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立菊
(四川省綿陽市涪城區農業農村局,四川 綿陽 621000)

隨著人們對于生活質量的追求日益提高,畜牧經濟發展顯得愈加重要。為了構建更加和諧高效的畜牧生態經濟循環發展體系,進一步促進我國畜牧業發展,要積極采取相應措施,將現代化科學技術充分融入到畜牧業生產中,大力宣傳生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1.1 發展理念 當前隨著時代的進步,各行各業得到了轉型發展,畜牧業生產管理人員由于受自身文化水平限制,缺乏深入貫徹落實環境保護的理念,只重視生產效益,沒有認識到生態環境是畜牧經濟發展的根本,對生態環境保護重視不夠,嚴重制約畜牧經濟的發展。隨著時代的發展,科學技術不斷創新突破,新設備不斷涌現,而畜牧從業者沒有將先進技術有效應用于畜牧經濟發展,沒有對生態環境保護起到積極作用。
1.2 畜牧科技推廣 畜牧生態經濟與先進的科學技術密不可分,但目前畜牧產業各地發展不均衡,很多仍停留于傳統模式,未建立完善科學的生產及發展系統機制。在畜牧經濟發展過程中,沒有充分利用科學技術,形成高效環保的畜牧經濟發展體系。在環保方面缺乏投入力度,導致環境持續惡化,嚴重制約畜牧經濟的發展。
1.3 法律意識 在畜牧經濟發展過程中,我國雖然制定了相關的法律法規,但在生產過程中,對養殖者的宣傳力度不夠,處罰不嚴,環保意識較差。
1.4 監督機制 在畜牧經濟發展過程中,相關監督機制不夠完善,沒有對從業者做好正確的引導、扶持、保護。市場不夠成熟,也嚴重制約我國畜牧業生態經濟的可持續健康發展,因此加強監管,重視對當前現狀的分析研究,不斷采取相應的措施,對促進畜牧生態經濟的可持續健康發展尤為重要。
1.5 發展模式 在畜牧經濟發展過程中,發展模式仍然以小農經濟為主,采用粗放型的模式,在養殖過程中忽視對自然生態資源及地理環境的污染破壞,不能保障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的源頭,造成飼養耗能污染大的現狀,導致畜牧生態經濟發展受到阻礙。
2.1 轉變觀念,重視畜牧生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要積極轉變傳統思想觀念,充分認識畜牧生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全面開展畜牧生態經濟活動。要積極借鑒發達國家在發展畜牧生產經濟方面的成功經驗,找準實現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點,不斷倡導發展畜牧生態經濟。要將宣傳渠道進一步擴寬,通過抖音、微博、公眾號等媒體渠道建立相應的宣傳系統,讓消費者形成良好的生態消費觀,在滿足自身需求的同時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從業人員要加深對畜牧生態經濟的了解,積極擴寬畜牧經濟的發展渠道,為畜牧經濟生態的可持續發展創造良好環境。做好宣傳工作,為養殖人員宣講發展畜牧生態經濟的重要意義,使養殖人員自覺進行畜牧生態生產養殖,不斷促進畜牧生態經濟的發展。
2.2 政策扶持,充分發揮政府職能職責 發展生態畜牧經濟離不開政府的支持,要重視對畜牧生態經濟的監督調控,構建完善科學的法律法規,將政府相關部門的職能充分發揮出來,促進市場健康發展。在發展畜牧經濟的過程中,要立足于實際,制定科學合理的畜牧生態經濟消費措施,針對畜產品市場存在的問題,調整畜牧生態經濟發展情況,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的建設,提高市場競爭力。重視畜產品的生產加工,加大畜牧生產的扶持力度,制定與落實發展畜牧生態經濟的相關措施,為畜牧經濟的生態發展提供有力保障,奠定堅實的政策基礎。
2.3 科技創新,加強科學技術的推廣應用 應用最新科學技術,建立良好的畜牧生產機制。加大對養殖人員的培訓力度和資金投入力度,將畜牧養殖生產與科技相結合,減少生產成本。要重視對當地畜牧生態經濟的調查研究,分析當地畜牧經濟與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加大技術支持,針對不同的養殖規模提供不同的技術引導。要創新畜牧管理理念和技術,不斷升級改造傳統的畜牧養殖方式,降低生產成本和環境污染,推動畜牧生態經濟可持續發展。不斷提高畜牧新品種的培育水平,提高畜牧生產水平和質量,降低生產消耗。優化和改良飼料配方,確保飼料的安全性和消化率,不斷做好技術的革新,提高養殖技術的推廣效率,進一步提高市場競爭力,推動畜牧生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2.4 優化飼養管理,減少人為因素對生態的破壞 要減少糞污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注重營養搭配;科研部門要及時做好優良畜牧品種的培育工作,及時淘汰劣質品種,積極推廣優質飼料,在養殖過程中禁止藥物和催肥飼料的應用;要合理使用環保添加劑,提高飼料的使用價值,飼料調配過程中,傳統的飼料飼養方式無法滿足當前的生態環境,生態經濟發展要求進一步采用分段飼養的方式,將不同的畜禽分開飼養,同時根據不同生產階段調配不同的營養成分;引進更多的畜牧養殖品種,改變現有品種,對養殖品種不斷進行優化;進一步做好動物的檢驗檢疫工作,完善相關的檢驗檢疫標準,建立健全動物疫病風險評估與預測機制,引導畜牧養殖人員做好采藥處理,嚴格管理養殖場用藥規格與次數,減少藥殘對生態環境的污染與破壞。
2.5 重視草原生態,合理開發草地資源 在草原生態環境管理過程中,要科學合理地開發牧草資源,避免過度破壞生態環境去獲取較高的經濟效益。牧草是草原畜牧業發展的重要元素,要重視對草原植物的可持續開發,加強草原環境保護,不斷完善現有的法律法規。建立草場畜牧生產平衡的管理機制,要根據本地區條件開發新的飼料來源,合理規劃草原建設規模,種植優質牧草。按照畜牧業可持續發展標準,實現草場生態優勢的最大化,避免草場荒蕪和超載。同時要做好畜禽品種資源體系建設以及草地資源體系建設,保障草原生態安全。
綜上所述,畜牧業與人們的生活水平息息相關,要促進畜牧生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必須積極轉變傳統觀念,引進現代化科學技術,加強對生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宣傳力度,改變消費者的消費觀念,優化飼養管理,減少養殖環節中人為因素的破壞,合理開發草場資源,通過一系列措施的推進落實,最終實現畜牧生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