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評論員
踔厲奮發新時代,勇毅前行新征程。乘著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強勁東風,我們豪情滿懷、意氣風發地迎來了充滿希望的2023年。
2022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極為重要的一年。我們勝利召開黨的二十大,描繪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宏偉藍圖。面對風高浪急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迎難而上,砥礪前行,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大宏觀調控力度,應對超預期因素沖擊,發展質量穩步提升,科技創新成果豐碩,改革開放全面深化,就業物價基本平穩,糧食安全、能源安全和人民生活得到有效保障,保持了經濟社會大局穩定。成功舉辦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著力保持平穩健康的經濟環境、國泰民安的社會環境、風清氣正的政治環境,推動黨和國家各項事業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做好全年的各項工作,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大力提振市場信心,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必須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優化疫情防控措施,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的合力。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精準有力,產業政策要發展和安全并舉,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強,社會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線。要著力擴大國內需求,充分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和投資的關鍵作用。要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要切實落實“兩個毫不動搖”,增強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動力和活力。要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要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要堅持真抓實干,激發全社會干事創業活力,讓干部敢為、地方敢闖、企業敢干、群眾敢首創。要統籌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穩價和煤電油氣運保障供應,關心困難群眾生產生活,保障農民工工資發放,抓緊抓實安全生產和防災減災工作,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
堅持系統觀念、守正創新。要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因時因勢優化疫情防控措施,認真落實新階段疫情防控各項舉措,保障好群眾的就醫用藥,重點抓好老年人和患基礎性疾病群體的防控,著力保健康、防重癥。要更好統籌經濟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堅持以質取勝,以量變的積累實現質變。要更好統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擴大內需,通過高質量供給創造有效需求,支持以多種方式和渠道擴大內需。要更好統籌經濟政策和其他政策,增強全局觀,加強與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要更好統籌國內循環和國際循環,圍繞構建新發展格局,增強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要更好統籌當前和長遠,既要做好當前工作,又要為今后發展做好銜接。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在黨。要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全面學習、把握、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把高質量發展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完善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實機制,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和“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意識做好工作。新班子要有新氣象新作為,加強學習,成為行家里手、內行領導。要堅持真抓實干,求真務實,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科學精準問責,為擔當者擔當。要堅持和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加強理想信念教育,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全黨。要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樹牢群眾觀點,貫徹群眾路線,尊重人民首創精神,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始終接受人民批評和監督,始終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要時刻保持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的清醒和堅定,時刻保持永遠在路上的堅韌和執著,進一步增強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的政治定力,把嚴的基調、嚴的措施、嚴的氛圍長期堅持下去,把新時代黨的偉大自我革命進行到底。要加強實踐鍛煉、專業訓練,注重在重大斗爭中磨礪干部,增強干部推動高質量發展本領、服務群眾本領、防范化解風險本領,牢牢把握工作主動權。
功崇惟志,業廣惟勤。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勠力同心、勇毅前行,努力完成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