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青島金家嶺金融聚集區聚焦全市實體經濟和招商引資、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干部作風能力提升三條工作主線,扎實推進財富管理核心區、創投風投示范區和數字金融先行區建設,年度“金融答卷”厚重提氣。
日月其邁,時盛歲新。站在2023年歲首回望,作為青島金融戰線“排頭兵”的金家嶺金融區,砥礪前行、奮勇爭先,以干在實處的行動為城市發展蓄勢賦能。
2022年,青島金家嶺金融區管委簽約深創投等50多家戰略合作伙伴;落戶項目166個,實現到位資金157億元;金融業全年全口徑稅收首次突破100億元……一個又一個碩果,體現了金家嶺金融區發展的新高度。在2023年開篇之際,青島金家嶺金融聚集區2022年度高質量發展十大亮點也精彩呈現。
恒豐理財正式開業? 銀行理財引領財富管理轉型升級
在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市場相對穩定的當下,理財子公司等新業態擁有更加廣闊的市場空間,不僅成為資金來源和企業融資需求的重要橋梁,也是地區經濟發展值得期待的“潛力股”。
2022年8月,恒豐銀行全資子公司恒豐理財正式開業,成為第10家正式開業的全國性股份制銀行理財公司。恒豐理財的獲批開業,使得青島成為除北京、上海、深圳以外,全國第4個同時擁有3家以上銀行理財公司的城市,總數占全國十分之一。2022年,3家理財子公司實現集群化經營,帶動全市財富管理資產總規模突破3萬億元。
眼下,金家嶺金融區正以銀行理財公司集聚為重點打造中國北方資產管理高地,重點培育銀行、證券、基金、信托、保險、期貨、第三方財富公司等各類資產管理機構,在全國形成影響力。
光大理財養老理財產品試點擴容助力青島搶占特色養老產業“新風口”
隨著人口老齡化時代列車加速駛來,居民養老壓力劇增,養老理財需求水漲船高,養老理財產業無論是在現代金融產業中的比重,還是在整個城市的特色養老產業布局中,所處地位都越發重要。依托財富管理機構集聚優勢,金家嶺金融區在養老理財產業拓展上乘勢走在全國前列。
2022年2月,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擴大養老理財產品試點范圍的通知》,養老理財試點擴容至十地十機構。作為首批4家理財公司之一,光大理財也將在以上十地開展養老理財試點工作,公司養老理財產品募集資金總規模上限由100億元提升至500億元。目前,光大理財管理規模超1.3萬億,成立三年來,光大理財累計為投資者這創造收益超過900億元,服務客戶超過450萬。
同時,2022年7月,青島獲批成為首批開展特定養老儲蓄試點城市,11月,試點銀行特定養老儲蓄產品陸續落地。未來,隨著資金需求的不斷旺盛以及居民養老需求的不斷增加,以穩健、長期和普惠為特點的養老型理財產品有望成為穩健投資的熱點產品。
率先打造數字金融先行區? “數字金家嶺”乘勢啟航
如果將金融喻為滋養現代經濟的“活水”,數字金融則可理解為以數字技術重修金融的“水利工程”,讓金融活水源源不斷地流向經濟發展最需要的地方,灌溉出新時代新金融的“萬畝良田”。
2022年6月,中國人民銀行青島市中心支行、市地方金融監管局聯合發布《關于支持創建金融科技先行示范區的意見》,青島金家嶺金融聚集區率先打造數字金融先行區。舉辦金家嶺數字金融高峰論壇、青島數字金融創新大賽,推動配套出臺數字金融產業政策,落地一批數字人民幣、移動支付、供應鏈金融等領域領軍企業,初步形成百億級數字金融產業集群,“數字金家嶺”品牌影響力逐步增強。
金融業全口徑稅收首次突破100億元? 現代金融產業百花齊放
一個真正有聚合力、影響力的金融區,機構要新、業態要全,各種金融業態才能百舸爭流、千帆競發。過去一年,青島金家嶺金融聚集區通過舉辦2022青島·全球創投風投大會金家嶺專場、“金耐冬花”中國財富顧問大賽等活動,匯聚行業資源,不斷增強金家嶺品牌競爭力。
2022年嶗山區金融業全口徑稅收首次突破100億元大關,占地方稅收總收入的比重超過20%,金融業已經成為嶗山區的第一支柱產業。目前,青島金家嶺金融區落戶金融機構和類金融企業超過1200家,涵蓋22類金融業態;其中大型法人機構23家,約占全市的70%;在中基協登記私募基金管理人137家,備案私募基金635只,管理基金規模約1000億元,均居全市首位。金家嶺金融區以全市2‰的面積貢獻全市20%的金融業增加值和嶗山區20%的GDP。
招引落戶項目166個? 優質項目加速金融產業聚集成“勢”
作為一個以金融產業集聚為特色的功能區,金家嶺金融區已明確要勇擔金融戰線“排頭兵”,推動財富管理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核心區建設再上新臺階,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金融力量。
立足于城市發展戰略,金家嶺金融區積極用好市場化、社會化、專業化招商力量,先后簽約深創投等50多家戰略合作伙伴,不斷擴大招商引資“朋友圈”。與此同時,積極開展產業鏈招商、以商招商、基金招商,大力挖掘項目資源,努力擴大招商引資成果。2022年,青島金家嶺金融區共招引落戶項目166個,實現到位資金157億元。其中,過億元項目57個,過10億元項目10個,20億元以上大項目9個。國信期貨等15家持牌機構設立分支機構,國盛資盈綜改基金等一批大型基金落戶,通青融資租賃成為全省首家落戶的融資租賃子公司。
深化金融司法協作? 金融法治環境建設高水平推進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金融安全穩健發展的關鍵在于風控,而良好的金融法治環境則是構建完善風控體系的堅強保障。
2022年,青島金家嶺金融聚集區管理委員會聯合市中級人民法院制定出臺《關于加強金融司法協作 促進金家嶺金融區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在金融區設立人民法院金融審判工作站,凝聚多方力量共同防范化解金融糾紛。同時,嶗山區制定出臺關于建設青島金家嶺金融法務區,推進法律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推出對法律服務機構入駐獎勵、場所補助、人才獎勵等12項重磅支持舉措,真金白銀推動法律服務金融高質量發展。
要想金融發展行穩致遠,必須守牢底線。為增強金融安全保障能力,金家嶺金融區充分發揮好“金智谷”、青島仲裁委國際金融仲裁院、中國金融風險量化研究協同創新中心、青島不良資產協會等部門機構作用,構建起調解、仲裁、訴訟有機銜接的多元化商事糾紛解決機制。
五問五促服務1200多家企業? 厚植金融高質量發展沃土
營商環境,優無止境。青島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中對“加快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作出了明確部署。
作為金融戰線“排頭兵”的金家嶺金融區更是不斷創新工作方法,將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各項部署和要求落到實處,真正成為區域營商環境優化的推動者、踐行者。金家嶺金融區深化融合發展,與市、區各有關職能部門高效協同,在項目研判、政策兌現、服務優化等方面密切配合,形成推進項目落地的強大合力。
金家嶺金融區把“五問五促”作為全年提升作風能力、服務企業的重要抓手。全體工作人員以服務企業為中心,承擔起惠企政策的宣傳員、企業信息的收集員、政企溝通的聯絡員、解決問題的協調員等職責,將服務觸角延伸到全部1200多家金融機構,實行“點對點”定向服務,收集各機構反映困難和問題并逐步解決。
區內上市及過會企業達15家? 金融多種渠道“灌溉”實體經濟
金融與實體經濟共生共榮。立足實體經濟的金融業,正不斷提升服務質效,助力資金有效供給平穩增長,著力助推產業轉型升級。
2022年10月19日,歌爾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創業板IPO申請成功過會。12月23日,青島雷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交所成功掛牌上市。嶗山區內上市及過會企業總數達到15家,股票16只,境內上市企業數量、市值、股票融資額均居全市前列。
與此同時,圍繞上市公司股東減持、增持、市值盤活、資產配置等高頻需求,金家嶺金融區積極探究為企業提供全流程、全場景、全方位深度定制化服務,全力打造島城上市公司集聚地。藍海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企業達到2032家,累計幫助掛牌企業實現融資289.07億元。全區在青島證監局輔導備案企業5家,上市后備力量充足,全區企業上市工作呈現出量質齊升的良好勢頭。
創新建設“金廉盟”清廉建設品牌? 展現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新圖景
任何發展成果的背后離不開風清氣正政治生態的保駕護航。事實證明,政治生態清明,干事創業才有良好環境。
為持續深化金融領域反腐敗工作,全域推進清廉建設,營造良好政治生態,金家嶺金融區創新打造“金廉盟”清廉建設品牌,于2022年9月啟動青島·金家嶺“金廉盟”清廉建設。通過在金融領域構建起“1+1+N+X”清廉工作體系,匯聚成員單位44家,涵蓋金融區各行各業和各個金融業態,開展廉潔教育近500人次,在促進產業發展的同時筑牢風險防控底線,以強力反腐肅紀護航金融業健康發展。
青島·金家嶺“金廉盟”清廉建設案例被評為青島市首屆清廉建設優秀成果,經驗做法在《中國紀檢監察報》、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內部網刊登。
形成41項具備示范效應的金融業務創新? 以金融體制機制創新匯聚發展勢能
實踐出題目,改革做答卷。2022年,青島金家嶺金融聚集區強化改革試點先行探索,促進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帶動其它領域改革縱深推進、同向合成。
全年形成以光大理財擴大養老理財產品試點為代表的41項在全國或全省具備“首批”“首家”示范效應的金融業務創新。創新成立青島金融和財富管理聯合研究與創新發展中心,深度開展課題研究,將部門、機構、協會、高校及科研院所匯集在一起,跨界研究推動行業融合發展。青島銀行、閃收付、數金公服3家金融區機構入選青島市第二批“場景應用實驗室”。世界500強企業英國勞埃德銀行落戶首只QFLP基金產品,港資背景中達QDLP基金和量盈QDLP基金落戶,青島金家嶺金融區成為同時開展QFLP和QDLP雙試點的功能區。
正是通過矢志不渝的改革創新,全方位激活了發展活力,正是一步一個腳印的真抓實干,推動了發展的提速提質。新年伊始,青島在布局全年經濟工作中明確提出要打贏“四場硬仗”,其中“新服務”融合提升、“新項目”持續擴量,都與金融緊密相關。以實干筑基的金家嶺金融區,也將以此為領航,加速聚集優質要素,持續為青島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金融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