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曉欣,陳歡,高靜思,朱佳
(1.吉林建筑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吉林 長春 130118;2.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材料與環境工程學院,廣東 深圳 518055)
合格達標的供水設施是城市供水安全的基本前提,管網水分為市政管網水、二次供水進水及用戶龍頭水,目前二次供水進水已成為影響深圳市供水安全的最大短板[1]。隨著居民飲用水需求和品質的不斷提高,為提升居民用戶龍頭水質,深圳市政府于2013年開展優質飲用水入戶工程,以政府投資為主對居民小區老舊供水設施實行集中更新改造。2018年,同步開展居民小區二次供水設施提標改造工程,解決自來水輸配水過程中水質不斷下降的現實問題,構建優質飲用水從源頭到水龍頭全過程安全保障體系,為深圳市全面建設優質飲用水示范城市奠定堅實基礎[2]。改造工程在項目前期、進度和質量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影響了二次供水設施提標改造效果。在總結深圳市二次供水設施提標改造工程經驗基礎上,完善工程前期管理、進度與質量管理,有利于改造工程順利實施,切實惠及居民用戶。
隨著城市供水設施設備日漸完善、自來水廠制水技術的持續改進,供水品質大幅提升,全市自來水出廠水及市政管網水合格率已達99%以上。但在二次供水階段仍存在亟待解決的問題,不利于居民住戶飲水保障。現有大量的老舊居民小區設施設備老舊能耗高,仍在使用2000年被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鍍鋅鋼管或灰口鑄鐵管,長期使用易產生二次供水水質污染、爆管頻繁及漏損率偏高等問題。早期建設小區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共用調節水池,交換周期長,水質保障率偏低,小區現狀不具備疊壓供水條件而采用了疊壓供水方式甚至私改管道泵,影響市政供水管網正常供水。二次供水泵房環境不達標,無數據實時監控系統未能實現智慧化運行管理等。
長期以來,深圳市二次供水設施建成以后產權歸屬不清,多為建設單位自管或者委托物業管理單位負責維護管理。由于供水中間層的存在,二次供水設施管理不規范問題使城市供水安全存在風險隱患。
為實現抄表到戶、規范二次供水設施專業化管理和保障供水安全,2018年,深圳市正式啟動二次供水設施改造工程。經摸底,全市約有2 900個居民小區需開展二次供水改造工程。截至2022年5月31日,深圳市優飲水工程一、二階段已完工2 943個小區,其中已創建達標小區1 511個,占比51%;二次供水改造工程完工1 111個小區,企業完成配套小區數量394個,占比35.46%。2019年鹽田區已率先實現全區自來水直飲目標。深圳市水務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到2025年完成二次供水改造工程約2 900個小區,優質飲用水入戶約2 000個小區,保證供水實現全城可直飲。
1.3.1 改造標準
為保證深圳市二次供水設施改造工程的順利實施、規范有關建設標準和確保工程建設質量,結合本地實際狀況,深圳市水務局牽頭編制了《二次供水設施技術規程》,為深圳市居民小區(含居民住宅小區、自然村小區及歷史遺留問題居民小區即軍產房、統建樓等)二次供水設施改造工程的建設提供指引,是深圳市、區推進二次供水設施改造的技術支撐。
1.3.2 改造職責
深圳市以區級政府為責任主體,與市水務部、發展改革部、財政部等部門共同實施二次供水改造工程。各相關部門、單位改造職責分工,詳見表1。

表1 二次供水設施提標改造工程各相關部門、單位職責
1.3.3 改造內容
二次供水改造工程采用代建制的項目管理模式開展建設,代建單位組織施工單位按合同文件、設計文件和相關施工規范、標準要求施工,對二次供水系統進行改造。對居民小區二次供水加壓設施的水泵機組、水池、儀表、管道及其附件、泵房裝修等在內的設施進行更新改造,并配備水質監測監控傳感器、水質消毒等智能管理系統,改造完成后實現無人值守、實時遠程在線監控的智慧管理功能,嚴格建設標準化泵房,改善提升泵房環境,全面消除水質二次污染問題[3]。
1.3.4 改造成果
隨著二次供水改造工程的不斷開展與推進,改造成果顯著,積累了大量的工程改造經驗,管材質量得到較大改善,管道漏損率也得到有效控制。深圳市綜合漏損率從2016年的12.4%下降至2021年的8.1%,漏損率(修正后)從11.6%下降至6.1%,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如圖1所示。

圖1 岳城水庫2021年秋汛洪水入庫、出庫水位流量過程線

圖1 深圳市2016—2021年綜合漏損率和漏損率情況
為滿足建筑所有樓層用戶供水壓力需求,高層建筑必須采取二次加壓供水方式供水。二次供水方式選擇的合理與否對整個工程的造價、供水安全可靠性、日常運行費用、施工難易和維護管理工作產生重大影響,且選擇不適用小區的二次供水裝置易造成能源浪費,引發二次供水污染等問題[3]。由于目前大多老舊小區存在屋頂水箱,現狀管道未能滿足承壓等級,在泵房改造后水壓增大可能會造成爆管,水箱生銹或者未及時清洗易滋生細菌,居民的用水體驗和安全無法得到保證,所以二次供水方式設定是目前深圳市面臨的巨大課題。
早在2019年,有學者曾研究分析出二次供水改造工程已嚴重滯后。近幾年疫情期間,深圳市二次供水改造工程進度亦受到嚴重影響。2022年,深圳市水務部門多次收到關于二次供水設施改造進度咨詢,有的小區因泵房管道閥門銹蝕嚴重,雖已完成初步設計,但因疫情原因改造進度嚴重滯后。泵房設施因年久失修、設施老化問題,給供水安全帶來嚴重隱患,亟需進場改造施工,而目前很多小區在疫情影響下二次供水改造工程未能如期實施,存在進度滯后問題。與此同時,工程進度滯后嚴重造成政府財政資金閑置損失、后續建設資金無法保障,二次供水設施無法及時移交供水企業進行統一專業化管理。
二次供水改造工程是政府投資、居民期盼的為民辦好事謀福利的民生工程、良心工程,工程質量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居民用水安全。2022年上半年,深圳市水務工程質檢監督站對在建優質飲用水入戶工程原材料及中間產品開展飛行檢測工作,共涉及25批次項目,抽檢樣品105組,經專業機構檢測,抽檢合格樣品99組,合格率94%,不合格樣品6組。其中,有3組不銹鋼管樣品已檢項目鉻(六價)不符合國標要求;1組透水磚樣品已檢項目劈裂抗壓強度不符合國標要求;1組球墨鑄鐵管樣品已檢項目氟化物不符合國標要求;1組球墨鑄鐵管樣品已檢項目pH值、氟化物不符合國標要求,施工原材料存在質量問題。此外,在跟蹤審計時發現部分改造小區項目存在水泵銘牌標注的水泵參數(流量、揚程等)與設計圖紙不一致、施工單位不按圖紙施工問題,改造工程質量無法保證,存在供水安全隱患,阻礙后續供水企業接管工作順利開展[4]。
據統計,目前深圳市二次供水設施主要有無負壓供水、地下生活水池+水泵、地下生活水池+水泵+天面水池、水泵+天面水池等生活供水形式。改造設計過程中,根據小區情況選擇合理的供水方式,盡量取消工頻水泵、尊重并合理利用現狀,不牽涉消防系統,改造后消除對市政管網正常運行影響較大的管道泵供水,通過技術經濟比較,采取的供水方式有地下水池(箱)+變頻調速水泵供水[5]、管道直聯疊壓供水,詳見表2。采用新型變頻泵更加節能減耗,采用地下水池(箱)+變頻調速水泵供水方式可以取消屋頂水箱,采用無負壓供水方式可以取消低位水池和高位水箱。

表2 供水方式比選
一般地,對于改造進度偏離進度計劃的小區應及時優化進度計劃,調整資金安排,制定進度控制方案,采取進度保障措施,有效控制工作進度。在項目前期對改造小區進行調查摸底時,區水務部門根據二次供水設施提標改造評估技術路線進行評估,實地核查小區二次供水設施,從現狀設施設備的建造年代、使用的材料標準、維修保養情況等方面進行綜合評估分析,對標國家、廣東省及深圳市地方現行規范、標準及實施方案中的有關規定,建立居民生活小區二次供水設施現狀評估體系。在疫情特殊時期,加強項目前期現場調研工作,以此作為總體評估小區二次供水設施現狀需改造的輕重緩急順序依據,設施現狀評估情況越嚴重的小區進場施工順序先于設施情況暫不緊急的小區,待可以開始施工時,優先對二次供水設施現狀情況嚴重的小區進行改造,降低供水安全風險。
在工程質量原材料設備的監督管理方面,深圳市出臺的《二次供水設施技術規程》(SJG79-2020)對設施設備、施工工藝及運營維護管理等要求嚴于國家標準,同比其他地區標準更高。該規程要求施工單位按規定完成施工準備工作,嚴格把控進場設備設施與原材料的產品質量關,嚴管現場配制工程材料使用流程,嚴控質量檢驗、驗收過程。同時,明確落實各階段責任主體,監理單位嚴格把好設備質量監督的每一個關口,監理單位、設計單位、供水企業及建設(代建)單位對生活水泵機組、疊壓供水設備等供水設備型號進行核準。建設單位根據相關合同和法律法規規章,加強對監理單位和施工單位在材料進場前重點環節的管理。
強化二次供水改造工程全過程質量監管,加強施工總承包單位施工前準備工作,嚴格按照合同約定、設計圖紙要求及相關設計規范施工。供水企業加強建設項目供水系統施工過程的質量監管,重點檢查是否按圖施工、供水管道設施材質、隱蔽工程掩埋前狀況、管道試壓、管道及水池清洗消毒等情況,作為后續接管供水設施工作的依據。建設單位組織施工單位及監理單位等對過程檢查與驗收環節發現存在施工質量問題的改造項目,全面深入分析原因、找準癥結所在,嚴格落實整改方案,嚴格過程管理,強化監理單位履職責任,界定責任并由相應責任方承擔,將風險控制在前期管理。
由于各小區現狀情況不一,需加強前期現場調研,開展改造方案多維度優化比選,制定“一站一策”實施方案,考慮二次供水設施提標改造工程與優質飲用水入戶工程建設時序,根據實際情況具體分析,充分利用市政壓力,在初步設計時對供水分區不合理等問題提出針對性建議。根據小區實際情況合理選擇二次供水方式,當不適宜取消高位水箱時建議選擇改造水箱,經技術經濟比較,綜合考慮并針對性解決二次供水污染問題[6]。加強二次供水改造工程進度優化管理,及時合理調整改造工程進度計劃,為盡快完成小區內二次供水設施更新改造項目,繼續加大工作力度和資金投入,加強發改、住建、水務、審計等部門間交流溝通。住建部門要強化監督落實二次供水設施在設計、改造施工及運營維護管理方面的相關制度。健全供水企業在二次供水改造項目建設方面的技術審驗制度,嚴控改造工程設計、施工及竣工驗收等重要環節,及時發現并指出存在問題,制定整改措施,督促限期整改,確保工程質量符合標準要求。實行二次供水改造全過程質量監管,保證工程質量,確保二次供水設施盡快移交給供水企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