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銀保監會1月9日發布的消息,銀保監會發布了《銀行保險監管統計管理辦法》(下稱《辦法》),自2月1日起施行。《辦法》首次提出并明確監管統計工作歸口管理要求,并就提高銀行保險機構統計數據質量提出具體要求。
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辦法》在修訂過程中充分征求并吸取了行業意見,應有利于推動和加強銀行保險機構監管統計管理,規范監管統計行為,提升監管統計數據質量,強化監管統計數據安全保護,促進監管統計工作持續高質量發展。
監管統計是銀行業保險業監管的重要基礎性工作。《辦法》的主要內容包括監管統計管理機構、監管統計調查管理、銀行保險機構監管統計管理、銀行保險機構監管統計管理等。其中,關于監管統計調查管理,《辦法》規定了監管統計調查原則、監管統計調查分類、派出機構臨時統計調查、監管統計資料管理、監管統計資料公布等監管要求。
1月11日,商務部、中國人民銀行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支持外經貿企業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的通知》提出,鼓勵銀行開展境外人民幣貸款,支持對外投資、對外承包工程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鼓勵對有實際需求且符合條件的境外項目和企業優先采用人民幣貸款等。
《通知》提出,各地商務主管部門和人民銀行分支機構要結合當地實際采取針對性舉措,為人民幣跨境使用創造良好政策環境。要積極推動將跨境人民幣便利化措施納入相關領域支持政策,有條件的地方可推動納入優化營商環境工作舉措及相關考核目標。
為更好滿足企業跨境投融資需求,《通知》鼓勵銀行境內外聯動開展境外人民幣貸款業務,支持對外投資、對外承包工程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鼓勵對有實際需求且符合條件的境外項目和企業優先采用人民幣貸款。

2023年中國人民銀行工作會議1月4日上午以視頻形式召開。工作會對2023年工作任務進行部署,涉及貨幣政策、房地產、人民幣匯率、金融穩定、平臺經濟等重點。
會議要求,2023年,人民銀行系統要認真履行國務院金融委辦公室職責,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大力提振市場信心,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持續深化金融改革開放,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1月30日,中國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發布《關于2022年第三季度銀行業消費投訴情況的通報》《關于2022年第三季度保險消費投訴情況的通報》(以下簡稱《通報》),通報了中國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接收并轉送的銀行業保險業消費投訴情況。
《通報》指出,中國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2022年第三季度共接收并轉送銀行業消費投訴75627件。其中,涉及國有大型商業銀行19870件,占投訴總量的26.3%;股份制商業銀行30450件,占比40.3%;外資法人銀行420件,占比0.6%;城市商業銀行(含民營銀行)12342件,占比16.3%;農村中小金融機構5402件,占比7.1%;其他銀行業金融機構7143件,占比9.4%。
1月30日,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財產保險業積極開展風險減量服務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據悉,《意見》從擴展服務內容、拓寬服務范圍、豐富服務形式、強化內控管理和提升信息化水平等方面對財險公司開展風險減量服務提出要求,進一步推動財險業高質量發展。
銀保監會相關負責人表示,財險業開展風險減量服務的目標和定位是,應把服務人民群眾、服務實體經濟、服務社會穩定作為財險業開展風險減量服務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減少風險隱患、降低重大風險損害為目的,積極協助投保企業開展風險減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