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山大學圖書館 夏 茹 張文曦
微信公眾號作為文化宣傳的重要載體,是圖書館資源推介和優化服務的主要渠道。各高校圖書館紛紛利用微信公眾號平臺研發相關功能,向讀者提資訊、推薦書目、推廣活動等,以滿足讀者快速、多樣的信息需求。[1]本文以中山大學圖書館微信公眾號為例,介紹公眾號運營情況,分享多校區協同運作的工作實踐,探索多校區環境下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號運營發展策略和有效途徑。
中山大學圖書館微信公眾號注冊于2013年11月,2015年1月完成首次微信認證,使用名稱“中山大學圖書館”、微信號sysulib,頭像為中山大學圖書館藍色館徽。
自2013年至2016年底,公眾號共發布推文383篇,內容主要限定于圖書館新聞消息、資源動態、通知公告等。
2016年9月,中山大學圖書館在公眾號設置了“我的圖書館”“云閱讀”“微服務”三大應用模塊,向讀者提供書籍查詢、參考咨詢服務。
我的圖書館。主要包括書目查詢、個人借閱歷史查詢、圖書續借、預約記錄、解綁讀者證。
云閱讀。系統自會動推薦圖書、雜志、公開課等電子文獻,閱讀電子文獻需要綁定讀者證。閱讀更多電子文獻可選擇安裝菜單中的“移動圖書館”。
微服務。主要包括超期還書教育在線測試、新生權限激活、圖書館研修間預約、常見問題自動回復、輸入“ZX+個性化問題”在線提問以及定期更新的圖書導讀欄目。
2017年起,在多校區圖書館通力協作下,中山大學圖書館微信公眾號獲得了跨越式發展。據中山大學圖書館年度閱讀報告數據顯示,近五年來公眾號發文篇數、累積關注總人數、閱讀總人數均有顯著提升。
中山大學圖書館由廣州校區南校園圖書館、北校園圖書館、東校園圖書館、珠海校區圖書館和深圳校區圖書館組成。分布于三校區五校園的中山大學圖書館目前實行“并列館制”的管理模式,即業務工作堅持在全館統籌管理的原則下,各校區(園)圖書館分工協作、分散管理,各館保有自身特色和優勢,也具有相對完整的藏書體系。[2]
1.人員組成及職責

圖1 2017年—2021年中山大學圖書館微信公眾號發布推文數量

圖2 2017年—2021年中山大學圖書館微信公眾號累計關注總人數
中山大學圖書館微信公眾號由辦公室宣傳干事任管理員,各校區(園)圖書館指派一名通訊員,共同組建圖書館通訊員工作小組。通訊員負責本校區(園)圖書館微信推送的編輯制作,在完稿后提交給管理員導入公眾號后臺編輯修改,由管理員統一發布。
2.審核機制
中山大學圖書館微信公眾號推文實行三級審核。各校區(園)圖書館館長、部門主任初審,分管此業務的副館長復審,圖書館館長終審。完成三級審核后的推文,管理員方可發布。
3.頭條預約機制
頭條推文因其顯著性,更易引起讀者的注意,獲得較高的閱讀量。面對多校區的頭條需求,中山大學圖書館確立了頭條輪排機制,即每周一至周五,保證每個校區(園)圖書館一個頭條,周末、寒暑假和非頭條不作限制。管理員每月中旬前完成下月頭條輪排情況,如需調整,由管理員協調備注。
公眾號推文發布時間通常設定為早上8點30分。這個時間段是學生晨起閱讀的第一個高峰期。通過一整天用戶的二次分享,可使推文獲得較高的閱讀量。如已過固定發布時間還未完成修改和審核的推文,則在完成三級審核后立即發布。
高校圖書館是大學知識中心、學習中心和文化中心。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號以校內大學生為主要受眾群體,是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現“三全育人”的重要載體。[3]作為意識形態工作領域的關鍵陣地,中山大學圖書館多校區(園)新聞通訊員和管理員均由具有多年黨齡和良好政治素養的館員擔任,公眾號始終秉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為大學生群體營造正向的思想輿論氛圍,充分發揮“以文育人”的積極作用。
2021年起,中山大學圖書館更加重視公眾號推文內容把關,以確保推送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同時更加注重推文質的提升。2020年、2021年微信公眾號分別發文507篇、384篇,2021年篇均閱讀次數1871次較2020年篇均閱讀次數1663次有明顯提升。
中山大學圖書館微信公眾號定位立足館藏資源,貼近圖書館工作實際。作為學校知識殿堂、信息資源中心,圖書館最吸引學生的是一流的大學文化空間、高質量的知識資源保障體系、高效能的智慧化服務,也正是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號區別于其他公眾號的最大特色。雖然中山大學各校區(園)圖書館經過多年積累,已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活動品牌,但對于與學院發展、學科建設相適應的特色館藏體系整合力度不夠,經典品牌仍需進一步打磨。
作為中山大學新聞發布的官方渠道,“中山大學”微信公眾號和中山大學新聞網由學校黨委宣傳部直接管理,是學校關注率最高、影響力最大的宣傳平臺。近2年來,圖書館多校區(園)通訊員通過向“中山大學”微信公眾號和中山大學新聞網供稿10余篇,實現圖書館微信公眾號與學校宣傳平臺同步發送,大幅提升了館公眾號在校內的影響力,關注用戶數從8萬增至10余萬人。
與學校官方平臺合作,展示圖書館資源價值與文化價值,是快速提升圖書館微信公眾號校內影響力的重要途徑。今后,中山大學圖書館將繼續與學校宣傳部門配合,通過館藏資源挖掘整合,推出更加貼近大學生學習生活的精品內容,助力書香校園建設。
高校圖書館不僅是服務大學師生教學科研的學術機構,更是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主要基地。中山大學圖書館以“智慧與服務”為館訓,始終踐行“文化傳承”這一圖書館重要價值。借助圖書館文獻與文物保護中心及人才優勢,中山大學圖書館微信公眾號先后推出“相約世界讀書日,品味書籍之美——濕拓畫與法式環結裝幀”“書在圖書館的旅行”“箋·流沙”濕拓體驗等活動,通過帶領師生領略傳統文化及技藝,激發其對中華傳統文化的濃厚興趣。
文化是國家的軟實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影響著當代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4]高校圖書館應當利用好自身館藏傳統文化資源優勢、空間優勢和人才優勢,以微信公眾號為陣地,開展系列文獻與文化資源展覽,特定主體文化傳承閱讀推廣活動,打造文化服務品牌,使微信公眾號成為發揮圖書館文化傳承功能的有益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