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解不同配方肥作為基肥對黃芩產量的影響,特安排此試驗。
試驗地設在安排在隴西縣福星鎮龐家岔村,海拔2 300 m,年平均氣溫7.2℃,年平均降水量211 mm,全年無霜期140 d。有機質含量15.3 g/kg,全氮含量1.18 mg/kg,水解性氮含量90 g/kg,速效磷含量25.5 mg/kg,速效鉀含量166 mg/kg,pH值 8.6。
供試基肥分別為山東紅日化工海藻酸復合肥(17-17-17)、山東三方中藥材專用肥(18-19-14)、史丹利中藥材專用肥(17-17-17)、史丹利專用肥(18-22-14)、坤益建 100、印象有機-無機復混肥(10-6-4)。指示作物為黃芩。
試驗設計5個不同處理,處理1為山東紅日化工海藻酸復合肥(17-17-17),750 kg/hm2+坤益建100,75 kg/hm2;處理2為山東三方中藥材專用肥(18-19-14),750 kg/hm2+坤益建 100,每公頃75 kg;處理3為史丹利中藥材專用肥(17-17-17),750 kg/hm2+坤益建 100,75 kg/hm2;處理4為史丹利專用肥(18-22-14),750 kg/hm2+坤益建 100,75 kg/hm2;處理 5為(CK)印象有機-無機復混肥(10-6-4)1 500 kg/hm2。隨機區組設計,小區面積3 m×10 m=30 m2,區間距為0.2 m,保護行1 m,重復 3次,共15個小區。試驗于2020年3月10日進行,黃芩栽培的密度按照行距×株距=35 cm×6 cm,栽培模式35 cm地膜露頭栽培,用苗量為900 kg/hm2。前茬作物為玉米。結合整地每公頃施辛硫磷顆粒45 kg。分別將上述5種有機肥作為基肥,進行黃芩移栽,其他管理措施同大田,出苗期為2020年4月16日。2020年10月19日進行測產工作,每個小區取3個點,每個點1 m2,得出每平米株數、根長、根粗、鮮重,最后換算出畝產鮮重。
從表1可以看出,在黃芩上施用山東紅日化工海藻酸復合肥(17-17-17)+坤益建100,其平均根長為29.7 cm,較對照平均根長的29.7 cm一樣,平均根粗為1.13 cm,較對照平均根粗的1.10 cm粗2.73%,平均每公頃產量為5 602.80 kg,較對照平均每公頃產量3 801.90 kg高出47.4%。

表1 黃芩各項經濟指標
山東三方中藥材專用肥(18-19-14)+坤益建100用于黃芩上面,其平均根長為30.7 cm,較對照平均根長29.7 cm長3.4%,平均根粗為1.10 cm,較對照平均根粗1.10 cm一樣粗,平均每公頃產量為3 901.95 kg,較對照平均每公頃產量3 801.90 kg高出2.6%。
在黃芩上施用史丹利中藥材專用肥(17-17-17)+坤益建100,其平均根長為29.3 cm,較對照平均根長29.7 cm短1.3%,平均根粗為1.13 cm,較對照平均根粗1.10 cm粗2.7%,平均每公頃產量為5 702.85 kg,較對照平均每公頃產量3 801.90 kg高出50%。
在黃芩上施用史丹利專用肥(18-22-14)+坤益建100,其平均根長為30.3 cm,較對照平均根長29.7 cm長2.0%,平均根粗為1.10 cm,較對照平均根粗1.10 cm一樣粗,平均每公頃產量為4 902.45 kg,較對照平均每公頃產量3 801.90 kg高出28.9%。
綜上所述,史丹利中藥材專用肥(17-17-17)+坤益建100用于黃芩上面,較對照其增產最高,為50%,依次為山東紅日化工海藻酸復合肥(17-17-17)+坤益建100,增產47.4%,史丹利專用肥(18-22-14)+坤益建100,增產28.9%,山東三方中藥材專用肥(18-19-14)+坤益建100,增產2.6%。試驗增產率差異很大,以后應設多點試驗,總結出真實的應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