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 琳,李 歡,李孟宣
(吉林藝術學院,吉林 長春 130021)
吉林藝術學院設計學院平面教師黨支部所在的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學科優勢明顯,是我省重點學科,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設計學學科在省內同類排名第一。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是國家級特色專業、省級品牌專業、省特色高水平專業A類,2019年入選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近年來,黨支部所在學院成立教育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冬奧文化藝術創作中心、吉林省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文旅融合創新發展研究中心,為人才培養提供重要保障。在挖掘本土文化資源,以設計實踐解讀地域文化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設計創作冬殘奧會吉祥物 “雪容融”,三次為國慶50周年、60周年、70周年進行吉林彩車設計制作,先后承擔人民大會堂吉林廳、上海世博會吉林館等多個國家的重大設計項目,為詮釋吉林精神、演繹吉林文化、提升吉林影響力等方面展現出獨特的優勢和作用。黨支部瞄準我省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尤其是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需要,建立文化自信并有針對性地開展實踐創作,充分發揮了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
平面教師黨支部以“服務社會”為抓手,積極踐行新文科發展路徑,聚焦公共服務、鄉村振興、社會治理等重大社會問題,有效依托自身專業優勢,積極發揮高校在社會服務、科學普及、公益服務、應用研究、人才培養、文化傳承等多方面的職能作用,努力構建科研、教學、社會服務共同融合的基層社會服務模式,促進形成以科研、教學、社會服務共同融合為特色的黨建模式,以此實現黨的政治引領作用,彰顯黨的生機活力,豐富黨建功能,提升黨建科學化水平的創新性[1]。
平面教師黨支部認真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樹立“四個意識”,增強“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抓好黨支部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做到教育、管理、監督黨員有力,把加強教師理想信念作為黨支部工作的首要任務。黨支部堅持引導正面教育,引導黨員通讀熟讀黨章黨規,推進“三會一課”制度規范落實,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多樣化學習模式。支部主題黨日嚴格規范,落實談心談話制度,突出政治學習和黨性鍛煉,積極培養優秀青年教師,通過樣板支部建設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體制機制,把黨的全面領導體現在支部建設各領域、教育教學各環節、人才培養各方面,引領并推動取得一系列新突破,鍛煉一支能夠在教學科研、人才培養、社會服務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教師黨員隊伍[2]。
加強黨員學習教育與實踐活動,建設支部制度化管理機制。黨支部始終把規范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把理想信念教育融入黨內政治生活各方面、教育培訓全過程,加強黨員的黨性觀念和責任感、使命感。通過民主生活會開展經常性的批評和自我批評,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工作,不斷增強隊伍的凝聚力,著力完善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
平面教師黨支部組織黨員開展“彰顯個性,樹立形象,勇當先鋒,樹立榜樣”活動,使師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針對性,帶有親和力,能夠最大限度地動員師生。平面教師黨支部為自閉癥兒童送去美術類書籍,并對他們進行創意思維輔導。在活動中加強黨員們的志愿服務精神,增強了社會責任感。梳理挖潛,選樹典型,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踐行貫穿師生社會實踐活動、志愿服務等過程,加強思想引領與價值觀塑造,發揮引領作用,提升黨支部工作建設的整體水平[3]。
支部教師以偉大建黨精神為設計主題,以中央宣傳部梳理的第一批納入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偉大精神為設計內容,以插畫表現技法進行紅色海報創作。支部教師黨員主持的《精神之源——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公益海報創作》項目于2021年獲批院級科研立項,通過將偉大建黨精神進行紅色海報創作,借助海報的傳播功能,更加快速與直接地使受眾了解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中的偉大精神,達到良好的宣傳、推廣目的。
在實際工作中,平面教師黨支部積極落實學院黨委和設計學院黨總支的要求,結合平面教師黨支部的專業所長,積極開展支部立項活動。黨支部每月安排兩名教師與學生進行思想交流,除了不斷提升學生的設計素養與水平、鍛煉同學的專業實踐能力以外更深入挖掘提煉設計專業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輔導學生針對“廉潔”“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主題進行海報創作,進一步豐富活動載體,催生新思路,以求新發展,推動以新方法解決新問題,實現課程思政的創新發展,堅持將黨建工作與專業相融合[4]。
以學習型黨支部建設為抓手,強化政治理論學習,積極開展課程思政項目建設,統一思想認識,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引導支部黨員教師深入挖掘課程中蘊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發揮課程思政育人功能,塑造學生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取向。
支部教師將科學研究與專業課程建設相結合,積極開展課程思政建設,平面教師黨支部書記岳琳講授的課程《平面廣告設計》被評為吉林省本科高校課程思政示范項目。該課程深挖紅色海報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提煉育人價值,借專業知識的客觀實用性帶動大學生思政學習的主動性與有效性。在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環節、教學方法、教學評價等方面融入價值引領內容,以“專業素養”為主線,以“工匠精神”為核心,以“就業發展”為導向,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通過專業課程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機結合,形成同向同行的協同效應,使學生在掌握專業知識的同時提升自身思想政治水平[5]。
高校黨支部要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必須根植于“魂”,挖掘特色,有效探索、研究高校黨支部特色化建設的方法和實施路徑。
吉林藝術學院設計學院平面教師黨支部以創建樣板黨支部為契機,建立新時代紅色海報工作坊,以專業建設為統領,以教學科研水平提升為動力,以凝聚黨的組織力和戰斗力為重點,以推動專業教學科研水平為落腳點,形成一套將黨支部的政治、思想、組織、作風和紀律建設貫穿于專業教學科研的工作機制,為推動高校內涵式發展保駕護航。
平面教師黨支部積極探索以藝術精神引領活動理念,以藝術創作平臺強化活動實踐,以藝術形式豐富黨的基層組織活動,于2019年創建新時代紅色海報創作工作坊,深入挖掘海報設計中蘊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在不斷提升師生設計素養與水平、鍛煉師生專業實踐能力的同時,將思政教育與設計專業相融合,將設計教學與服務社會相結合。工作坊以思政育人為核心,以海報創作為途徑,以服務社會為目的,力求創作出洞察有廣度、視覺語言有深度、公眾宣傳有力度的新時代紅色經典海報。工作坊圍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建黨100周年、“公共衛生”“反腐倡廉”“環境保護”等主題創作大量海報,充分發揮設計專業優勢,以強烈的責任感與使命感筑造堅強堡壘,讓紅色主題海報創作成為思政教育的有效載體,引領學生在紅色海報創作的過程中自然感知“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思政育人效果,并產生一定的社會效應,是保持共產黨員蓬勃朝氣、昂揚銳氣和浩然正氣的視覺宣傳。
社會活動的大幅減少,導致青少年群體的情緒難以得到疏導。煩躁不安、情緒低落、對事物缺乏興趣、對未來失去希望等不良情緒嚴重影響著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支部針對青少年出現的心理問題,開展“藝術為人民,設計服務社會”主題研討活動,積極進行各方面調研,并結合本專業特點探尋切實有效的、能被青少年喜愛和接受的減壓方法。通過研究,支部教師根據馬斯洛人生五大需求作為構架進行曼陀羅繪畫模板創作(已獲得版權),以心理學作為基礎理論,融入設計構成學和色彩心理學,通過藝術解壓手段改善青少年個體在生活中積累的各種情緒,實現自我價值觀認知及提升,使青少年從內在真正地與藝術建立起深度聯結,該項目為傳統的藝術減壓、療愈注入了新鮮血液。
支部將“支部+社會服務”融入學生培養全過程,充分發揮黨建思想引領、黨員帶頭示范作用,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努力提升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服務的契合度來提升人才培養質量。黨支部教師帶領學生將曼陀羅繪畫減壓應用到社會志愿服務中,積極參與團省委的吉林省志愿服務項目,分別在國家藝術基金人才培養項目、吉林省青年社會組織孵化基地、吉林省青年之家、吉林藝術學院、吉大社區等地開展曼陀羅繪畫減壓活動四十余場,參與人數千余人,收到良好的效果與反饋。
利用設計學思維導圖為框架,以“曼陀羅”繪畫減壓為例,對教師黨支部“黨建+教科研+社會服務”同向同行、深化融合路徑初探(見圖1),要注重對以下三方面的探索。

圖1 教師黨支部“黨建+教科研+社會服務”初探模型① 圖片來源:作者自繪。
特色化建設要注重結合自己支部特色與學科專業特色,以黨建促進專業建設,避免出現黨建和專業發展“兩張皮”的現象。平面教師黨支部教師在教學工作中始終遵循“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始終把“師德”放在極其重要的位置上,認真鉆研、積極開拓教學思路。在人才培養方面,著重根植東北地域特點和長白山文化資源,以“需求優化教學、項目帶動教學、實戰檢驗教學”的實踐教學體系為依托[6],注重科學與藝術、文化與產業、傳承與創新、理論與實踐并重的培養方式。在專業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創新教學方法、豐富學習活動形式上起到帶頭作用,近年來支部黨員教師指導學生參加國內、外專業競賽榮獲獎項百余項,實現支部建設與專業建設融合式發展。
平面教師黨支部積極組織黨員教師參與各類教研活動,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黨支部教師積極申報各類教改項目,參加各類進修深造、師資培訓及教學競賽等,真正做到開闊思路,有效促進課程思政建設。發揮專業課教師課堂育人的主體作用。支部教師認真梳理專業課程中蘊含的德育內涵與元素,既注重藝術表達上的審美導向,又注重思政層面上的思想導向,既注重對紅色經典的傳承,又注重對地方文化特色的挖掘。通過課堂講授、課程實踐等形式,把思政教育與專業課程精準結合,融入教育教學各環節,促進思政教育與專業課程同向同行。支部教師主持的“公益廣告課程融入思政元素的設計路徑研究與實踐”項目獲批吉林省教育廳課程思政專題,支部教師黨員主持的“曼陀羅繪畫減壓繪本創作與應用研究”項目被評為吉林藝術學院優秀科研項目。支部教師積極帶領學生參加各級別公益廣告大賽,百余幅作品獲獎,在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大賽中被評為國家級重點項目,在2022年中國青年志愿者服務項目中獲得吉林省銅獎。
支部充分發揮設計專業優勢,以獨特思維積極主動地置身于社會服務,以強烈的責任感與使命感筑造堅強堡壘,以紅色主題海報創作成為思政教育的有效載體,讓學生在紅色海報創作的過程中自然感知“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思政育人效果,為學生今后走上工作崗位實現自身價值奠定堅實的基礎。對于紅色文化主題海報設計的研究與實踐,是新時代增強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徑和重要體現。支部教師帶領學生開展了以“繪紅色經典,做時代先鋒”為主題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采取“云組隊”“云調研”等方式開展“云實踐”,深刻學習、領會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豐富內涵,進行紅色海報創作并推出“云展覽”。在吉林省舒蘭市文化館公眾號推出“喜迎二十大·永遠跟黨走·奮進新征程”紅色文化海報系列展,本次展覽以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廉潔文化、公共衛生、致敬“逆行者”為創作主題,總共展出150幅紅色海報作品。本次線上展覽受到當地群眾的一致好評,同時開拓了紅色文化傳播的新領域與新途徑。通過社會服務,更好地實現黨建工作的可持續發展,不斷增強黨員隊伍的凝聚力。
吉林藝術學院設計學院平面教師黨支部基于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特色的黨建實踐工作,積極構建教學、科研、社會服務三融合的黨建模式探索,深入探索了教學科研創作與社會服務相結合為特色的黨建模式。在這一模式的實踐探索下,支部教師充分發揮設計專業優勢,憑借專業設計學科力量,服務社會、服務鄉村、服務區域經濟發展建設,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平面教師黨支部不斷創新志愿服務方式,促進常態化志愿服務,加強黨與人民群眾的聯系,在未來的黨建工作中平面教師黨支部仍需進一步豐富內涵、完善機制,作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