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基于體驗式學習的創新創業實驗室創新人才培養探索與實踐

2023-02-20 13:43:24李德麗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 2023年11期
關鍵詞:實驗室育人教育

李德麗

(東北農業大學創新創業中心,哈爾濱 150030)

0 引言

隨著時代的前進,知識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發突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就愈發凸顯[1]。新時代,中國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務是走好中國人才自主培養之路,奮斗目標是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2]。大學生是創新型人才的重要儲備力量,培養具有強烈創新意識、創業精神、創造能力,具備崇高信念、使命擔當、科學素養的新時代大學生已成為高等教育的新訴求。原有“保守遲疑”式,注重惰性知識掌握、少遷移應用的教育教學方式、人才培養模式已然要被淘汰。體驗式學習是一種通過體驗獲得知識的創新學習方式[3],可讓學習者在體驗中反思,從而轉變和創造新的技能、態度和思維方式[4],能夠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并培養學生實踐技能[5],具有反思的性質和體驗的屬性,對整體學習具有重要意義[6]。創新創業實驗室教育資源的開放共享、育人環境的沉浸體驗、教與學間的雙向反饋,為體驗式學習提供“渾然天成”的育人環境,已成為教育和訓練學生創新創業思維、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重要教育手段[7]。

近年,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快速發展,創新創業實驗室打破了傳統教學科研實驗室、學生實訓中心、科技創新基地、虛擬仿真實驗室、大學生科技園等形式和載體[8],建立了包括創客(眾創)空間,校企共建、校地共建創新創業實驗室,以興趣為導向的師生共建創新創業組織、國際聯合創新創業實驗室等“新型”創新創業實驗室,具有“大實驗室”概念?!按髮嶒炇摇惫膭疃鄬W科交叉融合、集聚社群人脈資源、拓寬多元融資渠道、推進設施服務工作、扮演著“前孵化器”角色[9],使其具備面向未來大科學時代培養復合型人才的教育功能,成為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平臺的供給者,為強化學生創新創業能力訓練、立體化人才培養、聚力協同育人資源提供重要支撐。

1 創新創業實驗室建設與創新人才培養的邏輯關系

國際經驗表明,創新創業實驗室是高校人才培養、學生科學素養、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支撐平臺[10],體驗式學習是創新創業實驗室人才培養的重要方式?;隗w驗式學習的創新創業實驗室通過提供常態化、高沉浸的模擬與實踐體驗、交互學習場域、跨學科項目訓練等,推進學生知識理解與認知遷移應用,使學生及團隊在體驗、沉浸式學習環境中,激發其學習動力、熱情、價值與自信。基于體驗式學習的高校創新創業實驗室建設與創新人才培養的邏輯體現為:創新創業實驗室是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路徑、創新人才培養是創新創業實驗室發展的核心目標,二者相互交織共同促進學生“頓悟”的產生。

1.1 創新創業實驗室是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路徑

創新人才是國家創新驅動發展的關鍵。當前,拔尖人才培養計劃、大類人才培養計劃、強基計劃等是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重要路徑,形成了包括“本-碩-博”貫通人才培養、多學科交叉融合培養、書院人才培養等典型模式。隨著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深入推進,國內高校創新創業實驗室快速發展,成為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試驗田”,在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校企深度融合、“四新”建設等方面起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重要作用[11]。創新創業實驗室是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路徑,具體通過課程體系建設、資源環境建設、創新師資培養、實踐項目體驗、外部資源協作五大模塊體現。創新創業實驗室創新人才培養具備理論知識學習、實踐能力訓練、創新思維養成和價值感塑造的“科教產教”雙融合特性,見圖1。

創新創業實驗室創新人才培養的前提和基礎是搭建科學合理的雙創課程、專創課程、思創課程、實訓課程體系,培養學生合理廣博的知識結構,在教育教學中打破學科架構,為已知的傳承而教,也為未知的創造而教。創新創業實驗室創新人才培養的支撐和設施保障是軟硬件設施、共享空間、辦公場所、機器設備等資源,運行中以學生為中心、以興趣為導向、以項目為驅動,積極整合學校、政府、企業、科研機構資源,為人才培養提供良好的保障。通過科研項目訓練、科技競賽打磨、實訓項目模擬、產教融合項目實踐等,培養學生志趣愛好,養成逆境奮起、把握機遇、溝通合作、果斷決策的創新創業能力[12]。通過校內導師、政府專家、企業導師、科研院所學者共同組成“校內外專兼職”師資隊伍,開展創新指導、政策咨詢、行業引導、探索科研前沿等,轉變知識傳授把“籃子”裝滿的理念和思維,重視學生為中心激發其敢闖會創的潛能,成為把“燈”點亮的塑造者。通過整合學校、政府、企業、科研院所外部育人資源,充分發揮學校學科、師資、創新創業文化、實踐創新場所優勢,點燃學生熱情、激發學生創造能力;發揮政府政策、資金、信息、平臺優勢,為創新人才培養提供制度保障;發揮企業需求把握準確、數據信息全面、實戰經驗豐富的優勢,培養學生快速反應、逆境奮起的品格;發揮科研院所設備精尖、師資雄厚、技術先進的優勢,拓寬學生視野,培養學生腳踏實地、精益求精的素養。

1.2 創新人才培養是創新創業實驗室的核心目標

寬口徑、厚基礎的復合型人才是當今社會急需的應用型人才[13]。創新創業實驗室具有“開放、共享、創新、探究、體驗”的鮮明特點,是開展創新創業活動、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重要載體[14],是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孵化器,是教育改革實施的末梢單元,能形成多維創新成果的價值輻射[15]。其目標是實現科研轉化、項目孵化、社會服務和人才培養,其中創新人才培養是創新創業實驗室發展的核心目標和使命,承擔著“A 型”人才培養向“T型”“X型”人才轉換的價值追求,見圖2。

圖2 “A型”與“T型”“X型”育人模式比較

創新創業實驗室作為“A 型”與“T 型”“X 型”人才培養模式轉型的重要載體,促進高校教育教學理念、育人目標、師生定位等發生改變。當前,教師教、學生學“填鴨式被動教與學”的“A型”育人模式在淡化,但不可否認的是“A型”育人模式的“影子”“慣性”在部分院校、學科(專業)、教師中仍存在。主要表現:①教師仍為育人的中心,承擔著知識傳授的“任務”,教學內容陳舊、枯燥、缺少實踐,教學方式單一、保守,考評方式不科學的“紙上談兵”教學。②學生仍是被動跟隨的學習者,內驅力不強,只會“學習”書本,實踐能力弱,缺少主動性、創新性和探索精神,害怕挑戰未知。

創新創業實驗室是一個自帶創新創業基因的場所,具備開展“T型”“X 型”創新人才培養的得天獨厚條件,其核心追求是培養學生的認知、合作、創新、擔當能力,使其真正成為社會發展所需的“T 型”“X 型”創新人才。實踐發展中,創新創業實驗室打破學科邊界,以學生為中心、項目為驅動、問題為導向,注重學生參與、體驗和反思,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動者、問題的探索者和解決者;教師成為點燃、激發學生探索未知,提供“疑難雜癥”解決思路的指引者。在創新創業實驗室良好的軟硬件條件、資源基礎上,允許犯錯、寬容失敗,不斷推進創新創業實驗室科教融合、產教融合項目由技術創新向產品開發轉變。

2 創新創業實驗室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為培養創新創業創造“0 到1”,具備“T 型”“X型”素養的創新人才,充分釋放教學科研實驗室、學生創新創業活動場所、創客空間的育人潛能,越來越多的育人資源得到匯聚、越來越多的組織被建立,如校企共建創新創業實驗室、創新創業基地、創新創業國際聯合實驗室等,使創新創業實驗室突破大學育人場域,提升了學生跨界整合、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16]。按資源整合范圍劃分,高校創新創業實驗室可分為校內創新創業實驗室、校政企社共建創新創業實驗室、創新創業國際聯合實驗室3 類具有代表性的實驗室。不同資源整合范圍的創新創業實驗室形成了不同的人才培養優勢和模式,見圖3。

圖3 創新創業實驗室創新人才培養典型模式

2.1 創新創業實驗室“科教融合”育人模式

創新創業實驗室“科教融合”育人模式,其育人資源整合范圍主要集中于校內教育教學、科學研究、管理服務等方面。聚焦校內創新創業實驗室可包括學科專業教學科研實驗室、實驗(實訓)中心、大學生科技園、創客空間、校院兩級共建創新創業實驗室、師生共建創新創業組織等。校內創新創業實驗室“科教融合”的有利條件,可把“科學研究的密度”轉化為“教學創新的濃度”[17],用科技思維指導教育發展、用教育成果支撐科技進步。當前,校內創新創業實驗室越來越具有“前孵化器”功能,成為高校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載體。

創新創業實驗室“科教融合”育人模式重點體現在教育和訓練功能上,近年逐步向“前孵化”功能延展。①教育功能。集中在創新創業實驗室承擔的創新創業類課程、專創融合課程、工作坊(講座)、企業導師專項問診等方面。所開設創新創業類課程面向全體學生,設有教學大綱、教案,計入人才培養方案。本校創新創業中心所開設創新創業類課程、工作坊(講座)、企業導師專項問診等,其課程師資來自于校內專業教師及管理人員,校外企業導師、政府專家。課程內容安排上既有銜接又相互獨立,學生團隊可根據自身需求參加相應的創新思維啟發、項目設計、團隊組建、市場與營銷、品牌與推廣、公司與法務等模塊學習。教學方式上以問題探究、案例分析、研討交流、項目體驗等互動式教學為主。②訓練功能。主要通過社會實踐、志愿服務、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師生共創項目等開展項目體驗、訓練、打磨與探究,是對創新創業項目的縱向挖掘,目標是鍛煉學生的創新思維、迭代思維及實踐操作技能。③“前孵化器”功能。主要體現對創業類學生項目的支持與服務,如創新創業技能訓練、模擬經營體驗和商業檢驗等,提供包括物理空間、網絡通信、法律咨詢、財務預算、市場開拓等創業輔導和管理咨詢服務,使學生團隊在實戰演練中提升經營管理技能、風險規避能力,為進入孵化器做好準備。

2.2 創新創業實驗室“產教融合”育人模式

創新創業實驗室“產教融合”育人模式,其育人資源整合范圍已拓展到行業企業及政府,通過校企、校地共建創新創業實驗室、共建創新創業基地等匯聚育人資源,開展創新創業課程建設、教材開發、項目培育、模擬體驗與實踐,成為創新創業志趣學生開展項目實踐的重要平臺?!爱a教融合”一方面加速推進學生團隊在垂直領域的創新研究和創業實踐進程,提高學生對市場、對需求的認知;另一方面可為融合企業提供技術創新、產品開發等解決方案,并為其招聘、儲備優秀人才提供參考。

創新創業實驗室“產教融合”育人模式,協同育人重點體現在教育、訓練、孵化三方面,但與“科教融合”育人模式中的教育、訓練、孵化外部資源參與方式、參與程度存在明顯差別。①教育功能。體現為校企創新創業課程建設、教材開發、師資培育。如上海交通大學學生創新中心與華為、騰訊、NI、谷歌等企業開展深度課程合作,邀請企業研發人員、管理人員作為行業導師與校內導師協同配合,共同開設了包括交叉探究的物聯網技術、無人機技術、智慧醫療、智能制造等校企課程,同時借助企業行業優勢和敏銳度,對課程培育項目進行支持、轉化,使學生團隊從科學研究、產品開發、市場應用等參與體驗,激發其創造力。②訓練功能。體現在企業沉浸式、模擬式、實戰式訓練環境、資源及條件的提供,創新創業培訓與指導、競賽培育、事務代理、融資對接等。如四川大學同國家電網、中石油等企業合作,通過互聘導師、合作舉辦雙創賽事、共建研發基地、成果轉化中心、孵化項目等,為學生提供了解行業、體驗市場的機會。通過“企業命題、高校研發”等形式,使學生在真實情景中,體驗研發、創新、從“0-1”的成就與價值。③孵化功能。主要體現為創新創業實驗室的“產業實驗室:孵化器+商業創新與服務網絡”[18]功能,企業針對學生初創和成長期團隊存在的缺資源、經驗、市場、管理等問題,提供包括創投服務、產業對接合作、信貸融資支持等,成為其發展的“加速器”。如南方科技大學以國家級雙創示范基地為平臺,與TCL、華大智造、江蘇卓勝微電子等企業合作,以產業瓶頸技術攻關為主線,為學生團隊提供應用場景、需求、資金、模擬實訓場地等條件和資源,通過校企融合發展賦能,培養創新型人才,推動行業向前發展。

2.3 創新創業實驗室“國際聯合”育人模式

創新創業實驗室“國際聯合”育人模式,其資源整合范圍既包括國內資源又覆蓋國外資源,其資源整合范圍更廣。以創新創業國際聯合實驗室為載體,在人才流動、科研互通、成果轉化等方面促進學生國際化培養進程。主要形式包括師生交流、訓練平臺建設、成果轉化等。通過聯合創新創業實驗室向學生展示國際前沿科學領域的基礎與應用研究,使學生體驗國際項目設計及管理過程,培育其國際視野,為國際化創新創業人才聯合培養機制、培養模式提供經驗與方案。

(1)人才流動。主要是以實驗室為載體開展的師生交流。吉林大學未來科學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與美國密歇根大學、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相關學院和研究中心合作,通過短期師生交流互換,將吉林大學相關學科教師、學生交換到合作大學實驗室、研究中心開展學習、交流、實驗、測試等,真正實現了國內外資源共享、聯合育人,激發學生的學術創新潛力;通過學術會議等拓寬學生視野,增強國內外師生、生生間的交流與合作,將實驗室建設成為學校對外學術窗口和人才特區[19]。

(2)科研互通。主要體現為雙方訓練平臺的建設,通過訓練平臺、模擬仿真等提高學生興趣、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華南師范大學-格羅寧根大學分子科學與顯示技術國際聯合實驗室,由華南師范大學與荷蘭格羅寧根大學聯合成立,主要圍繞分子科學、顯示技術,充分發揮雙方在創新人才培養中的優勢,通過全開放式實驗室管理系統等資源,為學生提供先進的軟、硬件設施條件,提高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

(3)成果轉化。主要體現為高校與國外企業的合作,提高科研成果轉化效率。借助創新創業實驗室提供的資源與條件,在國際前沿領域科技成果轉化中開展探索,提高項目進階率、存活率,培養學生商業技能。哈爾濱工業大學羅克韋爾自動化實驗室,是由哈爾濱工業大學與美國羅克韋爾自動化公司聯合建立,通過聯合課程、學科競賽、科技夏令營等,開展項目管理、企業經營、自動控制系統技術培訓等,同時通過項目競賽、體驗式培訓、交互式實驗等,啟發學生創新意識、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團隊合作精神[20]。

3 高校創新創業實驗室創新人才培養新轉變

高校創新創業實驗室創新人才培養新轉變的重點為組織形式“新”,由此帶來的跨界協作、信息共享、創新交互,打破了傳統教育知識獲取渠道單一、內容機械化、時空存在壁壘、學生主動性不強等問題。以創新創業實驗室為載體而形成的新的教育模式,實現了創新人才培養3 個轉變:教師由“經師”向“經師”“人師”統一轉變、學生由“被動接受”向“主動探索”轉變、學習空間由“物理空間”向“虛擬空間”延伸,增強教育“韌性與彈性”,培養學生運用跨學科知識解決現實問題的綜合素養。

3.1 教師由“經師”向“經師”“人師”統一轉變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強調,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我們的教師既精通專業知識、做好“經師”,又涵養德行、成為“人師”,努力做精于“傳道授業解惑”的“經師”和“人師”的統一者[21]?!敖泿煛毙杈邆渖詈駥W識、教育智慧和創新精神,“人師”需具備崇高信念、高尚師德和大愛精神彼此相關、互融共促[22],“經師”與“人師”相統一是新時代教師隊伍高質量發展的根本遵循[23]。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方式、形式更為多樣,一定程度上教師的“知識權威和中心地位”被打破,師生間不再是單純的“教”與“學”關系,而是知識互動建構、相互“學習”的關系。由此,創新創業實驗室教師面對教育對象需求多樣性、信息掌握靈活性、內容更新迭代快速性,要不斷汲取新知識建立深厚的知識結構,要具備開闊的視野和創新的思維,并擅長實踐指導可在學生團隊遇到瓶頸需“點撥”時提供引導,在跨學科交叉創新中保有“經師”形象。同時,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數字賦能教育推動了教育形式、教育范式發生變革,學生與各類“機器”交互時間逐步增長,“育人”是教師職業的價值回歸,培養學生善于創新創造、追求卓越、能夠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創新型人才培育的基礎,涵養學生的崇高信念、家國情懷、責任擔當是創新型人才的根本。為此,創新創業實驗室師資隊伍需涵養德行成為“人師”,在教育教學、項目訓練、孵化指導中,做好自身“經師”本職基礎上,堅守育人初心,實現“經師”向“經師”“人師”統一轉變。

3.2 學生由“被動接受”向“主動探索”轉變

傳統“教師講、學生聽”“添鴨式”單向灌輸教育方式已無法滿足數字化時代的教育需求。體驗式學習是創新創業實驗室創新型人才培養的特色,是學生由“被動接受”向“主動探索”轉變的重要方法。它打破了師生間的主配角關系,推進了學生由“被動接受”向“主動探索”轉變,主要體現為:①教學內容由固定大綱向學生自由探索轉變。近年,在教學創新、混合式教學推進下,以學科專業為主的教學組織在教學方法融入、教學內容更新上做了大量探索,如案例式、啟發式、互動式、研討式教學方法,專創融合、思創融合等教學內容設計,打破了學科單一、教學方法單調的教學弊端,但跨學科交叉創新在學科專業中體現不足、效果不佳是不可回避的現實。創新創業實驗室打破學科專業界限,在課程內容設置、交流研討中鼓勵學生跨學科交叉探索,真正實現學生基于興趣的學習、思考和想象。同時,鼓勵學生理論聯系實際,通過創設體驗情景、模擬現實等,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將知識落地。②教學方式由理論學習向理實結合轉變。“采分點固定形式記下來”的純理論教學,培養學生“高分低能”的弊端凸顯。傳統教學偏重理論講解,考評以卷面為主,學生是否理解、弄懂、并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并不被看重,很少關注學什么、為什么學、怎么學。因此,學生在學習中死記硬背、缺少思考是通病。創新創業實驗室以問題為導向、以項目為基礎,通過小組合作、探討、打磨,主動式學習、思考、迭代,將“你得學”變成“我要學”,激發了學生自主學習的內驅動力。

3.3 學習空間由“物理空間”向“虛擬空間”延伸

“物理空間”與“虛擬空間”的融合發展及新興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對高校深化教學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具有重要意義[24]。當前,隨著“互聯網+教育”的深入變革,學習空間正在發生結構性的變革與重構,呈現出聯通與融合的特征[25]。相對于傳統的教學科研實驗室、實驗中心、教室等具體場所的“物理空間”而言,創新創業實驗室提供的是由學習場所、學習環境、教育工具、信息技術、空間文化等構成的學習有機體,可為學習者提供開展學習活動、探索協作的任何場所和空間,是“物理空間”與“虛擬空間”相融合的學習場域。由“物理空間”向“虛擬空間”延伸具體表現為:①創新創業實驗室“物理空間”的升級。將原有校內的物理空間拓展到校政企協同育人、不同區域的實體空間整合,使原有創新創業實驗室物理空間布局、規模都發生了變化,拓寬了學習者的學習資源、增加了現場教學的實踐場域、豐富了教學場景設計的可能,育人中注重學生及團隊的參與、體驗,對學習者產生重要影響。②創新創業實驗室“虛擬空間”的延伸。隨著虛擬現實、虛擬仿真等技術在教育領域的融入,打破了教學物理空間條件的限制,為教育教學、實踐訓練提供了沉浸式學習環境,解決了教師實踐教學、學生主動探索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如通過虛擬現實技術搭建的仿真環境、虛擬教學系統、虛擬仿真平臺等,使創新創業實驗室學生團隊在交互式、感知性的“真實”環境中深度參與、體驗,與人、機器、物品、環境、資源等建立“真實感知與聯系”,促進學生團隊對知識的內化和更新、激發學習者主動學習探索的內驅力,培養勤于思考、善于創新、主動擔當作為的創新型人才。

4 結語

培養學生勇于探索的創新創業精神和善于解決復雜問題的實踐能力是高校人才培養的重要任務。創新創業實驗室已成為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重要育人平臺。通過創新創業實驗室教育教學、項目體驗、團隊孵化提供“全鏈條、一站式”服務,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創業品質、創造素養及知識遷移應用能力,實現學生創新創業創造“0”到“1”的突破,這是創新創業實驗室育人的有利條件。以學生為中心、以項目為牽引、以問題為導向,注重學生體驗、參與和個性化培養,注重跨學科創新思維、企業家精神培育,是創新創業實驗室改革教育教學方法的新積累。打破高校育人“孤島”,以創新創業實驗室為載體,匯聚政府、行業、企業資源,形成創新型人才育人合力是創新創業實驗室提升育人實效的有效路徑。人工智能賦能教育,基于體驗式學習的創新創業實驗室創新人才培養,將為高等教育改革提供新思路。

·名人名言·

目標既定,在學習和實踐過程中無論遇到什么困難、曲折都不灰心喪氣,不輕易改變自己決定的目標,而努力不懈地去學習和奮斗,如此才會有所成就,而達到自己的目的。

——吳玉章

猜你喜歡
實驗室育人教育
國外教育奇趣
華人時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中國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28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前行譜新篇
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 15:42:15
題解教育『三問』
當代陜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電競實驗室
電子競技(2019年22期)2019-03-07 05:17:26
電競實驗室
電子競技(2019年21期)2019-02-24 06:55:52
電競實驗室
電子競技(2019年20期)2019-02-24 06:55:35
電競實驗室
電子競技(2019年19期)2019-01-16 05:36:09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v精品成人免费视频71pao| 狠狠色综合久久狠狠色综合| 久久久久青草线综合超碰| 色香蕉影院| 婷婷六月在线|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影视| 高清色本在线www| 伊人久久婷婷| 九色91在线视频| 国产性猛交XXXX免费看|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人成aaaa| 亚卅精品无码久久毛片乌克兰| 欧美成人看片一区二区三区 | 伊人色天堂| 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 国产丝袜91| 亚洲色图欧美在线| 亚洲第一视频网| a级毛片免费播放| 99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 欧美国产在线一区| 小说区 亚洲 自拍 另类| 91九色最新地址| a级免费视频| 国产情侣一区二区三区| 乱人伦视频中文字幕在线| 97国产在线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av无码区| 超碰91免费人妻| 亚洲综合九九| 亚洲欧美日本国产综合在线 | 亚洲三级成人| 在线播放真实国产乱子伦| 超清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绿巨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 国产在线精品99一区不卡| 欧美无专区| 在线va视频| 女人18毛片久久| 亚洲欧美日韩视频一区|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 日本成人不卡视频| 伊人国产无码高清视频| 久无码久无码av无码| a级毛片免费网站| 国产jizz| 97人妻精品专区久久久久| 国产导航在线| 久久久亚洲色|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观看| 五月天天天色|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喷| 在线国产三级| 国产视频一二三区| 亚洲日韩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91在线无码精品秘九色APP|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免费一区在线播放| 91久久国产成人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99| 另类综合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精品福利视频导航| 高h视频在线| 亚洲视频无码| 在线精品视频成人网| 国产成本人片免费a∨短片| 亚洲中文制服丝袜欧美精品| 国产又黄又硬又粗| 草逼视频国产| 国产午夜福利片在线观看| 国产微拍精品| 香蕉99国内自产自拍视频| 成人一级黄色毛片| 日韩无码黄色网站| 久无码久无码av无码| 青青青国产精品国产精品美女| 91在线免费公开视频| 狂欢视频在线观看不卡| 国产精品无码AⅤ在线观看播放| 成人在线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