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

商業銀行2023年“開門紅”已經拉開帷幕,不少銀行人的朋友圈也活躍起來,開始預熱“開門紅”活動。
銀行“開門紅”是指商業銀行借助春節推出的各類營銷活動。對于銀行全年的業務發展而言,“開門紅”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通俗來說,銀行人的“開門紅”就相當于電商人的“雙11”。以往通常在12月或來年1月進行,但現在越來越早,11月就進入儲備月了。
目前,已有多家銀行在網點布置、活動營銷等方面為“開門紅”造勢。對于各家銀行來說,禮品是“開門紅”期間招攬新老客戶的“法寶”。而各銀行在推銷存款產品的同時,各類銀保、理財產品也是“開門紅”推銷的主力。每年“開門紅”時期,會開放一些保險的躉交產品額度、業績比較基準較高的理財產品等。
具體來說,今年的銀行“開門紅”主要注重在兩個方面。零售端方面,銀行重點業務包括住房按揭、消費貸、個人養老金等,主推產品包括定期存款、理財型保險等。對公方面,小微、綠色、制造業等領域客戶成為各行“必爭之地”。
今年銀行的“開門紅”營銷活動與往年略有不同。
攬儲方面,銀行吸儲需求出現分化,逐步擺脫“價格戰”,更側重以服務見長;產品方面,大額存單和保險備受青睞,客戶對理財產品需求相對謹慎。
在近期銀行理財和基金行情不太理想的情況下,能夠確定收益的存款類產品成為“香餑餑”。以前客戶更偏向于短期理財,隨著近幾年理財收益一直下調,現在的客戶慢慢偏向于長期投資。尤其是大額存單仍受到市場關注,多家銀行目前大額存單3年期及5年期趨緊,大部分銀行均為售罄狀態。
而有的部分銀行則側重向客戶重點推薦基金和保險產品。由于目前大盤仍然處于歷史低位,在客戶風險承受能力適當的情況下,更為推薦購買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

中國銀行研究院博士后杜陽表示,銀行主推同業存單基金主要有兩方面原因,第一,同業存單基金屬于低風險產品,更符合當前投資者的風險偏好;第二,2023年是現金理財新規正式實施的第一年,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收益率降低,銀行通過推出同業存單基金等低風險高流動性產品,可以有效承接這部分理財需求。
郵儲銀行北京西城區某支行大堂經理表示,今年該行開門紅主推的產品包括幾款中小保險公司推出的理財型保險。“存款利率一直在下行,購買理財型保險可以長期鎖定利率,年化利率能達到3.5%左右。”該大堂經理稱,目前購買相關保險可積分兌換禮品,客戶非常多。
有不少業內人士表示,在2023年“開門紅”備戰中,攬儲仍然是營銷重點,當下儲蓄利率較低,市民儲蓄積極性也較高,因此獲取低成本的長期儲蓄資金能為后續信貸業務提供有利基礎。
個人養老金制度啟動實施以來將滿3個月,借助銀行“開門紅”,2023年以來個人養老金基金全部實現正收益。
Wind數據顯示,截至2月7日,在133只個人養老金基金Y份額產品中,中歐預見養老2050五年持有(FOF)Y是年內收益率最高的,為8.39%;除此之外,還有5只個人養老金基金Y份額產品年內收益率超過6%,分別是廣發養老目標日期2050五年持有期混合發起式(FOF)Y、華夏養老2045三年持有混合(FOF)Y、華夏養老2040三年持有混合(FOF)Y、華夏養老2050五年持有混合(FOF)Y與中歐預見養老2035三年持有(FOF)Y。
2022年11月,我國養老保險體系第三支柱的個人養老金制度正式啟動實施。由于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具有唯一性,參加人只能選擇一家符合條件的商業銀行確定一個資金賬戶。
因此,不少銀行借助“開門紅”活動順勢發展個人養老金、手機銀行等主推業務。為了吸引新客戶開設個人養老金賬戶,多家銀行網點從費率優惠、減息讓利、現金紅包、微信返現、專人服務到銀行積分等各種優惠活動應有盡有。福建多家農商行宣傳材料顯示,手機銀行新客戶首次注冊,即可領取一份10元話費,有的銀行甚至開通個人養老金賬戶最高可獲得100元話費。

“針對已在我行手機銀行APP注冊開通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的客戶,現在通過APP完成單筆繳存達到100元的客戶,即可領取禮品券?!北本┿y行復興支行零售客戶經理介紹,個人養老金制度的實施方便客戶根據自身的經濟狀況和實際需求,提前規劃部分資金,為今后的養老生活做好儲備。
在儲蓄方面,北京銀行專門為開通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的客戶推出受存款保險制度保護的專屬存款產品,產品期限覆蓋3個月、6個月、1年、2年、3年、5年,最高利率達3.30%,保本保息、1000元起存、購買便捷。在基金方面,北京銀行引入符合金融監管機構要求、運行安全、成熟穩定的養老目標基金產品,并為開通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的客戶設置專屬Y份額,推出“Y份額 0費率”的優惠政策,且產品多為一年、三年、五年期持有,滿足客戶差異化投資需求,提供多樣化養老投資體驗。
目前,個人養老金賬戶的開設迎來一波高峰期。開戶繳存后,如何選擇?個人養老基金這樣大體量、長周期的產品還是值得大家關注的。作為個人,可以密切關注基金機構的相關信息,了解清楚產品的情況,根據自身風險偏好選擇產品。
對機構來說,快速增長的養老金市場對資金托管、投資管理等一系列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養老金管理機構如何在提升運營和風險管理效率的同時,保證高質量的發展,是當前需要面臨的重要問題。
隨著經濟預期好轉,銀行“開門紅”的信貸投放壓力也有望得到緩解。
Wind數據顯示,截至2月8日,9家機構對1月新增人民幣貸款的預測值介于3.5萬億元至4.5萬億元之間,均值為4.08萬億元,低于4.9萬億元的實際值。1月人民幣新增貸款規模,創單月信貸增長歷史新高。
企業信貸強勁一方面是金融機構積極備戰開門紅;另一方面是基建、制造業帶動,令寬信用政策效果現象,而制造業和基建領域信貸需求擴張抵消了房地產企業信貸融資低迷表現。
2023年1月10日,人民銀行和銀保監會聯合召開的主要銀行信貸工作座談會指出,各主要銀行要保持對實體經濟的信貸支持力度,加大金融對國內需求和供給體系的支持,做好對基建投資、小微企業、科技創新、制造業、綠色發展等重點領域的金融服務,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有序,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以上的數據足夠表明,這是銀行業在做好對基建投資、制造業等重點領域的金融服務方面,是監管部門以及一些地方政府的明確要求。

除了監管部門以外,一些地方政府也在“開門紅”季節出臺了關于推動經濟整體向好運行的相關通知,并明確提出貸款增量目標。
事實上,“開門紅”期間,銀行通過各種形式的活動降低貸款利率從而留住老客戶或者吸引新客戶是常見的做法,既包括個人貸款,也包括對公貸款。
今年以來,大行、股份行則內卷優質企業降價促投放。1月10日,溫州市國資委發布的一則信息顯示,溫州市交發集團爭取到農業銀行經營性貸款授信20億元,目前已根據資金需求陸續放款9億元,年利率僅為3.1%。貸款使用靈活,較原貸款利率下降了180BP,預計可節省利息支出約2400萬元,延長貸款期限約8年。
“開門紅”的熱度還在繼續。不過,在談及今年商業銀行整體經營和壓力情況下,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今年的息差壓力仍然較大。由于去年LPR一年期利率累計下調15個基點,五年期利率累計下調35個基點,對2023年資產重定價有一定壓力,而負債端存款定期化趨勢明顯,成本較高,今年將加大活期存款的拓展力度,持續對高成本存款進行壓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