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東,胡華,胡武,韓英軍,何勃,袁野
(四川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 成都卷煙廠 ,四川 成都 610051)
低代碼平臺是面向IT人員和企業業務人員而開發的雙向驅動管理平臺,因其具有較高的開發效率、低入門門檻及敏捷創新等技術優勢,被眾多企業應用到自身的數字化轉型活動當中。
低代碼平臺的應用的核心價值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通過低代碼平臺可加強開發過程中各人員的溝通協作,即參與項目的各角色單位能夠在一個平臺上緊密協作,此方式不僅可以打破職能瓶頸,還可以輕松對齊項目各方對同一應用形態與進度的理解,方便達到終極的敏捷開發模式。第二,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業務應用的開發成本。低代碼平臺屬于一個開源的軟件平臺,因此其可創造性將高于其他用于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相關軟件,并且其在全生命周期流程上所需的投入相對更低,所需代碼編寫量大幅減少,同時不需要進行過多的環境配置,可達到技術升級與維護的零成本。第三,借助低代碼平臺可實現業務應用快速交付的目的。應用低代碼平臺的開發效率可提高5~10倍,并能夠節省34%~70%的工作量[1]。
現階段,企業應用低代碼平臺進行數字化轉型工作仍存在融合度不高等問題。對此,為進一步提高低代碼平臺在企業數字化轉型中的應用效果,將對其在企業數字化轉型中的基礎應用進行分析,通過對低代碼平臺與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分析,對低代碼平臺在企業數字化轉型中的應用進行研究,然后將理論分析的結果融入實例當中,對實際應用效果進行分析。從實際應用效果可看出,低代碼平臺能夠有效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降低繁雜工作的影響。
1.1.1 提供源碼
低代碼平臺最大的特點便是其為開源軟件,能夠向用戶提供所有的源碼,確保用戶在使用過程中能夠根據自身的需求而得到對應的功能結果。基于此,用戶可在全部源碼的基礎上,結合自身的需求而實現個性化的業務場景構建,擺脫功能設計對原廠商的依賴,同時在使用過程中低代碼平臺還可以做到全程跟進的標準,為使用者和企業的持續穩定發展提供保障。
1.1.2 技術先進
從低代碼平臺的視角上出發,低代碼開發平臺的技術先進性體現在以下3點:第一,微服務架構使用當前業內公認最先進的SpringBoot,其可以高效完成平臺對大量擴增的需求,并滿足系統對應用提出靈活性與高效性等要求。第二,低代碼平臺使用前后端分離模式,前端使用JQ和VUE架構,能夠實現技術與業務邏輯的分離,同時系統升級不影響企業的其他業務,具有更高的系統運維便捷性。第三,其架構具備較高的可用性,可以使用nginx達到負載均衡,使平臺可以擁有不同的服務,并能夠執行不同的工作任務。此外,低代碼平臺還可分成運行時、設計時與授權時等多種時態狀態服務[2]。
1.1.3 私有化部署
為方便使用,低代碼開發平臺還支持多種不同的部署方案的應用,即用戶可結合系統的在線數量與并發數量挑選合適的部署方式,由此可實現在滿負荷工作狀態下系統仍可以維持較高的操作響應時間。若將低代碼平臺系統安置在本地,則可以對所有數據及其安全性進行有效控制,做到二次自主開發的標準,以期提高其擴展能力。
1.1.4 經驗豐富
現階段投入市場使用的低代碼平臺皆為經過多次構建與開發的完整性平臺軟件,受投入使用領域的影響,對平臺的創新開發技術要求非常高。以MyApps低代碼開發平臺為例,該平臺的源代碼開發量已經超過200萬行,并且不同領域客戶的相關授權已經達到10萬次以上,證明現階段所使用的低代碼平臺具有較為豐富的研發經驗。
1.2.1 數字化轉型思維不夠
從現階段部分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活動中可知,領導層存在一定程度的變革意識欠缺及對變革后存在的合理性缺少正確的判斷。同時,受企業本質性質影響,部分企業的高層在思想上存在既不愿接受數字化轉型帶來的新管理方式,同時也無法提出適應當前企業發展的經營管理模式[3]。
1.2.2 轉型周期長、投資大
在不使用低代碼平臺進行企業數字化轉型時,企業需要進行充足且全面的調研與方案制訂工作,消耗大量時間與投入資金,并且成功率相對較低,多數轉型不成功的企業皆存在投入資金鏈斷裂和預案漏洞等問題。
1.2.3 核心技術難突破
在不使用低代碼平臺進行企業數字化轉型時,企業變革的核心便是對企業歷年經營數據的管理,但是受專業技術人員的缺失及企業數據眾多等因素影響,在實際進行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時存在舉步維艱的情況。
1.2.4 無法正確理解當前的市場業務
在現階段我國企業數字化的轉型浪潮中,存在很多為企業提供數字化服務的第三方企業或單位,但是這些企業中部分企業存在功能與服務上的側重,即服務特色或服務理念偏向于功能細分模塊化的相關技術,不能結合企業的發展特色構建個性化的應用,受缺乏市場業務理解能力的影響,會間接導致數字化轉型服務缺失專項轉型能力[4]。
企業使用傳統的程序進行相關需求的開發存在過程固定、方式方法煩瑣復雜等問題,無法滿足企業對數字化轉型的需求與高效、靈敏的開發流程設計。同時,受傳統開發城市的技術性影響,會導致開發周期較長、交付時間久及定制能力不足等問題,不足以滿足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所需的各項要求。在此背景下,將低代碼平臺應用到企業數字化轉型中,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業應用的門檻,同時提高軟件應用的開發效率,能夠讓企業的相關業務部門以最短時間掌握轉型所需的技能,完成應用程序平臺的搭建。通過低代碼平臺開發滿足企業下各業務部門個性化應用設計的需求,還可以使各業務部門通過低代碼平臺輕松參與到應用程序的開發與研討活動當中,減輕業務需求與開發者之間的溝通距離與壓力,并降低因專業不同所造成的交接問題,縮短整個轉型項目的整體開發周期。因此,低代碼平臺應用的核心目標應當以實現高效、簡便和高靈活性的開發為目標,合理利用平臺圖形化研發界面的特性,降低研發要求水準,提高研發周期,并提高研發效率,為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活動提供輔助人工、物力和材料的功能需求,降低企業在此方面的投入。
從低代碼平臺的技術突破角度出發,其具有拓展性和鏈接性的核心應用功能,能夠通過統一接口訪問的方式,進行在線的參數配置與調試,從而方便第三方在平臺出現故障時進行應用與調用。例如,API接口的開發已經成為現階段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的一種重要技術,與傳統應用研發技術相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開發難度,同時可以幫助企業節省系統研發的時間成本,便于轉型企業將所研發的產品與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建立有效連接。在現階段信息技術蓬勃發展并深入社會基礎的時代,所有活動皆希望能夠達到更高更快的標準。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活動同樣也需要實現“更快”的目的,因此如何利用已有技術實現技術上的創新,則成為當今企業轉型前所需要考慮的重點問題。研究已有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成果案例發現,多數企業在轉型后皆能夠達到更加親和用戶生產營銷模式的標準,方便用戶以更加便捷的使用方式得到需求上的滿足。
企業在進行數字化轉型時會存在匹配需求,而現階段企業所使用的管理信息系統多使用基于http://asp.Net或java的前臺設計及SQL數據庫系統。雖然上述軟件平臺使用范圍較為普遍,但是由此研發的軟件系統皆存在以下幾點缺陷:第一,所需研發時間較長,企業轉型所需的普通操作系統需要2個月以上的時間才能完成。第二,所需生產成本較高,企業向第三方要求定制的操作系統,市場價均在10萬元以上。第三,存在后期維修維護活動較為煩瑣的情況,因為這種操作系統多使用外包形態,所以當系統使用過程中出現維修需求便需要在此投入資金和人力、物力進行維護,不益于企業的成本管理。第四,由于不同公司的操作系統存在細微差異,因此一般單個統一的軟件會出現無法適應每個企業需求的情況;而在企業數字化轉型中融合低代碼平臺,則可以將企業在不同階段下所產生的信息集中在系統中,然后經過各部門的審查對數據進行管理,即通過相關部門的增、刪、改、查實現對已有數據的可視化,方便企業通過數據整合實現對既有數據的處理與分析。
3.1.1 軟件工程師低代碼開發
受線上銷售與供給需求的影響,應用在制造業的辦公業務系統已經出現工作量溢出和員工工作量過大的情況,需要借助低代碼平臺輔助現有技術,以方便制造業企業進行日常的運維管理。低代碼平臺主要面向入門級或初級軟件從業者,借助低代碼平臺進行目的系統的構建,即可通過拖拽設計的方式進行編碼開發,同時可借助腳本實現靈活的業務邏輯設計,適用于制造業的低代碼平臺總體架構如圖1所示,開發流程如圖2所示。

圖 1 低代碼平臺總體架構圖

圖 2 低代碼開發流程
首先,需要借助低代碼平臺構建一個業務場景,此時平臺會結合操作人員的實際需求為該業務場景搭建一個工作空間,方便操作人員對后續可能使用到的資源、環境及狀態等的結構綁定。其次,低代碼平臺的可視化功能模塊無法滿足的功能,操作人員可借助編碼的方式進行二次開發,然后將開發組件與可視化組件進行裝配。通過低代碼平臺可幫助無編程經驗的制造業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降低轉型過程中的技術門檻,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
3.1.2 業務人員無代碼開發
現階段非IT企業的技術部門中,缺少能力較強的專業IT人員,因此無法通過代碼設計的方式構建一個可適用于自身企業的系統。對此,低代碼平臺的應用可方便初級IT技術人員進行無代碼的開發,在搭建好低代碼平臺應用環境之后,便可通過調用已經裝備好的數據庫進行系統框架的搭建,搭建過程類似于圖片的拼裝。例如,技術人員可借助該平臺的組件或模板,以訂閱的方式直接進行調用,調用操作包含API、頁面組件、數據服務、流程環節組件及后端規則邏輯等,可使系統的創建隨著企業對系統的需求而靈活變化,滿足不同應用場景的應用需求。
3.2.1 數據填報與分析
由低代碼平臺構建的企業系統可支持數據的自動分析,例如借助低代碼平臺開發出的數據填報表單等功能系統,在相關人員錄入填報數據后,平臺便可利用模型引擎實現對數據的自動存儲,然后運用BI引擎具備的數據加工能力實現對記錄數據的清洗、指標提取及匯總等操作,從而方便操作人員進行報表的制作。
3.2.2 業務工單流程處理
利用低代碼平臺研發出的工單處理業務系統,可發布到各個業務系統中進行使用。因為低代碼平臺能夠為系統提供工單引擎,所以在處理不同類型的工單處理業務中,操作人員可借助統一后臺服務+自定義腳本的方式,達到自動建單、派單、回單及竣工等工單方面的操作,有效提高實際應用的效果。
綜上所述,本文對低代碼平臺在企業數字化轉型中的應用進行研究,明確制造業企業數字化轉型中存在的部分問題,并證明將低代碼平臺應用到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積極效果。從企業融入低代碼平臺后的實際效果可知,與未融合該技術的企業相比,企業對業務處理能力的提升相對顯著,并打破信息技術應用中存在的高技術門檻問題,可有效解決制造業企業信息技術人才短缺的問題,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因制造業所使用的管理方法與信息管理系統存在較大差異,本文未對低代碼平臺在某企業或某應用軟件中的應用進行分析,可在后續研究中進行深入探討,以進一步證實低代碼平臺在企業中應用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