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頤,丁冉昊,葉 東,李宗辰
(1.江蘇警官學院,南京 210031;2.揚州市公安局,江蘇 揚州 225000)
手印是犯罪現場最常見的痕跡物證之一,同時作為“人身認定”的重要證據,始終發揮著關鍵作用,一直被譽為“證據之首”[1]。在常見的刑事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在使用工具作案時,其作案工具上經常會留有潛在手印,有效提取作案工具上的潛在手印,對于偵破案件具有重要意義。然而,警方在案件偵查時經常發現犯罪嫌疑人將作案工具遺棄至不同的水環境中,比如河水、雨水和自來水等,其目的是想隱藏作案工具,同時通過水環境將作案工具上自己遺留的手印“銷毀”。犯罪嫌疑人自認為“銷毀”的手印,在公安技術人員眼中是打開真相的“門禁卡”,尋找有效顯現浸泡工具上潛在手印的方法對公安機關偵破案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手印的顯現方法眾多,筆者通過查閱國內外資料,發現自20 世紀80 年代至今,對于潛在手印的顯現方法大多是針對干燥客體表面上的潛在手印,少有對潮濕客體表面潛在手印顯現方法的研究,而浸泡工具客體表面潛在手印的研究幾乎沒有。隨著時代的進步,常見作案工具的材質也在發生改變,除了傳統的木質、金屬,還有塑料等人工合成材料,不同材質作案工具上潛在手印的顯現要根據實際情況尋找出最合適的顯現方法。由于潛在手印遺留物質的主要成分為汗腺分泌的汗液及皮脂腺分泌的油脂,汗液成分在被浸泡之后易溶解于水,所以將遺留物質中的油脂成分作為問題解決的重要突破口,尋找與油脂成分發生物理或化學反應的手印顯現方法是本文的重要思路。
本文在參考國內外相關研究的基礎上[2-6],運用粉末刷顯法、四氧化三鐵懸浮液顯現法、碘熏法對水中浸泡(自來水、雨水)工具上潛在油脂手印進行比較實驗,為公安實戰工作提供切實可行的建議。
儀器:佳能7D 單反數碼相機、電子稱。試劑和材料:銀粉、四氧化三鐵粉末、十二烷基磺酸鈉粉末、碘單質、軟毛刷、燒杯、石棉網、酒精燈、量筒、攪拌棒、三腳架、自來水(pH=7.2)、雨水(pH=6.0)和沸水。3 種工具:木質把手斧頭、碳鋼扳手和塑料外殼手工刀。
手印來自同一人,首先用洗手液洗手晾干后,用手指觸摸鼻翼兩側,再觸摸斧頭的木質把手、碳鋼扳手和手工刀的塑料外殼,并做好標記,用于雨水、自來水浸泡下手印的顯現。
1.3.1 粉末刷顯法
20 ℃室溫條件下,將捺印好的樣本分別浸入自來水、雨水中,記錄浸泡時間,浸泡完畢后的樣本自然陰干,用軟毛刷蘸取銀粉對承痕客體上潛在手印所在處進行刷顯,刷顯完畢后拍照提取。
1.3.2 四氧化三鐵懸浮液顯現法
20 ℃室溫條件下,將捺印好的樣本分別浸入自來水、雨水中,記錄浸泡時間,浸泡完畢后的樣本自然陰干。電子秤稱取0.2 g 十二烷基磺酸鈉粉末,倒入10 mL冷水,用酒精燈、燒杯對其水浴加熱,直至十二烷基磺酸鈉粉末充分溶解。然后稱取10 g 四氧化三鐵粉末,將充分溶解的十二烷基磺酸鈉溶液與10 g 四氧化三鐵粉末一起倒入空的燒杯中,注水至500 mL,再用玻璃棒充分攪拌。將實驗樣本完全浸入四氧化三鐵懸浮液,1~2 min 后進行顯現,左右輕輕晃動樣本,將客體上多余的四氧化三鐵顆粒沖刷掉,取出樣本陰干后拍照。1.3.3 碘熏法
20 ℃室溫條件下,將捺印好的樣本分別浸入自來水、雨水中,記錄浸泡時間,浸泡完畢后的樣本自然陰干。滴取稱取5 g 碘單質放入100 mL 燒杯中,將燒杯放置石棉網上,點燃酒精燈加熱,當有碘蒸汽產生時將已經陰干的樣本中帶有手印的一面朝向碘蒸汽,25 s 后翻開樣本查看顯現效果,出現手印時及時拍照固定[7]。
1.3.4 手印顯現質量評級標準
本實驗將顯現效果分為“×”“√”“√√”“√√√”4個等級,其中“√√√”表示手印紋線非常清晰、連貫,特征點明顯,顏色反差大,肉眼觀察和拍照固定都效果好,鑒定比對價值高;“√√”表示手印紋線比較清晰、連貫,特征點較明顯,顏色反差較大,有一定鑒定比對價值;“√”表示手印紋線大部分清晰、連貫,特征點相對穩定,肉眼觀察有一定顏色反差,但拍照固定效果差,僅剛剛達到鑒定比對的要求;“×”表示手印紋線不連貫、不清晰、特征不穩定或者顏色反差小,肉眼幾乎無法觀察,沒有任何鑒定比對的價值[8]。
在自來水環境中浸泡15 min 的情況下,使用粉末刷顯現法的顯現效果如圖1 所示。金屬制品、塑料制品和木制品上潛在油脂手印在自來水環境中浸泡15 min后只能顯現出手印的少部分輪廓,因粉末顯現法顯現效果不佳,所以不再進行雨水浸泡后的顯現實驗。
圖1 自來水浸泡15 min 后,粉末顯現法顯現效
在自來水環境中浸泡15 min、6 h、48 h 的情況下,使用四氧化三鐵懸浮液顯現法的顯現效果情況如圖2所示。
圖2 自來水浸泡15 min、6 h、48 h 后,四氧化三鐵懸浮液顯現效果
四氧化三鐵懸浮液顯現法顯現效果較好,金屬、塑料工具上遺留的油脂手印在自來水環境中浸泡6 h 內都能顯現手印完整紋路;木質工具在浸泡6 h 顯現出較完整紋路;3 種工具在浸泡48 h 后,顯現出的手印紋線大部分清晰、連貫(表1)。
表1 四氧化三鐵懸浮液顯現法顯現自然水浸泡后工具表面潛在油脂手印效果表
在雨水環境中浸泡15 min、6 h 和48 h 的情況下,使用四氧化三鐵懸浮液顯現法的顯現效果情況如圖3所示。
圖3 雨水浸泡15 min、6 h、48 h 后,四氧化三鐵懸浮液法顯現效果
在雨水環境中浸泡6 h 內,使用四氧化三鐵懸浮液顯現法能較好顯現金屬工具表面油脂手印;塑料工具表面油脂手印顯現出較完整的紋路,但不完全連貫;木質工具表面油脂手印顯現效果差;3 種工具在浸泡48 h 后無法有效顯現手印紋線(表2)。
表2 四氧化三鐵懸浮液顯現法顯現雨水浸泡后工具表面潛在油脂手印效果表
在自來水環境中浸泡15 min、6 h、48 h 的情況下,使用碘熏法的顯現效果情況如圖4 所示。
圖4 自來水浸泡15min、6h、48h 后,碘熏法顯現效果
碘熏法顯現效果較好,金屬、塑料工具上所留的油脂手印在自來水環境中浸泡6 h 內都可顯現完整的紋路;木質工具在浸泡6 h 顯現出較完整的紋路;3 種工具在浸泡48 h 后,顯現出的手印紋線大部分清晰、連貫(表3)。
表3 碘熏法顯現自來水浸泡后工具表面潛在油脂手印效果表
在雨水環境中浸泡15 min、6 h、48 h 的情況下,使用碘熏法的顯現效果情況如圖5 所示。
圖5 雨水浸泡15 min、6 h、48 h 后,碘熏法顯現效果
在雨水環境中浸泡6 h 內,使用碘熏法較好顯現金屬工具表面油脂手印;塑料工具表面油脂手印顯現出較完整的紋路,但不完全連貫;木質工具表面油脂手印顯現效果差;3 種工具在浸泡48 h 后無法有效顯現手印紋線(表4)。
表4 碘熏法顯現雨水浸泡后工具表面潛在油脂手印效果表
從實驗結果看出,四氧化三鐵懸浮液顯現法、碘熏法均可用于浸泡工具潛在油脂手印顯現,并能顯現浸泡6 h 以內金屬、塑料和木制工具表面油脂手印。四氧化三鐵顆粒由于表面活性劑親油基與手印中油脂成分的憎水吸附作用及分子間范德華力,能夠吸附在手印紋線上,從而顯現潛在油脂手印;油脂對碘具有吸收和粘附作用,不飽和脂肪酸等物質與碘發生化學反應,即會形成棕黃色的二碘硬脂酸,從而顯現出手印。
在金屬、塑料和木質3 種承痕工具上潛在油脂手印顯現的效果:金屬好于塑料好于木質。金屬制品表面光滑,且無滲透性,當其浸泡在水環境中,潛在手印中的水分、氨基酸和蛋白質將會溶于水,油脂成分會繼續吸附在金屬制品表面,且不溶于水。從微觀角度分析,筆者認為由于金屬制品表面分子間距緊湊、分子結構穩定,且金屬中含有大量的自由電子,導致油脂與金屬制品之間的吸附力大于水分子與油脂的吸附力,油脂很好地吸附在金屬制品上;塑料工具和金屬工具滲透性相似,但塑料等人工合成制品與金屬工具相比較,分子結構不如金屬制品穩定,分子間距較大,油脂的吸附效果比金屬工具略差,潛在手印顯現的效果較好;木制工具由于水環境浸泡,導致其表面產生細孔,表面不再光滑,具有一定的滲透性,并通過細孔滲透水及油脂,其表面對于油脂的吸附能力下降,潛在油脂印顯現效果變差。
自來水環境對于承痕工具上遺留油脂手印影響最小,自來水中只含有微量的礦物質和氯離子,并且不與油脂反應,實驗所取自來水pH 為7.2,呈弱堿性,油脂水解反應較慢。雨水環境對于承痕工具上遺留油脂手印影響大,雨水pH 為6.3,呈酸性,酸性環境加速油脂水解,所以雨水環境不利于潛在油脂手印顯現。
本研究表明,對于在2 種水環境(自來水、雨水)中浸泡不同時間(15 min、6 h、48 h)后的3 種材質工具(金屬、木質、塑料)上的潛在油脂手印,四氧化三鐵懸浮液顯現法和碘熏顯現法顯現效果良好,能顯現浸泡6 h 以內金屬、塑料和木制工具表面油脂手印,且以上2 種方法在金屬材質工具顯現效果最佳,粉末刷顯法不適合顯現浸泡工具表面油脂手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