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成建,趙濤,李力,潘文武,楊潔清
(紅云紅河集團昆明卷煙廠,云南 昆明 650000)
C800小盒透明紙包裝機為S1000軟盒包裝機組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生產速度高達800包/分,為超高速煙機設備的典型代表。
“煙包對齊故障”停機現象為C800小盒透明紙包裝機的常見故障之一。當監視器屏幕顯示“煙包對齊故障”時,需打開C800側防護罩,檢查清理入口通道內的煙包排列情況,并按下煙包對中復位按鈕。待該按鈕上的指示燈熄滅后,關上防護罩,可再次運行設備。這個過程需要約1min。當設備再次開啟時,上下游設備可能會再次停機:
(1)上游機。啟動設備時,煙包可能在高空輸送帶上停止而導致C800包裝機一直處于待料狀態。這時,設備未停機,但煙包滯留在高空輸送帶上。此時,重啟高空輸送通帶驅動裝置,設備可正常運行。如果重啟后,設備仍不能運行,則反復重啟,直到可以正常運行。
(2)下游機。該故障發生時,成品煙包在螺旋堆疊器入口被上下兩根齒形帶夾緊(如圖1)。設備正常運行中,這兩根同步齒形帶所夾緊的煙包,連續向螺旋堆疊器入口輸送。當故障停機時,同步齒形帶停止運動。再次啟動后,齒形帶從靜止逐漸加速向前移動。加速過程中,齒形帶對煙包可能存在壓力不穩定現象。由于壓力過大,會導致煙包變形加劇,易在螺旋堆疊器入口處卡阻,造成再次停機。當出現二次停機,無論上游機或下游機,每次處理故障至少需要3min。

圖1 入口通道同步齒形帶斜視圖
在設備投入使用的早期,由于存在換牌、頻繁更換不同廠家的商標紙等原因,該故障現象頻繁發生。據統計,當頻繁出現該故障時,單班停機次數可高達8次,有時甚至達15次。按照這個數據計算,單班因“煙包對齊故障”直接停機時間~15min,再加上二次停機的間接停機時間,每個班停機至少15min,有時甚至0.5h。
當該故障次數頻繁出現時,可以通過更換同步齒形帶來解決。通過查看根據換件記錄,5臺設備平均每個月就需要更換1對皮帶。頻繁更換同步齒形帶常造成備件供應不足。
因此,如何有效降低“煙包對齊故障”次數,如何提高同步齒形帶的使用壽命成了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煙包對齊故障”的產生原因:設備在運行過程中,傳感器時刻檢查煙包在轉盤入口處的位置(如圖2)。根據煙包實際測出的相位之間的差異,由軟件確定入口皮帶的趨勢矯正。系統將不斷檢查,使電機不會丟失位置。若測出的定位誤差絕對值大于煙包對中誤差最大值,設備將會停機,并報警“煙包對齊故障”。

圖2 煙包對齊故障原因示意圖
從2.1可以看出,如果吸取臂位置與煙包位置不同步,將會出現煙包對齊故障。因此,如果需要減少該故障停機次數,必須保證吸取臂位置與煙包位置同步。以下2方面分析吸取臂位置和煙包位置。
(1)吸取臂位置。C800小盒透明紙包裝機煙包拾取臂動作為機械傳動,其傳動平穩,傳送位置準確。
(2)煙包位置。煙包由兩根同步齒形帶壓緊后向前傳送,齒形帶與煙包接觸為面接觸(如圖3)。兩對過輪在齒形帶內側與齒形帶輪齒接觸,輔助同步齒形帶來壓住煙包。如果同步齒形帶夾持煙包的摩擦力不足,煙包將會超前或滯后設定位置。因此,煙包輸送平穩性與摩擦力大小有關。

圖3 同步齒形帶壓輪示意圖

式中,μ為摩擦系數;N為正壓力。
從式(1)可以看到,摩擦力與摩擦系數和正壓力有關。同步齒形帶與煙包之間的摩擦系數與小盒商標紙材料、同步齒形帶表面磨損情況有關。同步齒形帶對煙包的正壓力與同步齒形帶對煙包的壓縮量有關。
由于小盒表面材料和同步齒形帶表面磨損均為不可控因素,因此只考慮如何穩定同步齒形帶正壓力。在入口通道內,由于壓輪直徑偏大(R=27mm),且壓輪與壓輪間距過大(分別是143mm、147mm、143mm),導致壓輪與壓輪、帶輪與壓輪中間區域的齒形帶在壓縮煙包時,其外側面不在同一直線上。在入口通道內,壓輪、帶輪壓住煙包(煙包長度為86mm)的接觸點至多只有一個,有時連一個接觸點也沒有(如圖2所示A、B、C區域)。當煙包在這4個點,可以保證位置煙包壓縮量越接近工藝標準。煙包離壓輪位置越近,其壓縮量越接近工藝標準;煙包離壓輪位置越遠,其壓縮量偏離工藝標準越大。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入口通道傳送通道內,同步齒形帶對煙包的壓縮量不穩定。由此可以推出,齒形帶對煙包的正壓力不穩定。這里,需要尋找一種方案,將同步齒形帶對煙包的壓縮量穩定保持在工藝標準值附近。
查看《C800維修調節手冊》可以看到,在整個入口通道傳送區域內,必須保證同步齒形帶對煙包的壓縮量保持1mm。按照質量工藝標準,煙包的寬度為54mm。要保證同步齒形帶與煙包達到工藝標準,只需保證同步齒形帶之間的距離在53mm。
為了保證內外側同步齒形帶之間的距離滿足工藝標準,需要對內外排壓輪都進行改造。由于外排和內排的壓輪、帶輪、同步齒形帶均對稱布置,只對外側壓輪進行設計及計算。內側的設計計算方法與外側相同。
經反復測量,兩壓輪的半徑為R=27mm(見圖3)。入口帶輪與壓輪1間的距離、兩壓輪間距離、壓輪2與出口帶輪間距離分別為143、147、143mm。
將原有的壓輪拆除,保留壓輪軸。以壓輪軸作為固定點,來設計外側壓輪排的中心位置。
(1)橫向方向布置。如果以原壓輪的接觸點布置新壓輪,可以選擇更小的壓輪r=13mm。這樣,新壓輪與原壓輪軸可能存在干涉。為了讓開原壓輪軸位置,必須將新壓輪對稱布置在壓輪軸兩側。
(2)縱向方向布置。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可以選擇r=13mm的壓輪。這樣,壓輪的中心點就必須布置在與兩壓輪軸心線相距14mm的直線上。為了增加壓輪支座的強度,在原壓輪與同步齒形帶處制作加強筋。
經過試驗,當入口帶輪中心與最近的壓輪中心點縱向距離為68mm時,壓輪邊緣與帶輪邊緣的距離為7mm。因此,將該點作為壓輪的布置點。點1位置與壓輪軸中心縱向距離為73mm。在壓輪軸兩側25mm處各布置兩個壓輪,就是圖中點2、3的位置。剛好將這部分區域基本平分,并且,在這段區域上,同步齒形帶至少有兩個點。
依照此規律,當出口帶輪中心與最近的壓輪中心點(圖4點9位置)縱向距離為53mm時,壓輪邊緣與帶輪邊緣的距離為15mm。因此,將該點作為壓輪的布置點。在壓輪軸兩側25mm處各布置兩個壓輪。

圖4 新設計壓輪排中心位置示意圖
將點3~點6的區域三等分,點7~點9的區域兩等分。根據以上縱橫方向上的設計理念布置壓輪的中心位置(見圖4)。
以相關設計基準布置壓輪位置,以這些位置作為基準點畫出裝配圖。根據裝配圖制作為基礎制作壓輪排。壓輪排輥子半徑為13mm。壓輪與軸承608(22×8×7)通過小軸(半徑為4mm)連接,軸承內圈外端面通過厚度為1mm。
安裝壓輪排,通過微調內排同步齒形帶基座保證入口、出口帶輪皮帶間(徑向)的距離為53mm。調整完成后,使用游標卡尺檢查每對同步齒形帶對應點之間的距離(圖5)。圖4中的內外側壓輪點所接觸的同步齒形帶之間的距離測量值,如表1所示。

圖5 改裝壓輪排后的同步齒形帶示意圖

表1 在各個點測量同步齒形帶間距離值
由表1可知,經檢驗,實測值都在煙包調整技術的最大偏差值為0.12mm。
該改造項目最先運用于12號機。對壓輪排的改造,僅對原壓輪的輔助壓縮功能進行了優化和改進,使設備的技術參數更加合理。該改造未對設備其他功能部件進行任何改造,因此,設備能保持原有的性能。改裝壓輪排后,“煙包對齊故障”次數顯著減少。對在線生產停機情況進行統計,單班偶有一次“煙包對齊故障”,不超過兩次。
在兩個月時間內,質檢人員隨機抽查成品煙包,煙包外觀、包內煙支均符合云煙(軟珍)工藝質量要求。之后,將該改造項目成果推廣其余4臺設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經過半年的跟蹤觀察,單班偶有一次停機故障,5臺設備累計更換過一次同步齒形帶。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煙包對齊故障”問題已得到解決。并且,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同步齒形帶的使用壽命。通過對C800小盒透明紙包裝機入口通道改造,有效地減少了設備停機次數及停機時間,顯著地提高了同步齒形帶的使用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