC 985和AsPE 1035的結構式[33]Fig.3 Chemical structures of AsSugPL 958,AsPC 985 and AsPE 1035[33]

1.3.1 砷糖磷脂

AsSugPLs在酸/堿條件下不穩定,水解后以As-糖-PO4部分(3-[5-脫氧-5(二甲基亞砷酰基)-β-D-核糖氧基]-2-羥丙基-2,3-二羥丙基磷酸氫)存在。AsSugPLs主要存在于海帶[15]、羊棲菜[14]、裙帶菜[14]、紫菜[33]等一些可食用和常見的褐藻中。所有已發現的天然AsSugPL都是二酰基化合物,Yu Xinwei等[34]在可食用褐藻海帶中鑒定出8 種單酰基新AsSugPL,與二酰基AsSugPL的區別在于甘油基團上僅包含一種脂肪酸,單酰基新AsSugPL約占海帶砷脂總量的30%,二酰基AsSugPL約占50%,AsHC約占20%。這一發現拓展了對天然脂質化學的認識。

1.3.2 含砷磷脂酰膽堿

AsPCs穩定性較差。AsPCs主要存在于鯡魚魚肉[29]、鯡魚魚子醬[16]和球藻[35]中。Finke等[23]發現氧代-AsPC 839不穩定,在細胞原液和培養基中貯藏48 h就會發生降解,降解產物為氧代-AsFA 362,而硫代-ASPC 855雖較氧代-AsPC 839穩定,但相同條件下也會發生一定程度降解,主要降解產物為硫代-AsFA 378。

1.3.3 含砷磷脂酰乙醇胺

AsPEs穩定性較差,在魚子醬[16]和綠藻[35]中均有檢出。由于AsPEs中脂肪酸側鏈中雙鍵的幾何構型和位置以及甘油酯的位置還不能確定,因此只能利用HPLC/ICP-MS和MS/MS得到鮭魚魚子醬中AsPE 1035的可能結構[16]。此外,Rezanka等[35]采用HPLC/ESI-MS鑒定3 株綠藻中砷脂形態,最終得到8 種AsPEs。

1.4 其他

除了上述三大類含砷脂質外,砷脂還有一些其他復雜結構,如三甲基化砷脂肪醇(cationic trimethylarsenio fatty alcohols,TMAsFOHs)、含砷三酰基甘油酯(arsenic-containing triacylglycerides,AsTAGs)、砷糖植醇(arsenosugar-phytol,AsSugPhytols)、含砷磷脂酰肌醇(arsenic-containing phosphatidylinositols,AsPIs)和含砷磷脂酰甘油(arsenic-containing phosphatidylglycerols,AsPGs)等,其中一些已知的其他形態砷脂結構式如圖4所示。

圖4 TMAsFOH[13]、AsTAGs 912[41]和AsSugPhytol 546[18]的結構式Fig.4 Chemical structures of TMAsFOH[13],AsTAGs 912[41] and AsSugPhytol 546[18]

目前關于上述形態砷脂的報道則更少。TMAsFOHs的元素組成與AsHCs一致,但結構不同,且極性更高。TMAsFOHs存在魚油中,Amayo等[13]采用RP-HPLC-ESIMS/ICP-MS測定毛鱗魚油中的砷脂,鑒定出毛鱗魚油中兩種TMAsFOHs為新型砷脂種類。

AsTAGs是中性脂質,存在于藍鱈魚油[36]、秘魯鳳尾魚[37]、綠藻[35]中。Guttenberger等[38]采用兩種方式合成AsTAGs 1和AsTAGs 2,并將其作為模型化合物,后續將對其進行化學、生物學、毒理學方面的研究。

AsSugPhytols是砷與2-O-甲基核糖的結合,其中C、O通過醚鍵連接。AsSugPhytols可在藻類砷代謝中發現,如Glabonjat等[39]研究單細胞綠藻杜氏藻的砷代謝發現了一種新型砷脂,即植基2-O-甲基二甲基砷酰呋喃核糖苷,是由植醇與2-O-甲基核糖結合得到,約占杜氏藻砷脂總量的35%~65%[18]。因為2-O-甲基核糖目前為止僅在RNA中發現,所以這一發現引發了人們對砷在生命早期生物學作用的猜測。Glabonjat等[40]還在美國猶他州大鹽湖底沉積物中發現了植基2-O-甲基二甲基砷酰核糖類似物。

2 砷脂形態分析方法

2.1 砷脂的提取

不同形態砷脂提取的關鍵在于提取效率高,并且不能破壞砷脂的化學形態。影響提取效率的因素包括樣品類型,提取方法、時間、溫度以及提取溶劑種類、體積等[42]。海產品中不同形態砷脂通常使用有機溶劑萃取法[43-45]提取。單一溶劑提取到的砷脂形態有限。砷脂的提取率一般用砷脂的提取量在總砷含量中的占比表示。為提高溶劑提取效率,一般采用超聲或微波輔助溶劑連續分級提取。此外,同一提取方法,隨著魚類脂肪含量和提取部位不同,砷脂的提取率也不同。

Al Amin等[27]發現AsHCs含量與魚類總脂肪含量成正比(r=0.67,P<0.01)。Lischka等[9]用丙酮萃取所得的砷含量近似于砷脂的含量,各類海魚中砷脂提取率在1%~66%之間,其中鯡魚(脂肪含量高)的砷脂提取率約62%,而比目魚(脂肪含量低)的砷脂提取率則約為1.7%。Yu Xinwei等[34]采用超聲輔助二氯甲烷-甲醇混合振蕩法提取新鮮海帶和商業海帶產品中的砷脂,提取率分別為13%和8%。Stiboller等[46]用吡啶和碳酸氫銨對金槍魚連續分級提取脂溶性和水溶性砷,其中金槍魚腦組織中砷脂提取率達55%,肌肉組織中提取率則為20%。

2.2 砷脂的形態分離

目前常用的分離方法有氣相色譜(gas chromatography,GC)、HPLC和毛細管電泳法等[47-49]。GC無法使各種砷化物同時被衍生成低沸點化合物,具有局限性[50]。毛細管電泳法具有高效、快速、抗干擾強等優點,但進樣量少,因而制備能力差,且靈敏度較低[51]。而HPLC分離砷脂形態時可根據分離形態的性質選擇適當的色譜體系,樣品無需衍生,且分析速率快、分辨率高、靈敏度高[52]。Miyashita等[53]研究幾種市售氟碳固定相對HPLC-ICP-MS中砷的分離性質,發現五氟苯基柱分離大量砷形態的潛力最佳。

2.3 砷脂的檢測

ICP-MS不僅靈敏度高,而且能夠跟蹤多元素同位素信號變化等[54],且檢出限可低至ng/L,對于砷這一類結構復雜,生物細胞中痕量、超痕量的化合物是最可靠的形態分析方法[55]。嚴國等[56]采用ICP-MS分析海蟹中的砷元素分布特征。盡管許多樣品中砷脂僅占總砷含量的一部分,但砷脂形態豐富,目前還存在大量未鑒定的砷脂[36]。砷脂的鑒定通常采用HPLC-ICP-MS或HPLCESI-MS/MS[27,57]。HPLC-ICP-MS技術融合了HPLC的高效分離、高靈敏度、高重現性和ICP-MS的低檢出限、寬動態線性范圍,是目前檢測砷脂的常用方法之一[55]。胥佳佳等[58]建立一種同時測定香菇中6 種形態砷化合物的HPLC-ICP-MS分析方法。HPLC-ICP-MS一般選用體積分數0.1%甲酸水溶液和體積分數0.1%甲酸-甲醇溶液作為流動相。Rodriguez等[59]對HPLC-ICP-MS檢測中的流動相進行優化,提出了一種高選擇性和穩健性的方法;選擇20 mmol/L醋酸銨(pH 9)和20 mmol/L醋酸銨(pH 5)作為二元流動相,可在30 min內分離6 種形態砷,雖然分析時間延長,但獲得了良好的分辨率,改善了傳統方法分離效果差的主要缺點,從而可以鑒定更多的砷形態。Al Amin等[27]采用HPLC-ICP-MS/ESI-MS/MS鑒定海產品中的砷脂形態并進行定量分析,砷脂的檢出限為0.4~1.0 ng/g。該方法可通過獲得物質的結構信息來鑒定已知、未知的復雜砷化合物,已成為砷脂形態檢測領域的主流技術。

Lischka等[9]首次利用HPLC-ICP-MS/ESI-Q-TOF-MS法在商業鯡魚片中鑒定出16 種脂溶性砷化合物,其中包括7 種未鑒定的砷脂。Rezanka等[35]用HPLC/ESI-MS測定綠藻中的砷脂,確定了39 種AsTAGs、15 種AsPCs、8 種AsPEs、6 種AsPIs、2 種AsPGs和5 種未知脂質。Yu Xinwei等[34]使用HPLC-ICP-MS/ESI-MS/MS和HPLCESI-QTOF-MS-MS在褐藻海帶中鑒定出21 種砷脂,其中包括8 種未知的單酰基砷糖磷脂。

3 砷脂的毒性評價

砷脂的分子結構鑒定對于其毒理學評估和了解環境中的砷循環至關重要。砷化合物的毒性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化學形式[19],因此不同形態砷在其毒理學行為方面可能存在很大差異[60]。海產品中砷形態毒理代謝規律及砷毒性與其生物轉化行為息息相關,對海產品的質量安全有重要影響[61]。無機砷被IARC劃分為I類致癌物。相比之下,一般認為砷脂無毒,食品安全評價以總砷含量為指標。海產品中脂溶性有機砷化合物的毒性研究較少[30],但近年來隨著研究技術的發展,可通過人工合成一些天然砷脂[62-63],再對其進行具體的毒性分析。總地來說,有機砷毒性依次為AsHCs>AsFAs>AsPLs。AsHCs的生物利用度高,不易被代謝,具有細胞毒性,可以穿過血腦屏障在腦部組織中積累,從而產生神經毒性。AsFAs生物利用度較高,在體內可被硫醇化,有較小的毒性作用。此外,AsFAs的代謝產物DMAV具有一定的遺傳毒性,IARC將其劃分為可能致癌物質(IIB類)。AsPLs的生物利用度低,但其本身不穩定、易降解,在體內會被代謝通過尿液排出,不會在體內積累,對人體危害小。而其他復雜砷脂(如TMAsFOHs、AsTAGs),相關文獻報道較少。其中3 種砷脂形態及其毒性如表1所示。

表1 3 種砷脂形態及其毒性Table 1 Toxicity of three species of arsenolipids

3.1 含砷碳氫化合物

Bornhorst等[41]研究了AsHCs在多細胞生物體秀麗隱桿線蟲中的代謝和毒理學特征。AsHCs烴鏈較長,可能與秀麗隱桿線蟲中的親脂性結構相互作用,通過表皮和腸道吸收,其生物利用度遠高于亞砷酸鹽(iAsIII)。

秀麗隱桿線蟲能夠代謝砷脂,發現AsHCs代謝產物包括其硫代類似物、相應的極性較低的AsFAs(AsHCs末端氧化成一個羧酸基團)和短鏈AsFAs(減少一個2C單位,相對分子質量減小28)[41]。如用AsHC 332孵育秀麗隱桿線蟲,得到的代謝產物有AsFA 362、AsFA 334、AsFA 306等,依此類推,該代謝過程與脂肪酸β-氧化一致。

近年來,各項體外研究發現AsHCs具有高細胞毒性潛力,可能與細胞能量水平降低有關。在人肝癌細胞(HepG2)[21]、神經元[64]和尿路上皮細胞(UROtsa)[21]中,低濃度AsHCs可產生與iAsIII相當的毒性[21,64]。此外,Ebert等[67]在HepG2細胞中發現氧代-AsHC 332的代謝產物硫代-AsHC 348,其生物利用度與母體化合物氧代-AsHC 332相比降低約90%,但毒性與氧代-AsHC 332類似。Witt等[64]也發現在與iAsIII相當的濃度范圍內,AsHCs在細胞內高度積累,產生細胞毒性作用,干擾神經網絡以及降低線粒體膜電位,表明AsHCs可能具有潛在的神經毒性。此外,在挪威哺乳期母親的乳汁中[68-69]檢測到AsHCs,以及果蠅[70-71]和鰹魚[46]的相關研究表明,AsHCs能夠穿越血腦屏障在大腦累積,具有潛在的神經毒性。體外實驗也證明,AsHCs能夠穿越體外血腦屏障模型[65]和Caco-2腸屏障模型[72]。Bornhorst等[41]發現濃度為100 μmol/L時,兩種AsHCs均會影響秀麗隱桿線蟲的存活率,且分子質量較小影響效力更高,如AsHC 332比AsHC 360的影響效力更高。

3.2 含砷脂肪酸

體外研究發現,與AsHCs相比,AsFAs在HepG2細胞中的生物利用度降低了71.4%~83.3%,毒性降低了90.9%~95.2%[22]。體內研究發現AsFAs在秀麗隱桿線蟲體內的生物利用度明顯高于iAsIII,但經體內代謝后部分硫醇化,對秀麗隱桿線蟲的生存和發育無毒性作用。

AsFAs在體內會被代謝分解。Bornhorst等[41]利用AsFA 362處理秀麗隱桿線蟲,發現AsFA 362代謝產物是硫代-AsFA 362,未觀察到明顯的短鏈AsFAs。

近幾年的實驗研究表明,AsFAs有一定的細胞毒性作用,但毒性較小,對人類健康有潛在危害,其代謝產物中DMAV對培養的哺乳動物細胞有遺傳毒性[73]。Wanibuchi等[74]發現DMAV在動物實驗中會促進膀胱、腎臟、肝臟和甲狀腺致癌。IARC將DMAV劃分為可能致癌物質(IIB類)[75]。Meyer等[66]研究了飽和AsFA(AsFA 362)和不飽和AsFA(AsFA 388)及其3 種代謝物(DMAV、DMAPr和thio-DMAPr)在HepG2細胞中的毒性,結果發現與AsHCs和iAsIII相比,兩種AsFAs的毒性均較小,但在微物質的量濃度下仍可觀察到顯著影響,表明不能排除海洋食品中AsFAs對人類健康的危害。Witt等[64]也評估了AsFA 362和AsFA 388對人完全分化神經細胞的毒性作用,發現AsFAs及其水溶性代謝物的毒性較小。

3.3 含砷磷脂

AsPLs是結構復雜的砷脂,在體內不穩定、易降解,并通過尿液排出,所以不會在體內積累,對健康危害較小。Fukuda等[57]報道化學結構已知的磷脂型砷脂代謝,小鼠灌胃AsPCs后,AsPCs主要被胃腸道吸收,代謝成砷甜菜堿并通過尿液中緩慢排泄。與鱈魚肝油中的砷脂和水溶性砷化物相比,AsPCs的排泄速率非常慢,大多數可在食用后144 h時內排泄,說明攝入AsPCs不會導致砷的積累。

鯡魚子醬、魚類和藻類中存在AsPCs[23,76],但其不穩定、易降解且含量低,導致對其進行體外毒理學特征研究較為困難。Guttenberger等[76]首次公開1-O-十六烷酰基-2-O[(15-(二甲基亞砷酰基)十五烷酰基)氧基]-sn-甘油-3-磷酸膽堿(即AsPC 1)的合成,并將其作為模型化合物用于食品中砷脂的生物和毒理學特性研究。Finke等[23]在實驗室條件下合成穩定的氧代-AsPC 839和硫代-AsPC 855,并對其在HepG2中的毒理學特征進行研究,結果表明,AsPCs具有高度結構依賴性毒性。與氧代-AsPC 839相比,硫代-AsPC 855在細胞培養基中更穩定,更不易降解,對細胞的生物利用度也更低。氧代-AsPC 839及其水解產物的毒性與氧代-AsFA 362相當,低于AsHCs或iAsIII(約降低66.7%~85.7%),未觀察到遺傳毒性。

3.4 其他

迄今為止,僅對AsHCs和AsFAs進行了明確的有關毒性、毒理學和動力學的研究。而復雜砷脂的細胞生物利用度、生物轉化和毒理學表征尚未得到解決,相關研究則更少。Bornhorst等[41]對AsTAGs進行毒理學表征,結果表明AsTAGs的生物利用度明顯高于iAsIII,但低于AsFAs,具有中等生物利用度。但體內代謝后僅觀察到一個未知化合物,沒有產生相應的硫代產物、水解產物和短鏈代謝產物;此外,還在經AsTAG 912孵育的線蟲代謝產物中檢測到痕量的氧代-AsFA 362和硫代-AsFA 362,二者對秀麗隱桿線蟲的生長和發育無毒性作用。

4 結語

本文介紹了砷脂的部分形態和毒性分析研究結果。從三大類砷脂(AsHCs、AsFAs和AsPLs)的角度介紹其中部分砷脂結構和形態分析方法以及毒性方面的評價。結果發現,AsHCs和AsFAs的研究相對較為豐富,對其結構、毒性和合成方面的探討也較為深入,但對其具體毒性作用機制方面的研究還不夠深入,未能完全闡明。對于AsPLs,因其結構復雜,對其形態鑒定和定量分析較為困難,合成途徑也報道較少;且因其易被體內代謝降解,一般認為不具有毒性,故在毒性評價方面的關注更少。

值得注意的是,砷脂是否具有劑量-毒性作用關系。例如,急性毒藥砒霜(As2O3)令人談之色變,但2.5 mg/kg砒霜可以增強細胞自噬,減輕早期動脈粥樣硬化的病變[77]。未來可以更加深入地研究各形態砷脂的毒性作用。針對AsHCs和AsFAs這類毒性作用較大的物質,需進一步研究其作用機制、機理。

猜你喜歡
研究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2020年國內翻譯研究述評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科技傳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關于遼朝“一國兩制”研究的回顧與思考
EMA伺服控制系統研究
基于聲、光、磁、觸摸多功能控制的研究
電子制作(2018年11期)2018-08-04 03:26:04
新版C-NCAP側面碰撞假人損傷研究
關于反傾銷會計研究的思考
焊接膜層脫落的攻關研究
電子制作(2017年23期)2017-02-02 07:17:19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影院| 永久免费精品视频| 日本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99久久精品国产麻豆婷婷| 国产精品美女免费视频大全| av无码久久精品| 国产流白浆视频| 国产情精品嫩草影院88av| 国产拍揄自揄精品视频网站| 人妖无码第一页| 亚洲专区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免费| 国产99精品视频| 亚洲男女在线| 日本免费福利视频| 国产精品xxx| 国产性爱网站| 国产真实自在自线免费精品|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 欧美色伊人| 色偷偷av男人的天堂不卡| 在线另类稀缺国产呦| 亚洲欧美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色男人的天堂久久综合| 日韩麻豆小视频| 中文字幕欧美日韩高清|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国产在线97| 欧美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香蕉在线播出| 亚洲色图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入口麻豆| 久久毛片网| 九九这里只有精品视频| 国产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伊人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欧美在线黄| 女人毛片a级大学毛片免费| 视频二区国产精品职场同事| 无遮挡国产高潮视频免费观看| 真人高潮娇喘嗯啊在线观看| 日本免费高清一区| 爱做久久久久久| 国产在线视频福利资源站| 欧美一区二区福利视频|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欧美一区精品| 高清欧美性猛交XXXX黑人猛交 | 在线国产你懂的|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免费| a级毛片免费网站| 国产精鲁鲁网在线视频| 国产白浆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中文字幕亚洲第一| 久热精品免费| 欧美专区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香蕉在线播出| 亚洲无码视频喷水| 国产真实乱了在线播放| 国产色网站| 东京热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 久久黄色影院| 日本www在线视频| 制服丝袜无码每日更新| 99热这里只有精品5| 无码免费视频| 97成人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久久小说| 日本三级精品| 99视频有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在线观看欧美国产| 久久精品娱乐亚洲领先| 欧美亚洲国产日韩电影在线| 国产麻豆永久视频| 在线观看国产小视频| 992Tv视频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卞| 亚洲视频在线网| 日韩在线播放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三级av及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