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國
黨的二十大報告第二部分《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中寫進了“為政以德”“天下為公”“革故鼎新”等古語,其中蘊含著豐富的治國理政智慧,彰顯出高度的文化自信,這更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黨員干部要深學細照篤行。
“為政以德”(語出《論語》),要不斷加強自身道德修養,做“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的表率。《論語》中說:“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政德是社會道德建設的風向標,維護社會公序良俗的基本要求,也是共產黨人必須堅持的道德操守。黨的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中國共產黨以偉大精神引領偉大事業的歷程,深刻揭示了大德彰、公德昌、私德興的歷史邏輯。新時代的黨員干部要照好黨史這面厚重的寶鏡,筑牢理想信念、錘煉堅強黨性,做到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幟鮮明,在風浪考驗面前無所畏懼,在各種誘惑面前立場堅定;強化宗旨意識,恪守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理念,做到心底無私天地寬;多積尺寸之功,堅持從小事小節上加強修養,嚴以律己,戒貪止欲廉潔修身,廉潔齊家,尤其是在私底下、無人時、細微處不放縱、不越軌、不逾矩,破除“心中賊”,做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的排頭兵。

韓瀟/圖
“天下為公”(語出《禮記》),要解決好“為誰當官、為誰掌權、為誰服務”這一從政為官的根本問題。權力行使事關人心向背,當擁有權力的時候,慎用是最大的價值理念。決不能把公權當私器,更不能當籌碼、做交易。有了對權力的敬畏之心,胸中就有了為官從政的“定盤星”和“壓艙石”,就能把好公私天平,正身律己,如此,方能清除虛榮與權力的腐蝕,克服金錢和美色的誘惑,從政之路就有了可靠的價值指南,定會越走越寬闊。黨員干部要立正“三觀”,謹慎用權,常敲警鐘,常照反面鏡鑒,自覺修剪欲望,從意識里破除“心中賊”,確保“不濕鞋”,永葆共產黨人拒腐不沾的廉正操守,干凈做官。

“革故鼎新”(語出《周易》),要更好地構筑起“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己之生面。”時代沃土中,中華傳統文化芬芳馥郁,與馬克思主義的許多重大觀點具有天然的、內在的契合性,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中國共產黨人不斷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凸顯了中華文化的“民族基因”和“精神力量”定位,彰顯“革故鼎新”的歷史智慧,譜寫了馬克思主義同中華文明珠輝玉映、相得益彰的壯美樂章。國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脈既需要薪火相傳,也需要推陳出新。復興征程上,我們更要激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活力,精準對接百姓需求,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資源沃土上深耕細作,不斷賦予傳統文化新的時代內涵和與時俱進的表達形式,為文化發展注入不竭動力,讓文化自信這棵大樹枝繁葉茂,彰顯中國氣派、中國風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