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理工學院 杜艷艷,弓劭龍
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指南,推動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走進校園,走近廣大青少年的心里,扎實開展好新時代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十八大以來德育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的工作方案》指出:要“推動用黨的創新理論鑄魂育人,不斷增強針對性、提高有效性,實現入腦入心。”[1]這一要求為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青少年化工作指明了方向。
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青少年化是提高青少年政治素養的現實要求。政治素養是青少年綜合素養的核心。青少年政治立場、政治態度、政治理想、政治品質的水準決定著其能否順利成長為國家需要的德才兼備的有用人才。推進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青少年化是幫助青少年提高政治素養的重要途徑,對青少年成長成才具有重要意義。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青少年化是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成效的必然要求。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發揮著“指南針”“凈化劑”的作用,是大中小學德育教育的核心內容,其青少年化闡釋的狀況影響和制約著德育教育的成效。推進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青少年化闡釋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質量和效果的重要舉措。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青少年化是提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同的客觀需要。青少年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繼承者和接班人,青少年政治素養的高低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興衰成敗。推動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青少年化,引導青少年學習掌握其理論精髓,幫助其成長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是夯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同基礎的需要,也是推動社會主義事業向更高層次發展的需要。
青少年期是兒童到成年之間的過渡期。這一時期,青少年的身體、智力、心理、文化素養都在急速發育,他們對外界信息較為敏感,有較強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是一個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也是一個人接受教育的最佳時期。在這一時期對其進行必要的政治教育,有助于引導他們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成為具有政治意識、國家意識、責任意識的合格公民。“青少年化”是指通過采用青少年容易理解的形式,將某種理念融入青少年日常教育體系,內化為神價值追求,外化為自覺行動。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青少年化”特指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的核心要義、精神實質、豐富內涵、基本邏輯、獨特品格、時代價值及實踐要求等內容得到青少年的正確領悟和深刻理解,且將其轉化為實際行動的過程。其實本質是通過系統謀劃、科學設計,將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以符合青少年身心發展規律和認知特點的通俗化、生動化的形式和方式展現出來,提高新時代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親和力、感染力、針對性和實效性,引導廣大青少年自覺成為有理想信念、有愛國情懷、有高尚品格、勇于奮斗、樂觀向上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完整準確闡釋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教育主體必須深入理解并準確掌握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的核心要義、精神實質、豐富內涵、基本邏輯、獨特品格、時代價值及實踐要求等重要內容,不能一知半解,似懂非懂,甚至歪曲其精神內涵。堅決杜絕不精確講解、歪曲解讀、主觀臆斷,使黨的創新理論在教育過程中變形走樣。傳播方式符合青少年身心特點。新時代青少年獲取和接受信息的來源和渠道廣泛,利用新媒體并根據青少年的身心發展規律,實時調整黨的創新理論育人方式,采取緊貼教育對象身心特點、興趣愛好的傳播載體,緊緊抓住其興奮點,運用多元化的教育教學手段,創新黨的創新理論育人形式,充分調動青少年群體學習、了解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的積極性、主動性,激活青少年的求知欲、探索欲。教育效果要經得起實踐檢驗。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不僅是科學的治國理論,而且還是現實的政治實踐方法。在進行青少年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教育工作的過程中,要秉持理論與實踐結合的雙向評價指導思想,既堅持理論教育評價標準,也重視實踐考核標準;既注重對理論知識掌握的考核,也注重對理論指導下的具體行動的評價,確立科學、合力、有效、操作性、可行性較好的評價指標體系。
《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基本要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課程教材指南》等文件頒布以后,黨的創新理論青少年化工作在理論和實踐上都取得了長足的實質性進步軌。黨的創新理論走進了大中小學校教材、課堂,許多地方設立了“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協同創新中心”和“研究基地”。但也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繼續研究并加以完善。
在目前教育課程體系中,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教育主要在小學、初中的《道德與法治》、高中《思想政治》、大學《思想道德與法治》《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課堂教學中實現。但與黨的創新理論與時俱進的鮮明特征相比,教材永遠都具有滯后性,僅依靠教材來實現教育目標顯然是不夠的。一方面,在應試教育和升學壓力的影響下,與語文、數學、英培等課程相比,以思想政治理論課為主要載體的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教育被重視的程度遠遠不夠。另一方面,部分教師沒有系統學習過黨的創新理論,不能準確掌握其核心要義,無法承擔起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融入課堂教學的重任,只能照本宣科,影響青少年學習的積極性,教學效果也讓人擔憂。
當前,黨的創新理論青少年化教育存在教學方式單一、教育形式落后等問題。黨的創新理論較為抽象,與青少年形象化思維之間存在較大差距,在教學方法上過于倚重課堂說教會導致理論難以被理解和接受的后果,如果不能依據青少年的實際需要和認知水平進行調整,大幅增加實踐感知的形式,黨的創新理論教育的效果將會大打折扣。現代信息網絡媒體運營者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不夠深刻,對青少年的認知特點了解較少,在黨的創新理論青少年化過程中形式刻板,存在不接地氣的問題,降低了黨的創新理論的傳播質量。少數媒體則懼怕出現政治問題,刻意回避宣傳黨的創新理論,減少了傳播渠道,弱化了傳播效果。新媒體、自媒體傳播黨的創新理論的力度不夠,且傳播內容空泛、深度不足,傳播形式單一、枯燥,青少年參與度低、互動性少,無法適應青少年思維方式,相互之間隔閡較大,難以達到應有的學習效果。
目前黨的創新理論教育評價機制不夠豐富、完善,評價機制的導向作用尚未充分發揮出來。學校在黨的創新理論教育過程中,普遍存在以考試為導向的單一評價機制。學生通常都以死記硬背為手段應付考試考核,忽略對非考點的系統學習,既不利于學生政治素養力的提升,也不利于黨的創新理論的傳播。另外,各地在黨的創新理論教育評價上普遍沒有建立完善的評價體系,特別是缺乏清晰統一的評價標準、科學完備的教育狀況全面反饋機制。涉及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傳播教育效果的專項評價機制仍在建立完善之中。
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青少年化是長期性、持續性、系統性的工程。儲備大量熟悉黨的創新理論的高素質人才,培養功底深厚的專業化宣教隊伍,加強對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全面深入研究是做好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青少年化工作的前提和基礎,特別是要開展文獻研究,注重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2]。相關部門要重視對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的專門培訓,制定并完善相關培訓計劃和方案,特別是要加大對現有大中小學思政課師資隊伍的專門培訓,提高他們對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的理論認知。另外,還可以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專業中開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必修課,在公共基礎課中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內容設置“思政課程群”作為選修課,一方面為儲備高素質理論宣講人才做準備,另一方面可以普遍提高大學生的政治素養。同時,要加強對新聞傳播媒體黨的創新理論宣傳工作人員的培訓,將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作為專題課納入培訓計劃,提高媒體從業人員的理論水平。
推動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青少年化,創新思政課課堂教學方式是關鍵。大中小學的思政課堂教學均須以改變傳統的講授式教學方式為切入點,善于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注重發揮學生主體性作用,增加實踐體驗課程,特別是對十八大以來實現歷史性變革、取得重大成就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要積極運用小組研學、情景展示、課題研討、課堂辯論等方式組織課堂實踐。[3]也可以在課堂教學中適當增加具體案例或采用虛擬仿真情景,深化青少年學生對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指引中國社會發生深刻變革的感受和認識,但要注意大中小課程內容的銜接。還可在第二課堂中融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的相關內容,構建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核心的大中小學思政課實踐教學體系,潛移默化地在青少年中開展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的學習與實踐。也可以利用志愿服務、理論宣講、社會調研等實踐活動,開展實踐教學。
新媒體技術為全方位、多層次傳播黨的創新理論創造了現實條件。宣傳部門急需加強對各類媒體傳播黨的創新理論專業化水平進行提升,引導其深入學習和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更加精準地服務青少年學習黨的創新理論。由于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涵蓋了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建設,涉及治黨治國治軍,內政國防外交,普通媒體從業者通常難以擁有精通各方面知識的專業人才,因此,各地一方面可以打造涉及某一個或幾個領域的專業化傳播媒體,另一方面也可通過為普通媒體培育和選任兼具多領域學科專業背景的復合型人才,專門從事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的宣教工作。另外,還需加強多元化的黨的創新理論信息傳播生態,注重融合新媒體技術開發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宣教平臺,運用微電影、動漫、音樂、短視頻等生動活潑的形式傳播黨的創新理論,同時也要多運用在線平臺,突出互動性,提高青少年的參與度[4]。
在黨的創新理論教育中,語言的使用非常重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自身的語言表達既深邃又簡潔通俗,非常有利于受眾理解和接受,例如“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等諸多表述非常接地氣。在傳播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的過程中,除了要堅持政治性、專業性、多引用原著作中簡潔通俗的習言習語之外,還要緊緊鎖定青少年的興奮點,多運用貼近青少年日常生活的政治語言和鮮活案例,以破除青少年認識理解層面的障礙為突破口,摒棄枯燥的純理論說教,注重運用具體、生動、形象的表達方式,深入淺出地講解黨的創新理論,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入腦入心。
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能夠反映出黨的創新理論教育和傳播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進而指導其及時做出相應調整,以獲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在學校教學評價中,教育機構首先要重視對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青少年化的評價機制建設,除了要進行理論測試之外,還應增加實踐評價,將已有的實踐學分考核落到實處,如將青少年參與社區、學校、社會的相關實踐活動等作為評價其課程得分的依據。在其他傳播領域,主管意識工作的機關、部門也可協同組建專業評價機構,將本地區新聞傳播媒體宣傳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的工作納入考核體系,并建立科學、完備的專業評價指標群,對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青少年化程度和效果進行全方位評價,以此作為媒體評獎的重要依據,推動黨的創新理論更好地被廣大青少年接受[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