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凌 婕
北京時間8月21日凌晨的敗者組次輪較量中,中國戰隊EDG 鏖戰三場不敵衛冕冠軍LOUD,止步2023 無畏契約洛杉磯全球冠軍賽六強。
當次的無畏契約全球冠軍賽有EDG、BLG、FPX 三支中國戰隊參賽,其中EDG 和BLG 成功打入淘汰賽階段。作為彼時尚未設有聯賽的新晉賽區,它們在淘汰賽的每一步都算是在創造歷史。BLG 取得了中國戰隊在無畏契約全球冠軍賽上的首場勝利,EDG 則創造了中國戰隊在無畏契約全球冠軍賽上的最好成績。隨后,韓國戰隊DRX 被兩個月前剛拿下東京大師賽冠軍的FNC 擊敗,同樣止步六強。
拳頭游戲的另一個項目中,誰敢想象這樣的場景?
或許有人會說,MOBA 與FPS 終究不同,歐美玩家就是比亞洲玩家擅長玩槍,但在賽場上,依然存有一支亞洲戰隊——由兩個印度尼西亞人、一個馬來西亞人、一個新加坡人以及一個俄羅斯人組成陣容的東南亞戰隊PRX。或許有人又會說,那個俄羅斯人才是“大爹”,但在那個俄羅斯人無法出戰的東京大師賽上,換上一個泰國人的PRX 也戰至季軍。
在我看來,無畏契約這一電競項目的有趣之處便在于其所形成的對抗格局。
2023 無畏契約洛杉磯全球冠軍賽四強隊伍已全部產生,來自太平洋賽區的PRX、來自EMEA 賽區的FNC、來自美洲賽區的EG 和LOUD 將于8月25日至8月27日決出今年的世界冠軍。成立于1999年的EG 和總部位于英國倫敦的FNC 是大家早就熟知的歐美電競俱樂部,前者的無畏契約陣容由四個美國人和一個柬埔寨人組成,后者的無畏契約陣容由一個英國人、一個芬蘭人、一個土耳其人、一個瑞典人和一個俄羅斯人組成。LOUD 則是在近幾年來快速發展起來的巴西俱樂部,其無畏契約陣容由四個巴西人和一個阿根廷人組成。
此次無畏契約全球冠軍賽四強有“西”有“東”,有“北”有“南”,而這樣的場景并非第一次出現。2020年首次無畏契約全球冠軍賽上,由阿根廷人和智利人組成陣容的南美戰隊KRü 就曾打入四強。雖然KRü 在全球范圍的影響力仍無法同EG、FNC 這樣的俱樂部競爭,但它有自己的本土運營方式。通過自身與前阿根廷國家隊前鋒塞爾希奧·阿奎羅的關系,它讓利昂內爾·梅西都穿上了KRü隊服,利用足球天團在南美吸引了大量觀眾。
許多電競項目都建有自己的全球體系,來自各個國家的戰隊一起參加一年中最有分量的比賽似乎沒有什么特別的,可仔細想,它們真的是在同一水平上角逐?它們真的不僅僅是參賽還對冠軍有競爭力?
reddit 有帖子討論,只要韓國人和中國人還有興趣玩英雄聯盟,西方就永遠不會贏得全球總決賽。對于今年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賽制改為瑞士輪,不少人覺得,除了增加新鮮感,更重要的是讓歐美戰隊能有機會從中韓戰隊的封鎖中突破。這個帖子還提到了也被視為主流電競項目之一的DOTA2,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中西方戰隊交替贏得國際邀請賽冠軍,而在講電競繞不開的韓國,人們對它并不感冒。前面說的PRX 原本活躍于CS:GO 賽場,由于東南亞玩家對CS:GO 沒有多少興趣,CS:GO 賽事分配給亞洲預選賽名額很少,才無奈轉戰。在歐美受歡迎的CS:GO 難以在東南亞流行,而東南亞受歡迎的一眾手游項目也難以進入歐美。
不同地區的玩家和觀眾喜歡不同的電競項目,大家早就習以為常,但其本質是,雖然大家說著電競是全球化程度較高的內容形式,但彼此依然被隔絕著。
在新冠疫情大流行中推出的無畏契約可以說是少有地集合了大范圍的玩家和觀眾,并可能是目前競技水平發展最為均衡的一個電競項目,這跟單純的高收視率是不同的。簡單來講,它更能夠構成一種雙向關系。例如LOUD 和ZETA 分別作為巴西和日本的代表,是葡萄牙語頻道和日語頻道的收視擔當,而在跟頂級對手的比賽中促成交流,讓巴西和日本外的更多人開始關注當地電競。
后疫情時代,地緣政治充斥著不確定性,經濟增速下行的壓力加大。無論是國與國間,還是人與人間,思想的傳導與文化的共振正在變得越來越弱。換句話說,人們相互影響來達成共識的成本正在變得越來越高,這也許會是電競可以發揮作用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