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重 趙霜
多家外媒放風稱,拜登政府將徹底禁止一美國企業對一些中國科技公司進行投資。12日接受《環球時報》 采訪的專家認為,類似禁令是對市場規則的破壞,而禁令本身會給美國企業造成損失。
據路透社11日報道,3名消息人士透露,作為打擊美國公司向中國“敏感行業”投入數十億美元計劃的一部分,拜登政府將于幾個月內推行完全禁止對一些中國科技公司進行投資的禁令,并加強對其他公司的審查。
上述消息人士稱,禁令預計將適用于與芯片生產相關的一些投資。消息人士還表示,即將出臺的規定可能會效仿美國去年10月推出的對華半導體技術出口限制。該計劃預計將在未來幾個月由白宮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公布。路透社稱,此前,華盛頓對華鷹派人士指責美國投資人向中國科技公司轉讓資本和寶貴技術,“助益北京提高軍事能力”。
《紐約時報》日前報道說,幾個月來,拜登政府一直在準備限制美國公司在中國的投資,特別是在先進計算技術等領域,“這些措施目前已基本完成,可能在兩個月內出臺”。報道稱,知情人士透露,財政部還在與包括歐盟在內的其他盟友接觸,試圖確保它們在美國切斷對中國的融資后,不會急于向中國提供類似的融資。
路透社12日的報道提到,中國駐華盛頓大使館發言人在聲明中強調,“任何限制或打壓都不能阻止中國科技發展的步伐。”“美國政客對中美正常經貿合作無端設限,只會錯失發展機遇。”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高凌云12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此前,美國已通過“通,脹削減法”“芯片與科學法”等限制中4國企業獲得包括特定技術在內的戰略資源,這是拜登政府對華戰略競爭的一部分, 現在推進對華科技領域投資的禁令只是最新手段之一。高凌云強調,在投資中國科技企業的過程中,美國投資者也獲得了相當的收益,禁令會給這些'投資者帶來損失;另外,推行禁令也是對市場規則的破壞,美國標榜自己為“市場經濟的標桿”,卻在實際行動中用行政命令來左右企業的投資決定。
更重要的是,高凌云認為,禁令反過來會給其他國家或者中國企業創造投資機會,美國投資者離開后的空缺并非無法彌補,“而把市場放在第一位的美國企業,有多少能夠完全聽從美國政府的命令停止對華投資,也是一個未知數。”▲
環球時報2023-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