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華,王 東,劉帥帥,宋麗麗,程繼有,祁正梅,聶江濤,席兵彥,陳國順*
(1.甘肅農業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甘肅蘭州 730070;2.高臺縣六禾生態農牧發展有限公司,甘肅張掖 734300;3.甘肅潤楓源農牧生態科技有限公司,甘肅蘭州 730070;4.西安愛牧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陜西西安 710018)
近年來,抗生素在動物生產中的負面影響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同時我國禁抗政策的嚴格執行,除中草藥以外的藥物飼料添加劑已經全部退出市場(郝壯,2020)。因此,尋找抗生素替代產品迫在眉睫。而中草藥在我國畜牧業發展中有著悠久的歷史(落巨越,2021)。中草藥是一種潛在的可替代抗生素的飼料添加劑,有著低毒副作用、不易產生耐藥性、無污染性等優點,同時也有抗病保健作用(張世昌,2010);并可以促進動物的生長,增強機體免疫力,提高畜產品品質(吳蕾,2020)。
黃芪作為一味傳統的中草藥,主要活性物質為多糖、黃酮類化合物和三萜皂苷等(Salehi Bahare等,2020;孫永欣,2018;武進,2012)。黃芪多糖在畜禽生產中作為一種天然的飼料添加劑,具有增強機體免疫力、抗應激、促進動物生長等作用,同時有助于調節腸道微生態平衡、提高飼料轉化率、改善畜產品品質(全雪容等,2021)。研究發現,黃芪多糖可以促進肉仔雞肝臟、胰腺及免疫器官發育,同時可以提高肉仔雞血清和肝臟中抗氧化酶的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增強機體的抗氧化能力(魏炳棟等,2011)。黃芪多糖在豬生產中,能提高仔豬的生長性能,減輕肝功能絮亂,減少LPS引起的免疫應激,提高養分消化率,改善肉品質,并增強腸道屏障功能(Wang等,2020;Lan等,2017)。目前黃芪多糖在仔豬中應用較多,但是在生長育肥豬中探究較少。本試驗旨在研究黃芪多糖對生長育肥豬生產性能、肉品質及血液生化指標的影響,為黃芪多糖在生長育肥豬的應用提供理論依據。
1.1 試驗動物 試驗豬由甘肅省張掖市某養殖公司提供。選擇(85.33±0.85)kg的杜洛克、長白豬和大約克夏豬雜交而成的三元雜交育肥豬48頭,隨機分為4組,每組3個重復,每個重復4頭豬。
1.2 試驗材料 黃芪采購于甘肅省永登縣,利用黃芪干燥根經過超微粉碎,過40目篩,取黃芪粉末,按1:15的料液比加入蒸餾水,放入90℃的水浴鍋中水浴80 min。過濾取得上清液,然后加入4倍體積的95%乙醇,攪拌均勻靜置沉淀,將沉淀物放入65℃干燥箱中干燥1.5 h,取得粗多糖。
1.3 試驗日糧 試驗日糧為玉米-豆粕型日糧,參照NRC(2012)和我國豬飼養標準(2004)配制。日糧組成及營養水平見表1。

表1 基礎日糧組成及營養水平
1.4 試驗設計 對照組飼喂基礎日糧,試驗Ⅰ、Ⅱ、Ⅲ組分別在基礎日糧中添加0.05%、0.10%、0.15%的黃芪多糖,預試期為7 d,正試期為40 d。預試期和正試期自由采食,自由飲水,圈舍保持干燥清潔,通風良好,圈舍溫度和濕度要適宜,每天定期圈舍消毒。
1.5 樣品采集 在正式試驗第40天,對育肥豬進行12 h停食,2 h斷水。每組每個重復中選擇1只體重接近平均值的豬,進行屠宰;取背最長肌樣品,用于肉品質的測定。每組每個重復選擇1頭豬采用前腔靜脈法采取血液10 mL,靜置30 min后,將血液3000 r/min離心10 min,取血清分成2份裝于1.5 mL冷凍管,于-20℃保存待測。
1.6 測定指標與方法
1.6.1 生長性能的測定 在正式期開始后,分別于試驗開始和試驗30 d時對每頭試驗豬進行稱重,記錄試驗的初始重、末重和耗料量,計算出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料重比(F/G)。
平均日增重=(末重-初重)/飼養天數;
平均日采食量=每組耗料總量/(飼養天數×飼喂頭數);
料重比=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
1.6.2 屠宰性能的測定 測定指標主要包括胴體重、背膘厚、屠宰率、眼肌面積、pH、滴水損失、肉色、肌肉剪切力。參照《豬肌肉品質測定技術規范》(NY/T 821-2004)進行測定(倪德斌等,2007)。
1.6.3 血液生化指標進行測定 血液生化指標谷丙轉氨酶(ALT)、谷草轉氨酶(AST)、總蛋白(TP)、白蛋白(ALB)、尿素氮(BUN)、肌酐(Cre)、高密度脂蛋白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醇(LDL-C)、甘油三酯(TG)、總膽固醇(TC)、堿性磷酸酶(ALP)、血糖(GLU)采用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試劑盒測定,具體步驟按照說明書進行。
1.6.4 抗氧化能力指標的測定 血清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均使用試劑盒測定,試劑盒購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具體步驟按照說明書進行。
1.7 數據統計與處理 試驗數據以“平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Excel 2010軟件進行統計與整理,然后通過SPSS 22.0軟件中的單因素方差分析(ANOVA)進行差異性顯著比較。顯著性水平設為P<0.05,極顯著性水平設為P<0.01。
2.1 黃芪多糖對育肥豬生長性能的影響 由表2可知,與對照組相比,飼喂黃芪多糖平均日采食量略有提高(P>0.05)。試驗Ⅲ組平均日增重較對照組、試驗Ⅰ、Ⅱ組分別提高了8.05%、9.30%、9.30%,差異性顯著(P<0.05)。試驗Ⅲ組料重比較對照組、試驗Ⅰ、Ⅱ組分別降低了4.53%、7.16%、4.80%,差異性顯著(P<0.05)。

表2 黃芪多糖對生長育肥豬生長性能的影響
2.2 黃芪多糖對育肥豬屠宰性能及肉品質的影響 由表3可知,與對照組相比,各試驗組的屠宰率分別提高了7.40%、7.88%、7.88%(P<0.05);試驗Ⅱ、Ⅲ組的眼肌面積提高了32.37%和11.80%(P>0.05);各試驗組的熟肉率分別提高了12.54%、16.21%、18.09%(P<0.05);試驗Ⅰ、Ⅲ組的剪切力下降了19.36%、30.07%(P<0.05);試驗Ⅱ、Ⅲ組的肉色L值分別降低了4.86%和1.97%(P>0.05);試驗Ⅱ、Ⅲ組的肉色b值分別降低了13.20%和12.82%(P>0.05)。

表3 黃芪多糖對育肥豬屠宰性能及肉品質的影響
2.3 黃芪多糖對育肥豬血液生化指標的影響由表4可知,基礎日糧中添加黃芪多糖后,試驗Ⅰ、Ⅱ、Ⅲ組育肥豬血清中的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總蛋白、白蛋白、尿素氮、肌酐、低密度脂蛋白醇、總膽固醇、血糖的含量與對照組相比無顯著差異(P>0.05)。試驗Ⅱ、Ⅲ組高密度脂蛋白醇的含量較對照組分別降低了12.93%和18.97%(P<0.05);試驗Ⅱ組甘油三酯含量較對照組降低了48.78%(P<0.05)。試驗Ⅱ組堿性磷酸酶含量較對照組提高了61.02%(P<0.05)。

表4 黃芪多糖對育肥豬血液生化指標的影響
2.4 黃芪多糖對育肥豬血清抗氧化功能的影響由表5可知,基礎日糧中添加黃芪多糖對育肥豬血清GSH-Px活性無顯著影響(P>0.05),但對血清SOD活性和MDA含量有顯著影響(P<0.05),其中試驗Ⅰ組血清SOD含量較對照組降低了17.24%,對照組較試驗Ⅱ、Ⅲ組差異不顯著(P>0.05);試驗Ⅰ、Ⅱ組MDA含量較對照組都有明顯下降的趨勢,但差異不顯著(P>0.05),試驗Ⅲ組較對照組下降了35.48%(P<0.05)。

表5 黃芪多糖對育肥豬血清抗氧化指標的影響
3.1 黃芪多糖對育肥豬生長性能的影響 研究表明,多糖作為飼料添加劑對提高斷奶仔豬成活率與斷奶重,抑制腸道有害菌群生長,增強仔豬免疫能力,降低仔豬腹瀉率,降低料肉比,增加抗病力以及提高生產性能等方面都有明顯的效果(倪德斌等,2007)。Lin等(2020)研究證明中草藥作為飼料添加劑能顯著提高豬的平均日增重,降低料重比。Lan等(2017)研究表明,在育肥豬基礎日糧中添加黃芪、黨參和大蒜素混合物可以提高平均日增重,降低料重比。杜繼紅等(2013)按照不同比例將黃芪多糖粉拌料給藥用于豬生產中,結果表明,對照組與試驗組的日增重有明顯的差異。研究發現,將黃芪纖維添加在仔豬日糧中,可以提高仔豬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楊昆忠等,2019)。本試驗結果和上述結果一致。由此可見,添加不同比例的黃芪多糖有提高生長育肥豬平均日增重、降低料重比的效果。
3.2 黃芪多糖對育肥豬屠宰性能及肉品質的影響 屠宰性能檢測指標能夠快速、直接、簡單地衡量育肥豬的產肉性能,屠宰性能的提高可以增加養殖廠生產效益,降低養殖生產成本,是當前養豬場追求的重要經濟效益指標。王立斌等(2021)研究發現,復方中草藥(黃芪、板藍根、益母草、黨參、山楂、當歸、金銀花等)對育肥豬的胴體重和背膘厚有顯著影響。王憲舉等(2020)研究發現,在飼糧中添加不同比例的黃芪粉可以提高藏羊干物質采食量,改善其屠宰性能。彭宏剛(2016)在生長育肥豬飼料中添加不同比例的黃芪多糖,結果發現黃芪多糖組較對照組屠宰性能提高。本試驗研究結果與上述結果一致。在本試驗中黃芪多糖組的背膘厚均有降低的趨勢且屠宰率顯著高于對照組。
肉品質是組織學、營養學、衛生學和加工學特性的總和,是所有質量因素的總和(丁武,2005)。評價肉品質的重要指標主要包括蒸煮損失、熟肉率、滴水損失、pH、肉色、剪切力等。畜禽屠宰以后,肌肉中的糖原迅速降解,產生乳酸,進而導致pH下降(Andrés-Bello等,2013)。本試驗中各組pH在屠宰45 min、24 h和72 h后,試驗組的pH下降較對照組緩慢,這說明添加黃芪多糖可以提高肌肉的抗氧化能力,抑制肌肉的酸敗過程。a值主要取決于肉中的肌紅蛋白、血紅蛋白含量和色素。而肉色的好與否主要由a、b、L值確定,肌紅蛋白含量與a值呈正相關,與b、L值呈負相關。即a值越高肉色越好,b、L值反之(嚴俊,2021)。本試驗中試驗Ⅱ、Ⅲ組的b、L值均低于對照組,說明添加黃芪多糖對肉色的改變有一定的影響。而試驗Ⅰ組的b、L值較高,原因可能是添加量太少,對肉色沒有改變。本試驗中黃芪多糖組的熟肉率顯著高于對照組,0.15%的黃芪多糖組豬肉的剪切力顯著低于對照組,肉質較嫩。許璐(2016)利用黃芪、茴香、陳皮、肉桂超微粉碎后混合制備成復方中草藥添加到育肥豬飼料中,發現降低了pH24h值,熟肉率和肉色的紅度值都有所提高。尹德成等(2021)研究發現,在飼料中添加黃芪副產物可以顯著提高綿羊的眼肌面積和失水率。鄭嫩珠等(2016)在基礎日糧中添加300 mg/kg的黃芪多糖飼喂半番鴨,結果顯示添加黃芪多糖組與對照組相比滴水損失率、蒸煮損失率和剪切力均顯著下降,改善半番鴨的肌肉品質。本試驗結果與上述研究基本一致,總體來說,添加黃芪多糖可不同程度的改善豬肉的肉色,降低肌肉pH下降幅度,提高熟肉率,增強肌肉持水力,改善豬肉嫩度的效果。
3.3 黃芪多糖對育肥豬血液生化指標的影響血清生化指標能反映動物機體的健康狀態,其各項指標與機體健康狀況密切相關,并能反映動物機體新陳代謝的情況(馮會利等,2021)。若血液各種化合物含量發生異常變化就會導致機體出現相應的病癥(李姣清等,2021)。本試驗研究表明,在育肥豬日糧中添加一定比例的黃芪多糖對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總蛋白、白蛋白、尿素氮、肌酐、低密度脂蛋白醇、總膽固醇、血糖含量未產生負面影響,指標指數與對照組數值相近。堿性磷酸酶是一種非特異性磷酸單酯酶,能催化磷酸單酯的水解反應,產生無機磷酸和相應的醇、酚或糖,直接參與鈣磷代謝,從而促進骨骼發育,促進動物的生長性能(Sacks等,1990)。本試驗中添加0.05%和0.10%黃芪多糖組的堿性磷酸酶活性提高了,說明可以提高鈣磷的代謝,促進豬的生長。甄玉國等(2016)研究發現,添加黃芪多糖可以提高斷奶仔豬血清中總蛋白、白蛋白、谷草轉氨酶、谷丙轉氨酶和堿性磷酸酶的含量,提高仔豬的生長性能。本試驗中總蛋白、白蛋白、谷草轉氨酶、谷丙轉氨酶較對照組無顯著差異。這一現象說明添加黃芪多糖對育肥豬無顯影響,對血液生化指標無負面效應。
3.4 黃芪多糖對育肥豬血清抗氧化功能的影響機體內存在的各種抗氧化酶能夠互相合作,共同構成機體對抗自由基的第一道防線,GSH-Px和SOD是機體主要的抗氧化酶(趙嬌,2013)。當動物機體處于嚴重的氧化應激時,機體產生過多的氧自由基會影響機體DNA、蛋白質的代謝,使脂質氧化物丙二醛含量增多,對機體健康極為不利(劉佳等,2021)。SOD是機體內主要的自由基清除酶,催化超氧陰離子自由基歧化為H2O2和O2,從而減少超氧陰離子自由基在機體內的積聚并阻斷其轉化為其他自由基,保護細胞免受傷害(但啟雄等,2015)。GSH-Px是一種重要的抗氧化酶類物質,可與SOD協同作用大幅度降低機體活性氧自由基的產生。MDA是脂質過氧化反應的穩定產物,具有很強的生物毒性,能破壞細胞膜的結構,使細胞腫脹、壞死(張陽等,2021)。有研究發現,在蛋雞和斷奶仔豬飼糧中添加黃芪多糖均可顯著提高血清SOD和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徐盛明等,2017;王翠菊等,2011)。本試驗研究結果與上述研究結果一致,本試驗中添加黃芪多糖有提高血清中GSH-Px活性的趨勢,而且能降低血清中MDA的含量,這表明黃芪多糖有提高育肥豬抗氧化能力的效果。
本試驗結果表明,在育肥豬基礎日糧中添加不同比例的黃芪多糖均可不同程度的提高育肥豬生長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質及抗氧化性能,對血液生化指標無負面效應,其中添加0.15%的黃芪多糖作用效果最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