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菊花 龍巖市新羅區龍巖蓮東小學
在新課標下,小學語文教育更加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而作業設計則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環節。活化作業設計,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還可以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和實際運用能力。因此,成為一線教師和教育研究者關注的焦點。本文將探討在新課標下通過靈活的個性化設計、多樣化的作業形式和關注學生興趣等方面,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語文知識,提高綜合素養。同時,本文還將分析當前作業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以期為小學語文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提供參考。
小學語文作業設計在當前教育環境下所暴露出的不足,已經引起了廣泛關注。這些不足,不僅有可能削弱學生的學習體驗,更可能阻礙他們語文素養的全面發展。其中,一些核心問題亟待我們深思與解決。
一是缺乏多樣性和創新性。目前,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相對保守,以傳統的填空、選擇題和默寫為主。這種單一性缺乏吸引力,不足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造力。缺乏多樣性的作業形式,可能會導致學生對語文學科的疲倦感。二是缺乏實際應用性。很多小學語文作業在實際應用方面存在不足。學生通常完成這些作業后難以看到語文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應用,這可能導致他們對學科的興趣下降。作業設計可以更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際溝通和寫作能力,使他們能夠將所學的語文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中,如書寫郵件、寫日記或撰寫報告。三是缺乏跨學科整合性。當前,小學語文作業通常被視為一個獨立的學科,而忽略了與其他學科的整合機會。這種孤立的教學方法會限制學生綜合素質的形成。其實語文作業可以更多地與其他學科進行關聯,促進跨學科的學習,例如將歷史、科學、藝術等元素融入語文作業。四是忽視學生的興趣和差異性。作業設計通常忽略了學生的個體興趣和差異。教師大多采用標準作業,而不根據學生的興趣和水平進行個性化的調整。這可能導致一部分學生感到挫折,而另一些學生則感到無趣。更好的方法是采用分層教學,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和能力水平。五是缺乏批判性思維。小學語文作業設計通常強調記憶和重復性任務,而忽視了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應該鼓勵學生思考、分析和評估信息,而不僅僅是記住信息。這需要更具啟發性和挑戰性的作業,以激發學生的思維。
在新課標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業的活化創新設計顯得尤為重要。這是因為新課標強調了素質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造力,以及適應現代社會的需求。活化創新設計的小學語文作業,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同時,這種設計還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語文知識,提高他們的綜合素養,為未來的學習和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活化創新設計小學語文作業是非常必要的。
一是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新課標強調了綜合素質的培養,而不再僅僅關注知識的灌輸。小學語文作業的活化創新設計可以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包括思維能力、創造力、合作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素質對學生未來的職業和生活都至關重要。二是激發學習興趣。通過創新性的作業設計,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傳統的作業可能會讓學生感到枯燥和重復,而新穎有趣的作業可以吸引他們積極參與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動力至關重要。三是適應學生的個體差異。每個學生都具有不同的學習需求和能力水平。活化創新的作業設計可以更好地滿足這些差異,以便根據學生的能力和興趣進行個性化的指導。這有助于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夠取得成功,而不會感到挫折。四是跨學科整合性。新課標鼓勵跨學科的學習,將不同學科的知識和技能整合在一起。創新的作業設計可以促進這種跨學科整合,使學生能夠將語文知識與其他學科聯系起來,以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五是培養批判性思維。新課標強調了批判性思維的培養。創新的作業設計可以鼓勵學生思考、分析和評估信息,而不僅僅是記住信息。這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六是促進實際應用性。語文不僅是一門學科,還是一種實際應用的能力。活化創新的作業設計可以使學生更容易將所學的語文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中,如寫作、溝通和解決實際問題。
結合學生興趣愛好 作業設計的第一步是了解學生的興趣和愛好。因此,教師應該選擇與學生的興趣相關的主題,以吸引他們的興趣。例如,選擇具有吸引力的閱讀材料或鼓勵學生編寫與他們熟悉或熱愛的主題相關的文章。這有助于提高學生的主動參與度和學習動力。如教師可以布置以下作業。
作業名稱:閱讀與創作作業。本次作業旨在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寫作能力以及美術設計技能。學生可以閱讀《西游記》《小王子》《魯濱孫漂流記》《湯姆索亞歷險記》等類型的書籍,并完成相應的作業。
作業步驟:一是書目選擇。學生從上述書籍中任意選擇三本進行閱讀。這些書籍包含了不同類型的文學作品,從古典神話故事到現代童話和冒險小說。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二是讀書筆記。學生需要為每本書撰寫一份讀書筆記。每份讀書筆記應包括以下內容:書名和作者、主要故事情節概括、學生的個人感想和評價、引用好詞好句的示例。學生可以使用筆記本、電子文檔或其他方式記錄這些信息。三是小報設計。學生將制作一幅A4 大小的小報,內容涵蓋中國的傳統節日和過年的來歷。小報應包括以下要點:中國傳統節日的介紹,例如春節、端午節等;有關春節的來歷和習俗的詳細信息;插圖和圖片,以使小報更具吸引力;段落和標題應該清晰明了,版面設計應合理,色彩搭配要大方,字跡要工整。四是作業目的。通過這項作業,能夠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文學鑒賞能力。他們將學會撰寫讀書筆記、分析故事情節和角色,以及引用文學作品中的佳句。同時,通過制作小報,學生將鍛煉他們的美術設計和排版技能,同時深入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和節日。這項作業不僅激發了學生對文學和文化的興趣,還鼓勵他們在多個領域(閱讀、寫作、美術設計)中發揮創造力。這對于培養學生的多元智能和跨學科能力具有積極作用。
多樣化作業形式 在實踐中,通過多樣化作業形式,可以避免機械性的作業,從而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表達能力。口頭報告、小組討論、角色扮演、繪畫、寫信、創作故事、詩歌或演講等不同形式的作業可以鼓勵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學習。這種多元化的作業形式還有助于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風格和需求,為他們提供了更廣泛的表達和展示自己的機會。這種多元化作業的方法使學習更加生動有趣,增強學生的參與感和動力。
以《橋》為例,這一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的教材,展示了如何通過文學作品來塑造深刻的形象,并向學生傳達社會和道德價值觀。在文章中,作者運用生動的敘述和描寫手法,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崇高的老共產黨員形象。這位老黨員在洪水來襲時的果斷和勇敢表現令人深感敬佩。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以下作業:
作業標題:感情之橋。
任務:一是閱讀與情感分析。首先,要求學生認真閱讀《橋》這篇散文。隨后,他們需撰寫一份情感分析,深入探討故事中的情感高潮,如洪水來襲時的恐懼、老漢展現的領導力和堅定以及木橋崩塌時的緊張氛圍。學生要用生動的文字描述這些情感,并闡述它們如何影響故事的發展和加深讀者對故事中情感元素的理解。二是角色扮演與分享。學生需從老漢、村民或洪水中選擇一個角色,為所選角色創作一段簡短的獨白,以第一人稱的方式表達角色在故事情節中的感受和思考。接下來,在課堂上進行角色扮演活動,學生將與同學分享他們為所選角色創作的獨白,從而深入理解角色的情感和立場。三是故事續篇創作。學生需想象老漢和村民們的故事并未在課文中結束,繼續為他們編寫后續冒險經歷。學生可決定角色們是否成功渡過洪水或面臨新的挑戰,并選擇以散文或故事的形式進行創作。在創作過程中,務必充分展現主人公的堅韌和領導能力。四是小組討論與分享。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小組討論故事中的主題和教訓。他們需深入探討團結的意義、領導力的作用以及在面臨困難時應采取的行動。每個小組需總結出重要觀點,并在課堂上與其他小組分享討論成果,以促進學生更廣泛的思考和理解。
五是拓展作業,發揮想象寫一寫。如“老漢似乎要喊什么:學生會想象老漢大聲呼吁村民們保持冷靜、團結合作,遵從他的指揮,共同應對危機。”“祭奠時,老太太會在墳前說些什么:學生將設想老太太在祭奠時表達她對老漢的感激之情,贊揚他的偉大和無私奉獻,并感謝他為村民們做出的貢獻。”“那些攙扶著老太太前來祭奠的鄉親們會怎么哭訴:學生要描繪鄉親們哭訴的場景,表達他們對老漢的敬仰和失去他的悲痛之情,同時發誓要繼續傳承老漢的精神,團結一致面對未來的困難。”
通過這一綜合性的作業,學生不僅能夠更深入地理解故事中的情感和主題,還能培養他們創造性思維和表達能力。角色扮演和小組討論等活動將有助于學生更深入地探討故事中的道德和價值觀。本作業旨在激發學生的情感參與和深刻思考,促進他們全面發展。
根據學生個體差異設計作業 考慮學生個體差異進行作業設計是教育中的一項重要策略。每個學生都獨一無二的,他們具有各自的學習需求、興趣、能力和學科水平。因此,活化創新的作業設計可以更好地滿足這些差異,有助于實現個性化教育的目標。通過根據學生的能力水平和興趣愛好來設計作業,教師可以確保作業對每個學生都有挑戰性。對于高水平的學生,作業可以更具深度,鼓勵他們進一步探索和挑戰自己。對于學科知識較弱的學生,作業可以更具支持性,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和基礎知識。同時,個性化作業設計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當學生發現作業與他們的興趣和熱情相關時,他們更有動力去完成任務。這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還有助于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習慣。
以六年級課文《少年閏土》的教學為例,對于作業布置,教師可以采用分層作業設計的方法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作業標題為“探索少年閏土的世界”。
對于學習目標,學生通過完成作業實現:了解魯迅的文學風格和主題;理解閏土這一人物形象,以及作者對閏土的特殊感情;分析文本中的關鍵元素和情感;提高學生的寫作和表達能力。
在分層作業設計中,教師為不同水平的學生分別設計了初級層次(支持層)和高級層次(挑戰層)的作業。
對于初級層次的學生,教師可以設計以下任務。任務1:閱讀理解和情感表達。在此任務中,教師首先從《少年閏土》這篇文本中選擇一些段落或句子,對其進行簡化或修訂,以減少閱讀難度。隨后,教師在閱讀材料的附近準備一些問題,要求學生使用關鍵詞回答,以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文本并對關鍵情感和細節建立敏感性。作業的重點應放在情感表達上,鼓勵學生描述閏土的情感和內心感受。任務2:角色觀察和表達。學生需要觀察文本中的角色,并選擇一個進行簡單的描述。在此過程中,學生應使用基本的情感詞匯來表達選定角色的感受。
對于高級層次的學生,教師可以設計以下任務。任務1:文本分析和創作。學生需要在原始文本的基礎上進行更深入的文本分析,探討文學元素,并寫一段續篇或進行類似的創作,以展示他們的理解和創造力。任務2:自主學習項目。在此任務中,學生需要選擇一個關于魯迅或中國現代文學的主題,主題可以是與魯迅的生平、作品、思想相關,或者是關于中國現代文學中的一個重要方面,如主題、流派、文學運動等。學生對這個主題進行獨立研究、制作展示、撰寫報告并準備口頭演講。這將幫助學生更深入地了解魯迅和中國現代文學,同時提高他們的研究和表達能力。
通過這種分層作業設計,每個學生都能根據自己的能力水平和學習需求來選擇適合的任務。這不僅能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夠取得成功,還能在適當的挑戰下提高他們的技能。此作業將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少年閏土》的內容,同時提高他們的分析和寫作能力。學生可以通過不同的任務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來探索課文,并展示他們對文學和文本的理解。
總之,新課標下的小學語文作業設計,其重要性已超越了單純學科知識的傳遞。它更是一個培育學生興趣、挖掘創造力,以及鍛煉實際運用能力的溫床。通過巧妙地融入個性化設計,讓作業形式豐富多樣,且緊密圍繞學生的興趣愛好,我們能夠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使他們更為主動、深入地掌握語文知識。這樣的作業設計不僅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更能為他們未來的學習和生活構筑堅實的基礎,使他們在享受學習的過程中,不斷積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