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娜
城市和農村哪兒住著美?叫我說,年輕人喜歡城市,熱鬧繁華還好找工作,上了年紀的喜歡農村的寧靜。但農村也有不方便的地方,比如說看病難看病貴。畢竟從鄉下到縣城有幾十里,甚至上百里,有個病緊趕慢趕也會耽誤不少事。不過這都是過去時了。
我的家鄉在新安縣北部山區。這里層巒疊嶂,道路崎嶇,山清水秀,樹高林密,山坡上點綴著的那些房舍庭院似乎告訴你,這里不是景區,只是一個村莊。放眼望去,最顯眼的建筑是村委大院和衛生室。
衛生室并不高大,一排平房連在一起,共六間,是個獨立的院落,院子挺大,種有大片花草,還是中藥材,院子一角是一叢竹子,長的青翠挺拔,有鳥兒在竹林間跳躍鳴叫,要不是那位穿白大褂的村醫從房間進出,你都想不到這里是個衛生室。
衛生室有兩三個人,最有名的醫生姓趙,40 多歲,年輕時考上了醫專,畢業后沒有趕上分配,就回村里當起了鄉醫,因為他醫術好,開的藥也不貴,為人總是笑呵呵的,老百姓都很待見他,不分男女老少都喊他“趙先兒”,那是稱呼先生的口語,在鄉下這是對醫生的尊稱。
鄉村衛生室中醫西醫分不了那么細,但趙先兒都懂,一般的頭痛腦熱他就開西藥;體虛胃寒這些慢性病,他通過望聞問切就開些中藥;對那些腰酸腿疼四肢不靈便的,就用針灸推拿。都說趙先兒看病看哩透,開的方很管用,吃一個好一個,因此他的名氣傳到了鄰村,十里八鄉的人也都會跑來找他看病。
這些年,趙先兒看病更神奇了。有一次,村里一個人肚子痛得厲害,來找趙先兒,他扣了脈,查看了舌苔,又量了血壓,然后在電腦上查看了一番,在鍵盤上噼里啪啦打了一陣子字,告訴他你可能是胃炎又犯了,兩個月前你在鎮衛生院看過,開的藥你沒取完。半個月前你又到縣醫院拍了片子,片子上顯示你胃左側有中度潰瘍,醫生給你開的藥你沒有去抓。這不,剛才縣醫院的主任,給出了治療建議,讓你去縣醫院就診為好。這人一聽,驚得張大了嘴巴,說:“好家伙,趙先兒真是神醫,這些你都知道!”
趙先笑了笑說,這有啥神的,你不知道咱這是醫共體衛生室,和鎮上衛生院的醫生、縣醫院的專家們都連著網哩,你只要在鎮上,縣里不管哪家醫院看病,診斷的片子數據啥的,都在電腦上存著,醫生們都能看到你的病情。我剛才看過后,就趕緊把你的情況和縣醫院的專家溝通了,你有病得吃藥呀,現在群眾醫保多方便,你又是脫貧戶,還繼續享受著國家醫療扶貧政策,放心吃藥吧,啥也沒有健康重要!此人激動得眼淚嘩嘩的。
醫共體村衛生室,平時不是很忙,一天也沒有幾個病號,這里有環境非常優雅,村里老百姓有病的來看病,沒病的也喜歡來衛生室坐坐,他們喜歡聽趙先兒給講防病治病知識,還有怎樣做好疫情防控。他講的形象生動,通俗易懂,他經常說的那句話就是,醫共體資源廣服務好,我這村醫也好當了,現在大家脫了貧,日子越來越好了,我得讓鄉親們健健康康地享受生活。
老頭老婆們都嘻嘻哈哈笑著說,趙先兒說哩都是實在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