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韻,吳成,龍云,李傳應,胡艷,陳苗苗,卓琳
(安徽省兒童醫院 兒童消化科,安徽 合肥 230051 )
幽門螺桿菌(Hp)為一種螺旋狀、革蘭陰性、微需氧菌,其與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胃癌及胃黏膜相關的淋巴瘤的發生存在密切關系,曾被世界衛生組織(WHO)稱為I級致癌物質,嚴重威脅感染者的健康[1]。人類普遍易感染Hp,感染多出現在兒童時期,常因人口擁擠、兒童期不分床、家庭中存在感染者、飲用不潔凈水、非母乳喂養、孩子吃過咀嚼的食物等因素,兒童一旦被感染很難自然清除,感染會引起的胃黏膜持續出現慢性炎癥[2]。雖然兒童感染Hp 較少出現胃部惡性疾病,但能引起兒童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等發病率升高,還會引起發育遲緩等。早期Hp 診斷并及時治療,能明顯降低發生胃潰瘍和胃癌的危險。檢測Hp 的手段眾多,其中快速尿素酶檢測等具有侵入性的檢查,均需經胃鏡收集人胃黏膜,有一定的創傷性且痛苦大。而13C 尿素呼氣試驗檢查是一種無創檢測,目前被認為是檢測Hp 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也廣泛應用在兒童檢測中,但該方法僅適用于大于4 歲的兒童,對4 歲以下嬰幼兒不適用[3]。而糞便Hp 抗原檢測有著取材方便、價廉、操作步驟簡單、出結果快、安全等優點[4]。血清胃蛋白酶原為一種胃蛋白酶前體,其在pH 值小于5 時能活化變為胃蛋白酶,一般情況下約1%胃蛋白酶原能在胃黏膜處進入血液循環,能準確的反映胃黏膜的功能和狀態,可用于Hp 感染的診斷等[5]。糞便Hp 抗原檢測和胃蛋白酶原的檢測都屬于無創檢測,很適合兒童的Hp 檢測?;诖?,本研究采用糞便Hp 抗原聯合血清胃蛋白酶原檢測對兒童幽門螺桿菌感染診斷的價值,旨在為兒童的提供新的檢測Hp 感染的診斷方法,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8 年1 月到2021 年12 月在安徽省兒童醫院就醫的慢性腹痛患兒200 例作為研究對象,并經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批,患兒及其家屬知悉本研究且同意簽署知情同意書。200 例患兒均經糞便Hp 抗原檢查、血清胃蛋白酶原檢測及胃鏡活檢檢查的病理學檢查。納入標準:①診斷與《小兒腹痛診療指南》中相關診斷標準[6]相符;②患兒年齡2~16 歲;③出現上腹部飽脹、疼痛等消化道癥狀;④臨床資料完整;⑤在檢測前1 個月內使用過抗生素、非甾體類抗炎、藥物質子泵抑制劑(PPI)等藥物治療過;⑥依從性好,配合研究者。排除標準:①臨床相關資料不完整者;②合并膽、肝、脾、胰等其它腹部的疾病;③腹痛癥狀通過驅蛔蟲治療后有明顯改善者;④年齡大于16 歲者;⑤存在內鏡檢測禁忌者;⑥依從性差,中途退出者。選取的200 例患兒中男115 例,女85例;年齡2~16 歲,平均(8.32±2.28)歲。本研究以胃鏡活檢檢查作為金標準。
糞便Hp 抗原檢查:采集患兒糞便2~4 g 送檢,選用Hp 抗原檢測試劑盒結合酶聯免疫法對大便樣本進行Hp 抗原檢測,步驟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操作。并在波長450 nm 下酶標儀讀取吸光值(A),如果A 值≥0.12 則說明Hp 檢測呈陽性,反之呈陰性。
血清胃蛋白酶原檢測:清晨空腹下采集5 mL患兒的外周靜脈血,并用半徑為15 cm 離心機離心,離心時間為10~12 min,轉速為2 500 r/min,分離后取血清,并將其放置于-20℃環境下備測。采用普朗PUZS-600A/B 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以酶聯免疫吸附法定量檢測和定性診斷血清胃蛋白酶原I(PGI)、Hp-免疫球蛋白G(IgG)和PGⅡ,PGI試劑盒和PGⅡ試劑盒均購于浙江伊利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操作均嚴格以說明書。PGI及PGⅡ檢驗結果的臨界參考值:PGI小于80 ng/mL,PGⅡ小于90 ng/mL。
用SPSS23.0 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并以Microsoft Excel 構建原始數據庫。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本研究中選取的消化道癥狀患兒200 例,經胃鏡活檢檢查,有80 例Hp 呈陽性(40.00%),陰性120 例(60.00%)。
糞便Hp 抗原檢查的特異度為87.50%(105/120),敏感性為85.00%(68/80),準確度為86.50%(173/200),見表1。

表1 兒童糞便Hp 抗原檢查情況(例)
血清胃蛋白酶原檢測的特異度為88.33%(106/120),敏感性為87.50%(70/80),準確度為88.00%(176/200),見表2。

表2 兒童血清胃蛋白酶原檢測情況(例)
糞便Hp 抗原檢查聯合血清胃蛋白酶原檢測的特異度為95.83%(115/120),敏感性為96.25%(77/80),準確度為96.00%(192/200),見表3。

表3 兒童糞便Hp 抗原檢查聯合血清胃蛋白酶原檢測情況(例)
聯合檢查的特異度、敏感性及準確度都明顯高于單一檢查的糞便Hp 抗原檢查、血清胃蛋白酶原檢測,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三種兒童Hp 檢查方法的診斷效能比較(%)
據研究[7]報道,我國居民被Hp 感染的風險高達40%~60%。而本研究中Hp 感染率是40.00%,與上述報道一致。Hp 是一種微厭氧、螺旋形、對生長環境較為苛刻的細菌。這種細菌被感染后會定植在十二指腸或胃的黏膜表面上,可以借助黏附素黏附在上皮細胞上,產生過氧化氫酶及過氧歧化酶,能保護其不被中性粒細胞殺死。胃黏膜新陳代謝很快,平均更新一次的時間為1~3 d,Hp 能跟脫落的黏膜由腸道向體外排出。有人試圖在大便中培養并將其分離,因Hp 處于不利環境時極易形成較為難分離的球形體,而且糞便中摻雜其他種類的菌種,單獨分離出Hp 較為困難。
糞便Hp 抗原檢查是對糞便中Hp 抗原進行檢測來確定有無Hp 感染。糞便中的Hp 抗原成分部分被裂解,保留了多數的抗原成分。檢測過程中試劑中抗體與糞便中保留的抗原結合變成抗體抗原復合物,進而使底物變色,依此來判斷有無感染Hp。因此可用來作為診斷感染Hp 的依據。糞便Hp 抗原檢查作為一種檢測簡單、經濟且無創的檢測方法,其檢測用到的糞便標本容易獲取,適合于各年齡段的患者,特別適合嬰幼兒檢測,操作較為簡單,無需采用大型設備進行檢測等優勢大大降低患者的檢查費用,也在家自己檢測。SCHULZ 等[8]研究發現,采用糞便Hp 抗原檢查對Hp 感染的篩查及隨訪中,糞便Hp 抗原檢查費用顯著比內鏡檢查或呼氣試驗低,其檢測的陽性率相差不大。糞便Hp 抗原檢查的特異度為87.50%(105/120),敏感性為85.00%(68/80),準確度為86.50%(173/200),表明糞便Hp 抗原檢查有較高的診斷效能,佐證了上述研究。
血清胃蛋白酶原檢測能反映出患者的胃黏膜病變情況,而Hp 能導致胃黏膜細胞發生慢性炎癥,并可使胃黏膜細胞被誘導進而產生胃蛋白酶原,引起血清中的PGI、PGⅡ和其比值的變化。研究[9]表明,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與感染Hp 胃炎患兒的狀態存在密切關系,PGⅡ>9.01 μg/L 能輔助兒童Hp 感染引起的相關胃部病變診斷標準。血清胃蛋白酶原檢測的特異度為88.33%(106/120),敏感性為87.50%(70/80),準確度為88.00%(176/200),表明血清胃蛋白酶原檢測有較高的檢測效能。
本研究結果顯示,糞便Hp 抗原檢查聯合血清胃蛋白酶原檢測的特異度、敏感性及準確度都明顯高于單一檢查的糞便Hp 抗原檢查、血清胃蛋白酶原檢測(P<0.05),表明聯合檢測效能更高。由于本研究針對兒童感染Hp 疾病的診斷,有別于常規診斷方法,糞便Hp 抗原檢查聯合血清胃蛋白酶原檢測方法不僅檢驗標本容易獲得,且安全、無創,適合各年齡段兒童,檢測簡單。
綜上所述,糞便Hp 抗原檢查聯合血清胃蛋白酶原檢測對兒童Hp 感染的診斷高于單一檢查的糞便Hp 抗原檢查、血清胃蛋白酶原檢測,在臨床上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