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戴瑩

2022年,涪陵氣田采用全電驅壓裂技術,相比柴驅壓裂技術,施工效率提高71%,能源消耗平均降低33%,噪聲下降46%,實現經濟效益和環保效益雙提升。圖為2022年11月1日,涪陵氣田全電驅壓裂施工現場。李占軍攝
2022年12月20日深夜,江漢油田涪陵頁巖氣田鉆井平臺燈火通明。氣田鉆井隊長肖勤緊盯鉆井曲線,兩眼布滿血絲。為了打好焦頁11號北平臺氣井,他和同事已經熬了幾個通宵。
“到了關鍵的造斜井段,鉆頭每鉆進一米,都像是走鋼絲,大家要盯緊了!”肖勤全神貫注盯著鉆臺,對身邊的同事說。
江漢油田涪陵頁巖氣田始終以確保天然氣冬季供應為己任,采取加快新井投產、精細老井管理、全力保障供氣等措施,持續提高涪陵氣田冬季天然氣供給能力,保障國家能源安全。自2022年11月1日進入冬供季以來,氣田日供氣量在2000萬立方米左右高位運行,累計供氣超9億立方米,源源不斷地為我國中東部地區送去了溫暖。
2022年12月2日,涪陵頁巖氣田提前完成了焦頁81-9HF井、焦頁81-S2HF井兩口氣井測試任務,焦頁81-9HF井最高測試產量達33萬立方米/天,刷新江東區塊加密井測試產量最高紀錄;焦頁81-S2HF井測試產量達16.53萬立方米/天,刷新了江東區塊上部氣層井測試產量最高紀錄,為冬季天然氣保供再添生力軍。
這是涪陵頁巖氣田加快新井投產的一個實例。
進入冬季供暖季,涪陵頁巖氣田立足“早謀劃、早啟動、早投產”,強化生產組織運行,推行一體化運行模式,成立產建工作領導小組,加快產能建設部署工作,完善新井投產方案運行大表,倒排投產工期,提前做好施工隊伍安排和采氣設備框架招標,落實鉆機、壓裂裝備等數量。提前謀劃氣田各區塊水電配套方案,確保水電供應,提前采購生產物資,為高效產建打下了堅實基礎。
“在氣田保供高峰期,我們同時動用31部鉆機及8套壓裂機組,開足馬力保障產建運行計劃高效執行。”涪陵頁巖氣公司生產運行部主任方建中說。
為打出優質高產井,涪陵頁巖氣田持續加大技術攻關力度,不斷優化超長水平段定向鉆井、三維綜合地質導向等技術,開發了智能化地質導向平臺,讓鉆頭就像魚雷一樣,在幾千米的地下“追”著優質儲層打,打出的氣井產量高、效益好,多口井優質儲層鉆遇率達到100%,大幅提高了儲量控制程度,相當于同一塊氣田具備多產出天然氣的能力,增厚了保供的“家底”,2022年,氣田新井產量貢獻率得到大幅提高。
2022年12月22日,焦頁1號中心站站長汪斌正仔細觀察焦頁1HF井提產后的生產情況,這口開發10年、國內首口實現商業開發的氣井目前依然生機勃勃,日產氣4萬立方米,累計產量達1.57億立方米。
針對氣田老區產量遞減、老井多、低效井多、穩產上產難度大等實際,涪陵頁巖氣田持續加大技術攻關力度,精心經營氣藏,精細采氣管理,將產量任務分解到各采氣管理區、落實到單井,打造日、月、季、年、專題五個層級的分級動態分析模式,努力控遞減、增產量。
技術人員選取有“生命跡象”的老井,采取氣舉、增壓、泡排、“增壓+泡排”“氣舉+泡排”等多種排水采氣工藝措施,“一井一策”科學推進老井復產上產,一口井一口井地“爭氣”,努力減緩老井產量遞減,實現老井穩產增效。焦頁82-1HF井出水量大,是一口難治理的“病秧子”井,技術人員不久前首次運用皮帶抽油機排水采氣新工藝,使該井“起死回生”。目前,焦頁82-1HF井日產氣3.1萬立方米,日產水量53立方米,為氣田高產水井、水淹井復產上產提供了新思路。截至目前,氣田老井綜合治理工作提前完成,累計實施治理433井次,增氣量達3.12億立方米。
“涪陵頁巖氣田開發已有10個年頭,老井依然保持穩定產量,夯實了氣田硬穩產的‘底氣’。”涪陵頁巖氣公司總經理李念來說。
2022年12月19日,白濤集輸站員工像往常一樣巡查設備、管線,在這里,每天有1300萬立方米的天然氣輸往全國。與此同時,在氣田復興區塊采氣平臺,員工一邊忙著采氣管理,一邊指揮油罐車拉運頁巖油。
涪陵頁巖氣田把“最大限度地安全平穩供氣”當作頭等大事,優化管網運行,強化產銷銜接,全力以赴增產保供,保障人民群眾用氣需求。
辛辛苦苦打出的氣要千方百計地輸出去。為此,涪陵頁巖氣田不斷優化集氣支干線運行,加大支線聯通、干線互通力度,降低管線輸壓,增強氣田輸氣能力。
“管網好比四通八達的公路。”涪陵頁巖氣公司副總經理曾熠比喻道,“優化管網,對滿負荷運行的管線進行氣體分流,分配到有余量的管線中,相當于為擁堵道路進行車輛分流,讓所有道路都暢通無阻。”
涪陵頁巖氣田精準把握產銷節奏,密切關注產量、管網和用戶情況,提前與下游用戶開展用氣需求對接,科學制訂銷售計劃,有效釋放氣井產能,最大化提高氣田平穩供氣能力。針對新區塊邊遠零散井,利用橇裝式脫水裝置、CNG(壓縮天然氣)槽車、LNG槽車等增加保供點,積極開辟頁巖氣銷售渠道,多產多銷多創效,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貢獻江漢力量,讓千家萬戶能夠溫暖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