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綠色金融與生物多樣性

2023-02-13 07:44:06藍虹
美文 2023年3期
關鍵詞:物種水稻生物

藍虹

2022年兩會期間,云南綠孔雀案作為“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明星案例出現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綠孔雀案,經過一審二審,到紅河(元江)干流戛灑江一級水電項目最終的停建,挽救了瀕危物種綠孔雀最后完整棲息地。在這場大型水電項目與瀕危物種綠孔雀的較量中,綠孔雀終于贏了。

綠孔雀案

最近,央行和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啟動了“金融支持生物多樣性”研究,我們承擔了案例研究。所謂案例研究,其實就是講故事,通過一個個具體實踐的故事,告訴大家,金融機構為什么要保護生物多樣性,金融機構可以怎樣保護生物多樣性,金融機構保護生物多樣性可以起到怎樣的作用。

2022年兩會期間,云南綠孔雀案作為“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明星案例出現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這是該案繼獲得“全球十大生物多樣性案例之首”“2021年度人民法院十大案件”“新時代推動法治進程2021年度十大案件”之后的又一重磅榮譽。這些榮譽,說明了我國各級組織和政府對保護生物多樣性的肯定。這個案例,也給我國銀行巨大的警示作用,如果在銀行的環境風險管理中不關注生物多樣性風險,必然會承受很大的損失。

全球共有3種孔雀,綠孔雀、藍孔雀和剛果孔雀,頭頂直立冠羽、身背絢麗覆羽的綠孔雀是我國唯一的本土原生孔雀種類,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屬于極度瀕危物種,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The IUCN Red List),級別是瀕危物種(EN)。1991至1993年,由多位鳥類學者經過三年調查發表的《綠孔雀在中國的分布現狀調查》中記錄,在20世紀60年代前,云南綠孔雀種群在云南還有較多數量。1995年,云南全省綠孔雀群體數量約800至1100只。

1994年,西雙版納自然保護區研究所副所長、野生綠孔雀研究項目負責人羅愛東等人對云南南部景洪、勐臘、勐海3個地區的綠孔雀分布進行了調查,在1990年后,上述三個地區綠孔雀已經絕跡。

1995至1996年,昆明動物研究所的鳥類專家楊曉君等對云南東南部和西北部綠孔雀的分布現狀又進行了調查,蒙自、金平、綠春3個地區的綠孔雀也已絕跡。

2007年又開始了對云南綠孔雀生存狀況的新一輪調查,新增了保山、南澗、瀾滄3個綠孔雀分布地區。其中,保山在2005年之前仍能聽見綠孔雀的鳴叫,有村民曾拾到綠孔雀脫落的尾羽,還有村民甚至收藏了整張綠孔雀的羽衣。2004年的時候,有人在大箐山里還能撿到綠孔雀的尾羽。但最近幾年,據當地村民反映,已聽不到綠孔雀的鳴叫;南澗地區狀況為偶爾見到,數量不清楚。2014年,唯一能知道的還有綠孔雀分布的區域已經鳳毛麟角。

2017年3月,環保組織“野性中國”在云南恐龍河自然保護區附近進行野外調查時發現綠孔雀,其棲息地恰好位于正在建設的紅河(元江)干流戛灑江一級水電站的淹沒區,該水電站的建設將毀掉綠孔雀最后一片完整的棲息地。為此,環保組織“自然之友”“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和“野性中國”向原環保部發出緊急建議函,建議暫停紅河流域水電項目,挽救瀕危物種綠孔雀最后完整棲息地。

2017年5月,環保部環評司組織環保公益機構、科研院所、水電集團等單位座談,就水電站建設與綠孔雀保護問題展開交流討論。

由于水電站項目已開始建設,“自然之友”于2017年7月12日向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公益訴訟,請求判令中國水電顧問集團新平開發有限公司和中國電建集團昆明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消除云南省紅河(元江)干流戛灑江水電站建設對綠孔雀、蘇鐵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以及熱帶季雨林和熱帶雨林侵害的危險,立即停止該水電站建設,不得截流蓄水,不得對該水電站淹沒區域植被進行砍伐等。該案立案受理之后,經云南省高級人民法院裁定,由昆明市中級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庭審理。

2018年3月7日,開庭審理前,在昆明市中級人民法院的主持下,原告與被告進行了證據交換。2018年6月29日,云南省人民政府發布了《云南省生態保護紅線》,將綠孔雀等26種珍稀物種的棲息地劃入生態保護紅線。2018年8月27日,原告與被告又進行了長達六個半小時的庭前會議。2018年8月28日,綠孔雀棲息地保護案在昆明市中級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庭開庭。

原告認為,被告水電工程淹沒區所涉及的楚雄彝族自治州雙柏縣和玉溪市新平縣區域,是瀕危野生動物綠孔雀在中國現有種群數量最大、密度最高的重要棲息地,電站建設對綠孔雀關鍵性棲息地具有重大環境損害風險,極可能導致綠孔雀種群區域性滅絕。2018年8月29日,令人擔憂的戛灑江一級水電站已經暫停施工。

2020年3月20日,經過原告被告以及社會各界一年多的爭論和辯論,昆明市中級人民法院對“云南綠孔雀”公益訴訟案作出一審判決:被告新平公司立即停止基于現有環境影響評價下的戛灑江一級水電站建設項目,不得截流蓄水,不得對該水電站淹沒區內植被進行砍伐。全國首例瀕危野生動物保護預防性公益訴訟“云南綠孔雀”案一審勝訴。

這是一場里程碑式的勝利。因為這是我國第一個在珍稀物種棲息地遭到實質的破壞之前,就預判到結果,并通過法律手段去保護它的勝利果實。甚至可以說,這場預防性訴訟的成功,是我國環保觀念轉變的一個重要象征。這也是一場孤絕且艱難的戰役,從2017年開始,到一審里程碑式的勝利宣判后,雙方均提起上訴。云南高院審理后認為,戛灑江一級水電站淹沒區對綠孔雀棲息地及熱帶雨林整體生態系統存在重大風險,原審判決并無不當,應予維持。在二審期間,建設方向其上級公司請示停建案涉項目并獲批復同意。至此,該項目在各方努力下,最終停建,終于保下了我國最后一塊綠孔雀棲息地。

案件審理結果使該項目最終停建,該項目投資30多億元,停建的結果使提供資金的金融機構承受巨大損失。該貸款銀行其實在之前的綠色金融推進中成績很好,所以,肯定不是不重視環境風險,很大的可能是對生物多樣性這種新型環境風險還比較陌生。

特別是,這場公益訴訟案是預防性環境公益訴訟,預防性環境公益訴訟突破了“無損害即無救濟”的訴訟救濟理念,是環境保護法“保護優先,預防為主”原則在環境司法中的具體落實與體現。預防性環境公益訴訟的核心要素是具有重大風險,重大風險是指對“環境”可能造成重大損害危險的一系列行為。本案中,“自然之友”研究所已舉證證明戛灑江一級水電站如果繼續建設,則案涉工程淹沒區勢必導致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綠孔雀的棲息地及國家一級保護植物陳氏蘇鐵的生存環境被淹沒,生物生存環境面臨重大風險的可能性毋庸置疑。

此外,從損害后果的嚴重性來看,戛灑江一級水電站上游淹沒區動植物種類豐富,生物多樣性價值及遺傳資源價值可觀,該區域不僅是綠孔雀及陳氏蘇鐵等珍稀物種賴以生存的棲息地,也是各類生物與大面積原始雨林、熱帶雨林片段共同構成的一個完整生態系統,若水電站繼續建設,所產生的損害將是可以直觀估計預測且不可逆轉的。可以認定戛灑江一級水電站繼續建設將對綠孔雀棲息地、陳氏蘇鐵生存環境以及整個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和生物安全構成重大風險。

此前,司法審判更多側重對環境發生損害事實之后的重建與修復,而較少考慮如何對事前的風險進行防控與預判。生物多樣性破壞、生物物種的瀕危或滅絕、外來物種入侵往往具有不可逆轉性,預防性保護是環境資源審判的特點之一,也是生物多樣性司法保護必然采取的重要措施。

綠孔雀案,樹立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時代環境司法理念,將瀕危物種及棲息地放在優先保護的位置,保護了綠孔雀、陳氏蘇鐵瀕危物種及其賴以生存的熱帶雨林、季雨林完整生態空間,為即將可能面臨滅絕的物種進行了有效的司法保護。

但是,對金融機構來說,這就意味著,生物多樣性風險的發生,在其物理風險還沒出現之前,司法風險就會給金融機構帶來實質性經濟損失。比如,綠孔雀案,因為已經開始建設,貸款銀行的30多億資金已經投入,司法審判導致的項目停建,使戛灑江一級水電站這個巨大的項目成為擱淺資產,貸款銀行將可能失去還款來源。

但是,我們同時也應該認識到,這種預防性環境公益訴訟,也在一定程度上幫助金融機構減輕了環境風險。如果沒有預防性環境公益訴訟,導致生物多樣性風險和危害已經發生,不僅已經投入的資金收不回來,修復成本和賠償成本將更加巨大。

另外,我國的綠孔雀案,引起我們對綠色金融的反思。我們會發現,綠色金融總是在不斷演進的,因為總是有新的環境危機和風險的出現,需要我們不斷熟悉、發展和突破。想想看,如果我國金融機構提前熟悉和了解生物多樣性風險,在貸款銀行的盡職調查環節,就可以把這個項目擋住。這是更加前沿更加系統的預防制度。畢竟,預防性環境公益訴訟需要依托環境公益組織的發現,但銀行貸前盡職調查和貸中貸后的監督監管,是銀行管理貸款的必須流程和程序。如果我國銀行可以普遍了解生物多樣性風險的嚴重危害,將生物多樣性風險納入貸前盡職調查的主要內容之一,并在貸中和貸后加強監管,就可以大范圍制度性地預防生物多樣性危機的發生,我國像綠孔雀這樣極度瀕危的物種就可以得到來自金融機構的常規性保護。

薩哈林2號油氣項目與俄國西部灰鯨

薩哈林2號油氣項目位于俄羅斯遠東的薩哈林島,包括3個海上石油平臺、海上和陸地輸油管道,1個陸地煉油工廠,1個液化天然氣廠和天然氣出口設施。該項目的主要平臺位于極度瀕危動物西部灰鯨唯一的產卵和捕食海域;長達800公里的項目管線計劃穿越200多條河流及其支流,這些流域是野生大馬哈魚的產卵地。

西部灰鯨是對生物多樣性極為重要的指標性生物。它是世界著名的十大瀕危物種之一。目前,全球僅存100多頭灰鯨,其中只有23頭是具有生育能力的雌鯨。俄羅斯薩哈林島東部沿岸,是目前人類所知道的西部灰鯨唯一產卵和捕食區域。然而,它們唯一的生存空間也面臨被石油公司占領的威脅。石油公司的勘探和采油行為會將這種體重達30噸的哺乳動物逼入絕境。高密度的地震勘測、海底鉆探、重量級船舶航行和空中運輸、石油外泄對于西部灰鯨來說,都是致命的打擊。它們瀕危程度達到,如果不保護,隨時都可能從地球上徹底消失。所以,它們是世界十大極度瀕危物種之一。

在這樣的背景下,投資220億美元的俄遠東薩哈林(Sakhalin)2號油氣項目啟動了。從這個項目的名稱就知道,這是位于西部灰鯨唯一的產卵地帶薩哈林島。如果這個項目長期運行,西部灰鯨必然會滅絕。這個項目是以項目融資的模式開展融資的,項目建設方由天然氣巨頭殼牌集團以及日本三井有限公司、三菱公司共同投資組建的“薩哈林能源”,其中殼牌公司持股55%。為薩哈林2號油氣項目提供融資的貸款銀行主要包括歐洲復興開發銀行、瑞士信貸銀行、摩根大通銀行等6家銀行和2家出口信用保險機構。

為了阻止和叫停這個對西部灰鯨造成嚴重威脅的項目,2003年1月,由50個俄羅斯民間團體和國際非政府組織組成的聯盟,向項目執行機構之一殼牌公司提出嚴重抗議,但是并沒有得到殼牌公司的充分回應。

2003年12月,32個民間組織寫信給為該項目提供融資的商業銀行,表示該項目有嚴重的環境影響。這些抗議行動,引起了世界各國對該項目的強烈關注。2004年,國際社會呼吁項目執行機構采取措施規避風險,比如,改變項目設計方案,將平臺轉移至其他海域等。但項目執行機構仍然沒有給予積極的回應。

2004年6月,來自15個國家的39個民間團體勸告各商業銀行不要對該項目提供融資,并警告若因該項目導致西部灰鯨滅絕,所有提供融資的商業銀行都將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2015年4月,國際NGO雨林行動網絡和太平洋環境共同發布報告,批評某赤道銀行擔任該項目的融資顧問,但該項目顯然違反了赤道原則,并呼吁和組織眾多抗議者斷絕與該銀行和該項目的財務關系。

但項目執行機構仍然沒有接受采取規避措施的建議,并沒有將平臺轉移出灰鯨捕食區。對該項目提供融資的金融機構也沒有對項目建設運營機構采取規勸和制止,仍然按照計劃提供融資支持。金融機構的資金支持使這個項目,即使面臨國際社會的反復抗議,仍然啟動和推進。

殼牌公司和金融機構之所以忽視那么多國際NGO的警告,是因為,這個項目當時已經獲得了俄羅斯自然資源部頒發的環評許可。為此,非政府組織將俄羅斯聯邦自然資源部作為被告人,該項目公司“薩哈林能源”作為第三方,提出了法律訴訟,指出薩哈林2號項目由于威脅到瀕危物種而違反了俄羅斯環境法,要求停止該項目。2004年3月,莫斯科法院同意審查該訴訟,2006年9月,俄羅斯自然資源部根據俄總檢察院的要求,撤銷了先前對該項目作出的國家環境鑒定結果。2007年1月,俄羅斯負責工業安全和環境保護的機構叫停了該項目的建設。

從1994年簽署協議,2003年開工啟動建設,到2007年項目被叫停,此時薩哈林2號項目已經完成了80%的投資,原定于2008年完成所有基建并投產,但由于法律訴訟和判決,被迫停止。由于該項目的融資方式是項目融資,其有限追索的特性使貸款銀行損失慘重。

對薩哈林2號油氣開發項目提供融資的是歐洲復興開發銀行、瑞士信貸銀行、摩根大通銀行、瑞穗銀行和荷蘭銀行等金融機構,這些金融機構同時又是自愿接受赤道原則約束的赤道銀行,他們在對薩哈林2號油氣項目發放貸款和進行融資時理應考慮到該項目對周邊自然環境的不利影響和環境風險控制問題,但上述金融機構卻事先未對項目的生物多樣性影響進行評價而發放貸款,違反了赤道原則的基本要求。在當時金融機構的理解中,環境影響評估主要是廢水、廢氣、廢渣等污染物問題,并沒有理解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性,因此,在其環境影響評價中,沒有把生物多樣性納入進去。結果,生物多樣性風險,給銀行帶來了嚴重損失。

但這場西部灰鯨保衛戰是卓有成效的。通過這場持續數年的全球西部灰鯨保衛戰,在西太平洋地區,特別是俄羅斯薩哈林島附近,灰鯨數量明顯增加。而且,隨后,全球西部灰鯨主要棲息地——日本、俄羅斯、韓國、美國和墨西哥等國家簽署了關于保護西部灰鯨種群的合作備忘錄,有效減少了油氣開發以及商業捕撈等工業活動對灰鯨種群生存的威脅。

這是200億美元的大型油氣開發項目與極度瀕危物種西部灰鯨的較量。作為地球統治者的人類,已經習慣了,地球所有生物都為人類開道,為什么在這場人類經濟利益和西部灰鯨的生存較量中,西部灰鯨會贏呢?

巴克萊銀行冰島水電大壩項目與粉腿鵝

歐洲復興銀行銀團貸款的薩哈林2號油氣項目與西部灰鯨的較量只是金融機構遭遇的眾多生物多樣性案件之一,很多銀行都遇到了這樣的訴訟和挑戰,比如,巴克萊銀行投資的冰島水電大壩項目,就遭遇了瀕危物種粉腿鵝的挑戰。

2021年“無人機攝影獎”的最佳照片公布,攝影師TerjeKolaas拍攝的《粉腿鵝迎接冬天》獲總冠軍。這張照片描繪了粉腿鵝向北極斯瓦爾巴群島遷徙的壯麗畫面。這張照片能獲獎,不僅是畫面壯觀,而且,還體現了生物多樣性保護中粉腿鵝保護的成績。

粉腿鵝身長60~75cm,翼展145~160cm,體重2200~2700g,壽命22年。頭頸部深暗,雁嘴黃色有黑色斑塊,腿粉紅色是其最明顯的標志,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國際鳥類紅皮書。

巴克萊銀行曾經作為領頭銀行在冰島投資了一座大壩進行水力發電,水電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為零,也不需要大規模的人口遷移,還能解決就業問題。這個項目看起來應該是對環境和社會有益的。但這個項目受到了大批國際NGO的批判和指責,它們發起了對該項目的強烈抵制運動,因為它們認為這個大壩的建設導致了冰島上瀕危動物粉腿鵝的減少。很多國際NGO和國際動物保護組織宣稱:水庫大壩破壞了7000對粉腿鵝的夏季棲息地,而且還影響到馴鹿的遷徙路線。

一些報紙發表文章稱:“巴克萊銀行煮了自己的鵝。”在英國,煮了自己的鵝,意思是,自己破壞了自己制定的規則。文章的意思是,巴克萊銀行是赤道原則的發起銀行之一,但它自己卻違背了赤道原則。

盡管按照冰島的監管要求,巴克萊銀行已經要求項目發起方提供了大量和廣泛的環境影響評價研究,也獲得了政府許可,可是國際社會強烈的抵制使項目無法順利開展。為了答復國際組織對該項目的質疑,巴克萊銀行不得不對該項目與粉腿鵝之間的聯系展開了細致的調查和研究,聘請了大量的專家從十年以上的相關研究成果中收集環境影響評價數據。調查研究結果表明,導致粉腿鵝減少的原因并不是大壩的建設,而是島上人口的擴張已經超過了粉腿鵝的越冬條件。

為了消除民眾對冰島大壩項目的質疑,巴克萊銀行進行了以下工作:編寫了一份立場申明,在申明中提供了相關事實,并且發布給了參與運動的團體和組織;為銀行的公共關系團隊提供了可能的“問題與答案”,以處理媒體的詢問;編寫了相關標準體系以應對公眾的查詢等。巴克萊銀行處理粉腿鵝事件顯示了巴克萊銀行極強的公關能力和應對能力。但這個項目同時也說明,當對和瀕危物種相關的項目進行融資時,項目比較容易陷入爭議,銀行很容易成為攻擊的目標。所以,銀行所面對的生物多樣性風險是非常大的。

雖然在巴克萊銀行的認真應對下,項目最終得以開展,但巴克萊銀行增加了項目盡職調查難度,增加了成本和投入,延緩了項目的開展,同時也對巴克萊銀行的聲譽帶來了一定的危機。

袁隆平教授的“野敗”:生物基因多樣性的重要

生物多樣性分為生物物種多樣性,生物基因多樣性,生態系統多樣性。在這三大系統中,人們最感到困惑的就是生物基因多樣性。

每當有人表示困惑的時候,我就給他們講袁隆平教授和他的“野敗”的故事。大家都知道袁隆平教授是世界著名的雜交水稻專家,他的雜交水稻發明,讓水稻畝產翻了兩番,解決了我國人民的吃飯問題。在袁隆平教授的雜交水稻發明中,起了非常關鍵作用的是一棵“野敗”,就是一種野生雄性不育稻種,是我們馴養的栽種水稻的野生近親。正是目前我國還存在的大量水稻的野生近親基因,才成就了袁隆平教授傳奇的雜交水稻發明。袁隆平教授和栽種水稻的野生近親“野敗”的故事,正說明了生物基因多樣性的威力。

什么是農作物的野生近親呢?所謂野生近親就是在分類上和栽培上與我們的栽培農作物有親緣關系的野生物種。我們現在作為食物來源的馴化物種,從物種來說,它在大自然中是存在同一物種的野生種群的,例如花生和野生花生,雖然從物種來說,都是花生,但從生物基因多樣性來說,花生和野生花生的基因是不同的。因為生物基因的多樣性,導致了繽紛多彩種類各異的花生種群。而農作物的野生近親是栽培作物新品種育種工作中基因的潛在來源。

比如,農作物都是由野生植物培育而來的,被農業采用馴化。在豐富的野生種中,只有一小部分適合種植和栽培,因此,與野生種群相比,農作物品種相對單一。特別是在現代農業體系中,普遍實行大規模農業,一個好品種的種植面積非常巨大,這對大量生產農產品是有利的,但在發生病蟲害侵襲或者環境變化時,物種單一可能使農作物缺乏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導致大面積減產等。

農作物的野生近親,也就是野生親緣種,可以幫助現有農作物進化。在沒有農民的細心照料下,這些大自然的野生種群經受了干旱、害蟲和疾病的侵襲,這些野生物種的存活是大自然優勝劣汰之后的結果,所以,往往攜帶抗蟲、抗旱等基因,可以通過雜交幫助現有農作物進化和優化。這些野生近親對農作物改良和增加農作物多樣性極其重要,是農業育種的基因庫。如果氣候變化導致這些野生親緣種的滅絕將危及農業發展和糧食安全。

我對野生親緣種的第一次了解,來自于很多年前我的一位朋友。她是農學博士,在一所非常著名的農業大學工作。有一次,我出差到了她所在的那個城市,專門坐車去看她。在試驗田找到她,她正打著赤腳在甘蔗地里忙乎著,看我過來,就給了我鑰匙讓我先到她的宿舍休息喝茶,她干完活就回去陪我。我不是第一次去她那,拿著鑰匙進了她的宿舍。按照她的吩咐,在桌上找到茶葉泡茶,連喝了兩杯茶,她還沒回來,無聊之下,就在宿舍轉悠,看見宿舍里放著一個盆子,里面栽著一株看著鮮嫩肥美多汁的甘蔗。

她的學校離市區有兩個小時車程,我找到這,還喝了兩杯茶等她,總之,我想說的是,我其實是很餓了。除了茶,在她宿舍里也沒有看見其他可吃的東西。所以,見到這根誘人的甘蔗,我一下沒有把持住自己,忍不住,就把它砍了吃了。當我的朋友回宿舍的時候,我正啃著這根鮮美甜潤多汁的甘蔗,看見她回來,我正要告訴她,她栽的這根甘蔗,實在是比市場上買的好吃。

但是,我還沒來得及說,我的朋友看見我在啃食她的甘蔗,就像一個大老鼠,她竟然大哭起來。我朋友是博士呀,并不是小朋友,她一大哭,我立即又害怕又擔心,手里拿著甘蔗,感覺比搶了她男朋友還罪惡。我抖抖嗦嗦戰戰兢兢地拿著甘蔗,不敢繼續啃下去,然后,就聽她哭訴,她這甘蔗,是她花了兩年時間才培育出來的優勢雜交甘蔗,為了找到甘蔗的野生親戚,她花了整整一年時間,跑了好多山區野地,才找到,才雜交成功這個甘蔗,好了,竟然被我吃了,我哪里是來看她的,簡直是專門來搞破壞的。

我是在她哭泣不已的哭聲中,第一次聽說,甘蔗還有野生親戚。受此驚嚇,我以后對甘蔗都沒有興趣了,堅決不吃。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培育雜交水稻體系中,起關鍵作用的就是在海南發現的一株雄性不育野生水稻,袁院士將其取名為“野敗”,袁隆平院士就是利用“野敗”這個野生水稻的基因培育了我們雜交水稻體系。而這株對全世界水稻雜交史都十分重要的“野敗”,就是水稻的野生近親,也就是水稻的野生親緣種。

這個“野敗”,通俗地說,就是稗子,因為是水稻的野生近親,所以外形和稻子極為相似,其實,就是野生稻子。長在沼澤、低洼荒地。因為是稻子的野生近親,適宜稻子生長的稻田,也經常會有稗子落戶,混雜在稻子中。但其產谷粒能力明顯低于馴化的稻子,穗粒小又少枯,所以,被稱為假禾,也就是假稻子。稻田里的稗子多了,就會導致稻田的減產。所以,農民需要識別稻田里的稗子,把稗子拔去,以防止它和稻子爭稻田里的養分。敗家子的敗字,就是從稗子演變過來的。雖然也是兒子,可是是一個敗壞家產的壞兒子,假兒子。

所以,相對于高傲的稻子,作為野生稻種的稗子,一直是一個卑微的存在。著名詩人余秀華的詩中就寫道:“如果給你寄一本書/我不會寄給你詩歌/我要給你一本關于植物/關于莊稼的/告訴你稻子和稗子的區別/告訴你一棵稗子提心吊膽的春天”。但袁隆平的“野敗”,向人們展示了,卑微的稗子,原來竟然是稻子的祖先,在自然界物種的進化中,發揮著它的天然優勢。如果你還對稗子這種野生稻種漠視或者感覺它是卑微和平平無奇的,那是因為你對野生親緣種威力的一無所知。

袁隆平教授轟動世界的雜交水稻,就是從一株稗子,稻子的野生親緣種,被袁隆平教授親切地稱為“野敗”的野生稻種,開始突破的。

1953年8月,袁隆平院士從西南農學院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后,被分配到湖南省黔陽縣城安江鎮的安江農校教書。安江農校離鎮上四公里外,地處偏遠,有大片的稻田。袁隆平院士一呆就是16年。1960年,在學校的試驗田里,袁院士偶然間發現十幾株比普通水稻高出二十多厘米、且大籽粒多的水稻。他細心地數著這株水稻上的稻粒數,數完發現它竟然有多達160粒,而且顆粒飽滿。這一發現讓袁隆平院士喜出望外,因為一株稻穗的稻粒數越多,意味著水稻畝產越高。他推算了一下,如果按照這個稻穗的顆粒數,畝產是可以超過千斤呀,而當時即使高產的水稻畝產也不過500斤左右。

通過稻種的技術改良增加糧食畝產,一直是袁隆平的心愿和熱望。這株突然發現的優質稻株帶給了袁隆平教授無限希望。第二年,他把這株鶴立雞群的稻株上結的稻子作為稻種播撒在試驗田,希望尋找到這株稻子為什么可以產量異常高的原因,以改良現有稻種。但事與愿違,由這株異常優質的稻種培育的秧苗,長高后參差不齊,抽穗時間早遲不一致,結稻穗能力大大差于其母稻,與一般水稻沒有區別,甚至更差,并沒有復制出這株鶴立雞群的稻種非凡的產稻能力。

為什么會這樣呢?袁隆平教授反復思考,猛然醒悟:從遺傳學的分離規律來說,純種水稻的第二代是不會產生這種嚴重退化現象,只有雜交第二代才會因為分離現象導致這種退化。現在,這株鶴立雞群的稻株,其第二代既然因為分離現象導致了退化,那就可以斷定,這株鶴立雞群品質不凡的優質水稻,并不是自花授粉的,而是一株天然雜交稻。也就是說,是雜交,導致了這株鶴立雞群的稻株的高產。從此,袁隆平教授開始了其研發雜交水稻以進化現有稻種之路。

很多對袁隆平教授的報道,都介紹過他為了培育優質雜交水稻,花費幾十年的心血在尋找和搜尋合適的雄性不育水稻植株。袁隆平教授為什么要尋找雄性不育的水稻植株呢?

水稻是自交作物,通過自花授粉繁殖。要想雜交,就必須把雄蕊去掉。如果人工操作,工作量很大,不可能用于大批量生產。而水稻雄性不育系,是一種特殊類別的稻種,其自身花器中,雄性器官發育不完善,不能形成正常的花粉,無法完成自花授粉繁殖,必須借助外來水稻花粉才能結出種子。水稻雄性不育系和水稻雄性不育保持系雜交,接受后者的花粉,得出的種子下代種植仍然是不育系。

尋找雄性不育單株,避免了自交,有利于雜交操作,從而有利于利用雜交優勢培育出優勢雜交水稻。

從此,袁隆平教授就每天頭頂烈日,腳踩污泥,彎腰駝背地在稻田里尋找雄性不育稻株,整整花了三年,才在1964年找到了第一批6株雄性不育稻株,并開始雜交水稻的培育。但發現,培育的雜交水稻,雖然比普通水稻產量略高,可是遠遠低于最早發現的那株鶴立雞群的稻株。

為什么雜交也無法復制出那株與眾不同鶴立雞群稻株的輝煌呢?袁隆平教授經過反復思考,覺得可能是地域的問題。于是,袁隆平教授奔赴全國各地適宜稻子栽種地區,培育雜交水稻。經過四年多的南征北戰,終于培育出三系雜交水稻,但是,其產量還是遠遠低于最初那株鶴立雞群天賦異稟能結160多粒稻粒的稻株。雜交優勢并不明顯。

那株天賦異稟鶴立雞群的稻株的存在,說明了水稻的雜交優勢是存在的。可是,為什么后面的人工雜交,始終無法復制那株天然雜交稻種的輝煌呢?已經進入不惑之年的袁隆平教授茶飯不思地思考著,希望可以找到問題所在。他最后想到,問題可能出在培育所用的材料上。回想這幾年育種的不育雄性稻株都是在稻田里尋找的,都是栽培稻,和一般稻種的種性差異不大,親緣關系很近,基因相似度太高,這樣自然很難獲得明顯的雜交優勢。

袁隆平教授回想起,那株天賦異稟鶴立雞群的稻株,是在安江農校試驗田發現的。安陽地處雪峰地區,有一定的旱稻和野生稻資源。那株天賦異稟鶴立雞群的稻株,應該是某種野生稻與栽培稻串粉雜交的結果。所以,要培育真正的雜交水稻,就必須到真正的野生稻群中搜尋野生雄性不育稻株。

自然界野生稻種很少,袁隆平教授根據野生稻種的地理分布,安排其助手李必湖、尹華奇第一站先去海南島尋找。海南島的天然環境讓這里的野生稻資源很豐富,當地人知道各種野生稻的分布。李必湖和尹華奇找到海南島當地人詢問野生稻群。第二天,一位熟知當地環境的技術員把李必湖帶到了一塊沼澤地里,那里長著一大片野生稻。當時正是野稻開花的季節,生殖性狀極易識別,李必湖在沼澤地不斷搜尋,仔細觀察每一株野生稻,終于發現了一株特殊的野生稻。

這株野生稻長著三個形態各異的稻穗,雄性器官發育不正常,花藥瘦小、干癟,呈火箭狀,色淺呈水漬狀,不開裂散粉,李必湖仔細端詳后,當場斷定這是一株野生的雄性不育稻株。他和那名技術員小心翼翼地把這株野生雄性不育稻株連根挖了出來,用衣服包裹著,帶回了試驗田里栽好,并立即給還在北京的老師袁隆平發了電報。

袁隆平教授接到電報后非常高興,他立即連夜坐火車趕到海南。當他到達時,已經是第二天凌晨。他顧不上休息,馬上就和李必湖去看那株野生雄性不育稻株。袁隆平教授采集了這株野生稻的三個小稻穗,把它們放在100倍顯微鏡下仔細觀察,發現了大量不規則形狀的碘敗花粉粒。經過反復確認,他確定這就是一直在找的野生雄性不育稻株。袁隆平教授非常激動,當即就為這株野生雄性不育株起名為“野敗”,就是野生的雄性敗育種。

這株野生雄性不育種“野敗”,使袁隆平教授找到了雜交水稻的突破口,為我國和世界雜交水稻科研停滯不前的狀況帶來了轉機。從1970年初次發現“野敗”到現在,他從這株“野敗”身上培育出了無數成功的雜交水稻。1974年,袁隆平教授利用這株“野敗”育成中國也是世界上第一個強優勢雜交水稻“南優2號”,在安江農校試驗田試種,畝產量高達1256斤,是當時普通稻種的兩倍多。

“野敗”雖然只是野生的稻種,是卑微的稗子,但袁隆平教授通過讓其與現有馴化稻種雜交,因為野生稻種和馴化稻種在基因上巨大的差異性,形成了優良性狀互補的優勢雜交品種,從而大大提高了水稻的產量。而“野敗”,也借袁隆平教授之手,傳遞了基因,成為優勢雜交稻的第一個母本。袁隆平教授在這個基礎上又對其進行了完善提升,使雜交稻的畝產超過了1800斤,并在全球推廣種植,完成了植物史上史詩級的稻種優化和擴張。如今,世界的天下,已經是雜交稻的天下。因為袁隆平教授的“野敗”,還有“野敗”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子子孫孫,不但完全解決了我們自己的吃飯問題,還幫助了世界人民解決吃飯問題。

袁隆平教授在雜交稻培育中運用野生雄性不育稻株,就是利用了生物多樣性中的基因多樣性。基因的多樣性導致物種種內個體基因組成差別很大。野生水稻和馴化的栽培水稻,雖然都是同屬水稻物種,但野生水稻和馴化栽培水稻,因為進化環境的顯著不同,基因差別很大,這就為優勢雜交提供了基因基礎。袁隆平教授成功培育出高產優質雜交水稻的關鍵是發現了野生雄性不育稻株,利用了生物多樣性中的基因多樣性。袁隆平教授的高產優勢雜交稻和“野敗”的關系,表明了生物基因多樣性是培育農作物新品種的基因庫,是基礎和關鍵。

袁隆平教授在總結高產優勢雜交稻發明的經驗時,高度贊譽了李必湖。袁隆平教授指出,李必湖發現“野敗”,是因為他有專業知識,有目標,有幾乎十年的搜尋雄性不育稻株的經驗。但是,這里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先決條件,是“野敗”發現的基礎,那就是,大自然的生物基因多樣性沒有被破壞,水稻的野生親緣種,卑微的稗子,仍然存在于地球。

現在,氣候變化已經導致很多栽種農作物的野生近親受到了氣候變化的影響,比如稗子這種野生稻種,已經越來越少了,如果我們覺得這些野生親緣種和馴化栽培作物看起來卑微而毫無用處,任由氣候變化加速其滅絕,甚至人們通過人工栽種的大規模擴張,沼澤等的改造,加速其滅絕速度,那我們還能發現“野敗”嗎?因為像“野敗”這樣的野生親緣種,已經被我們人類自己,逐漸消滅到滅絕了。

碳中和失衡導致的氣候變暖,已經導致生物基因多樣性的銳減,在很多方面給人類生存帶來了威脅,例如氣候變暖使農作物野生親緣種面臨滅絕。

國際農業研究磋商小組發布的一項新的研究報告指出:氣候變暖正使土豆、花生等重要農作物的野生親緣種面臨滅絕危機,使農業育種的重要基因資源蒙受損失。而隨后開展的對81種農作物的1076個野生“近親”,也就是野生親緣種進行的首次全球性調查發現,超過95%的野生種群正在受到氣候變化的威脅,而且目前還沒有在全球基因庫中獲得充分保護,包括香蕉、木薯、小麥、高粱等。這將嚴重威脅人類未來的食品安全,對人類可持續生存產生嚴重影響。

而且,碳中和失衡導致的氣候變化,使得極端天氣發生頻率劇增,病蟲害災害增加,對現有農作物的生存造成嚴重威脅,通過與野生親緣物種的雜交來進化出更具有氣候變化適應性的新品種,對于我們實現糧食安全,就更為重要。這就導致我們對野生親緣物種的依賴更多。

像“野敗”一樣的野生親緣種,沒有光鮮的外貌、碩果累累的風光出產、千畝萬畝簇擁的壯觀。在氣候變化的傷害下,在人工栽培橫掃地球的威猛擴張中,像“野敗”一樣的野生親緣種,只能卑微地,萎縮在人跡稍微稀少的角落,在顫顫悠悠、小心翼翼地開放著細小的花朵,在春風浩蕩中,卑微地享受著屬于它們的春天。可是,地球是我們的,也是它們的。正是有了它們的存在,才保障了我們生活的生態系統生物基因多樣性的穩定,才給我們提供了防御未來風險的能力。

我們不要看不上平平無奇的野生親緣種,它們天賦異稟,人類的忽視和藐視,是因為對它們的威力一無所知。看看袁隆平教授的“野敗”,這個野生親緣種中的王者,它改變了整個水稻世界,現在,全球的水稻,都變成了它的子孫。

再談生物多樣性

我們人類,作為地球霸主,在很長一段時間是唯我獨尊的,各種生態環境資源,無論植物還是動物,都是為我所用。但是,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這些案例,可以很明顯地看出,我們在向大自然妥協,我們從人定勝天的豪邁,走向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融合。因為,司法法律,代表的是一個國家最基本的行為準則和態度,代表的是絕大多數民眾的想法和思考。從這些生物多樣性典型案例,我們看到了,在國家管理和司法管理中,管理原則,已經逐漸從單純的以人為中心,轉向以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為中心。

生物多樣性是指地球上所有植物、動物、微生物及其變異體以及生態系統和生態過程的總和,它分為三個層次:一是遺傳多樣性,也叫基因多樣性;二是物種多樣性;三是生態系統多樣性。

所謂物種多樣性,就是說我們地球碳基生命是由非常多的物種構成的,而這些物種,又通過食物鏈,或者其他互相依托關聯的方式,形成我們穩定的生物物種多樣性。例如,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將無機碳合成有機碳,也就是葡萄糖和碳水化合物等,植物通過吸收這些葡萄糖和碳水化合物而獲得成長,當食草動物通過吃植物的根葉莖果實等獲得能量,昆蟲、兔子、鹿、野豬、大象等,就將有機碳從植物轉移到了動物。而食肉動物,獅、虎、豹、狼等,通過捕殺食草動物獲得能量,實際上是實現了再次的有機碳轉移。這個食物鏈的頂端是人類,人類不僅以食肉動物為食,也以食草動物和植物為食。在這些食物鏈中,任何一個環節的物種發生大范圍滅絕,都可能引發其他物種的多米諾骨牌似的連鎖反應,從而導致食物鏈的斷裂,甚至生態系統的崩潰。

基因多樣性代表生物種群之內和種群之間的遺傳結構的變異。每一個物種包括由若干個體組成的若干種群。各個種群由于突變、自然選擇或其他原因,往往在遺傳上不同。因此,某些種群具有在另一些種群中沒有的基因突變(等位基因),或者在一個種群中很稀少的等位基因可能在另一個種群中出現很多。這些遺傳差別使得有機體能在局部環境中的特定條件下更加成功地繁殖和適應。不僅同一個種的不同種群遺傳特征有所不同,即存在種群之間的基因多樣性;在同一個種群之內也有基因多樣性──在一個種群中某些個體常常具有基因突變。這種種群之內的基因多樣性就是進化材料。具有較高基因多樣性的種群,可能有某些個體能忍受環境的不利改變,并把它們的基因傳遞給后代。氣候危機導致環境的加速改變,使得基因多樣性的保護在生物多樣性保護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基因多樣性提供了栽培植物和家養動物的育種材料,使人們能夠選育具有符合人們要求的性狀的個體和種群。

生態系統多樣性既存在于生態系統之間,也存在于一個生態系統之內。在前一種情況下,在各地區不同背景中形成多樣的生境,分布著不同的生態系統;在后一種情況下,一個生態系統其群落由不同的種組成,它們的結構關系(包括垂直和水平的空間結構,營養結構中的關系,如捕食者與被捕者、草食動物與植物、寄生物與寄主等)多樣,執行的功能不同,因而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也不一樣。

物種多樣性是生物多樣性最直觀的體現,是生物多樣性概念的中心;基因多樣性是生物多樣性的內在形式,一個物種就是一個獨特的基因庫,可以說每一個物種就是基因多樣性的載體;生態系統的多樣性是生物多樣性的外在形式,保護生物多樣性,最有效的形式是保護生態系統的多樣性。

自從工業革命以來,人類活動不斷破壞森林、草地、濕地和其他重要的生態系統,導致生態環境退化,人類福祉也因此受到威脅。人類已經顯著改變了地球75%的無冰地表,污染了大多數海洋并且導致85%的濕地喪失。

過去幾十年間,陸地系統生物多樣性喪失的最重要原因是土地用途的變化,主要是原始自然棲息地被改造成農業用地;與此同時,人類在大量海域過度捕撈。氣候變化目前并不是全球生物多樣性喪失的最重要原因,但是在未來幾十年,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會越來越大,甚至成為影響生物多樣性的首要因素。

根據WWF《地球生命力報告2020》,2020年全球地球生命力指數表明,指數監測的哺乳類、鳥類、兩棲類、爬行類和魚類的種群數量在1970年到2016年間平均減少了68%。2021年9月,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在大會期間更新了瀕危物種紅色名錄,評估了全球138374個物種受到威脅的風險,其中902個物種已經確認滅絕,38543個物種面臨不同程度的滅絕風險,占評估總數的30%。其中,80個物種確認野外滅絕(只存在于人類保護區),8404個物種處于極危狀態,14647種處于瀕危狀態,易危和近危的物種也分別有15492和8127種。

生物多樣性喪失已不單純是環境問題,更是發展、經濟、全球安全和道德倫理問題。2019年發布的《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全球評估報告》顯示,目前全球物種滅絕速度比過去1000萬年的平均值高數十倍至數百倍,在地球上大約800萬個動植物物種中有多達100萬個面臨滅絕威脅,其中許多物種將在未來數十年內消失。

保護生物多樣性也是保護人類自己。生物多樣性確保我們獲得食物、纖維、水、能源、藥物和其他遺傳物質,并且在調節氣候、凈化水質、減少污染、授粉、管控洪澇和風暴潮等方面發揮關鍵作用。除此之外,大自然支撐著人類健康的眾多方面,并且在非物質層面幫助人類汲取靈感和知識、積累身心體驗并形成身份認同,而這些非物質層面的作用也是生活品質和文化完整性的核心所在。生物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生存、發展的基礎,如果生物多樣性遭到破壞,必然會對人類、社會和大自然產生極大的影響和危害。

比如,直接影響未來食物來源和工農業資源。生物多樣性為我們人類提供了大量的食物、纖維、木材、藥材等多種工農業資源和材料。隨著生物多樣性的喪失,會直接或間接地導致上述資源和材料的供應緊張,嚴重影響人類的生活和生產活動,不利于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從醫藥學角度而言,現階段發展中國家幾乎有80%的人口主要依賴傳統藥物如中藥等保障身體健康,而在西藥中也有超過40%的藥物成分是提取自野生動植物。生物多樣性也直接影響藥用價值的開發。

自然生態系統平衡受到影響。生態系統是千萬年以來地理、氣候、生物交互作用而演化形成的相對穩定、平衡的系統,在其中每一種生物都有其獨特的作用,都與其他生物和物種形成了穩定的生物鏈條,一旦其中的某一物種滅絕,將深刻地影響生態系統的平衡,甚至直接引發生態系統的退化,而這更可能形成其他物種滅絕的“多米諾骨牌”效應。

基因多樣性代表生物種群之內和種群之間的遺傳結構的變異。每一個物種包括由若干個體組成的若干種群。各個種群由于突變、自然選擇或其他原因,往往在遺傳上不同。這些遺傳差別使得有機體能在局部環境中的特定條件下更加成功地繁殖和適應。基因多樣性是進化材料,具有較高基因多樣性的種群,可能有某些個體能忍受環境的不利改變,并把它們的基因傳遞給后代。環境的加速改變,使得基因多樣性的保護在生物多樣性保護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基因多樣性提供了育種材料,使人們能夠選育具有符合人們要求的性狀的個體和種群。

我們必須維持我們生活的碳基世界的生物多樣性穩定,否則就會導致生態系統的崩潰,危及到人類的生存。

(責任編輯:馬倩)

藍 虹 畬族,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聯合國環境署可持續金融行動機構高級學術顧問,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綠色金融專家,被評為“2015年度中國人文社科最具影響力青年學者”。出版散文集《山有木兮木有枝》。

猜你喜歡
物種水稻生物
吃光入侵物種真的是解決之道嗎?
英語世界(2023年10期)2023-11-17 09:18:18
什么是海水稻
生物多樣性
天天愛科學(2022年9期)2022-09-15 01:12:54
生物多樣性
天天愛科學(2022年4期)2022-05-23 12:41:48
上上生物
當代水產(2022年3期)2022-04-26 14:26:56
水稻種植60天就能收獲啦
軍事文摘(2021年22期)2021-11-26 00:43:51
一季水稻
文苑(2020年6期)2020-06-22 08:41:52
第12話 完美生物
航空世界(2020年10期)2020-01-19 14:36:20
水稻花
文苑(2019年22期)2019-12-07 05:29:00
回首2018,這些新物種值得關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日韩第九十九页| 亚洲高清在线天堂精品| 国产99欧美精品久久精品久久| 国产男人的天堂| 国产精品福利尤物youwu | 国产在线91在线电影| 91视频精品| 成人国产精品一级毛片天堂| 精品三级网站| 在线观看av永久| 亚洲中文字幕手机在线第一页|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影院| 久久特级毛片| 国产三级毛片| 亚洲天堂精品在线|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视频| 欧美日韩导航| 国产第一页免费浮力影院| 亚洲无限乱码一二三四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夜色| 亚洲天堂精品视频| 国产香蕉一区二区在线网站| 在线看片中文字幕| 国产95在线 | 亚洲一道AV无码午夜福利| 国产精品任我爽爆在线播放6080 | 在线观看国产黄色| 欧美午夜视频在线| 看av免费毛片手机播放| 久久综合色天堂av| 18禁黄无遮挡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国语对白| 在线观看欧美精品二区| 在线亚洲小视频|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AⅤ| 四虎永久免费在线| 香蕉精品在线| 免费人成黄页在线观看国产| 91亚洲免费| 国产美女精品一区二区| 91丝袜在线观看| 九九热这里只有国产精品| 久久亚洲精少妇毛片午夜无码|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成人在线综合| 国产白浆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在线1区| 欧美午夜精品| 熟女成人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欧美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在线观看无码| 欧美一级大片在线观看| 日韩激情成人| 亚洲人成人无码www| 欧美成人综合视频| 国产在线精品人成导航| 国产毛片片精品天天看视频| 香蕉久久国产超碰青草|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不卡| 欧美另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经典在线一区二区| 精品99在线观看| 久久人与动人物A级毛片| 日韩国产黄色网站| 超清人妻系列无码专区| 亚洲va视频| 国产精品区网红主播在线观看| 无码av免费不卡在线观看| 黄色片中文字幕| 国产农村精品一级毛片视频| 亚洲精品另类| 中日无码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洲色就色| 亚洲爱婷婷色69堂| 亚洲大尺码专区影院| 国产男女XX00免费观看| 国产午夜福利亚洲第一| 免费一看一级毛片| 伊人色婷婷| 日本欧美成人免费| 国产综合另类小说色区色噜噜| 国产自产视频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