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劉劍鋒教授運用柴胡疏肝散臨證經驗

2023-02-13 13:45:44朱婷鈺趙杼沛張鳳霞劉美含黨迎迎石雪芹王詩恒劉劍鋒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 2023年2期

朱婷鈺 趙杼沛 安 宏 張鳳霞 劉美含 黨迎迎 石雪芹 王詩恒 李 鈺 劉劍鋒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北京 100700

劉劍鋒研究員是科技部國家重點專項“中醫藥現代化專項”首席科學家,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干部特需門診主任醫師,氣色形態手診手療、氣色形態罐診罐療創始人、著作權人。劉劍鋒教授從醫30余載,學驗俱豐,遣方用藥靈活變通,注重患者身心調治,突出中醫特色與優勢,臨證中醫施治,不僅對常見病、多發病療效突出,對疑難雜病亦有獨到的治療思路與方法。

隨著社會發展的巨大變化,生活節奏的日益加快,人際關系的錯綜復雜,致使機體長期處于應激狀態,造成精神緊張,情緒堆積;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飲食結構的改變使脾胃漸虛,氣血運行障礙;繁重的生活壓力,不良的起居習慣,影響肝臟正常的生理功能。故而,臨床上多有患者表現為情志難抒,胸部滿悶,情緒不穩,敏感易哭,或變生他病。任志洪等[1]指出我國成年公眾心理健康素養總體處于中等偏低水平,社會經濟地位是考察變量中與個體心理健康素養關聯最大的因素。基于此,綜合生物、心理、社會等因素的交互影響下,機體功能失衡,或逐步演變到疾病狀態,針對個體對外界刺激的調控和適應能力,以中藥的偏性糾正面對刺激引起的體內各種病變反應。劉劍鋒教授多結合社會生活工作環境等背景治療內外界因素所致的氣滯難舒等癥狀,應用柴胡疏肝散臨床效果顯著。

1 方義

柴胡疏肝散源于明代醫家張景岳的《景岳全書·古方八陣》。方中柴胡辛散苦泄、疏肝解郁、調暢氣機為君,《醫學衷中參西錄》認為柴胡“稟少陽生發之氣,為足少陽主藥,而兼治足厥陰。肝氣不舒暢者,此能舒之”。“血中之氣藥”川芎與“氣中之血藥”香附共為臣藥,《日華子本草》載有川芎“治一切風,一切氣,一切勞損,一切血”,其性辛溫,走竄升散,又因其深入血分,故可通達全身氣血;《本草綱目》云香附辛平發散,“乃足厥陰肝,手少陽三焦氣分主藥,而兼通十二經氣分”,亦入血分,功善暢氣除郁、通絡止痛;二藥相合,氣血同調,散滯止痛,助柴胡疏肝氣、解肝郁。枳殼、陳皮辛行苦降,可破氣散結,理氣行滯,協同柴胡疏肝理氣化滯;一寒一溫,顧護正氣,克服溫燥傷陰、寒涼傷陽之弊,和其陰陽,調理中焦。白芍酸斂苦降,功善養血柔肝、益陰止痛,配合柴胡升散之性,以升陽斂陰、養肝疏肝。甘草緩急止痛,與芍藥相配,一甘一酸,滋養營陰,柔肝止痛。全方使肝氣條達、血行通暢、經通痛止,是一首疏肝理氣的經典方。

2 方藥臨床表現分析

柴胡疏肝散為治療肝氣郁滯的經典方劑,病變部位主要在肝。肝屬木,“木氣沖和調達”( 清·唐容川《血證論》),以行其疏泄之性,促進全身氣機通暢無礙,人體氣血相互依存、互資互用,氣通則血活,使機體協調有序運行;肝失疏泄,則氣機郁滯,血行瘀阻,表現為情緒低落、脅肋脹痛、癥瘕積聚、月經異常等,或氣機逆亂,升降失司,血氣涌懈,表現為焦慮易怒、失眠頭痛、清竅出血等。

中醫學強調整體觀念,其正常生理活動由構成人體的各個組成部分的綜合性聯系與相關關系所決定。《素問·寶命全形論》言:“土得木而達。”肝膽屬木,脾胃屬土,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肝司疏泄條達,脾胃得肝助則氣機升降調和有序,運化有權。木橫乘土,則脾胃氣機逆亂或壅滯,升降失司,納運失職,郁于中焦,則食欲不振、胃脘脹痛、腸鳴腹瀉等;木不疏土,則脾失健運,津液疏布不利,氣血生化乏源,聚而成痰,停而為瘀,見結節、腫塊,或變生它病。《素問·宣明五氣》篇言“肝藏魂”,魂是神活動的一種形式,屬陽,主情感、知覺、意識、思維、謀慮等。肝不藏魂,易受外界刺激,或產生不良的自我暗示,出現精神情志異常,表現為失眠多夢、焦慮不安、易怒善憂等;或由于疾病遷延,思慮過重,進而出現心神受損,甚則五臟不和,臨床多見癲病、郁癥、臟躁等。

《靈樞·經脈第十》云:“肝足厥陰之脈……過陰器,抵小腹,挾胃,屬肝絡膽,上貫膈,布脅肋,循喉嚨之后,上入頏顙,連目系,上出額,與督脈會于巔;其支者,從目系下頰里,環唇內;其支者,復從肝,別貫膈,上注肺……是動則病:腰痛不可以俯仰,丈夫疒貴疝,婦人少腹腫,甚則嗌干,面塵脫色。是主肝所生病者:胸滿,嘔逆,飧泄,狐疝,遺溺,閉癃。”由此可見,肝經循行所過之處涉及頭面五官、頸部、胸脅、肝膽、胃腸、子宮、卵巢、陰莖、睪丸、雙下肢等各組織器官系統部位,涵蓋內、外、婦、男、兒、骨、五官、內分泌等臨床各科。

3 方藥運用經驗

3.1 柴胡疏肝散運用思路 柴胡疏肝散以調氣為主,兼顧滋養肝陰、活血止痛。劉劍鋒教授運用柴胡疏肝散加減,治療情志不暢所致肝疏泄功能異常,或肝經氣機阻滯不通,出現的本臟、他臟及精氣血津液的相關疾病,以“疏肝理氣”為原則,重脾胃之變,察言行之異,思氣機之滯,審肝經循行之澀,同時結合患者體質及兼癥,靈活加減,辨證得效。

3.2 結合手診辨病 《靈樞·本臟》篇指出“有諸內者,必形諸外”“視其外應,而知其內”。朱震亨在《丹溪心法》中指出“欲知其內者,當以觀乎外;診于外者,思以知其內。蓋有諸內,必行諸外”。認為人體的臟腑氣血功能狀態,可以在體表某些部位以特定的形式表現出來。以此為立論依據,劉劍鋒教授于1991年系統提出氣色形態手診法,并著書立說[2],從手的氣、色、形態判斷人體健康情況、進行中醫辨證和西醫診病,范圍涵蓋呼吸、消化、泌尿生殖、心血管、神經、運動等各系統[3]。經手診手療的理論與實踐[3]、國內外長期研究與應用[4]證明,氣色形態手診法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在臨床中,劉劍鋒教授注重結合手診表現,通過手部特征與舌脈相參診察疾病,辨治準確,療效肯定。臨證時手部自然伸直,一般觀察生命線左側(靠拇指側)上2/3弧形條狀區域[5],顏色偏青,在排除染色、外傷、非自然光、過力伸直等情況的影響下,多用柴胡疏肝散加減治療。

3.3 隨證加減 劉劍鋒教授在臨床治療中,依患者的臨床表現組方用藥,加減化裁。兼見失眠者加酸棗仁、合歡皮、首烏藤、遠志等寧心安神,或加紫石英鎮靜安神;兼見疼痛者加延胡索、川楝子以行氣止痛,痛甚者加大劑量芍藥、甘草以緩急止痛;便溏屬脾虛濕盛者加山藥、茯苓、白扁豆;脘腹痞悶屬脾失健運者加焦三仙、白術、雞內金;口舌生瘡、下肢寒涼者加黃連、黃芩、干姜平調寒熱;大便粘膩不爽者加薏苡仁、蒼術清熱燥濕;惡風畏寒者合用玉屏風散;頭悶乏力者合用補中益氣湯。

4 驗案舉隅

柴胡疏肝散原方用于治療脅肋疼痛,寒熱往來,現今廣泛應用于肝膽胃腸和月經病中[6]。劉劍鋒教授臨床應用柴胡疏肝散師古不泥,臨證活變,巧妙化裁,廣泛用于治療郁證、脅痛、偏頭痛、失眠、癭瘤、梅核氣、眼疾、腹脹、泄瀉、外陰濕冷、胸滿、乳房脹痛、月經不調等疾病,取得良好臨床療效。現通過驗案整理,加以分析,供學習交流。

4.1 失眠 患者劉某,女,34歲,2019年10月24日一診,主訴失眠1年余。1年前因情志不遂出現入睡困難,伴焦慮、易怒,口渴,渴而多飲,飲水后不能緩解,經前乳房脹,經量偏少,經期持續時間短,舌邊尖紅少津少苔,脈細數。手診征象:在生命線近拇指側上2/3處有一青色條狀區域。診斷為失眠(肝郁氣滯證),治以解郁安神,滋陰降火。處方:柴胡、梔子、阿膠珠各10 g,醋香附、白芍、生黃芪、首烏藤各30 g,郁金、熟地黃、當歸、制遠志、合歡皮、生龍骨、生牡蠣、炒酸棗仁、靈芝各15 g,甘草、黃連各6 g,肉桂2 g。14劑,水煎服,日1劑,早晚分服。囑其注意培養睡眠習慣,利用自我暗示,緩解緊張情緒。11月14日二診,自訴入睡時間較前縮短,睡眠質量改善,口渴、焦慮癥狀明顯減輕,可自主調控情緒,月經量仍較少,色黑,無血塊,舌尖紅少苔,脈細。手診征象:生命線近拇指側上2/3處青色范圍減少,顏色變淡。予一診方加益母草15 g,14劑,服法同前。12月12日三診,患者睡眠狀況好轉,情緒趨于穩定,經量改善不明顯,守二診方繼服。1月后隨訪,患者經量較前改善,余癥狀已不明顯。

按語:失眠一病,《難經》中首稱“不寐”,《內經》中有“臥不安”“不得臥”“目不暝”等,《張氏醫通》云:“平人不得臥,多起于勞心思慮,喜怒驚恐。”《黃帝內經素問集注·刺熱》篇言:“人臥則血歸于肝。肝氣傷而不能納血。故不得臥也。”本病多因情志失調,致肝氣郁滯,甚至傷及諸臟;或因飲食失宜,“胃不和則臥不安”,致使精血不足,陰陽失交;或因勞逸失度,致氣血失和,《景岳全書·不寐》云:“凡人以勞倦思慮太過者,必致血液耗亡,神魂無主,所以不寐。”或因稟賦不足,病后體虛,致使臟腑功能失調,氣血不足,心無所養,使人不得安臥。

該患者情志不遂,肝氣郁結,故見焦慮、易怒;氣郁化火,損傷陰津,故見口渴多飲;肝主藏血,精血虧虛,故見經量減少、經期變短;虛火上炎,擾動心神,加重情志失宜,導致肝經不暢,足厥陰肝經循乳房上行,繞乳頭,入胸中,故見乳房脹痛。

方以柴胡疏肝散加減疏肝解郁、活血止痛;阿膠珠、熟地黃養血滋陰;生黃芪、當歸補氣養血;首烏藤、制遠志、合歡皮、生龍骨、生牡蠣、炒酸棗仁、靈芝養血解郁、寧心安神;黃連、肉桂交通心腎、寒熱并用;郁金、梔子清熱涼血、解郁除煩;益母草活血調經。諸藥合用,達到滋陰清熱除煩,寧心安神助眠,氣血調和之作用。

4.2 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 患者張某,女,26歲,2021年4月22日一診,主訴咽部疼痛2日余。患者5日前月經來潮,因家中瑣事心中煩悶,翌日左側后牙床腫脹疼痛,自服人工牛黃甲硝唑后疼痛緩解。3日前赴宴進食較多辛辣之物,又與友人發生口角,2日前晨起覺咽部劇烈疼痛,在家自服板藍根顆粒、咽扁顆粒,效果欠佳。就診癥見:咽部疼痛,吞咽時咽痛加重,放射至耳及頸部,咽干,咽后壁色紅,雙側扁桃體I度腫大,周圍充血,可見片狀假膜,口氣稍重,畏寒,無發熱,悲憂易哭,眠一般,二便尚調。舌紅邊有齒痕,苔微黃,脈弦數。本次月經量少,經期、經色無明顯變化。手診征象:在生命線近拇指側上2/3部位有一淡青色區域。診斷為急乳蛾(肝郁積熱證),治以疏肝開郁,清熱利咽。處方:柴胡、川芎各10 g,郁金、金銀花、板藍根、桔梗、牛蒡子、麥冬、丹皮、玄參各15 g,香附、白芍各30 g,梔子、連翹、黃連各9 g,黃芩、干姜各6 g。14劑,水煎服,日1劑,早晚分服。1月后隨訪,告知湯藥未盡,病已痊愈。

按語: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與中醫“急乳蛾”“爛頭乳蛾”“爛喉蛾”相似,許梿在《咽喉脈證通論》中已對其形、色、質、位等做出論述。本病常因風熱外侵,肺熱上蒸,搏結咽喉;或邪熱未解,入里成毒,上攻咽喉;或嗜酒食辛辣炙煿之品致積熱內生,熱盛毒熾,脾失健運,聚濕生痰,熱毒痰濁互結于咽喉而發;或熱毒煎灼,痰阻絡脈,遂而成瘀,痰毒瘀熱于咽喉相互膠結而為病。明代竇夢鱗《瘡瘍經驗全書》載有“咽喉有數證,有積熱,有風熱,有客熱,有病后余邪未清,變化雙蛾者”,指出多種因素熱邪皆可導致本病。病機多為外邪侵襲,熱毒內蘊,痰毒交織,熱壅血瘀等。

該患者發病正值春季,肝稟春升之氣,易旺盛而躁動,又因家中瑣事心中煩悶,影響肝之疏泄,致肝郁積熱,加之進食辛辣之品,使火邪循經上犯咽喉,《靈樞·經脈》云:“肝足厥陰之脈……上入頏顙。”故見咽部腫脹、疼痛劇烈,呈放射性;肝失條達,故見心中煩悶、悲憂易哭;肝火犯胃,胃熱上蒸,損傷陰液,故見口氣稍重而咽干;熱毒蘊結,血敗肉腐,而見咽部片狀假膜。

方以柴胡疏肝散加減,疏肝理氣,散結止痛;郁金解郁清心;丹皮、梔子清肝瀉火除煩、導熱下行,與金銀花、連翹共用以透邪解毒散結;板藍根、牛蒡子利咽解毒消腫,桔梗相配,升散苦降,宣滯排膿止痛;麥冬滋陰清熱除煩,搭配玄參以解毒散結;黃芩、黃連、干姜苦辛并用,調和陰陽。諸藥相伍為用,使氣機和暢、咽利熱清、毒祛痛止。

4.3 偏頭痛 患者殷某,男,43歲,2020年1月9日一診,主訴左側頭痛3月余,加重伴昏蒙1天。患者平素工作壓力大,3月前出現左側頭部疼痛,時作時休,平均每周2次,無頭暈、嘔吐,自行服用止疼藥后頭痛稍減輕。1天前,因工作勞累致頭痛發作,回家途中又遇風寒,疼痛加劇,服止痛藥不能緩解,就診癥見:左側額顳部跳痛,稍有刺痛,伴昏蒙,畏寒,不喜冷食,大便質稀不成形,舌質淡,苔薄白,脈弦細。手診征象:在生命線近拇指側上2/3處出現暗色片帶狀。診斷為偏頭痛(肝郁氣滯,外感風寒證)。治以疏肝解郁,疏風散寒,通竅止痛。處方:柴胡、川芎、荊芥、防風、肉桂各10 g,白術、當歸、附子(先煎)、炒白扁豆、合歡皮、郁金各15 g,生黃芪、醋香附、山藥、甘草、首烏藤各30 g,醋延胡索45 g,白芍60 g,升麻6 g。21劑,水煎服,早晚溫服,頭痛發作時每日1.5劑,不發作時每日1劑,并囑其注意調整工作心態。1月后隨訪,患者述藥盡后未再復發。

按語:頭為諸陽之會,清陽之府,《證治準繩·雜病·頭痛》云:“三陽六腑清陽之氣皆會于此,三陰五臟精華之血亦皆注于此。”偏頭痛中醫又稱偏頭風、頭風病,疼痛出現于一側,《臨證指南醫案·頭痛》指出:“頭風一癥,有偏正之分。偏者主乎少陽,而風淫火郁為多。”《普濟方·頭痛》言:“若人氣血俱虛,風邪傷于陽經,入于腦中,則令人頭痛。”偏頭痛多與氣機逆亂、血絡失充相關,故臨床上多采用調氣和血、通絡止痛的治療方法。

該患者工作勞累致精神緊張,肝失條達,氣機阻滯,精血壅塞而見頭痛昏蒙,又不慎感受風寒,寒邪阻遏經脈,風邪上擾清竅,清陽不升,氣血運行不暢致疼痛加劇;素體陽虛,又感受外寒,衛陽不固,出現畏寒;肝氣不舒,橫犯脾胃,脾失健運,又遇寒邪克胃,故見不喜冷食,便稀不成形。

方以柴胡疏肝散加減疏肝和血,調暢氣機;山藥、白術、甘草、白扁豆益氣健脾止瀉;黃芪、當歸補氣養血和營;荊芥、防風疏風散寒止痛;升麻提升下陷之中氣;合歡皮、郁金活血解郁;首烏藤祛風通絡;附子、肉桂溫經散寒止痛;芍藥甘草相伍,益陰養血,調和肝脾,加元胡以緩急止痛。全方共奏疏肝和血、溫陽散寒、通竅止痛之功效。

4.4 泄瀉 患者李某,男,31歲,2020年11月26日一診,主訴反復腹瀉2月余。患者體型肥胖,自覺平日與同事相處疲憊,善太息,神疲乏力,食欲不振,便溏,4~5次/日,便前腸鳴腹痛,痛則欲瀉,遇寒尤甚,瀉后痛減,舌質淡紅,苔薄白,脈弦。手診征象:在生命線近拇指側上2/3處見暗色區域。診斷為泄瀉(肝郁脾虛證)。治以疏肝健脾,固腸止瀉。處方:柴胡、郁金、防風、干姜各10 g,醋香附、生黃芪、山藥、訶子肉、白芍各30 g,炒白術、茯苓、陳皮、紫石英、焦三仙、醋雞內金、鹽小茴香、金櫻子、石菖蒲各15 g,升麻、黃連、炙甘草各6 g。9劑,水煎服,日1劑,早晚溫服。12月3日二診,精神好轉,腹痛癥狀不明顯,大便2次/日,糞質成形,生命線近拇指側上2/3處暗色變淡,上方去炙甘草,余不變,予14劑,方法同前。1個月后隨訪,患者述8付后大便規律,仍偏軟,乏力,藥盡后覺癥狀均明顯好轉。囑其規律飲食,適當活動,調整工作、生活狀態。

按語:泄瀉一病,又稱“飧泄”“洞泄”等,根據發病原因、發病臟腑、便質性狀等又有諸多稱謂。本病多由六淫侵襲、飲食失宜、脾胃虛弱、情志失常等,導致氣機不暢,升降失職,運化失司,清濁不分而發,久之多見脾腎陽虛。葉天士認為“肝病必犯土,是侮其所勝也,克脾則腹脹,便或溏或不爽。”臨證時應辨其久暫,審清臟腑,把握辨證關鍵。

該患者平日自覺與同事相處疲憊,情志失暢,久郁難解,郁而傷肝,橫逆脾胃,脾胃升降失調,小腸分清泌濁、大腸傳導變化之功能失常,發為泄瀉;大腸氣機逆亂,而見腸鳴腹痛;胃失受納,則不思飲食;脾失健運,氣血生化乏源,水谷精微失于布散,形體官竅失于濡養,而見精神疲乏。

方以柴胡疏肝散加減疏肝健脾,固腸止瀉;郁金行氣解郁、活血止痛;防風疏肝理脾,勝濕止瀉;石菖蒲行氣化濕;白芍、甘草緩急止痛;黃芪升陽固表;陳皮配升麻理氣和胃、升陽舉陷;山藥健脾止瀉;焦三仙、雞內金健脾和胃;紫石英鎮靜安神,緩解情緒緊張;黃連、干姜辛開苦降,和胃消痞;小茴香散寒止痛、理氣和胃;訶子肉、金櫻子澀腸止瀉。諸藥相合,疏肝健脾,氣和情定,郁通瀉止。

4.5 圍絕經期綜合征 患者夏某,女,49歲,2019年10月31日一初診,近1年來情緒急躁,心煩易怒,時悲觀失望,動則默默流淚,難以自控。近日氣候干燥,覺咽干、咽痛,口渴,偶頭痛,鎖骨下疼痛,雙側乳房脹痛,經期、經量不規律,舌紅苔白,脈弦。既往甲狀腺結節、乳腺結節、子宮肌瘤病史。手診征象:在生命線近拇指側上2/3呈暗青色,光澤度較差。診斷為郁證(圍絕經期綜合征)(肝郁氣滯證),治以疏肝解郁,通絡止痛。處方:柴胡、郁金各10 g,醋香附、陳皮、炒萊菔子、麥冬、桂枝、板藍根各15 g,黃連、清半夏各9 g,黃芩、干姜、川楝子、炙甘草各6 g,醋延胡索、葛根、夏枯草各30 g,共14付,水煎服,日1劑,早晚溫服。囑其正視此生理周期,適當心理放松,加強自我調護。12月26日二診,主訴上方服用過程中諸癥緩解,停服后咽干、咽痛不明顯,出現脅肋脹痛,正逢體檢,發現肝囊腫,心中憂慮,2日前不慎感寒,覺背部畏寒,舌紅苔薄白,脈弦緊。生命線近拇指側上2/3處暗青色減輕,色澤較前好轉。予一診方去桂枝、板藍根、黃芩,加白術15 g,生黃芪45 g,防風10 g。共14付,服法同前。2020年1月9日因調理體質復診,訴諸疼痛基本消失,月經周期逐漸延長,經量逐漸減少。

按語:中醫學對本病很早就有了一定的認識。《素問·上古天真論》對女性相關生理狀況做了闡述,指出“女子……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由于婦女經水將斷,腎氣、腎精不足,沖任日虧,天癸將竭導致陰陽失和,血脈失養,臟腑失調。肝失濡養,疏泄功能異常易致肝郁氣滯,肝經循行所過之處均可受累,故在這一階段臨床癥狀復雜多樣,個人表現不盡相同,多為月經紊亂、情志不寧、潮熱汗出、自我感覺異常甚至全身不適等。

該患者正逢圍絕經期,劉劍鋒教授認為此期間婦女雌激素水平呈斷崖式下降。由于平素情志不暢,氣結而生甲狀腺結節、乳腺結節、子宮肌瘤等;女子以肝為先天,至七七,氣血漸衰,肝失濡養,肝氣疏泄太過,可出現情緒急躁、心煩易怒;疏泄不及,則悲觀失望、善太息;情志不遂,郁而化火,暗耗肝腎之陰,陰虛津少,則見口渴,肝郁化火逢氣候干燥而見咽干、咽痛。《內經》云:“肝足厥陰之脈……環陰器,抵小腹……屬肝……布胸脅,循喉嚨之后,上入頏顙……上出額,與督脈會于巔。”肝經失于濡潤,不通則痛,出現循肝經部位疼痛,如頭部、鎖骨下、雙側乳房等。

方中柴胡疏肝散加減疏肝解郁,通絡止痛;郁金行氣解郁、活血止痛;川楝子、延胡索行氣止痛;桂枝化氣通脈;麥冬潤燥生津、清心除煩;葛根生津止渴;黃連、干姜辛開苦降,助和胃消痞,中焦通而諸藥得以運行;《醫學衷中參西錄》云萊菔子“無論或生或炒,皆能順氣開郁……此乃化氣之品,非破氣之品”;板藍根利咽消腫,配黃芩清上焦之火;夏枯草清肝散結。諸藥相配,使肝氣得舒,經絡通暢,陰陽平衡。

5 小結

柴胡疏肝散是疏肝解郁的代表方,文中5則案例雖病癥不一,但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緒堆積,短期情緒到達極點,引火毒之邪循肝經上犯,長期郁積不泄則致氣血失暢、精津不布、循經結聚、影響它臟等。運用柴胡疏肝散加減使肝氣條達,氣血和調,絡通痛止。現代研究證實,柴胡疏肝散與神經、內分泌、免疫、抗氧化等藥理機制密切相關[7],具有抗抑郁、調節神經-內分泌-免疫網絡、抗炎、抗氧化應激、降脂降糖、抗纖維化等藥理作用[8]。現今,隨著人們醫療觀念的轉變及對西藥副反應的認識,使柴胡疏肝散這一經方有了廣闊的發展應用空間。劉劍鋒教授臨床診治時結合患者自身體質特征及兼夾證表現,輔以手部征象的靈活運用,謹察“肝失疏泄,氣滯血郁”基本病機,治病求本,不依病名開方給藥,把握疾病發展變化,進行相應藥量、藥味增減和方劑的合并使用,同時重視臨床醫患交流及心理調節,往往收效顯著。

主站蜘蛛池模板: 香蕉网久久| 久久免费成人| 青青久视频| 欧美精品xx| 色婷婷色丁香| 四虎影视永久在线精品| 成人一区专区在线观看| 乱人伦视频中文字幕在线| yy6080理论大片一级久久| 久久96热在精品国产高清| 19国产精品麻豆免费观看| 国产三区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77美色| 欧美劲爆第一页| 伊人色在线视频| 欧美在线三级| 欧美日韩综合网|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第一区免费| 国产乱子伦一区二区=| 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 亚洲无线国产观看| 黄片在线永久| 国产97视频在线观看| 福利在线不卡一区| 就去吻亚洲精品国产欧美| 四虎亚洲精品| 欧美精品一区在线看| 99久久精品国产综合婷婷| 欧美在线视频不卡| 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玖玖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日韩欧美gif| 好紧好深好大乳无码中文字幕| 成人一区在线| 国产区免费| 国产精品思思热在线| 青青草a国产免费观看| 国产美女一级毛片| 午夜欧美理论2019理论| 1024你懂的国产精品| 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三级| 国产精品第一区| 巨熟乳波霸若妻中文观看免费| 国产精品亚洲天堂| 蜜芽国产尤物av尤物在线看| 国产午夜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主播喷水| 中国毛片网| 成人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观看人成激情视频| 亚洲AⅤ波多系列中文字幕|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专| 亚洲精品成人7777在线观看| 全部免费毛片免费播放|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二区三区| 丰满人妻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226114| 免费看美女毛片| a级毛片免费网站| 欧美天堂在线| 新SSS无码手机在线观看| 成人精品区| 福利片91|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国产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国产成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亚洲久悠悠色悠在线播放| 日韩区欧美区| 国产日本视频91| 乱系列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久久一日本道色综合久久| 玩两个丰满老熟女久久网| 91精品国产91久无码网站| 呦系列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A级毛片无码久久精品免费| 黄色网址手机国内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尤物在线| 色天天综合| 亚洲人成成无码网WWW| 国产精品视频第一专区| 久久中文电影| 8090午夜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