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德純,吉文匯,黃 堅,湯 承*
(1.西南民族大學畜牧獸醫學院,四川 成都 610041;2.動物醫學四川省高校重點實驗室,四川 成都 610041)
亞硝酸鹽普遍用于食品加工等行業[1]。機體攝入過量亞硝酸鹽,會影響血紅蛋白運輸氧的過程,亞硝酸鹽在機體中可以把氧合血紅蛋白氧化為高價鐵血紅蛋白,失去運輸氧氣的功能,最終導致各組織器官缺氧[2],出現頭暈、昏迷甚至休克等反應,可因呼吸衰竭致死[3]。常有人誤食亞硝酸鹽中毒的報道[4],中毒后的臨床表現有頭暈、心悸、嘔吐、腹瀉等癥狀。亞硝酸鹽中毒也多發生于豬,偶有牛、馬、羊等家畜發生[5-6]。目前,關于仔豬亞硝酸鹽中毒的已有一些報道,但關于不同劑量引發亞硝酸鹽中毒的臨床表現和救治效果的研究較少。本試驗通過復制仔豬低劑量亞硝酸鹽(0.25 g/kg)和高劑量亞硝酸鹽(0.50 g/kg)中毒模型,來探究豬亞硝酸鹽中毒的發生發展情況,為防治亞硝酸鹽中毒提供參考依據。
1.1 試驗分組 仔豬45頭,分為三組:試驗組低劑量組(0.25 g/kg 亞硝酸鈉),高劑量組(0.50 g/kg亞硝酸鈉)和對照組(等體積的生理鹽水),每組3個重復,每個重復5只。
1.2 試劑 分析純亞硝酸鈉(純度99.0%,成都市科龍化工試劑廠),亞甲藍注射液(哈爾濱生物制品二廠有限責任公司),維生素C注射液,0.9%生理鹽水注射液,犬眠寶注射液。
1.3 臨床體征觀測 先對仔豬進行系統的檢查,包括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心血管系統和泌尿系統等的系統檢查。測量仔豬安靜狀態下的體溫、脈搏、呼吸數和體重,觀察仔豬的可視黏膜及耳血管的顏色,口腔唾液和精神狀態,采食和飲水情況,糞便和尿液狀況,口腔唾液量和肛門外周分泌物等。
1.4 中毒模型復制 將亞硝酸鈉用生理鹽水配制成30%溶液濃度。低劑量組按每千克體重0.25 g/kg 灌服,高劑量組按每千克體重0.50 g/kg灌服,對照組灌服等體積的生理鹽水。保定者雙手擒住豬的耳朵,右肘夾緊仔豬胸腹。術者從仔豬嘴角或口腔正中持灌藥器將亞硝酸鈉溶液注入豬的口腔深部,另一只手撫摸其咽部促使其吞咽。記錄灌服時間,并隨時觀察仔豬的臨床癥狀如呼吸方式、呼吸數和精神狀態等。
1.5 中毒的解救 各組隨機選取2只仔豬,待仔豬出現中毒癥狀的時候,助手用手指壓迫豬耳基部阻塞血液流通,使血管充盈怒張,注射者左手抓住豬耳,以10°~15°的角度向近心端刺入血管,如有回血,表示針頭已刺入血管,此時放開耳根部,按每千克體重0.2 mL緩慢注入亞甲藍注射液,同時肌注維生素C注射液6 mL。觀察并記錄解救效果。
1.6 仔豬的剖檢 試驗組仔豬因高度呼吸困難窒息而死后,立刻進行剖檢;對照組仔豬先用“犬眠寶”麻醉后,心臟注射飽和氯化鉀溶液進行安樂死,隨后剖檢。
1.7 數據分析 用SPSS 19.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各組間的差異顯著性。
2.1 生理體征變化 在灌服亞硝酸鈉前后,檢測試驗組和對照組仔豬的體溫、心率、呼吸數等情況(詳見表1)。

表1 各組仔豬攻毒前后生理體征對比
2.2 試驗組仔豬發病情況(表2)低劑量試驗組在灌服亞硝酸鈉溶液后1.5~2 h發病,口吐白沫,多次嘔吐,精神沉郁,呈祈禱姿勢有腹痛的表現,后喜臥,逐漸站立不穩,倒地,呼吸困難,呼吸和心率增加。仔豬出現劃水樣姿勢,神經癥狀明顯,出現腹瀉排便、排尿5~7 次。眼結膜顏色由粉紅色逐漸變白,耳根部和鼻盤由粉色轉為藍紫色,呼吸呈深而大的節律,耳、鼻、四肢厥冷,肌肉戰栗,末期出現強直性痙攣,窒息而死。

表2 仔豬發病時間和主要臨床癥狀
高劑量試驗組仔豬的發病時間在35~60 min,灌服亞硝酸鈉后最早出現的是神經癥狀,初期正常覓食,不久即站立不穩,共濟失調,步態蹣跚,由短時間的精神興奮立刻轉為精神抑制。眼結膜變白,鼻、口腔黏膜、耳根部轉為藍紫色。心跳急速而亢進,呼吸加快,后轉為深呼吸。倒地不起,呈劃水樣姿勢,抽搐,角弓反張,四肢厥冷,眼結膜變為藍紫色,肌肉戰栗,強直性痙攣,庫斯茂爾氏呼吸,迅速死亡。
低、高劑量試驗組出現中毒癥狀的時間差異較大,同組豬只同時或相繼發生。低劑量試驗組仔豬在灌服亞硝酸鈉2 h 內相繼出現癥狀,中毒發生時間比高劑量試驗組的長。對照組仔豬用生理鹽水灌胃后行為正常,未出現明顯異常。
2.3 解救后的臨床癥狀 低劑量組仔豬在神經癥狀明顯的時候,從耳靜脈推注亞甲藍注射液,5~10 min后仔豬呼吸困難有所緩解,后精神狀態逐漸好轉,約20min后排出淡藍色尿液。40min后心率、呼吸等生命體征逐漸恢復正常,食欲恢復。
高劑量組仔豬從發病到死亡的時間較短,發病急,救助效果一般,均死亡。
2.4 剖檢病理變化 與對照組相比,低劑量和高劑量試驗組仔豬的血液呈暗紅褐色醬油狀,凝固不良,氣管黏膜有泡沫狀出血;對照組仔豬的肺部未見異常,試驗組仔豬的肺臟發生水腫,充血,甚至有出血斑;對照組仔豬的胃底黏膜未見異常,試驗組仔豬的胃底黏膜大面積充血、脫落;對照組仔豬的脾臟未見異常,試驗組仔豬的脾臟、肝臟和腎臟呈紫黑色,心外膜上有出血點。
亞硝酸鹽主要從氧化作用和擴張血管兩個方面引發機體損傷。首先,亞硝酸鹽使血液中的二價鐵血紅蛋白氧化成三價鐵血紅蛋白[7],這種轉化是可逆的,少量亞硝酸鹽引發的高鐵血紅蛋白數量較少時,機體可自行解毒,但當約30%以上的高鐵血紅蛋白存在時,仔豬就表現出明顯的中毒癥狀[8],當高鐵血紅蛋白濃度達60%~70%時就會引起死亡,且病程發展較快,死亡率高。因高價鐵血紅蛋白不能輸送氧,且抑制氧合血紅蛋白釋放氧,阻礙氧的輸送和利用,從而引發全身組織器官缺氧[9]。其次,亞硝酸鹽使仔豬末梢血管發生擴張而導致血壓下降,外周循環衰竭,這是仔豬耳鼻、四肢等發生厥冷的原因。亞硝酸鹽對消化道具有強烈的刺激作用,導致低劑量組和高劑量組仔豬的胃底黏膜均發生大面積充血、出血,胃黏膜脫落。低劑量組仔豬出現流涎、口吐白沫、嘔吐、腹痛、腹瀉等癥狀。
有研究表明,攝入0.2 g以上的亞硝酸鹽就可引發中毒,3 g以上則可致死亡[10]。生產實踐中對仔豬亞硝酸鹽中毒應重在預防,改善青綠飼料的加工和堆放方式,青綠飼料盡量生喂,不宜放置過久,生、熟青綠飼料應攤開敞放,避免長期堆放;避免采割施用重氮肥或農藥的青飼料,減少硝酸鹽或亞硝酸鹽的攝入;避免攝入含硝酸鹽較多的田水或青草漚肥的坑水。
本研究復制了仔豬亞硝酸鹽中毒模型,低劑量組仔豬灌服亞硝酸鈉后的發病時間較高劑量組時間長,最先出現消化系統癥狀如流涎、嘔吐、腹瀉等;高劑量組仔豬最初表現為神經癥狀,如站立不穩、共濟失調等。低劑量組可被特效解救藥亞甲藍成功救治,而高劑量組發病較快難以解救。尸體剖檢發現低、高劑量組仔豬的血液呈暗褐色,凝固不良;胃底黏膜充血、出血和脫落;肝腎臟呈褐色;心包膜有出血斑;肺臟充血、出血。研究結果表明,0.25 g/kg劑量的亞硝酸鈉即可導致仔豬急性中毒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