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刊編輯部
“東盟一直期待中國重新對外打開國門,從中國宣布放開距今才一個多月時間,很多直接的積極影響已經顯現:在中國游客帶動下,泰國、新加坡等地旅游業熱度提升;供應鏈穩定前提下,在華企業可以制訂更進取的業務擴張計劃;對于整個東盟地區貿易拉動作用明顯。”在1月16日于瑞士舉行的2023年冬季達沃斯論壇期間,馬來西亞國際貿易及工業部長東姑賽夫魯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如是表示。
此次中國國門重開,讓全球經濟復蘇看到了曙光。但大疫三年“病去如抽絲”,“開門”之后,國際航空市場、出入境旅游市場、國際物流及邊境貿易相關產業,重回正軌還需要多長時間?
新冠肺炎疫情3年來,航空業陷入低谷期。據《中國經濟周刊》報道,以中國各航空公司預告的2022年凈利潤下限計算,2020~2022年3年疫情期間,3 家航空公司合計虧損額約為1897 億元。從2003~2019年這17年,中國國航、中國東航和南方航空3 家航空公司凈利潤合計1318 億元。三家航空公司在3年疫情期間的虧損,比前17年凈利潤合計值多579 億元。
隨著中國入境措施的進一步優化,航空業迎來了新的曙光,航空業或迎來谷底反彈的機遇期。
“二十條”發布后,中外航司的復航正在逐步擴大。2023年1月,國航就率先公布了一批新開和復航計劃,包括從國內各城市到達首爾、胡志明市、吉隆坡、東京等地,主要以亞洲國家為主。南航則開通了多條從廣深出發的國際航線,也以其重點布局的東南亞航線為主。2023年1月4日,春秋航空宣布恢復上海至普吉,廣州至清邁等航線。另外,還有不少中外航司亦恢復了邊境城市的國際航班,如昆明至曼谷、萬象,南寧至新加坡、吉隆坡、金邊、曼谷等東盟國家的國際航線,率先滿足邊境國際往來需求。

01 /2023 兔年春節期間,馬來西亞吉隆坡國際機場設立了中國游客的便捷通道以及“中國旅客溝通協調處”(圖源:聯合早報網)
于東盟國家而言,在中國正式重開邊境的第一天,馬來西亞吉隆坡國際機場就接到了11 趟來自中國的航班抵境,并發布文告說,2022年4月以來,吉隆坡國際機場一直都有特別安排的中國航班進出。隨著中國開放邊境,預計機場控股公司屬下機場的航班起降次數將增加,增至每天10 趟航班。
也是在2023年1月8日,首趟從福建廈門起飛的中國航班飛抵曼谷素旺那普國際機場。此前,中國是泰國最大的旅客來源國,約占旅泰游客總數的28%。
泰國旅游與體育部部長皮帕對此表示,他相信2023年農歷新年前將有更多來自中國的航班,呼吁航空公司在農歷新年前一星期,增加從素旺那普國際機場飛往普吉島與清邁的航班,以舒緩素旺那普國際機場到時可能出現的人潮,同時希望航空公司重開云南昆明飛往泰南合艾的航班。
2023年1月31日,柬埔寨民航國務秘書處發言人辛章西里瓦塔表示,柬埔寨和中國民航局已同意恢復開通兩國往返航班,而且不再限制航班。辛章西里瓦塔指出,在中國進一步優化出入境政策后,柬埔寨和中國往返航班預計2023年2月起恢復新冠肺炎疫情之前的30%~40%。
對于以旅游業為經濟支柱之一的東盟國家而言,他們一直在等待中國重開國門的機會,畢竟航空業只是跨境旅游服務的開始,游客落地后,“好戲”才真正開始上演。
根據攜程發布的《2023年春節旅游總結報告》顯示,作為新冠肺炎疫情以來首個不用就地過年的春節,旅游市場交出3年以來最亮眼成績單。攜程數據顯示,2023年春節,跨境機票訂單同比增長4 倍以上。吉隆坡、曼谷、新加坡、清邁、馬尼拉、巴厘島等成為最受中國旅客歡迎的跨國旅行目的地,均為東南亞目的地。
東盟國家自然樂見中國游客重新踏上這片充滿熱帶風情的土地,因此伴隨著中國出臺的最新出入境政策,東盟各國也不斷調整應對措施,繼續推高中國游客的出境游熱情。
在2022年12月底,中國宣布優化入境政策后,世界多個國家的旅游局紛紛在微博上發帖邀請中國游客到訪,泰國國家旅游局更是如此熱情洋溢地發帖道:“3年了,神奇泰國等你們3年了!”緊接著,2023年1月9日,中國出入境政策調整后,首個赴泰航班旅客抵達素萬那普國際機場,泰國副總理兼公共衛生部長阿努廷、旅游與體育部長皮帕、交通部長薩沙揚、泰國國家旅游局局長育塔薩、泰國公共機場有限公司領導等一行人在機場為中國游客的到來舉行了歡迎儀式,其隆重程度讓中國游客感受到了微笑國度的熱情友好。
另據了解,馬來西亞將為入境的中國游客開設特別通道,以便及時處理出現新冠陽性患者;印尼旅游局也表明不會對中國旅客收緊防疫管制,并將“鋪紅地毯”歡迎中國游客;此外,攜程網已早在2022年第三季度與印尼、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四國達成酒店服務合作,國門開放后,該平臺上海外酒店本土預訂量較2019年同期增長了3 倍;愛彼迎中國業務負責人也透露稱,愛彼迎正為中國游客出境游做準備,包括對印尼巴厘島、泰國普吉島與蘇梅島、菲律賓長灘島等重點目的地民宿房東進行培訓,并與泰國旅游局簽署了合作協議等。
隨著中國游客得以再次踏出國門看世界,全球旅游市場格局或面臨重構,各國施行的刺激政策無疑是一個好的開始,但究竟在疫情的變動下能走多遠,仍未可知。但可以期待的是,旅游業的“寒冬”終會過去,東盟國家旅游業的春天將逐漸歸來。
不同于出入境旅游,長期以來,東南亞地區的在外務工人員多從陸路口岸回國。實際上,在東南亞的中國務工人員返鄉潮在2022年12月下旬就已開啟,并持續到2023年1月中旬左右。
廣西政府官方2月7日消息表示,廣西積極優化調整口岸通關模式,8 個具備通貨能力的邊境口岸均高效暢通。據介紹,今年1月8日以來,廣西邊境口岸(互市點)累計出入境車輛5.18 萬輛次,同比增長近46%;東興互市區交易量歷史上首次持續超5 天達萬票以上。憑祥友誼關口岸成為疫情發生以來中國唯一旅貨檢不間斷運行的邊境口岸。
而位于云南瑞麗的姐告口岸,目前已逐漸改變新冠肺炎疫情時“人、貨兩不通”的狀態。2023年1月8日起,瑞麗口岸姐告國門、貨場、中緬街等3 個通道已經恢復人員、貨物的通關業務。姐告邊境貿易區是中國唯一實行“境內關外”特殊模式管理的邊貿特區,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前是中緬最繁忙、最便捷的貿易口岸,也是貿易量最高的邊境口岸。2023年1月13日上午8:00,緬中木姐口岸,姐告—猛穩國門(貨物口岸)重新開放,并于1月14日早上7點正式通行。1月25日,緬中木姐口岸人員通行往來已經恢復,木姐民眾的邊境通行證也恢復辦理。
顯而易見的是,出入口岸措施的放寬將對入境的人流、物流帶來積極支持,“新一年的出入境人數將出現明顯反彈,跨境陸路運輸貨量也會有顯著改善。這將為中國與東盟雙方的出口、旅游、零售及餐飲業等提供更大的、穩定的復蘇動力”。麥汐物流副總經理麥振州這樣說。
在經歷了航空業3年虧損,泰國曼谷的四面佛廣場一片寂靜,中國—東盟邊境口岸的反復關停和重啟之后,中國—東盟的跨境人流、商流、物流終于逐漸走向正常化,快速并平穩地完成模式切換。盡管考慮到市場保障能力、消費依舊疲軟等因素,各行各業或許不會在短期內就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但至少人們還是看到了各行各業復蘇的曙光,從信心到行動都走向開放,仍需時日。

02 /2022年12月31日,泰國國家旅游局在湄南河邊舉行“神奇泰國2023”跨年煙花秀活動,辭舊迎新(圖源:財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