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關工委
自2012年以來,黑龍江省關工委緊緊圍繞省委和中國關工委的重要部署和重大活動,以“突出重點抓出特點創出亮點”為工作遵循,在實踐中打造形成各類品牌1000余個,打造出特質鮮明的 “三色”品牌。其中,正式命名市地級以上品牌210個,省級48個。各基層單位在開展“學品牌、用品牌、創品牌”活動中,探索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
爭取黨政支持,共識凝聚品牌。大慶市關工委聯合教育局等單位,在爭取到市委主要領導同意支持后,啟動了大慶精神、鐵人精神進校園進課堂工程,并以市委市政府兩辦文件形式出臺了《“兩進工程”實施方案》,使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教育在全市906所中小學校及幼兒園32萬名學生中實現全覆蓋。密山市關工委出臺了《密山市關心下一代工作成員單位工作職責》,對成員單位參與品牌建設提出意見和要求,形成了聯動機制。
廣泛開展活動,發現升華品牌。一是積極開展基層調研活動,全省開展的“爭當十小明星”活動,就是省關工委領導到哈爾濱市道里區調研時發現的典型,而后在全省推開的。二是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從多年的實踐看,主題教育活動最易升華為工作品牌。三是交流研討活動,省關工委先后召開五次理論研討會,出版論文集五部,在收到的300余篇論文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是關于品牌方面的。
圍繞重點任務,形成系列品牌。各地緊密圍繞關工委的重點工作任務,抓典型、塑精品,已經打造出七大系列品牌。一是以思想道德教育為內容的系列品牌。二是以扶貧幫困為內容的系列品牌。三是以法治教育為內容的系列品牌。四是以向上勵志為內容的系列品牌。五是以“五老”稱謂命名的系列品牌。六是以教育基地稱謂的系列品牌。七是以鄉村振興為內容的系列品牌。

牡丹江市東安區關工委主任畢順卿走進校園給孩子們講革命傳統故事
建立保障制度,推廣使用品牌。品牌是用來推廣使用的,必須建立機制,提供制度保障。一是加強領導制度。省關工委在工作制度中規定,縣區級以上關工委要確定一名領導分工抓品牌工作,具體負責規劃制定,任務分解,工作推進,落實檢查等。二是表彰先進制度。黑河市關工委把品牌創建納入工作日程,每年聽取一次品牌推廣使用情況匯報,三年命名一批市級品牌。伊春市關工委明確規定,沒有市級以上品牌或連續三年沒有新品牌的單位,取消先進集體評選資格。三是建立經驗交流制度。雞西市關工委,三年召開一次現場會或座談會。
除了以上四種做法,省關工委針對品牌創建中仍存在的一些問題,制定幾項對策:一是堅持品牌引領,強化品牌意識,制定創建規劃,組織實施品牌工程。二是堅持問題導向,發現和破解品牌創建中的難點問題。三是堅持“五老”主體,提倡更多“五老”以個人名義打造工作室品牌。四是堅持“兩媒”融合,積極打造和利用“全媒體”學習模式、“微時代”教育模式、“直播間”共享模式開展青少年線上教育,形成宣傳矩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