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敏
(江西省武寧縣中醫院,江西 九江 332300)
膿毒癥是由感染引發的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SIRS),大部分膿毒癥患者被證實存在細菌或高度可疑的感染病灶,休克是膿毒癥常見的并發癥,隨著病情發展,可導致膿毒性休克,具有較高的病死率。大部分膿毒性休克患者死亡原因為難治性低血壓及心血管癱瘓,另外膿毒性休克患者易合并或誘發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對患者生命安全構成嚴重威脅[1]。因此,盡早干預治療對改善膿毒性休克患者臨床癥狀及預后具有重要作用。現代醫學于膿毒性休克治療中多是在抗感染治療基礎上給予血管活性藥物,但易出現心力衰竭、肺水腫等癥狀,加重心臟負擔,嚴重者出現膿毒血癥心肌病等,加重病情[2]。近年來,中醫在膿毒性休克治療中以“扶正固本”為原則,獨參湯始載于《十藥神書》,采用單味大劑量人參煎湯而成,具有補氣固脫之效[3]。鑒于此,本研究選擇我院2018年10月-2020年4月收治的膿毒性休克患者66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獨參湯加減聯合西藥治療膿毒性休克,旨在探究其臨床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研究對象共66例,均為我院2018年10月-2020年4月收治的膿毒性休克患者,本研究獲倫理委員會批準。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各33例。對照組女15例,男18例;年齡26-68歲,平均年齡(47.18±2.09)歲;急性生理與慢性健康Ⅱ(Acute physiologic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 Ⅱ)評分12-22分,平均APACHE Ⅱ評分(18.09±0.67)分;合并糖尿病14例,心臟病13例,慢性腎病6例。觀察組女16例,男17例;年齡25-69歲,平均年齡(46.83±2.85)歲;APACHE Ⅱ評分13-23分,平均APACHE Ⅱ評分(17.97±0.64)分;合并糖尿病12例,心臟病14例,慢性腎病7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診斷標準:西醫符合《中國嚴重膿毒癥/膿毒性休克治療指南》[4]中疾病相關診斷標準,存在明確的感染;APACHE Ⅱ評分≥12分;伴有SIRS;收縮壓水平<90mmHg,或與之前基礎值相比下降幅度>40mmHg至少1h,或血壓依賴藥物維持;患者伴有組織灌注不良表現,排尿<30ml/h現象超過1h等。中醫符合《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5]中急性虛證辨證標準:正氣不足,面白唇淡,神疲體倦,心悸氣短,神志淡漠,反應遲鈍或昏迷,或煩躁不安,尿量減少,血壓下降;舌質嫩,無苔,脈細弱。
納入標準:符合上述診斷標準;參與本研究前未接受其他治療;家屬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病歷資料缺乏者;其他系統惡性疾病者;血液系統疾病者;肝、腎、心、肺功能異常者;對本研究藥物過敏者;其他因素導致無法完成本研究者。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西醫治療,入院后均依據《2012年嚴重膿毒癥及膿毒性休克國際管理指南》[6]行集束化治療,經靜脈泵入去甲腎上腺素,若未取得明顯效果則可聯合腎上腺素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聯合獨參湯治療,給予單味人參50g,若陽氣衰微,加炮附片20g;若汗多口渴、氣陰兩傷,加五味子、麥冬各20g。濃煎取汁100ml,予以鼻飼或灌服,1劑/d。兩組均治療72h。
1.3 觀察指標 ①臨床指標:包括血壓穩定時間、復蘇液體用量、縮血管藥物用量。②血漿腦鈉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及APACHE Ⅱ評分:采集治療前后患者肘靜脈血5ml,以3000r/min速度離心處理10min,留取上層血清,檢測BNP水平。APACHE Ⅱ評分包括年齡、急性生理、慢性健康3個方面,滿分71分,分值越低則表示生理狀況越好。
1.4 療效標準 患者治療6 h 內血壓明顯回升,M A P 水平≥65mmHg,24h內各癥狀均明顯改善,48h內停止注射縮血管藥物,病情趨于穩定為顯效;患者治療6h內血液回升,MAP水平≥65mmHg,48h內各癥狀均改善,72h內停止注射縮血管藥物,病情穩定為有效;患者治療6h血壓未回升,各癥狀均無明顯改善,病情不穩定或發生惡化為無效。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2.2 兩組臨床指標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臨床指標比較(±s)
組別(n=33) 血壓穩定時間(h) 復蘇液體用量(mg) 縮血管藥物用量(ml)對照組 51.38±18.62 13265.39±1425.50 124.60±32.45觀察組 38.14±17.16 10943.62±1207.27 77.39±40.68 t 3.004 7.140 5.212 P 0.004 0.000 0.000
2.3 兩組BNP水平及APACHE Ⅱ評分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BNP水平及APACHE Ⅱ評分比較(±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BNP水平及APACHE Ⅱ評分比較(±s)
組別(n=33) BNP(ng/L) APACHE Ⅱ評分(分)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452.39±42.53 336.38±30.97 17.97±0.64 14.82±0.72觀察組 450.97±42.86 273.01±25.16 18.09±0.67 10.38±0.75 t 0.135 9.123 0.744 24.533 P 0.893 0.000 0.460 0.000
膿毒癥是ICU救治難點所在,病死率與病情嚴重程度呈正相關,病情越嚴重,病死率越高。膿毒性休克是膿毒癥患者給予足量液體治療及復蘇后,機體仍保持低灌注、器官功能障礙、低血壓等癥狀,在進行體液復蘇、給予血管活性物質后,收縮壓可保持正常,但仍處于器官功能障礙及低灌注狀態[7]。近年來,臨床對于膿毒性休克多依據相關指南標準給予針對性治療,可在一定程度上穩定患者生命體征,改善循環功能,重建氧輸送平衡,降低死亡率。
中醫學依據膿毒性休克的癥狀表現將其歸結為“厥證”“脫證”等范疇,認為該病病機在于邪毒侵擾、耗氣傷津、失血亡精后,致氣血陰陽內亂,正氣耗脫,從而造成多臟器功能衰竭[8]。《內經》中記載:“云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由于膿毒性休克患者陰陽失和、正氣虧虛,加之營衛不足,導致周身經絡無法受到濡養,致使邪氣侵襲,并經脈絡而進入周身臟腑,對各臟腑功能造成影響[9]。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血壓穩定時間短于對照組,復蘇液體用量、縮血管藥物用量均少于對照組,BNP及APACHE Ⅱ評分均低于對照組,表明采用獨參湯加減聯合西藥在膿毒性休克治療中有助于改善患者病情,減少藥物使用劑量,減輕心臟功能損傷,療效確切。獨參湯中人參具有補脾益肺、大補元氣的作用?,F代醫學研究表明[10-12],人參還具有擴張冠狀動脈、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能量代謝、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并可增強高級神經活動興奮性,提高機體的應激反應能量。隨證配伍附子等藥物,可增強藥物治療有效性,獲得更加確切的臨床效果。
綜上所述,獨參湯加減聯合西藥在膿毒性休克治療中療效確切,有助于及時緩解病情,降低心肌損傷,利于促進機體恢復,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