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騰訊收購虎牙、斗魚部分所有權為例"/>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于 左,王昊哲,陳聽月
東北財經大學產業組織與企業組織研究中心,遼寧 大連 116025
部分交叉所有權(partial cross ownership)指一家企業持有另一家企業的股權,僅獲得股權收益,不具有控制權[1]。部分交叉所有權可以是單向持股,即只有一家企業持有另一家企業部分股權[2];也可以是雙向持股,即兩家甚至多家企業間相互持有對方的股權[3-4]。部分交叉所有權并購日漸成為經營者集中的普遍形式,不僅在汽車、鋼鐵等制造業[5-6]以及民航、金融等服務業[7]不斷涌現,近年來還在發展較快的互聯網產業不斷涌現。例如,2014年4月,攜程網向同程網投資超2億美元,持有同程網30%的股權。2016年8月,滴滴出行與Uber達成戰略協議。滴滴出行和Uber相互持股,成為對方少數股權股東,Uber持有滴滴出行5.89%的股權,滴滴出行持有Uber大約1.47%的股權。2017年,Spotify向騰訊音樂娛樂集團發行855萬普通股,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持有Spotify約2.5%股權。以上數字平臺部分交叉所有權并購屬于橫向并購。近年來,一些數字平臺實施了縱向部分交叉所有權并購。例如,2016年5月,上海光線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簡稱光線控股)以其持有的1.76億股光線傳媒股份為對價,換取貓眼娛樂28.8%的股權,交易完成后,光線傳媒通過光線控股持有貓眼娛樂38.4%的股權。美團通過上海三快科技有限公司控制貓眼娛樂32.6%的股權。2020年8月,騰訊通過增加投資獲得小紅書4.49%股權,使其持有小紅書的股權從原有的8.7%增至13.19%。
在中國,達到申報門檻的合并或涉及控制權變更的并購需要向反壟斷執法機構申報。部分交叉所有權并購一般為少數持股(持股比例一般小于50%),不涉及控制權變更,尚未被納入必須向反壟斷執法機構申報的范圍。以中國網絡游戲直播市場和網絡游戲運營市場為例。2021年7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依法禁止虎牙和斗魚合并。而虎牙和斗魚合并前,騰訊已經持有虎牙和斗魚部分所有權。騰訊收購虎牙、斗魚部分所有權,因不涉及控制權變更而無須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提交經營者集中申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也未對騰訊的部分交叉所有權并購行為進行調查、審查或控制。
騰訊收購虎牙、斗魚部分所有權與其他數字平臺縱向部分交叉所有權并購既有相同之處,亦有不同之處。相同之處在于,騰訊收購虎牙、斗魚部分所有權與大部分數字平臺縱向部分交叉所有權并購一樣,均屬于前向持股(1)縱向部分所有權分為前向持股和后向持股。前向持股為上游企業持有下游企業股份,后向持股為下游企業持有上游企業股份。。不同之處則在于,大部分數字平臺縱向部分交叉所有權并購為上游大型綜合型平臺持股下游小型專業型平臺,上下游平臺的主營業務之間不存在直接關聯。而騰訊收購虎牙、斗魚部分所有權,作為上游數字平臺的騰訊向下游數字平臺虎牙、斗魚提供具體的產品或服務。
數字平臺縱向部分交叉所有權并購對市場競爭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反壟斷執法機構是否應當對數字平臺縱向部分交叉所有權并購進行控制?本文以騰訊收購虎牙、斗魚部分所有權為例,對這些問題進行理論探討。本文可能的邊際貢獻在于:第一,拓展了現有的理論研究。在單邊市場的縱向部分交叉所有權并購、雙邊市場的縱向并購、雙邊市場的橫向部分交叉所有權并購的基礎上對雙邊市場的縱向部分交叉所有權并購的經濟效應進行了分析。第二,進一步提出了雙邊市場數字平臺縱向部分交叉所有權影響競爭的機理。在數字平臺前向持股的情形下,上游數字平臺的排他性交易和下游數字平臺的排他性交易是縱向部分交叉所有權并購影響競爭的關鍵因素。第三,為平臺經濟領域部分交叉所有權的反壟斷立法、執法提供了政策建議。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數字平臺為了規避反壟斷審查,通過部分交叉所有權實施合謀或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本文提出的政策建議有利于完善相關反壟斷立法及執法。
已有文獻主要從上下游市場結構、企業縱向持股方向等角度研究單邊市場縱向部分交叉所有權并購對競爭的影響。作為早期探討縱向部分交叉所有權的經典文獻,Flath[8]關注上下游市場結構對企業縱向部分交叉所有權競爭效應的影響,研究發現在上下游市場均為古諾競爭情形下,企業前向持股會推動縱向一體化,減少雙重加價造成的價格扭曲,而企業后向持股則不會推動企業縱向一體化。Greenlee等[9]在Flath的研究基礎上發現,只要下游企業技術相同,無論在同質產品還是異質產品情形下,企業后向持股不影響下游產品的總產量和社會總福利水平。后續研究關注持股方向對縱向部分交叉所有權競爭效應的影響。Fiocco[10]研究發現,在下游企業生產成本信息不對稱情況下,企業前向持股會導致下游被持股企業提高定價,下游被持股企業的競爭對手也隨之提高定價,最終緩和下游企業之間的競爭。Levy等[11]提出相對于后向持股,企業前向持股更可能導致存在縱向持股關系的企業排除、限制競爭,實現市場封鎖。不同于上述研究,楊劍俠等[12]研究發現,在下游企業存在產能限制情況下,企業前向持股強化了被持股上游企業偏離合謀的激勵,而企業后向持股弱化了被持股上游企業偏離合謀的動機。
數字平臺具有雙邊市場、交叉網絡外部性、零邊際成本等特征,其部分交叉所有權并購對競爭的影響很可能不同于傳統單邊市場。對數字平臺部分交叉所有權并購的經濟效應研究的成果不多,僅有的文獻主要關注數字平臺橫向部分交叉所有權并購。于左等[13]以滴滴出行和Uber的橫向部分交叉所有權并購為例,討論交叉持股、共同股東對企業合謀的影響。研究發現,在競爭企業間相互持股或存在共同股東的情形下,持有目標企業所有權或控制權份額越大,合謀越容易達成。崔靈燕[14]研究了數字平臺收費模式對數字平臺橫向部分交叉所有權并購經濟效應的影響,發現在單邊收費模式下,隨著交叉持股比例的增加,平臺利潤增加,消費者剩余、商家利潤和社會總福利均減少。在雙邊收費模式下,隨著交叉持股比例的增加,平臺利潤增加,消費者剩余減少,但是對商家利潤和社會總福利并沒有影響。
不僅對數字平臺縱向部分交叉所有權并購研究較少,對于雙邊市場縱向并購的研究也較少。作為探討平臺縱向并購的開創性文獻,Economides等[15]研究閉源操作系統平臺和開源操作系統平臺的定價、利潤和社會總福利,發現相對于開源平臺和縱向分離的閉源平臺,縱向一體化的閉源平臺能夠獲得更高的利潤,但平臺消費者福利水平受損。后續相關文獻借鑒了Economides等的研究成果,主要關注互補類平臺的縱向并購行為。紀漢霖等[16]研究了平臺壟斷和平臺間競爭兩種情形下平臺縱向一體化的動機以及對福利的影響,發現在任何一種情形下,平臺均具有縱向一體化的內在機理。當平臺間存在競爭時,相較于縱向分離策略,縱向一體化策略能夠獲得更高的社會總福利水平。朱振中等[17]研究了媒體平臺和廣告商的縱向并購問題,結果表明媒體間差異化程度較大時,媒體平臺和廣告商縱向并購能夠提高一體化企業的利潤水平,差異化程度較小時,縱向并購使一體化企業利潤受損。劉維奇等[18]進一步考察了網絡外部性對平臺競爭的影響,研究發現數字平臺縱向并購能夠消除雙重加價,降低投入成本,提高平臺利潤,網絡外部性的增大會提高平臺利潤水平,但不影響平臺定價水平。Derdenger[19]研究發現,電子游戲平臺的縱向并購可能存在需求效應和市場結構效應。在需求效應的影響下,縱向并購增加平臺差異化程度,提高價格水平;在市場結構效應影響下,縱向并購增加平臺間競爭程度,降低價格水平。Lee[20]以美國電子游戲平臺為例,研究了數字平臺縱向兼并對競爭的影響。實證結果表明,電子游戲平臺的游戲硬件制造商和游戲軟件開發商之間的縱向兼并能夠促進平臺間競爭。
綜上,一方面,現有文獻對縱向部分交叉所有權的研究主要聚焦在傳統的單邊市場,關注平臺持股方向對競爭的影響;另一方面,在數字平臺領域,現有的部分交叉所有權并購文獻不僅缺少對數字平臺縱向部分交叉所有權競爭影響的研究,而且缺少對部分交叉所有權并購影響平臺市場競爭機制的討論。為此,本文以騰訊收購虎牙、斗魚部分股權為例,構建平臺企業前向持股的理論模型,研究數字平臺交叉持股影響競爭的機制機理以及持股比例對競爭的影響。
本文構建了上游數字平臺和下游數字平臺博弈決策模型,研究不存在縱向部分交叉所有權以及存在縱向部分交叉所有權關系的市場均衡,重點分析持股比例大小對數字平臺縱向持股前后均衡結果的影響,研究數字平臺縱向部分交叉所有權對競爭的影響。
1. 模型描述
假設數字平臺縱向部分交叉所有權涉及上游和下游兩個市場。上游數字平臺向下游數字平臺提供中間品,下游數字平臺使用上游數字平臺提供的中間品向消費者提供最終產品。不同于傳統單邊市場的中間品,雙邊市場的中間品不僅是下游平臺提供產品服務的必要前提,而且是下游平臺提高產品服務質量的關鍵。以網絡游戲直播市場和網絡游戲運營市場為例,網絡游戲運營平臺向網絡游戲直播平臺提供著作權許可,包括但不限于網絡游戲著作權使用權,網絡游戲衍生的相關游戲賽事、線上宣傳推廣活動的轉播權。一方面,網絡游戲運營平臺提供的網絡游戲著作權使用權是網絡游戲直播平臺開展游戲直播服務的必要前提。另一方面,具有大型網絡游戲賽事(如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線上宣傳推廣活動(如英雄聯盟周年盛典活動)的轉播權能夠有效提高游戲網絡直播平臺用戶的觀看體驗。下游數字平臺向上游數字平臺提供用戶數據。下游數字平臺在日常運營過程中能夠廣泛收集用戶數據,包括但不限于用戶偏好、用戶使用體驗、用戶提供的改進建議等,上游數字平臺根據下游數字平臺提供的用戶數據不斷改進其提供的中間品。以騰訊、斗魚、虎牙為例,斗魚和虎牙等網絡游戲直播平臺直播騰訊運營的網絡游戲、舉辦的大型游戲賽事、網絡游戲宣傳推廣活動,消費者向網絡游戲直播平臺反饋其觀看體驗。網絡游戲直播平臺將用戶的觀看體驗反饋給上游的網絡游戲運營平臺,不僅能夠幫助上游網絡游戲運營平臺完善其網絡游戲運營服務,而且能夠為上游網絡游戲運營平臺更好地策劃宣傳推廣活動、更好地舉辦大型網絡游戲賽事提供改進建議。
上游數字平臺持有下游數字平臺股份,主要通過兩種途徑影響市場競爭。一是上游數字平臺排他性交易,根據程度可分為獨家交易和歧視性交易。若上游數字平臺實施獨家交易,與其持股的下游數字平臺簽訂獨家交易協議,拒絕向其他下游數字平臺提供中間品,則很容易引起競爭執法機構的關注。為不引起競爭執法機構的關注,上游數字平臺更傾向于通過歧視性交易行為,如對下游數字平臺在交易條件上實行差別待遇或在與其他下游平臺簽訂協議時附加其他不合理交易條件。二是下游數字平臺排他性交易,即下游數字平臺優先購買與其存在持股關系的上游數字平臺的產品,或優先向上游數字平臺提供可以用于改進產品的用戶數據。
本文的博弈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上游數字平臺向下游數字平臺提供中間品,根據利潤最大化原則決定中間品的價格;第二階段,下游數字平臺根據利潤最大化原則決定向上游數字平臺購買的中間品數量以及最終產品價格;第三階段,消費者根據下游數字平臺購買的中間品數量以及最終產品價格決定是否購買下游數字平臺提供的產品或服務。
2.平臺縱向部分交叉所有權與上游數字平臺排他性交易
假設在上游市場有1家壟斷數字平臺A,在下游市場有2家數字平臺:平臺1和平臺2。平臺1和平臺2分別以w1和w2的價格向上游平臺A購買數量為e1和e2的中間品。上游數字平臺持有下游數字平臺比例為β的股份,因不涉及控制權的改變,持股比例0<β<0.5。


在博弈的第三階段,在線性城市位置為x0的a邊用戶以及在線性城市位置y0的b邊用戶加入平臺1和平臺2的效用分別為
(1)

(2)

大多數論文直接使用特設模型(adhoc model),沒有從微觀主體的優化問題出發,而是直接假設了需求量和價格之間的關系。本文采用擬線性二次型效用函數(QQUM),該效用函數是線性需求系統的微觀基礎[23],并在基礎的擬線性二次型效用函數的基礎上加入eiqi,刻畫下游平臺通過中間品提高平臺服務質量進而提高消費者使用效用(U)的情形。
(3)
該效用函數需要滿足b>d>0,該條件要求消費者需求函數的自價格彈性大于交叉價格彈性,否則消費者不會使用平臺提供的產品。通過對擬線性二次型效用函數求一階導,得到消費者關于平臺1和平臺2的反需求函數為
qi(p)=ai/(b+d)-bpi/(b2-d2)+dpj/(b2-d2)+bei/(b2-d2)-dej/(b2-d2)
(4)
為進一步簡化分析,本文假設平臺1和平臺2消費者的反需求函數為
qi(p)=a-pi+bpj+ei-θej
(5)
因式(3)需滿足b>d>0,所以式(4)中qi(p)關于pi、pj、ei、ej的偏導需滿足-?qi(p)/?pi>?qi(p)/?pj和?qi(p)/?ei>?qi(p)/?ej。因此,式(5)中反映交叉價格彈性和交叉中間品彈性的參數b和θ需要滿足0

(6)
根據平臺1和平臺2利潤最大化的一階條件可以求得平臺1和平臺2購買的中間品數量以及對消費者的收費水平分別為
(7)
上游數字平臺A持股下游數字平臺1對市場均衡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博弈的第一部分,即上游數字平臺A決定向下游數字平臺收取的中間品價格w1和w2。若數字平臺A不持有下游數字平臺1的部分所有權(none vertical partial ownership),平臺A決策僅需考慮自身利潤最大化;若數字平臺A持有下游數字平臺1的部分所有權(vertical partial ownership)(2)平臺A不持有平臺1部分所有權時,各變量上標為簡化字符N1。平臺A持有平臺1部分所有權時,各變量上標為簡化字符V1。,平臺A決策不僅需要考慮自身利潤水平,還需要考慮下游數字平臺1的利潤水平。

(8)

(9)

(10)

(11)


平臺A不持有平臺1部分所有權時,平臺A利潤最大化的一階條件分別為
(12)

(13)
當平臺A持有下游平臺1部分所有權時,平臺A通過提高/降低中間品價格w1影響平臺A最終利潤的途徑可分為直接效應和間接效應。直接效應-e1(w1,w2)恒為負,即平臺A提高中間品價格w1,平臺1將直接減少向平臺A購買中間品的數量e1,消費者對平臺1提供的最終產品需求降低,平臺A通過持股平臺1獲得的利潤分成也隨之降低,平臺A的利潤最終受損。
因b和θ的大小關系無法確定,間接效應p1(w1,w2)(b-θ)[?e2(w1,w2)/?w1]的符號也無法確定。若00恒成立。若0<2θ
命題1:上游數字平臺A持有下游數字平臺1部分所有權,平臺A通過提高或降低中間品價格w1影響平臺A最終利潤的途徑可分為直接效應和間接效應。直接效應-e1(w1,w2)<0恒成立。當0

命題2:上游數字平臺A持有下游數字平臺1部分所有權,平臺A是否選擇提高中間品價格w2取決于反映交叉價格彈性和交叉中間品彈性的參數b和θ。若b<2θ,平臺A選擇提高向平臺2提供中間品收取的價格w2;若b>2θ,平臺A選擇降低向平臺2提供中間品收取的價格w2。平臺A持股比例β越大,平臺A增加或降低中間品價格w2的動機越強。
(3)市場均衡對比。因平臺A持有平臺1部分所有權均衡結果公式相對復雜,無法通過直接對比平臺A縱向持股前后均衡結果分析縱向部分所有權對市場均衡的影響。本文通過數值模擬的方法進行分析。參數a僅反映市場規模大小,不影響平臺A持股前后市場均衡對比結果,故本文假設a=1。此外,本文假設反映交叉價格彈性的參數b=0.75,通過改變參數θ的賦值研究參數b和參數θ的關系對平臺A持股前后市場均衡對比結果的影響。
首先,假設θ=0.25(b>2θ)。上游數字平臺A持股下游數字平臺1。一方面,平臺A向平臺1和平臺2提供中間品收取的價格w1和w2降低。平臺A持股比例β越大,w1和w2降低幅度越大。另一方面,平臺1和平臺2向平臺A購買中間品數量e1和e2增加,平臺A持股比例β越大,e1和e2增加的幅度越大。實際中,上游平臺通常減少對與其不存在股權關系的下游數字平臺銷售中間品的數量,甚至拒絕向與其不存在股權關系的下游數字平臺提供中間品。因此,θ=0.25(b>2θ)時的數值模擬結果與現實不符,本文不再對這種情況進行深入討論。
其次,對比0.5b<θ=0.5b兩種情形下,上游數字平臺A持股下游數字平臺1前后平臺A提供中間品價格(見圖1)。當2θ>b時,平臺A持股平臺1,平臺A向平臺1提供中間品收取的價格w1降低、向平臺2提供中間品收取的價格w2增加。平臺A持股比例β越大,平臺A向平臺1提供中間品收取的價格w1越低、向平臺2收取的中間品價格w2越高。θ>b和θb時,平臺A更傾向于提高對平臺2收取的中間品價格w2;當θ

圖1 θ=0.5和θ=0.9時,平臺A向平臺1和平臺2提供中間品的價格
命題3:當b<2θ時,上游數字平臺A持股下游數字平臺1,平臺A向平臺1收取的中間品價格w1降低、向平臺2收取的中間品價格w2增加。θ越大,平臺A越傾向于提高對平臺2收取的中間品價格w2;θ越小,平臺A越傾向于減少對平臺1收取的中間品價格w1。
最后,假設θ=0.75(b=θ)。間接效應等于0恒成立,即不存在間接效應。上游數字平臺A持有下游數字平臺1部分所有權。一方面,平臺A向平臺1提供中間品收取的價格w1降低、向平臺2提供中間品收取的價格w2增加,平臺1向平臺A購買的中間品數量e1增加,平臺2向平臺A購買的中間品數量e2減少。平臺A持股比例β越大,平臺A向平臺1收取的中間品價格w1越低、向平臺2收取的中間品價格w2越高,平臺1向平臺A購買的中間品數量e1越大,平臺2向平臺A購買的中間品數量e2越小(見圖2)。另一方面,平臺1向消費者提供最終產品收取的價格p1增加,平臺2向消費者提供最終產品收取的價格p2減少,消費者從平臺1購買最終產品的數量q1增加、從平臺2購買最終產品的數量q2減少。平臺A持股比例β越大,平臺1向消費者收取的價格p1越高,平臺2向消費者收取的價格p2越低。消費者從平臺1購買最終產品的數量q1越大,從平臺2購買最終產品的數量q2越少(見圖3)。

圖2 θ=0.75時,平臺A向平臺1和平臺2提供中間品的價格和數量

圖3 θ=0.75時,平臺1和平臺2銷售最終產品的價格和數量
如圖4所示,上游數字平臺A持有下游數字平臺1部分所有權。一方面,平臺A利潤ΠA下降。平臺A持股比例β越大,平臺A利潤下降幅度越大。另一方面,平臺A持股的下游數字平臺1利潤π1上升,與平臺A不存在縱向持股關系的下游數字平臺2利潤π2下降。平臺A持股比例β越大,平臺1利潤上升幅度越大,平臺2利潤下降幅度越大。平臺A持股平臺1,能夠通過平臺1利潤上升的部分彌補平臺A利潤下降造成的損失。

圖4 θ=0.75時的平臺利潤
命題4:上游數字平臺A持有下游數字平臺1部分所有權(b<2θ),平臺A向平臺1收取的中間品價格w1降低、向平臺2收取的中間品價格w2增加;平臺1向平臺A購買的中間品數量e1增加,平臺2向平臺A購買的中間品數量e2減少;消費者從平臺1購買的最終產品數量q1增加、從平臺2購買的最終產品數量q2減少;平臺A利潤ΠA下降;平臺1利潤π1上升,平臺2利潤π2下降。上游數字平臺A持股下游數字平臺1損害市場競爭。平臺A持股比例越大,對競爭損害程度越大。
3.平臺縱向部分所有權與下游數字平臺排他性交易
假設在上游市場有2家數字平臺A和B,在下游市場有1家數字平臺1。平臺A和平臺B分別以wA和wB的價格向平臺1提供數量為eA和eB的中間品,平臺1向上游數字平臺A和平臺B提供用以改進中間品質量的用戶數據。
假設消費者對平臺1反需求函數為
q1(p1)=a-bp1+eA+eB
(14)

(15)
根據平臺1利潤最大化的一階條件,可以求得平臺1購買的中間品數量以及最終產品價格分別為
(16)
上游數字平臺A持股下游數字平臺1對市場均衡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博弈的第一部分。即上游數字平臺A和B分別決定向下游數字平臺1收取的中間品價格wA和wB。若數字平臺A不持有下游數字平臺1的部分所有權,平臺A決策僅需考慮自身利潤最大化;若數字平臺A持有下游數字平臺1的部分所有權(3)平臺A不持有平臺1部分所有權時,各變量上標為N2;平臺A持有平臺1部分所有權時,各變量上標為V2。,平臺A決策不僅需要考慮自身利潤水平,還需要考慮下游持股數字平臺1的利潤水平。

(17)

(18)
(19)

(20)


根據平臺1利潤最大化的一階條件,可得?π1/?p1=a-2p1+eA+eB=0,?π1/?eA=p1-wA-eA=0,?π1/?eB=p1-wB-eB=0。通過對比平臺A縱向持股前后利潤最大化的一階條件,研究縱向部分所有權對平臺A定價策略的影響機制。
(21)
當平臺A持有下游平臺1部分所有權時,平臺A通過提高/降低向平臺1提供中間品收取的價格wA影響平臺A最終利潤的機制相對簡單。-eA(wA,wB)<0恒成立。此時,平臺A通過減少向平臺1提供中間品收取的價格wA影響平臺A最終利潤的機制為:平臺A減少對平臺1收取的中間品價格wA。一方面,平臺1購買更多數量的中間品用以改進最終產品的質量,消費者對平臺1提供的最終產品需求增加,但平臺1使用中間品eA的直接成本wAeA降低,平臺1獲得更高的利潤水平,平臺A通過持股平臺1獲得更高的利潤水平。另一方面,平臺1購買更多的中間品eA,平臺1能夠為平臺A提供更多可用于改進中間品質量的用戶數據,平臺A通過平臺1的用戶數據獲得更高的利潤水平。
命題5:上游數字平臺A持有下游數字平臺1部分所有權,平臺A減少向與其存在縱向持股關系的平臺1收取的中間品價格wA,平臺1向平臺A購買的中間品數量eA增加。平臺A持股比例β越大,平臺A降低向平臺1收取中間品價格wA的動機越強。
(3)市場均衡對比。因平臺A持有平臺1部分所有權時均衡結果相對復雜,無法通過直接平臺A縱向持股前后均衡結果分析縱向部分所有權對市場均衡的影響,所以本文通過數值模擬的方法進行分析。參數a僅反映市場規模大小,不影響平臺A持股前后市場均衡對比結果,故本文假設a=1。此外,本文假設反映交叉價格彈性的參數b=2>1。因反映市場規模的參數a=1>2bΔ-Δ,所以平臺A和平臺B每向下游平臺1提供1單位中間品能夠為自己帶來固定額外收益Δ,Δ<1/3。
如圖5所示,平臺A持有平臺1部分所有權,平臺A向平臺1收取的中間品價格wA減少,平臺B向平臺1收取的中間品價格wB增加。平臺A持股平臺1的比例越大,平臺A向平臺1收取的中間品價格越低,平臺B向平臺1收取的中間品價格越高。平臺A每向下游平臺1提供1單位中間品獲得的固定額外收益Δ較大時,平臺A甚至有動機以補貼的形式向平臺1提供中間品,促使平臺1優先為平臺A提供用于改進中間品質量的用戶數據。這一結論符合網絡游戲運營市場和網絡游戲直播市場的現實情況。在騰訊網絡游戲運營初期,網絡游戲直播宣傳能夠有效吸引潛在用戶使用騰訊提供的網絡游戲服務,騰訊免費甚至補貼網絡游戲直播平臺,希望直播平臺宣傳推廣自家運營的網絡游戲。

圖5 Δ=0.1和Δ=0.2時,平臺A和平臺B提供中間品的價格
如圖6所示,平臺A持有平臺1部分所有權,平臺1向平臺A和平臺B購買中間品數量增加,平臺1向消費者提供最終產品的價格和數量上升。平臺A持股比例β越大,平臺1向消費者提供最終產品的價格和數量上升的幅度越大。盡管平臺1向消費者提供最初產品的數量和質量上升,但消費者需要支付更高的價格購買平臺1提供的最終產品。

圖6 Δ=0.2時,平臺1購買中間品數量、銷售最終產品的價格和數量
如圖7所示,上游數字平臺A持有下游數字平臺1部分所有權。一方面,平臺A利潤ΠA上升。平臺A持股比例β越大,平臺A利潤上升幅度越大。另一方面,平臺A持股的下游數字平臺1利潤π1上升。平臺A持股比例β越大,平臺1利潤上升幅度越大。平臺B利潤ΠB降低,平臺A持股比例β越大,平臺B利潤降低幅度越大。

圖7 Δ=0.2時的平臺利潤
命題6:上游數字平臺A持股下游數字平臺1部分所有權,平臺A向平臺1收取的中間產品價格wA降低,平臺B向平臺1收取的中間產品價格wB增加;平臺1向平臺A和平臺B購買的中間品數量eA和eB增加;平臺1向消費者提供的最終產品數量q1增加;平臺1向消費者提供的最終產品價格p1增加;平臺A利潤ΠA上升,平臺B利潤ΠB下降;平臺1利潤π1上升。上游數字平臺A持股下游數字平臺1損害市場競爭,上游平臺B在競爭中處于更加不利的地位。平臺A持股比例越大,對競爭損害程度越大。
本文研究發現,上游平臺A持有下游平臺1部分所有權比例β越大,ΠA+βπ1越大,即上游平臺A和比例為β的下游平臺1的利潤之和越大。若不考慮持股比例0<β<0.5的假設,本文的結論似乎也可以推廣到0.5<β<1的情形,最終得到的結論應當為上游平臺A有動機完全并購下游平臺1,這與騰訊收購虎牙、斗魚部分所有權以及其他數字平臺縱向交叉所有權并購行為相矛盾。下面在現有數字平臺部分所有權并購研究的基礎上分析反壟斷立法及執法對于數字平臺縱向部分交叉所有權并購的影響。
2008年版《反壟斷法》(4)本文將 2008年8月1日起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稱為2008年版《反壟斷法》,經修訂于2022年8月1日起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稱為2022年版《反壟斷法》。騰訊在收購虎牙、斗魚部分所有權時,適用2008年版《反壟斷法》。第二十條第二款規定,經營者通過取得股權或資產的方式取得對其他經營者的控制權屬于經營者集中的情形。通常取得50%以上具有表決權的股份才屬于《反壟斷法》第二十條規定的取得對其他競爭者控制權的情形。因此,若上游平臺A收購下游平臺1超過50%的股權,需要向反壟斷執法機構申報。若平臺A違反2008年版《反壟斷法》并未提交申報且具有或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競爭效果,反壟斷執法機構可根據2008年版《反壟斷法》第四十八條責令平臺A停止實施集中、限期處分股份或者資產、限期轉讓營業以及采取其他必要措施恢復到集中前的狀態,并對平臺A處以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若平臺A收購平臺1低于50%的股權,則通常不需要申報集中。
為研究反壟斷執法威懾對于數字平臺縱向部分交叉所有權并購的影響,本文研究在平臺A收購平臺1低于50%股權、平臺A收購平臺1高于50%股權并申報集中、平臺A收購平臺1低于50%股權但未申報集中三種情形下的期望利潤,分析平臺A收購平臺1部分交叉所有權而非取得平臺1控制權的原因。
假定不存在縱向部分交叉所有權并購時平臺A的利潤為ΠA,存在縱向部分交叉所有權并購時平臺A的利潤為ΠA(β)+βπ1(β),且?[ΠA(β)+βπ1(β)]/?β>0恒成立,平臺A收購平臺1部分股權的成本為C(β),且滿足ΠA(β)+βπ1(β)-C(β)>0、?[ΠA(β)+βπ1(β)-C(β)]/?β>0和?C(β)/?β>0三個條件,即存在縱向部分交叉所有權并購時,平臺A的利潤大于收購平臺1部分股權的成本,平臺A收購平臺1股份股權的成本隨著持股比例的增加而增加。
平臺A收購平臺1低于50%的股權,假定平臺A收購平臺1比例為β1的股權,其中0<β1<0.5,平臺A的期望利潤為ΠA(β1)+β1π1(β1)-C(β1)。平臺A收購平臺1高于50%的股權,假定平臺A收購平臺1比例為β2的股權,其中0.5<β2<1。若平臺A申報集中,反壟斷執法部門有r1的概率通過平臺A收購平臺1的經營者集中申報,有1-r1的概率禁止該項集中。平臺A的期望利潤為r1×[ΠA(β2)+β2π1(β2)-C(β2)]+(1-r1)×[ΠA-C(β2)]。若平臺A未申報集中,反壟斷執法部分有r2的概率發現平臺A的違法行為,禁止集中并處以額度為f(5)此處的處罰不僅包括反壟斷執法機構對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的罰款,而且包括平臺企業因反壟斷執法機構實施剝離資產、分割業務等處罰所造成的損失。的處罰。平臺A的期望利潤為r2×[ΠA-C(β2)-f]+(1-r2)×[ΠA(β2)+β2π1(β2)-C(β2)]。



相比命題4和命題6,命題7更符合實際。現實中,相對于部分所有權并購,上游平臺企業完全并購下游平臺企業或規模較大的平臺企業完全并購規模較小的平臺企業的情況較為罕見。隨著國家加強反壟斷和規范平臺經濟競爭秩序,數字平臺壟斷問題成為國家經濟工作關注的重點。一方面,具有排除、限制競爭效果的數字平臺并購很可能被反壟斷執法機構禁止;2021年7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依法禁止虎牙和斗魚合并(8)可能由于2008年版《反壟斷法》以及《國務院關于經營者集中申報標準的規定》《經營者集中審查暫行規定》沒有將經營者部分所有權并購納入,騰訊在通過對虎牙和斗魚部分所有權并購即可以實現對相關市場實施控制的情況下,仍發起了虎牙和斗魚合并,很可能是其已經預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會禁止此項經營者集中而不會干預其對虎牙和斗魚的部分所有權并購,由此仍可維持以部分所權并購實現對相關市場的控制。。另一方面,未依法申報經營者集中很可能被反壟斷執法機構發現并懲罰;2020年12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依法對阿里巴巴投資、閱文集團和豐巢網絡未依法申報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行為進行行政處罰。在2008年版《反壟斷法》未將經營者部分所有權并購納入經營者集中申報以及經營者預計《反壟斷法》修訂將會大幅提高未依法申報的經營者集中的懲罰力度(9)2022年版《反壟斷法》規定,經營者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且具有或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競爭效果的,處上一年度銷售額百分之十以下的罰款,不具有排除、限制競爭效果的,處五百萬元以下的罰款。情況下,平臺企業有動機通過低于或接近于50%的部分所有權并購規避反壟斷執法。
2021年7月10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了《關于禁止虎牙公司和斗魚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合并案反壟斷審查決定的公告》,依法禁止虎牙和斗魚合并。這是中國平臺經濟中禁止經營者集中的第一案。
虎牙和斗魚宣布合并前,騰訊已經持有虎牙和斗魚部分所有權。2018年3月8日,騰訊與虎牙和斗魚分別簽訂了股權認購協議,購買了虎牙36.4%的股權和39.8%的投票權,購買了斗魚25.95%的股權和投票權。因不涉及控制權的變更,騰訊收購虎牙、斗魚部分所有權并未向反壟斷執法機構提交經營者集中申報,反壟斷執法機構也未對騰訊的部分交叉所有權并購進行調查、審查和控制。
1.經營者涉嫌濫用市場支配地位、達成壟斷協議
本文根據理論模型結果分析了騰訊收購虎牙、斗魚部分所有權影響競爭的機制,發現騰訊收購虎牙、斗魚部分所有權后涉嫌通過排他性交易行為和簽訂縱向合作協議排除、限制市場競爭。
(1)經營者涉嫌通過排他性交易行為排除、限制相關市場競爭。上游平臺的排他性交易和下游平臺的排他性交易是數字平臺縱向部分交叉所有權并購影響競爭最關鍵的途徑。騰訊收購虎牙、斗魚部分所有權亦是如此。一方面,作為上游網絡游戲運營平臺的騰訊涉嫌通過拒絕向其持股的下游網絡游戲直播平臺虎牙和斗魚的競爭對手平臺提供網絡游戲著作權使用權、網絡游戲賽事轉播權、網絡游戲宣傳推廣活動的轉播權排除、限制網絡游戲直播平臺的市場競爭。例如,2019年7月,騰訊以訴短視頻軟件抖音侵權其自主研發運營的手機游戲《王者榮耀》的名義,限制抖音使用騰訊運營的游戲內容版權。再如,2022年1月,騰訊持股的虎牙直播宣布獲得《英雄聯盟》LPL職業聯賽為期5年的獨家轉播權。另一方面,作為下游網絡游戲直播平臺的虎牙和斗魚涉嫌限制甚至拒絕提供其他網絡游戲運營平臺相關的,包括網絡游戲直播、網絡游戲賽事轉播、網絡游戲宣傳推廣活動在內的,網絡游戲直播服務;通過減少在下游網絡游戲直播平臺承載騰訊競爭對手平臺(如網易、盛大等)相關的網絡游戲內容,排除、限制網絡游戲運營市場的競爭。例如,2021年7月,虎牙、斗魚涉嫌限制甚至禁止其平臺的《英雄聯盟》《王者榮耀》游戲主播在黃金時間段直播網易運營的網絡游戲《永劫無間》。
網絡游戲運營市場和網絡游戲直播市場具有很強的規模經濟效應。無論是網絡游戲運營還是網絡游戲直播,都需要大量的技術支持和資金投入。只有用戶達到一定規模才能保證網絡游戲運營平臺和網絡游戲直播平臺獲得利潤。騰訊與虎牙和斗魚通過上述的獨家授權、優先推薦等排他性交易行為,在維持原有用戶數量的基礎上獲得更多的用戶數。騰訊的競爭對手以及虎牙、斗魚的競爭對手,難以獲得足夠維持其正常運營的用戶數,競爭對手的市場份額逐漸降低甚至完全退出相關市場。
(2)經營者涉嫌通過縱向合作協議強化市場支配地位。騰訊收購虎牙、斗魚部分所有權,不僅涉嫌通過拒絕授權、歧視性授權等排他性行為排除、限制市場競爭,還涉嫌通過簽訂縱向合作協議這一較為隱蔽的行為強化騰訊在網絡游戲運營市場的支配地位以及虎牙、斗魚在網絡游戲直播市場的聯合市場支配地位。
2018年前后,騰訊與虎牙、斗魚分別簽訂縱向合作協議。根據《虎牙2018財年年報》附件部分公布的騰訊和虎牙商務合作協議,騰訊與虎牙將在網絡游戲直播業務和網絡游戲相關業務等多個方面建立戰略合作。虎牙可以在平臺的明顯位置推廣與騰訊擁有或許可的網絡游戲相關的內容。此外,虎牙與騰訊在內容授權、網絡信息技術基礎設施和支付服務等領域開展合作。根據《斗魚2020財年年報》中的公司資料部分公布的騰訊和斗魚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同意在網絡游戲直播、廣告和游戲發行等多個領域開展戰略合作:斗魚在平臺的顯著位置推廣與騰訊擁有或授權給騰訊的游戲相關的內容,騰訊則向斗魚提供內容傳遞網絡和對等網絡流媒體技術、在線支付和網站技術支持服務。
一方面,通過簽訂縱向合作協議,上游網絡游戲運營平臺騰訊能夠在下游網絡游戲直播平臺虎牙和斗魚的明顯位置推廣其網絡游戲直播業務,通過流量遷移和用戶群體轉化,強化騰訊在網絡游戲運營市場的支配地位。另一方面,騰訊在即時通信平臺(微信、QQ)和在線支付平臺(微信支付)具有市場勢力,存在范圍經濟。騰訊通過提供不同類型的服務,能夠以更低的成本收集更多的用戶數據。相對于單獨一項網絡服務收集的用戶數據,通過提供不同類型的網絡服務收集的數據更有價值。虎牙和斗魚通過與騰訊簽訂縱向合作協議,享受騰訊平臺范圍經濟帶來的好處。相對于其他網絡直播平臺,能夠以更低的成本獲取具有更高價值的數據,進而強化虎牙和斗魚在網絡游戲直播市場的聯合市場支配地位。
2. 騰訊收購虎牙、斗魚部分所有權造成的競爭損害
(1)損害網絡游戲運營市場和網絡游戲直播市場公平競爭。騰訊收購虎牙、斗魚部分所有權,騰訊、虎牙、斗魚可通過排他性交易和壟斷協議強化騰訊在網絡游戲運營市場以及虎牙和斗魚在網絡游戲直播市場的聯合市場支配地位,限制競爭平臺發展,阻礙潛在進入者進入相關市場,損害競爭。騰訊、虎牙、斗魚通過排他性交易和壟斷協議增強了其在相關市場的市場份額,使其所具有的網絡效應、規模經濟、范圍經濟優勢更加明顯。2018年,騰訊收購虎牙、斗魚部分所有權后,在網絡游戲運營市場,騰訊的市場份額從2017年的48%逐年提高至2020年的56%;在網絡游戲直播市場,虎牙和斗魚的市場份額從2017年的45%提高至2020年的70%(見表1)。

表1 2017—2020年騰訊、虎牙、斗魚的相關市場份額 %
(2)損害游戲主播和消費者的利益。騰訊收購虎牙和斗魚部分所有權,使得騰訊在網絡游戲運營市場的市場支配地位以及虎牙和斗魚在網絡游戲直播市場的聯合市場支配地位不斷強化,擠壓其他競爭對手市場份額,網絡游戲用戶和游戲直播主播與用戶的選擇變少。首先,消費者可選擇的直播平臺變少,如戰旗直播、全民直播、熊貓直播等過去相對熱門的網絡游戲直播平臺逐漸淡出市場。其次,虎牙和斗魚擁有騰訊這一共同股東,相互競爭程度降低,這很可能導致虎牙和斗魚改善服務的動機減少,變相提高用戶的平臺使用價格,導致用戶獲得的效用減少。最后,虎牙和斗魚爭奪主播資源的意愿也會下降,這將導致游戲主播的議價能力大幅下降,平臺可能會提高對主播收入的抽成比例,損害網絡游戲主播的利益。
本文研究了數字平臺縱向部分交叉所有權并購中平臺前向持股對市場競爭的影響。通過構建上游平臺和下游平臺博弈決策模型,對比數字平臺縱向持股前后上游平臺收取的中間品價格、上游平臺向下游平臺提供的中間品數量、下游平臺提供最終產品的價格和數量、上游平臺利潤和下游平臺利潤,發現上游平臺持股比例越高,存在持股關系的平臺利潤水平越高,不存在持股關系的平臺利潤水平越低,消費者需要支付更高價格購買下游被持股平臺提供的最終產品。上游平臺持股比例越高,對市場競爭損害越大。數字平臺有動機通過不涉及控制權變更的縱向部分所有權并購規避反壟斷執法。通過對騰訊收購虎牙、斗魚部分所有權的典型案例研究發現,上游網絡游戲運營平臺騰訊對下游網絡游戲直播平臺虎牙和斗魚的部分所有權并購行為具有排除、限制競爭效應,對市場競爭造成損害。
以上研究結論具有如下政策含義:第一,將部分所有權并購尤其是不涉及控制權變更的部分所有權并購明確納入經營者集中的相關反壟斷立法(10)《國務院關于經營者集中申報標準的規定》第四條規定,國務院反壟斷執法機構應依法對未達到申報標準但具有或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競爭效果的經營者集中進行調查,但這里的申報標準主要指第三條規定的營業額而非控股比例。。應在2022年版《反壟斷法》和《國務院關于經營者集中申報標準的規定(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經營者集中審查規定(征求意見稿)》中明確增加具有或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競爭效果的部分所有權并購也應當進行申報的規定,避免企業通過不涉及控制權變更的部分所有權并購規避反壟斷執法。第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反壟斷局)應對虎牙和斗魚等類似的合并案向前追溯。應否決具有排除、限制競爭效果的騰訊對虎牙、斗魚等類似部分所有權收購,并對經營者在部分所有權并購后涉嫌實施拒絕授權、歧視性授權等排他性交易行為,以及相互簽訂縱向合作協議行為等,進行反壟斷調查。第三,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反壟斷局)應重點加強對包括數字平臺在內的經營者部分所有權并購進行反壟斷執法,以及對經營者縱向部分所有權并購后實施的涉嫌排他性交易、平臺封禁等損害競爭行為進行反壟斷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