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洋,符祥干,高元將,陳煥財,謝盛頓
(海南電網有限責任公司 海南輸變電檢修分公司,海南 海口 570100)
電力檢修工作中往往需對電桿頂部的電氣設備、電源線進行檢修維護。電力檢修作業方式主要包括停電作業和帶電作業。停電作業雖可以保證安全,但斷電會產生較大的經濟損失,因此,工作實踐中通常采用帶電作業,而用于帶電作業的平臺包括絕緣梯、斗臂車、升降平臺等,但絕緣梯、斗臂車等平臺裝置使用限制多,不適合田野、斜坡等作業環境。因此,升降載人平臺得到了廣泛應用,但常規升降載人平臺只能上下升降,無法繞電桿轉動,限制了作業的靈活性。本次設計的遠程遙控式旋轉升降載人平臺,在保證作業安全的基礎上實現了帶電作業的自動化。且易于拆卸。組裝完成后,平臺以齒輪抱箍作為主要支撐結構固定在電桿上,可根據需要圍繞電桿旋轉最大320°。同時,采用無線遙控控制平臺的旋轉和升降。本次設計內容可分為結構設計、控制系統設計。
該平臺整體需方便拆裝,不用是可拆分,需用時可組裝,所用材料需滿足規定的電氣性能要求、絕緣要求。載人平臺作為支撐結構。平臺的頂部和底部分別設有兩個支撐桿,與平臺形成三角支撐體,不但可以提高平臺的承力能力,還可以有效避免人員從高空墜落。在電桿上設置齒輪抱箍,齒輪抱箍上設置滑輪,牽引繩繞過滑輪與載人平臺、牽引電機連接,組成傳動系統,滿足平臺的升降需要,抱箍上的齒輪與電機傳動機構配合實現平臺的旋轉。
進行高空帶電作業時,最重要的是可靠絕緣,平臺絕緣材料選擇環氧樹脂。可以提供可靠的絕緣性能,平臺設置了垂直梯,可上下移動0.4m,在安全距離內實現靈活升降。
為了實現平臺旋轉功能,設計齒輪抱箍、電機和傳動機構等部件。齒輪抱箍由兩組半圓齒輪組裝而成,將半圓齒輪對接固定在電桿上作為支撐結構。電機設計參數為直流24V/250W,電機向齒輪減速機傳遞動力,轉動比為30/1,齒輪減速器向齒輪抱箍傳遞動力,實現平臺旋轉,旋轉角度最大320°。
升降功能由牽引電機、滑輪、牽引繩、導軌等部件配合實現。牽引電機提供升降動力,牽引索繞過滑輪連接電機與載人平臺,傳遞動力,電機正反轉通過無線遙控實現沿升降導軌上下移動。導軌由兩根間隔0.2m、長2m的絕緣桿組成,平臺升降范圍1.8m。
通過信號發射器將信號傳輸給接收器,接收器處理信號,對繼電器開閉進行控制,進而控制電機正反轉,實現作業平臺的升降、旋轉。為減少干擾,可利用高頻鎖碼屏蔽元器件周圍的電磁信號。
本次設計的高空帶電作業旋轉平臺結構,如圖1所示。

圖1 高空帶電作業升降旋轉平臺結構
從總體結構圖,可以分析其工作過程主要有以下幾個部分。
作為該高空帶電作業升降旋轉平臺的主要支撐部分,齒輪抱箍需要在使用前固定在電線桿上,其材質為鋁合金,輕便結實。齒輪抱箍包含底部齒輪盤和頂部齒輪盤,通過四根長度相等的金屬棒連接成一個整體,底部齒輪盤、頂部齒輪盤通過底部搭扣、頂部搭扣連接,組裝完成的抱箍齒輪可以通過搭扣分合。抱箍齒輪與電線桿之間通過帶有橡膠頭的螺栓固定,在增加兩者之間摩擦力的同時,還可以防止抱箍齒輪轉動時刮傷電線桿,此外,通過調節螺栓可以改變齒輪抱箍的大小,實現在直徑190~320mm范圍的調整,可以適合多種直徑的電線桿,提高平臺的適用性。
載人平臺的導軌可以通過齒輪與抱箍連接,為確保作業平臺的順利升降,采用搭板形式,不僅結構穩定性好,還可以有效降低載人平臺的旋轉阻力,但因為存在搭口,因此,限制一定的旋轉角度,整個平臺的旋轉角度范圍在0°~320°。
該作業平臺傳動方式為齒輪傳動,抱箍的齒輪在電線桿上固定不動,導軌則借助搭板與齒輪連接,通過與抱箍齒輪嚙合將電機動力傳遞到抱箍齒輪,從而帶動載人平臺旋轉。平臺旋轉的過程中,可遙控直流旋轉電機進行旋轉,通過減速器將動力傳遞到導軌上的齒輪,使得導軌帶著載人平臺以抱箍為中心旋轉,旋轉速度最高為180°/min。平臺的升降同樣由牽引電機提供驅動力,設計額定拉力1473kg,通過遙控牽引電機驅動與其連接的滑輪,使牽引繩運動,帶動平臺升降。在組裝作業平臺時,應設置牽引電機處于空檔狀態,再將滑輪設置為制動狀態,然后將牽引繩繞過滑輪,并固定在電桿上,通過遙控啟動牽引電機,驅動牽引繩將載人平臺升至指定高度,平臺上升時,需有專人協助確保載人平臺穩定上升。作業平臺組裝好后,帶電作業人員可以進入載人平臺,然后緊固相應的緊固件,控制牽引電機帶動載人平臺沿導軌移動,設計負重180kg時,平臺牽引速度為2.5m/min。
導軌是由兩根1.8m等長、間距0.5m的平行絕緣桿構成,載人平臺借助滑塊與導軌連接,滑塊之間間隔0.5m。在滑塊內設置滑輪,滑輪嵌入導軌,起到減少摩擦的作用。載人平臺移動時會和導軌之間形成力偶矩,即小滑輪和水平方向存在斜角。在力偶矩作用下,滑塊、導軌之間的連接更加穩定。根據帶電作業現場實際情況,本次設計的作業平臺導軌尾部進行模塊化處理,可以通過更換不同的內嵌模塊增設導軌,增加導軌長度,從而增加載人平臺的升降高度。
機械結構是作業平臺的骨架,控制系統則是作業平臺的大腦,該平臺的控制系統構成見圖2。根據圖可知,本次設計的控制系統屬于閉環控制系統。當平臺進行旋轉動作時,控制系統可以基于位置傳感器發送的位置信息建立控制閉環,對電機運行范圍進行精確控制,從而控制平臺的旋轉角度。

圖2 高空帶電作業升降旋轉控制系統
因為平臺旋轉角度范圍較大,旋轉位置偏差可通過操作人員進行糾正,沒必要進行更加復雜的閉環控制設計,只需控制電機旋轉至一定位置時可以立即停止旋轉即可,否則,可能出現平臺旋轉超出抱箍齒輪空間限制,導致作業平臺故障,甚至引發安全事故。為此,本次設計通過位置開關進行控制,當電機旋轉到規定位置時,位置開關將自動斷開電機電源,確保電機停轉。
在控制平臺升降和平臺旋轉時,控制方式有所不同,因而驅動力矩也有所不同,因此,升降電機、旋轉電機的型號、參數也不同。為確保電機之間的協調動作,確保平臺運行安全,可采取互鎖控制方案,即當其中一個電機運行時,另一個電機就一定不能運行,從而防止兩臺電機的相互干擾。為此,本文設計了專門控制電機旋轉的控制電路,對電機的正反旋轉進行精確控制,為確保電機啟停的控制,本次設計通過繼電器控制方式實現,控制電路,如圖3所示。

圖3 控制電路設計
圖3 左半部分為主控制電路,右邊為電機控制電路。因為平臺升降頻率較低,升降電機啟停次數較少,因此,其電機性能要求不高,可以通過繼電器KM1、KM2與+24V直流電源直連,借助啟動按鍵SB1控制啟動,KM2、KM3、KM4失電,從而KM1觸點常閉自鎖,升降電機連接+24V電源,電源驅動電機正轉,牽引繩回收,帶動載人平臺上升。如按停止鍵SB0,此時,直流電機停轉,滾輪自鎖。同理,繼電器KM2也可以控制升降電機的反轉,即載人平臺的下降控制。
繼電器KM3/KM4負責控制旋轉電機,KM3控制電機正轉,KM4控制電機反轉,但平臺旋轉頻率較高,為保證電機正常運行,采用LA-100P電流霍爾傳感器檢測電流,當檢測電流超過閾值時,單片機控制電路斷開、電機停轉。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眾對供電質量的要求也不斷提升,傳統的帶電作業方式無法滿足要求。因此,必須積極運用更加高效的帶電作業方法以及作業平臺,以更好地保障電力檢修維護工作。本次設計的高空帶電升降旋轉作業平臺可以適應野外、溝壑等復雜環境,可以有效代替斗臂車進行帶電作業,彌補斗臂車難以適應野外作業的不足,而且該平臺成本較低,維護保養便捷、占地面積小,具有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