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振鵬

經過近些年的發展,青島市家電制造業在全國家電制造業領域的優勢趨于弱化,甚至很多產能外遷。如何再造家電制造業新輝煌,是青島市制造業在“十四五”期間取得新突破的關鍵。
制造業是青島立市之本、強市之基。家電制造業是青島市發展最早的制造業集群,也是當前青島市規模和影響力最大的制造業集群。但是,經過近些年的發展,青島市家電制造業在全國家電制造業領域的優勢趨于弱化,甚至很多產能外遷。如何再造家電制造業新輝煌,是青島市制造業在“十四五”期間取得新突破的關鍵。當前,青島市迫切以智能家居生態構建為抓手,加快智能家電產業集群創新發展。
智能家電產業既有優勢也有短板
近年來,家電產業開啟了從傳統家電到智能家電、從被動智能到主動智能、從智能產品到智能生態的轉型升級之路,青島市具有明顯競爭優勢。
一是以品牌優勢領跑產業高端。擁有海爾、海信等世界級頭部企業。海爾并購三洋、斐雪派克、GE、Candy,海信并購夏普、東芝等國外品牌,冰箱、洗衣機、酒柜、冷柜、電視等產品銷量位居全球前列。
二是以技術優勢促進產品創新。初步形成以企業為主導的產業開放創新體系,擁有數字化家電國家重點實驗室、數字多媒體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等諸多國家級創新平臺。
三是以標準優勢推動引領產業發展。海爾主導國家家電標委會4個分技術委員會。海信作為激光顯示器件分技術委員會秘書長單位,聚焦視像領域率先推出疊屏電視、社交電視、全色激光電視等創新產品的完全自主運營。
四是以應用場景開放塑造產業生態優勢明顯。海爾推出全場景定制化智慧成套方案UhomeOS3.0,擁有1.83億用戶,包括智慧廚房、智慧陽臺等12大空間場景。海信推出智慧家居Hi-Smart有線系統,量產智慧家居中央控制器“信果”,建成聚好聯2.0智慧家居物聯網平臺,累計接入設備近千萬臺。
五是集聚產業資源,打造集群創新優勢。目前已經形成以26家骨干企業為核心的智能家電產業集群生態圈,集群企業超過2000家。其中,高新技術企業1218家,占比超過50%;單項冠軍企業13家,獨角獸企業5家、瞪羚企業55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2家。
盡管青島市智能家電產業集群仍然居于全國領先地位,但是仍然面臨一系列發展中的問題。例如,盡管產量增速較快,但相比先進城市仍有一定差距。關鍵產品本地配套率不高,急需強鏈補鏈。集成電路、高端壓縮機、高性能電機等產業發展存在一定差距,顯示面板生產能力仍需進一步提升。當前,廣東、浙江、安徽等地先后出臺十四五期間整合城市有效資源,促進智能家電產業發展的規劃方案。建議青島市集聚政策、資金、市場、技術、土地、人才等各類有效資源注入智能家電產業集群,形成合力共為的攻堅態勢,促進青島市智能家電產業“二次創業”,升級發展。
以智能家居生態鏈構建引領家電產業創新發展
構建智能家居生態,通過系統化的集成服務促進創新技術和產品的研發、應用、市場推廣,促進家電設備更新換代,有效提升用戶黏性、放大家電市場需求,是推動青島家電產業優勢重塑的重要途徑。當前,智能家居藍海的市場競爭甚囂塵上,互聯網企業和家電企業所代表的兩股市場勢力,都在積極爭取。青島市應發揮政策引領作用,釋放城市有效資源,支持龍頭家電企業整合智能家居生態資源,搶占藍海市場。
發揮龍頭家電企業在智能家居生態鏈構建中的資源整合作用。
智能家電跟手機不同。手機用戶去年買海信,今年買華為。“換門”的轉換成本主要是適應新系統的問題。智能家電則不同,由于不同廠家的系統互不兼容,只要用戶一旦作出選擇,“換門”意味著要換掉所有家電。因此,龍頭家電企業在智能家居生態鏈構建中的資源整合作用十分重要。支持青島市龍頭家電企業加快資源整合,爭取捕獲足夠多的用戶芳心,以利于產生持續的延展性。否則,則會被市場所淘汰。一是充分發揮海爾、海信、澳柯瑪等龍頭企業帶動作用,提升龍頭企業“垂直整合”“橫向聯合”能力,強化產業鏈上下游資源整合和供應配套,加快主導產業與互聯網、大數據及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重點支持海爾全面推廣全場景定制化智慧家居成套方案,支持海信打造聚好聯2.0智慧家居物聯網平臺。二是支持龍頭企業全球布局,不斷集聚全球智慧家居生態鏈上的優質資源和創新要素,形成多品牌、多產業鏈、跨生態的全新體系,實現從效率領先、產品領先到技術領先、生態領先,推動青島智能家電產業集群邁入多品牌場景全球化階段。三是支持“檸檬豆”“日日順”等家電產業供應鏈平臺建設和應用,建立安全可控、面向全國、具有規模和影響力的關鍵材料和零部件配套供應體系和售后服務體系,并不斷提升其廣度和深度,形成大中小企業的融通發展。
加強“雙招雙引”,完善智能家居生態鏈,推進智能家電產業集群發展。
完善專班運行保障機制,針對智能家電產業鏈強鏈補鏈加強“雙招雙引”。一是聚焦集成電路、顯示面板、高端壓縮機、高性能電機等短板,制定實施精準招引行動計劃,采取以商招商、小分隊招商、平臺招商、載體招商等多形式招引手段,著力引進一批有利于產業集聚、推進產業升級的大公司、大集團、大項目。二是進一步發揮卡奧斯平臺效應,為中小微企業提供成長沃土,加大對智能家居生態鏈上的家電企業的支持力度,培育出一批競爭力強、成長性好、具有跳躍式發展態勢的中小企業,形成“多梯次”產業發展模式。三是引導大中小企業以“協同創新、模式創新、生態創新、共享創新”為突破口,由智能家電產業專班推進建設智能家電聯合創新中心,促進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穩定發展,為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培育源源不斷的接續動能。
以突破十大關鍵共性技術突破為重點,推進青島市智能家電科技創新能力提升。
以創建國家智能家電創新中心為引領,提升智能家電產業集群技術創新能力。一是加快技術創新體系建設,提升縱向協同創新能力。全力支持海爾、海信、澳柯瑪、科大訊飛、寧波方太、山東小鴨、中國電器科學院、山東省產業技術研究院、深圳和而泰、安徽美芝等實施“集群企業+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式的合作,采取“公司+聯盟”的方式成立國創青島智能家電研究院有限公司,開展橫向協同創新合作,著力破解“卡脖子”問題,創建全國家電行業唯一的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加速突破完全受制于人的短板產品和技術。二是針對產業技術、工藝裝備、核心零部件、關鍵材料、產品設計等關鍵領域的短板與需求開展聯合攻關,實現由共性技術創新向內生升級發展。依托智能家電制造業創新中心,啟動10大關鍵共性技術突破項目,布局6大基礎服務平臺,爭取在產業技術升級、智能技術突破、場景生態賦能方向上攻克關鍵技術難題,打造青島智能家電產業集群發展的強大動力引擎。三是實施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計劃,引進新型顯示面板、系統級芯片,發展超高清視頻設備、周邊產品和內容制作;開發基于人工智能、物聯網技術的智能冰箱、智能空調、智能洗護、智能電視等高端智能家電產品。四是支持集群企業主導或參與制訂修訂國際標準,突破我國家電行業在智能化、高端化、個性化、綠色化升級中面臨的一系列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問題。創建智能家電標準生態聯盟,主導國際標準制定,加快形成以青島智能家電企業為主導的產品標準體系。
推進工業互聯網賦能中小企業,促進智能家居生態鏈完善,實現智能家電產業倍增式發展。
以規劃創新引領、專班協調推進、政策支持到位等舉措整合推進引導家電企業積極用好工業互聯網平臺,加快智能家居生態構建和智能家電產業集群融合創新發展,加快打造具有世界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集群。目前,卡奧斯平臺已鏈接企業近70萬家、服務企業6萬余家,先后主導和參與制定了31項國家標準、6項國際標準。建議青島市堅持推進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支持工業互聯網賦能家電行業中小企業。一是引導家電企業加快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升級,支持企業探索創新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制、在線增值服務、分享制造等“互聯網+先進制造業”新模式。二是推廣基于自主品牌裝備(系統)的智能化示范工廠建設,實施智能制造“1+N”帶動提升行動,培育智能制造生態體系,全面提高智能家電產業集群的發展質量與核心競爭力。三是引導中小企業“觸網”“用網”,采用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在工業互聯網平臺上推出財務軟件和企業資源計劃軟件(ERP)免費使用等優惠引導中小企業以較低成本深度融入工業互聯網。
圍繞智能家居鏈生態構建強化配套要素保障,助推智能家電產業跨越式發展。
研究落實好《青島市“十四五”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規劃》中,關于支持智能家電產業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落實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和資金支持,利用現有財政資金渠道,優化資源配置,加大對集成電路、新型顯示、智能家電等重點產業扶持力度;整合現有財政專項資金和產業基金,積極爭取國家產業投資基金和推動設立本地產業基金,鼓勵社會資本通過多種方式與產業深度合作,形成財政資金、金融資本、社會資金多方投入的格局,支持智能家電產業集群建設。加快實施青島市重點工業產業集聚區創建提升行動計劃,重點推進青島市智能制造應用示范產業集聚區和平度智能家電產業聚集區發展。
圍繞智能家電產業集群發展需求,加大引才育才聚才力度,實施高層次創新人才集聚行動,靶向引進帶技術、帶項目、帶團隊的制造業創新領軍人才,支持校企合作培養復合型拔尖人才。以鏈為引領,著力積極構建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技術鏈“四鏈合一”發展生態,打造全球領先的智能家電產業集群創新高地。
(作者系青島市委黨校青島市情研究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