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維

冬日的大同,清澈的“大同藍”綻放著古都的硬朗和絕美。
? 在大同市城西的中車大同公司總裝車間,一臺蓄電池動力機車正蓄勢待發。這是該公司在“雙碳”目標下繼成功研發氫能機車之后,全新打造的又一款以“綠色”動力為主的“零碳”產品平臺。
? 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引領下,中車大同公司結合綠色、智能的軌道交通研發新理念,深度發力永磁直驅等新興技術。依托大功率電力機車技術創新平臺,公司在行業內首次實現了永磁直驅技術在大功率機車上的應用。
? 軌道交通車輛采用永磁直驅的優勢非常明顯,其取消了傳統的傳動齒輪箱,實現了車輛輕量化的目的,避免齒輪箱油污、橡膠等處理不當對環境的損害,還能在提高系統效率的同時降低噪聲,提升乘客的舒適度。
? 永磁直驅客運電力機車共完成38項型式試驗、10項研究性試驗,試驗結果表明機車恒功區總效率達到90%以上,整車能耗較傳統機車降低約4.5%。按照現有機車運量計算,每年節約電能至少22萬度,大約可供數千戶三口之家一個月用電量;同時二氧化碳排放量每年減少約200噸,相當于百棵闊葉樹一個月二氧化碳吸收量,且機車效率從85%提升到88%以上,不僅有效降低了機械能耗損失,更使驅動系統部件維護周期延長到200萬公里左右,產品綠色經濟效益優勢顯著。
供暖,關系民生。但在如此極寒天氣下保障發電供暖用煤,最首要的就是穩定的運力。不同以往,國家電投內蒙古公司首次采用一款由中車大同公司研制的氫燃料電池混合動力機車,在保障運輸效能的同時,也開啟了氫能在我國鐵路交通領域的應用之門。
? 氫,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一位,構成了宇宙質量的75%。在地球上,氫主要以化合物的形態,貯存于地球上最廣泛的物質水中。作為重要的清潔能源,對氫燃料的合理利用是世界各國競相研究的重要科技高地,特別是在交通領域,氫能開發已經成為重要的產業發展方向,得到了普遍應用。目前,氫燃料在我國已成功實現了在航天、汽車、城市有軌電車等領域的應用。
? 在對傳統動力源進行優化的基礎上,中車大同公司激發新能源應用的創新力,通過氫能實現動力輸出,研制出我國首臺氫燃料電池混合動力機車,牽引我國鐵路裝備進入全球氫能應用“俱樂部”。
? 該款氫能機車是我國氫能源在鐵路機車領域產業化應用的最新成果。機車通過氫氧的化學作用,實現了碳氧化物污染物的零排放,且能量轉換效率是傳統內燃機組的1.7倍左右,機車噪聲降低18分貝左右,具有良好的綠色環保優勢。同時,機車采用模塊化設計,可實現內燃機、電池、氫燃料包等不同動力方式的靈活搭配,運轉、調車、救援,多種任務使命必達。
氣候變化已經成為全球高度關注的環境問題。交通運輸行業是碳排放大戶,以實際行動應對氣候變化不僅是裝備制造企業應盡的義務,更是客戶的需要。
? 中車大同公司基于客戶需求,及時審視到蓄電池成為軌道交通領域應用熱點的先機,為廠礦等相關企業量身打造新型蓄電池動力機車。機車可以在無電區線路上無污染、零排放的綠色運行,并適應站場、調車場過駝峰、長大坡道或其他短距離運輸等特殊使用環境,能夠滿足大型工礦企業(如煤礦、鋼廠)的運輸需求。
? 業務和市場的突破要靠產品,產品要靠技術來支撐。
? 結合環境與人的“雙環保”設計理念,中車大同公司研發團隊將磷酸鐵鋰電池和鈦酸鋰電池兩種綠色環保電池創新用于這款蓄電池動力機車,用戶可以根據實際需求選擇“最佳匹配電池”,無論是容量大、高溫性能優異的磷酸鐵鋰電池,還是快充性能好、循環壽命性能較長的鈦酸鋰電池,兩種電池均不含任何重金屬與稀有金屬,無毒、無污染。在隧道封閉環境運行時,無尾氣排放也有利于確保駕乘人員的身體健康。在駕控體驗方面,機車降噪效果顯著,中央司機室在人機工程學基礎上應用了雙側走廊結構,創造了良好的視野條件,為司乘人員帶來“身、心、耳、眼”全方位的舒適駕控感受。
“雙碳”大勢所趨,工業領域的節能提效至關重要。
? 中車大同公司將環保優先的理念融入日常管理和生產,推動節能降耗,開展污染防治,以更加環保、高效的產品及服務方案實現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 以“零排放”機車為引擎,中車大同公司緊緊圍繞中國中車總體戰略目標,積極推動新能源領域的科技創新,實現了全部機車產品的“零碳”排放和對未來軌道交通產品和系統平臺的綠色布局全覆蓋。隨著中國中車“一核三極多點”業務架構模式的搭建和完善,綠色投資、綠色創新、綠色產品、綠色制造、綠色服務、綠色企業的“6G”戰略規劃,已然成為公司行動的發展著力點,并不斷激發著綠色新動能。
? 車輪滾滾,道途彌堅。越來越多的國家政府正在將其轉化為國家戰略,“無碳未來”成為國內外科技實力展示的新高地。在這樣的背景下,只有真正洞見“雙碳”目標引發革命性變化和蘊藏巨大發展潛力的國家,才能在這個歷史進程中行穩致遠;只有那些主動順應碳中和發展趨勢,及時把握綠色、低碳和零碳轉型機遇的企業,才能獲得發展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