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 軍
2014年,湖北省老年大學以“三統三分”(統一大綱、統一學制、統一教材,分層次設班、分對象施教、分專業展示)為引領,在培養方案、課程標準、教學實施和教學效能等環節形成了獨特的教學管理理念和模式。通過近10年的發展,2022年,學校立足老年人幸福需求,著眼老年教學如何立、如何管的內涵,提出了教學管理模式升級版“三優三精”,為推動老年教育高質量發展蓄能。
一是優化學制,明確學習周期、提升適老化水平。學校倡導有效性教學,擠掉學制中多余的“水分”。對95門課程進行了“減長延短”的優化,一方面刪減“躺平課”,向90分鐘要效率;另一方面延長部分課程課時,消滅“吃不飽”“沒消化”現象,確保知識傳授完整,為此要求基礎類課程學制以2至3年為標準浮動,實用類課程學制以1年為標準。
二是優化大綱,明確課程的層次和標準。學校2014年編印55門大綱,2019年修訂83門課程,2019至2023年新增、調整40余門課程大綱,堅持“一課一綱”,無綱不設課。在分層次設班后,要求基礎班、提升班、研修班“一班一門課”“一班一個綱”,學習內容之間明顯有區分度、跨度、坡度,不能搞“大水漫灌”式的分層。優化后的大綱呈現出以下特點:格式標準,明確教與學的著力點,要求教學內容與學時匹配、教學原則與方法呼應。
三是優化教材,明確教材的普適和特色。學校要求每門課都要有教材或講義。如果說統一教材規范的是教學內容的一致性,那么優化教材則強調教學內容的特色,既尊重專業知識的基礎性普及,又貼近老年人的學習特征,教材建設凸顯了零基礎老年化特征。
一是精細設班,合理規劃資源。學校根據教室的空間設班,配置大小班級,大班人數60人,小班人數30人,提高了教室利用率。根據課程冷熱程度設班,大力發展聲樂舞蹈體育信息技術等大眾課程,開設大班型;對文化類、美術類、實用技能類課程,開設小班型,滿足小眾老年群體學習需求。精細設班統籌了核心課程與邊緣課程、文化藝術課程與生活技能課程的平衡發展。
二是精心施教,打磨教學環節。課前,要求教師依據大綱編寫教學計劃,并張貼在教室,幫助學員學得明白;同時,完善教案,寫明教學目的、內容、重難點等,讓自己教得明白。課中,謀劃好教學設計,做好每一步預案。課后,學校定期收集教案,開展展覽,并擇優制作成微視頻供教師觀摩,督促教師間形成“比學趕幫超”的爭優氛圍。
三是精彩展示,呈現學習成果。學校十分重視老年教育成果的社會性輸出,把課堂、講堂、禮堂作為學員展示自我的平臺,做到課堂有練習,講堂有階段總結,禮堂有展現。一首詩歌、一幅書畫、一首歌、一段舞蹈、一個小視頻、一個手工制品都是老年學員辛勤學習的結晶,豐碩的教學成果讓老年學員感受到學、樂、為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三優三精”是深耕細耘老年教育的思想碩果,是多年教學管理經驗的智慧結晶,以“三優三精”為指導可以展望學校未來發展:
一是講實效,塑形鑄魂。“三優三精”具化了管理形式,引導了管理意識,明確了管理操作。管理應是出實招見實效,在實處見質量,在落實中見規范。學校秉持固本求元的態度,以實干精神開辟老年教育新境界。
二是講細節,行穩致遠。“三優三精”劃定一個班、一堂課、一本書、一個成果為管理對象,實際上劃定的是規范,鞏固的是意識。管理要在細節中見真章,在細微處看本質。
三是講守正,賡續規律?!叭齼炄笔亲裱逃l展規律,讓老年教育回歸教育本身的體現。老年大學學員要實現“有作為、有進步、有快樂”,打造優質課堂是至關重要的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