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澤鄉,曹廣芝,范昌順,趙鴻璋
(1.河南省海創牧業有限公司,河南 商水 466100;2.河南省周口職業技術學院,河南 周口4 660003;3.河南省商水縣畜牧局獸醫監督所,河南 商水 466100;4.河南省沈丘縣農業農村局,河南 沈丘 466300)

槐山羊俗稱槐皮山羊,以適應性較強、皮質好、肉質好、繁殖性能高等特點聞名于世,因產于河南省沈丘縣槐店鎮而得名。
為了更好地發揮當地資源優勢,提高養羊經濟效益和生產效率,結合槐山羊的生物學特性,本文總結出了一套適合槐山羊的生產飼養管理規程。
科學的選址和合理的建筑布局,是實現高效養殖的基礎,羊場建設用地必須遵守國家土地利用相關法規,建在地勢較高、干燥、避風向陽、排水方便的地方。羊舍的建筑,應以符合其生物學特征和經濟耐用、美觀方便為原則,做到冬暖夏涼、空氣流暢、寬敞明亮。水電、交通、通訊能滿足生產生活需求。羊場總體設計應遵循生活區和管理區位于生產區的上風方向。獸醫室、病羊隔離區、貯糞池要建在生產區的下風方向,做到生產區和生活區相隔離、病羊和健康羊相隔離,原料、產品、副產品、廢棄物轉運互不交叉,人員、羊只和物質運轉應采取單一流向。羊舍的建筑面積應符合不同階段的要求,一般為每只成年羊需0.8~1.2 m2的面積,育成羊需0.7~0.8 m2的面積,羔羊需0.5~0.6 m2的面積。妊娠后期或哺乳前期的母羊和羔羊每只需2.2~2.5 m2的面積,每棟羊舍的建筑面積不宜超過300 m2,羊舍應設運動場,運動場面積為羊舍建筑面積的2~3倍。
把好引種關,引種時一定要對擬引種的種羊場的育種生產和疫病防控情況進行實地考察,查閱育種檔案和規定羊疫病的免疫、監測、凈化等檔案。要選擇有資質的種羊場且符合本品種的要求:槐山羊多呈白色且被毛短,絨毛少、有絲光;體格中等,背部挺直,前軀較寬,后軀發達,四肢端正,結構勻稱。可分為有角和無角兩種類型,有角型占2/5,無角型占3/5,無角型體型優于有角型,選種時要選擇體型好、發情早的種羊,且遺傳有公、母羊優良性能的后代。
3.1 飼養原則 按羊場工藝設計流程,根據不同類別的羊只,即按種公羊、繁殖母羊、后備公羊、后備母羊、斷奶羔羊和育肥羊分群飼養。應定人、定時、定量飼喂。日飼喂2~3次,每次飼料添加應適量,隨體重和采食增加逐漸加量。飼草飼料變更應逐漸過渡保證飼料、飼草無霉變,自由飲水。每天給羊4~6 h的運動時間。
3.2 衛生防疫制度 嚴禁外來參觀者進入場區參觀,工作人員進入生產區應更換工作服、工作鞋、按程序進行消毒后方可進入。做好環境消毒,定期用2%的燒堿對羊舍周圍環境(包括運動場)進行消毒,定期用漂白粉對場內污水池、排糞坑和下水道出口進行消毒。羊場大門口和羊舍入口設消毒池,定期更換消毒液,每批羊只出欄后應徹底清掃干凈,噴灑消毒藥進行徹底消毒。抓好環境衛生,飼養員每天要打掃羊舍衛生,保持地面清潔干燥,保持料槽、水槽用具干凈。應遵循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原則要及時處理場內廢棄物。羊糞采用堆肥發酵處理,污水采用沼氣池發酵處理合格后方可排放。對死亡羊只及在治療過程中所產生的廢棄物,按無害化處理的要求進行焚燒或深埋。
3.3 疫病防控 獸醫人員應經常巡視生產一線,密切觀察羊群的健康狀況,發現異常及時處理。選擇高效、安全的抗寄生蟲藥,定期對羊只進行驅蟲、藥浴。按照免疫程序做好羊痘疫苗、小反芻獸疫疫苗、口蹄疫疫苗等疫苗的免疫接種。
3.4 檔案記錄管理 建立一系列相關生產檔案,資料記錄應準確、可靠,完整。記錄內容主要包括引種來源、主要生產性能記錄、日常消耗記錄、獸醫記錄。上述有關資料應最少保留2年。
4.1 繁殖管理 加強配種管理,防止偷配、漏配,不得近親交配。母羊發情后6 h 左右首次配種,之后在6~8 h內應復配1次。公羊每天配種或采精次數應控制在1~3次。
4.2 初配年齡 初配羊要基本達到體成熟,體重要達到成年羊的70%以上。通常公羊為8~10月齡,母羊為6~8月齡。
4.3 配種季節 槐山羊一年四季均可發情,發情周期18~20 d,發情持續1~3 d。多采取以秋季配種春季產羔,當年出欄為主,實施一年產兩胎或兩年產3胎的生產模式。
4.4 配種方式 采用本交或人工授精,本交時,公、母羊配比為1∶25~1∶35。人工授精時,公、母羊的比例為1∶500~1∶800。
種公羊雖少卻是全場的精華,飼養好壞對羊群影響很大,因此,要遠離母羊舍單獨飼養,為其提供一個清潔干凈、舒適的安靜環境。種公羊的飼養要細致周到,確常保持在中上等膘情,且健壯、活潑、精力充沛、性欲旺盛。配種旺季要補充適量雞蛋等動物性蛋白質及維生素和無機鹽,飼料應多樣化、營養全面、適口性好。配種期每天補飼精料0.8~1.2 kg/d,增喂青綠飼料,非配種期補飼精料0.5~0.8 kg/d。加強管理,定期修蹄,每天保持運動時間不少于4 h,冬季要注意保溫,夏季注意防暑降溫。
6.1 空懷母羊的飼養 提高母羊繁殖力的主要措施,就是加強空懷期母羊的飼養管理,尤其是在配種前1~1.5 個月,抓膘復壯,體重達到配種膘情要求。日糧飼喂以優質牧草自由采食粗飼料為主,對體況差的配種前2~3周,精補料0.25 kg/d,使羊群膘情一致,發情集中,便于配種、產羔。
6.2 妊娠期母羊的飼養 羊的妊娠期約5個月,妊娠期又分為妊娠前期和妊娠后期。妊娠前期即妊娠前3個月,胎兒發育較緩慢,所需營養與空懷期基本相同,在保證粗飼料質量的情況下一般可不補精飼料,確保母羊保持良好的膘情,防止受驚嚇、應激,預防早期流產。懷孕后2 個月,即妊娠后期,是胎兒快速生長形成時期,因此需足量的營養物質,可補精料0.5 kg/d,要給于優質、營養全面的粗飼料,防止母羊過肥或營養不良,加強保胎,臨產1周前轉入分娩舍,精心護理,適當增加運動,預防難產。
6.3 哺乳期母羊的飼養 為即將臨產的母羊提供一個安靜的環境,同時準備好剪刀、碘酊、消墊草以備接產之需。產后1~3 d 內適當減少飼料投喂量,此后逐漸喂給足量的精料。哺乳前期母羊應全價飼養,并注意補充多汁飼料。產雙羔的母羊和高產母羊應補給精料0.6~0.7 kg/d,胡蘿卜0.5 kg/d,優質干草自由采食;產單羔的母羊補給精料0.4~0.5 kg/d,胡蘿卜0.5 kg/d,優質干草自由采食。哺乳后期可逐漸采食到青草,可不再補給優質干草,母羊根據膘情可酌情補給精料,高產母羊應補給0.4~0.5 kg/d 精料。羔羊斷奶前幾天,要減少母羊的多汁料、青貯料和精料喂量。
初生羔羊的發育尚不完善,在出生1~3 日齡時,要及時吃足初乳,對母乳不足和體質較弱的羔羊,要做好人工輔助哺乳或用代乳品哺乳。羔羊從10日齡開始訓練采食,以刺激消化器官的發育,促使心肺功能健全。在圈內安裝羔羊補飼欄,讓羔羊自由采食。少給勤添,待全部羔羊都會吃料后,再改為定時、定量補料,每只每日可補喂精料100 g。羔羊可在生后45~50 d斷奶,斷奶后飼喂植物性飼料,或在優質人工草地上放牧;對體況較差、采食量小的羔羊可適當延遲斷奶;不作種用的公羔應在3周齡內及時去勢。
育肥前做好分群、驅蟲等準備工作,應按性別、大小、強弱分群。按飼養標準采取不同的飼養計劃,做到合理補飼。育肥羊的圈舍要定期清掃和消毒,保持清潔干燥無污物,空氣良好。在飼喂過程中,防止過快變換飼養環境和飼料。每日喝足清潔飲水,嚴禁飼喂腐敗、發霉、變質、冰凍及有毒有害的飼草飼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