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刊記者 唐琪
日日徐行,2022的年歷已翻完最后一頁。這一年,對于中國—東盟合作來說可謂意義特殊。中國—東盟自貿區(以下簡稱自貿區)卯足全勁,奮力向3.0版大步邁進,而作為其“外延擴展”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也已生效實施滿一周年。在這片充滿新機遇的區域熱土上,中國—東盟過去一年收獲了怎樣的合作成果?自貿區3.0版疊加RCEP,又在這365天里碰撞出了怎樣的合作火花?
2010年,自貿區1.0 版全面啟動,把雙方合作推向了新的高度;而后,自貿區又在2019年推出“升級版”,將合作市場進一步打開;到了2022年,自貿區加速邁向3.0 時代,一個更加務實高效的合作圖景正向我們徐徐展開。
2022年11月,中國與東盟共同宣布正式啟動中國—東盟自貿區3.0 版談判。雙方同意,談判將涵蓋貨物貿易、投資、數字經濟和綠色經濟等領域。合作的沃土孕育新生,中國—東盟共享互利共贏之果。
數字經濟,在雙方數字合作中處于龍頭位置。2022年,從中國面向印尼、老撾等國開展了北斗應用系列活動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到在老撾、柬埔寨、緬甸等國家建設了海外云計算中心的數字技術研發應用,再到雙方通過《落實中國—東盟數字經濟合作伙伴關系行動計劃(2021—2025)》,持續加強在智慧城市、5G、人工智能、電子商務、大數據、區塊鏈、遠程醫療等領域的合作,自貿區發展版為雙方數字合作提供了更多可能,奠定搭建數字經濟生態圈的堅實基礎。
在綠色經濟上,雙方借自貿區發展版優勢不斷拓寬合作空間。過去一年,既有推動基礎設施建設、可再生能源、農業和土地利用等方面的綠色轉型,也有綠色項目務實合作,深化在綠色技術、綠色裝備、綠色服務等方面的合作交流。自貿區發展版助推務實合作,共同應對氣候變化和生態環境挑戰,發展綠色經濟,讓中國—東盟合作“綠意融融”。
自貿區3.0 版建設是區域內合作緊密聯系、分工細化的必然結果,也是成員國面向未來發展的共同愿望。通過打造自貿區3.0 版,雙方將在數字經濟、綠色經濟、新基建等合作領域迎來新的成長機遇、開辟新的合作天地,讓國際合作更加務實高效,國際生產要素跨境流動更為頻繁,自由貿易區紅利也將進一步增加。
在自貿區3.0 版提出后不久,由15 位成員國歷時8年所制定的RCEP 于2022年1月1日對中國正式生效,在亞太區域合作中具有里程碑意義。
在多國政要及專家學者眼中,RCEP 被視作自貿區的“外延擴展”,而自貿區3.0 版也將會在RCEP 的基礎上進行建設,RCEP 成員國之間已經減讓的條件將在自貿區3.0 版的談判中得到進一步減讓。
在此情形下,廣西財經學院副教授陸義敏認為,RCEP與自貿區可以實現1+1 >2 的整合效應,自貿區所蘊含的價值和能量,可通過RCEP 實現倍增,使自貿區全面建成取得的合作成果進一步鞏固。此外,中國商務部研究院亞洲研究所副所長袁波也指出,“RCEP 的生效實施與中國—東盟自貿區建設正在形成一個疊加效應,區域經濟一體化帶來的紅利正在逐步釋放。”

02 /中泰合作水上光伏項目助力泰國邁向低碳社會
那二者又是如何共同促進中國—東盟合作呢?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執行理事長、中國—東盟首席商務專家、RCEP 產業合作委員會主席許寧寧對此表示,RCEP正式實施滿一年,中國和東盟之間的合作,會在以往自貿協定框架的基礎上,獲得更多市場深度融合機會。其中,企業將獲得更多自由化便利化的制度基礎,而這也是中國與東盟進一步深化供應鏈、提升堅韌度的重要基礎。
回顧RCEP 生效實施一周年,其助推了區域內的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不斷走向融合,這意味著域內合作將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以新能源汽車產業為例,RCEP 讓汽車產業鏈的上、中、下游在域內緊密結合,在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也擴寬了區域市場。而在自貿區3.0 版建設效益之下,域內汽車產業將在RCEP 的基礎之上再迎合作新風。
另外,二者相遇之所以能產生疊加效應,還在于其既存在共性,也具有個性。廣西社會科學院東南亞所副所長雷小華表示,RCEP 更具包容性與統一性,RCEP 面向15 個國家,15 個國家發展程度多樣性不一樣;而自貿區3.0 版存在更多共識性,中國與東盟發展水平程度相似性更多,相對更加便利、便捷化,更符合中國東盟雙方文化特征。
與RCEP 相比,自貿區3.0 版所帶來的市場開放度將更高,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將得到更大提升。許寧寧談到,RCEP 建設將會推動自貿區3.0 版的建設,因為只有其貿易和投資便利化程度比RCEP更高,它才有存在的意義。與此同時,自貿區3.0 版的建設,也將推動RCEP 建設,使其更加完善。
早在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30 周年紀念峰會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就指出,要全面發揮RCEP 的作用,啟動自貿區3.0 版建設。中方歡迎東盟國家參與共建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倡議開展數字治理對話,將向東盟提供1000 項先進適用技術,未來5年支持300 名東盟青年科學家來華交流。
由此可見,不論是自貿區3.0 版建設,還是RCEP 建設,中國—東盟深入合作的呼聲從未中斷。接下來,自貿區3.0 版還將深耕數字經濟合作領域,為雙方企業開展數字經濟合作創造更加穩定、可預期的發展環境。而在綠色經濟合作領域,雙方將發揮能源和資源互補優勢,加強可再生能源技術分享,深化綠色投融資合作,攜手促進綠色低碳轉型發展。自貿區帶來的種種合作機遇,都能與RCEP 所涵蓋的領域互推融合,實現互動成長,共繪更大合作版圖。
不過,二者在攜手并進的同時也要注意存在的風險與挑戰。一方面,自貿區3.0 版建設需要防止域外大國拉攏東盟成員國脫離既定的市場開放談判軌道,處理好各成員國內部各利益相關方統一意見。另一方面,也要看到RCEP 在促進合作的同時帶來的競爭壓力。如來自東南亞的人口紅利,來自日本的高新技術,都會對中國現有的相關產業鏈產生巨大的沖擊和影響。
但即便如此,乘著RCEP 生效和自貿區3.0 版建設的東風,中國和東盟關系在2022年進入了一個新時代。未來,雙方在政治、經貿、人文交流等各領域的合作將進一步深化和升級,引領成員國友好合作共同邁向更加輝煌的未來。(本文圖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