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上海新型城鎮化投資發展有限公司 耿鈺皓,孟強,曲雯
普遍的鄉村振興產業多集中在旅游、養老、農家樂、民宿、花海、苗圃、經濟觀賞園等,造成大面積農田被流轉,違背了農業才是鄉村振興最基礎產業的初衷,導致了農村缺失農業生產,農民進城,農村無人。
隨著全社會需求結構的快速升級,人們對鄉村產業發展的需求不僅再是種和養,而是呈現出以農業為基礎,以田園風光、自然生態為主要吸引力的多元發展格局,使得鄉村產業振興擁有了巨大空間。但鄉村振興中,產業導入并沒有特定的模式和固定的經驗可以借鑒,必須通過探索,找到適合鄉村自身產業導入的方式方法,鄉村振興中產業導入方式研究對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具有重大意義。
章堰村項目是中建八局、重固鎮政府、章堰村委會合力打造的鄉村振興標桿項目,章堰村項目是中建踐行鄉村振興戰略的落腳點,也是中建轉型升級的重要實踐。章堰村項目包括古村開發和農業產業升級,融合“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探索“三農”問題破解新模式,打造“生態文明和新型城鎮化雙重示范區”,實現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的雙輪驅動。2019 年青浦區成立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指揮部,章堰村被列為鄉村振興試點。2020 年 4 月列入上海市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名單。章堰村作為鄉村振興的典型代表,其產業導入方式可以探索出一種可能的成功模式,對章堰村產業導入方式研究具有現實借鑒意義。
鄉村振興作為國家的發展戰略,在各地積極的推進實施,但大多處于摸索階段,沒有固定的發展模式和方式方法。而鄉村振興脫不開產業振興,鄉村產業振興需要導入一系列適合自身的優質產業,各個鄉村在產業振興中也形成了這樣的認知,并按照這樣的思路在積極的推進工作。但在鄉村振興中產業導入普遍的認知中還是存在很多問題。
(1)認為導入的產業必須高大上。很多地方政府認為只有高大上的產業才能帶動當地經濟轉型,只要引進高大上的產業就能迅速促進經濟發展。其實,鄉村振興的產業只要能自身造血,能支撐鄉村正常運轉,能得到市場認可,能帶動鄉村經濟發展,能增加村民收入,就是好的產業。
(2)認為導入的產業必須是大品牌。在對產業定性上,很多政府考核的一個指標就是看品牌知名度,認為品牌代表產業實力,品牌知名度高就一定能成功。但實際上品牌不是產業,品牌只是產業的代表。
(3)認為文旅不具備產業屬性。不少政府官員和投資開發商認為鄉村振興中的文旅不是產業,特色農業、特色工業、特色服務業等才是產業。實際上文旅是最有市場潛力、最有發展前景、最有經濟價值的產業。
(4)認為產業必須規?;l展。普遍的鄉村都有基礎產業,雖具備繼續做大做強的操作性,但本身不具備發展的潛力,盲目擴大規模,將導致極大的發展風險,實際上很多產業具有較強的區域性,不適宜把規模做大。
(5)認為產業復制成本與風險最小。很多地方政府認為復制照搬成功案例的成本最低,風險最小。拋開當地的自然地理條件以及生產資源的客觀現實,進行簡單的模仿照搬,必將產生巨大風險。
(6)認為鄉村振興中可以導入各類產業。很多地方發展產業,把鄉村當成了一個筐,文化、創意、旅游、康養、金融、互聯網等全都往里裝,盲目發展造成極大危害。鄉村振興的產業導入應從實現鄉村振興的終極目標出發,合理謀劃產業的布局范圍和推進速度。
鄉村振興是國家近幾年提出的發展戰略,響應國家號召,各地都在積極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政府和各類學者、專家也都對鄉村振興進行了解讀和規劃研究,也形成了不少關于鄉村振興的專著和研究文獻,但普遍是從宏觀角度出發,研究涵蓋的范圍較廣,并沒有針對某個地區或者對鄉村振興的某個方面進行深入探索,尤其是對鄉村產業振興中的產業導入方式研究基本處于空白狀態。
鄉村振興的研究離不開實際案例的支撐,上海作為國際大都市、國內頂尖一線城市,各個方面都處于領先地位,上海青浦區章堰村作為上海鄉村振興的示范村和鄉村振興的先行者,基本處于國內鄉村振興實踐的最前列,章堰村雖然在鄉村振興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產業導入也基本成型,但還未形成完整的理論研究體系。因此,對章堰村鄉村振興產業導入模式的理論研究能夠為國內其他地方的鄉村振興提供理論借鑒。
鄉村振興產業導入需要遵循國家戰略的基本宗旨和整體規劃,各地不能盲目而行,違背鄉村振興的根本目的和當地實際情況。在鄉村振興產業導入中必須深入研究,總結出基本的規律,并遵循一定的產業導入原則。
鄉村產業導入選擇需要遵循區、鎮的產業定位,因為區、鎮做產業定位時決定了導入的產業類型、規模、層次、技術難度、投資額度等,決定了鄉村產業的開發方向,可以指導鄉村產業發展的各個開發環節和所有細節。
1.自然資源
自然資源(包括山、河、湖、海、森林、沙漠、草原、溫泉、土壤、氣候等) 好的鄉村,可以考慮導入旅游度假、康養、特色教育、培訓、高端會議和商務等產業,這類產業對環境的要求非常高,安靜、舒適,有利于身心調整是基本條件。
2.文化資源
文化資源有古代建筑、歷史名人、傳統文化、文物古跡、風俗民情等,雖然文化看不見摸不著,開發文化產業普遍投入成本高,而且存活較難。但如果從傳承的文化中開發產業,對接上下游各種資源,形成產業鏈,就無需多大投資。
3.產業資源
很多鄉村的特色產業在產業鏈的某一環節有一定的發展基礎,但大多處于附加值低的環節,可沿著產業鏈向上游和下游延伸,形成一、二、三產聯動,農業、文創、旅游休閑融合發展的產業體系,提高產品附加值。
4.社會資源
社會資源包括政策、人才、技術、氛圍、環境等,這是保證產業落地的關鍵因素,鄉村振興中在進行產業導入時,必須考慮是否擁有相應匹配的社會資源。
1.要定位精準
任何一個產業都不可能覆蓋所有的市場,不可能滿足所有消費群體的需求,鄉村產業鎖定的目標消費群必須精準,對他們的消費特征、消費實力等進行深入的研究。
2.要競爭力強
大多新興產業、朝陽產業、科技含量高的產業競爭力是最強的,但從歷史文化、民族風俗、特定地域中挖掘、開發的產業同樣具有很強的競爭力。
3.要有技術保護
技術保護不是指科技含量,科技多是針對新興產業,而傳統產業同樣有很強的技術和獨特配方,很多非物質文明遺產,也是因為其獨特的技術被傳承才得以保存。
4.要產業鏈成熟
鄉村振興導入的產業要看整個鏈條是否成熟,雖然在鄉村產業導入時,不可能將某個產業的全鏈條導入,但如果該產業某一環節還有缺陷,而一個小鄉村又無法單獨完善,導入后很難保證在鄉村中健康成長,最終也會導致產業導入失敗。
鄉村振興不可能只發展單一產業,在確定主導產業之后,鄉村還要配合其它產業進一步拉動經濟增長,提升經濟格局和發展水平,各產業之間的邏輯關系要合理,不能相互沖突。
隨著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不斷推進,產業導入的內在條件和外部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傳統的產業導入方法越來越難以奏效。要實現鄉村產業振興,需要集聚上下游產品、降低綜合配套成本、拉長產業鏈條、培育優勢支柱產業,因而鄉村振興中產業導入的方法必須更加具有目的性和針對性。
針對有發展基礎并具有鮮明優勢產業的鄉村,在鄉村振興中無需再引入主導產業,只要對現有產業重新進行規劃引導和提升,做精現有產業,加強質量控制和品牌培育,實現現有產業升級,推進產業循環優質高效發展,將產業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針對沒有優勢產業卻有明顯特色資源的鄉村,在鄉村振興中產業導入的方法是立足本地特色,導入與之最相關的產業。比如空氣質好的地方,可以導入養老產業,比如清遠;有溫泉的地方可以導入休閑度假產業,比如從化;有特色農產品的地方可以發展農產品的深加工,比如增城荔枝。
針對資源和周邊村落相差不大的鄉村,在鄉村振興中產業導入的方法是做好產業選擇、生態構建、品牌培育,清晰產業定位引入差異化的特色產業,并強化品牌符號,避開區域內的同質化競爭,走出一條不同的產業發展之路,讓相同的資源發揮不同的作用。
針對沒有特色產業也沒有特色資源卻毗鄰中心城區的鄉村,在鄉村振興中產業導入的方法是承接中心城區產能過剩的產業,為中心城區提供特色衍生服務,使各生產業之間形成相互帶動和推動關系,以產業延伸和互動為原則,構建出完整的產業引擎模型。
章堰村在鄉村振興中,以科創引領為主線,并以未來綠色生活和產業原型為焦點打造一個“新經濟、新模式、新業態、新就業、新文化”的創業原型高地。并圍繞“生態環保類、科技農業類、新互聯網類、教育培訓類、信息金融類”五大板塊導入適合章堰村的特色產業,推動章堰村產業融合發展,形成切實可行的鄉村振興產業導入模式,共同實現未來鄉村的引領價值。
1.區位優勢
章堰村項目位于上海市青浦區重固鎮西北,距上海市中心28公里,距虹橋機場15公里,距青浦城區9公里,距S26高速及G1501上海繞城高速路出入口約2.4 公里,主干道連接趙重公路和重固鎮中心,距離地鐵 17 號線匯金站、趙巷站約 6.5 公里,交通便捷,是連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與上海的重要紐帶,章堰村鄉村振興產業導入具有了基礎性的區位優勢。
2.建設優勢
章堰村項目是中建八局、重固鎮政府與章堰村村委會合力打造的鄉村振興試點項目,在2020年成功入選上海市第三批鄉村振興示范村。章堰村項目通過發揮中國建筑集團大型央企的全產業鏈優勢,探索我國新型城鎮化的創新實踐,打造中建鄉村振興實踐的標桿產品,雄厚的建設實力確保了章堰村鄉村振興的順利實施。
3.文化資源優勢
青龍古鎮是上海的港口和對外貿易的發端,福泉山文明是古上海的歷史年表和中國的土建金字塔,千年古橋金涇橋、匯福橋、兆昌橋、章堰城隍廟,章楶、蘇軾、任仁發、米芾、何其偉等名人賢士皆在詩文中提及或到過此處,諸多的歷史文化精華積淀出章堰千年古村落的歷史文化優勢,深厚的文化歷史為章堰村鄉村振興產業發展提供了獨特的文化優勢資源。
4.政策優勢
青浦區為推進鄉村振興實施,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尤其是立足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開發建設,緊緊圍繞重大項目、重大產業平臺、重點培育產業和重點民生領域,深入推動人才發展體制機制創新和政策集成突破持續加大人才投入。在原有的產業政策與人才政策基礎上,新制定了“青峰”人才政策體系,內容包括:青浦區“青峰”頂尖人才專項激勵辦法、青浦區加快高層次產業人才引進激勵辦法、青浦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強農業產業人才引培激勵辦法、青浦區人才安居工程實施辦法、青浦區加強人才綜合服務的實施方案。章堰村鄉村振興得到青浦區產業和人才扶持政策的有力支持,政策的保障使得產業導入實現更加順利。
1.發展章堰村已有的特色優勢
以章堰村千年古村落歷史文化為優勢基礎,堅持“尊重歷史、與古為新、新舊融合、脈絡延續、國際化視角、文化為主題”的原則,保持章堰古村落的文化底蘊,實現章堰村文化的傳承,并以國際化的視野,打造新的文化IP核心主題,實現產業合作方的多方共贏。
2.引入具有自我進化的特色產業
章堰村在產業引入中,并不是單純的完成招商任務,而是根據章堰村項目特色和科學規劃,有選擇性的引入一批行業內的典型企業。這些企業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所在行業的發展成果和新趨勢,具有極強的自我進化能力,能夠自行增加流量,并相互之間產生交集,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促使章堰村項目在鄉村振興中發揮出產業集群效應。
3.引入可服務周邊村落的特色產業
隨著章堰村古村落核心區的落成和發展,逐漸形成了以章堰村為核心,輻射徐姚村、新豐村、中新村、回龍村的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發展格局。章堰村導入的產業逐步外溢帶動了周邊區域的共同發展,并幫助項目中的各類企業實現產能、技術、方案等的溢出,解決了周邊村落的餐飲、住宿、勞動力問題,推進五村聯動實現青浦區重固鎮的鄉村振興。
1.政企聯合導入產業
政府與企業合作,政府介紹產業商戶資源,對接給項目開發企業,企業進行接洽引入。章堰村項目在產業導入中,青浦區政府、重固鎮政府對接一部分商戶資源,由項目開發企業中建(上海)新型城鎮化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進行對接,并負責商戶引入落地、合同簽訂以及后續服務等。
2.企業自主渠道引入產業
項目開發企業自主從線下渠道或開發企業產業鏈服務企業中導入商戶資源。章堰村項目開發企業中建(上海)新型城鎮化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通過線上點評網站中的商戶資源篩選和中建上下游產業鏈中的服務商介紹、中建領導資源推薦等方式,導入部分優質商戶資源,達到產業導入的目的。
3.產業主題活動導入商戶
章堰村項目在產業導入中,策劃了系列的產業類主題活動。例如,2020年5月29日在章堰科技農業園舉辦的“數字農業破局思路沙龍”農業產業主題活動;2020年6月4日在章堰村文化館舉辦的“章堰雅集名人沙龍活動”。通過產業類主題沙龍推介章堰村項目,吸引產業領袖關注,達到產業導入目的。
4.招商推介活動導入商戶
章堰村項目與政府協作,舉辦產業招商答謝會,將重固鎮各方面的產業資源整合。例如,2020年8月28日在章堰村舉辦招商答謝活動,在招商答謝會上集中推介章堰村項目,并借助媒體報道傳播項目信息,擴大項目影響力和品牌知名度,吸引潛在商戶關注,增強現有商戶信心,實現產業導入目的。
1.休閑書吧
章堰村在產業導入中引入中版書房,中版書房是中國出版集團依托自身深厚的內容資源、品牌資源和作者資源,探索回歸書店本身的內容升級。中版書房以中版精品圖書為主要銷售產品,同時提供文創、閱讀分享活動、親子互動等文化服務,通過“閱讀+文化+活動+服務”的形式,探索“出版+”產業模式。
2.中建八局人才發展中心
章堰村產業發展中引入中建八局人才發展中心,八局大學入駐為項目帶來了四大支撐:
(1)品牌支撐,局人才發展中心掛牌將為章堰村注入強勁發展活力,吸引來自社會各界關注和投身章堰村發展,為項目品牌快速打造和推廣提供很大幫助。
(2)智慧支撐,局人才發展中心的金字招牌和高水平的運作能力,除培養內部人才外,還將面向社會,不斷推出能夠引領行業發展方向的高質量培訓活動,輸出含金量高的研究成果,為章堰村科創發展主線提供智慧支撐。
(3)效益支撐,高層次、高頻次的大型會議、培訓論壇等活動,將為章堰村項目提供充足的消費需求,聯動住宿、餐飲、休閑、交通等各方面發展,整體經濟效益能夠得到有力保障。
(4)模式支撐,章堰村項目是八局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產業項目,成功引入行業教育的運作模式,以及對各產業的聚合效應,將為局后續新型城鎮化項目的創新發展提供思路和模式借鑒。
3.八局黑科技
以中建八局經濟、科技優勢為依托,以“建筑科創生態園、綠色低碳示范區、美好生活試驗場”共建共享為路徑,賦予鄉村“五大振興”新內涵,打造新時代鄉村振興新典范,形成中建八局鄉村振興創新示范區。
圍繞中建八局“章堰幸福空間”項目的整體定位,聚焦智慧低碳人居生態環境及特色村鎮歷史建筑傳承,通過融合運用生態環保技術、綠色低碳技術和智慧運營技術,打造高循環、低耗能、系統性、可持續發展的幸??臻g。
聚焦章堰“生態”發展戰略,綜合運用河道生態整治、水生態系統構建等生態環保創新技術,展現全新的生態環境治理模式,打造章堰“會呼吸的生態空間”。
聚焦章堰“雙碳”發展戰略,綜合運用節能設計策略、裝配式建造、清潔能源利用等低碳綠色創新技術,打造章堰“與自然和諧的美麗空間”。
聚焦章堰“智慧”發展戰略,通過運營平臺與數字設計、智能裝備、智能建造等創新技術融合發展,打造章堰“與未來接軌的智慧空間”。
1.形成完整的產業鏈
章堰村鄉村振興產業導入了以八局人才發展中心為核心的產業業態,以產業創新為導向涵蓋了“智、農、工、商、文、旅”,各產業之間相互促進,構建出章堰村完整的產業鏈條體系。
2.凝聚出核心的競爭力
章堰村引入的產業中,中建八局人才發展中心可以帶來充足穩定的客戶流量、升級消費需求、提升整體經濟規模和效益,保障項目發展的人才和科研需求,增強項目品牌價值,以建筑行業培訓教育為基礎,形成了穩定的客戶群體、成熟的經營模式和品牌知名度,具備了一定的保護壁壘。
章堰村項目在鄉村振興中發揮本地文化資源和支持政策的優勢,借助特有的產業導入方式,導入的產業企業符合章堰村自身發展特色,又具有形成完整產業鏈的潛力、市場競爭力和保護壁壘,必將實現鄉村產業振興。探索章堰村鄉村振興中的產業導入方式,能夠促進鄉村振興中的產業振興,并能夠帶動周邊區域的共同發展和整個重固鎮的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