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和江,魏曉露,張曉燕
(1.河北師范大學 家政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24;2.石家莊信息工程職業學院 管理系,河北 石家莊 050035)
冬奧遺產及冰雪旅游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問題,一直是學界廣泛關注和研究的熱點問題。宏觀上,我國學界關注的焦點主要集中在冬奧冰雪旅游資源評價、冰雪旅游資源開發的產業融合、冰雪旅游資源規劃布局優化及生態化建設等方面①-④。國外學界因冰雪旅游開展較早,關注的視角更多地側重冰雪旅游產業影響及產業關聯的可持續戰略以及可持續價值創造等問題⑤-⑦。隨著北京聯合張家口取得冬奧會舉辦權及成功舉辦,后冬奧冰雪旅游研究的范疇與區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問題,開始成為冰雪旅游深入研究的重點⑧-⑩。事實表明,冬奧冰雪旅游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事關冬奧賽事舉辦地的后續發展模式問題,即以冰雪旅游資源、冬奧文化遺產資源為核心的資源整合及開發利用的取向價值問題。張家口作為北京冬奧會舉辦的重要賽區,承擔了冬奧項目的所有雪上競賽項目,依托張家口冬奧賽區的冰雪資源及冬奧遺產資源,深入探討冰雪旅游資源可持續利用模式,對提高張家口冰雪旅游資源影響力、傳承冬奧文化遺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自北京聯合張家口獲得冬奧會舉辦權以來,張家口的社會關注度、區域開發熱度不斷提升,以“張家口冬奧會”為關鍵詞,百度檢索量達5220萬條,360檢索量也高達195萬條,知網論文檢索943條(2022年8月23日止)。特別是伴隨崇禮區冬奧賽場場館、公共交通、配套服務等項目的開工建設,以張家口崇禮區的冬奧賽區為核心,冬奧會的價值外溢現象不斷突顯。突出表現在區域的土地價值外溢、投資價值外溢、商品價值外溢以及服務價值外溢,由此帶動了區域開發項目、已有項目的優化以及公共服務配置的延展與提升,從而有效地改善了區域發展的生態環境和營商環境。
張家口崇禮區的原有冰雪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其中,萬龍、云頂、太舞、富龍、銀河等7大冰雪旅游品牌已具備了良好的發展基礎和社會影響。冬奧會的舉辦,圍繞冬奧賽場項目的建設,不僅極大地提升了原有冰雪旅游資源的品質,也有效提升了張家口原有冰雪旅游資源的價值。如冬奧會的自由式滑雪、單板滑雪等項目,就是依托云頂滑雪公園原有的賽道與設施舉辦的,不僅成為云頂滑雪公園后冬奧時期發展的品牌基礎,也為該片區利用冬奧效應提升原有資源吸引力奠定了基礎。調研顯示,冬奧會結束后,該區域將面向社會,圍繞大眾滑雪、專業賽事活動以及冰雪度假旅游等,進行全面升級,這將有力地推動張家口區域冰雪旅游資源整合的價值生成,促進當地冰雪旅游資源價值的進一步升值。
張家口冬奧會的成功舉辦,留下了十分豐富而珍貴的文化遺產資源。據北京冬奧組委會發布的北京冬奧會文化遺產報告顯示,北京聯合張家口舉辦的冬奧會,從籌備、項目建設到賽事舉辦,形成了7個方面的文化遺產類型,品類案例達44例。其中,張家口賽區有3個方面的8個案例,內容涉及場館遺產、環境遺產、城市和區域發展遺產等多項文化遺產,如國家滑雪跳臺中心的雪如意、云頂滑雪公園、國家冬季兩項中心以及冬奧賽場的再生能源供電系統等等。這不僅是冬奧會舉辦的重要成果,也為未來冬奧會的舉辦提供了寶貴經驗,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和借鑒意義,產生了良好的冬奧文化遺產的價值影響。實地調研表明,北京冬奧會結束后的第一暑期期間,前往張家口的各類游客,選擇崇禮區冬奧賽場地進行參觀學習及游覽觀光的占比超過80%,冬奧文化旅游熱,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冬奧文化遺產資源價值影響的體現。
張家口因冬奧會的舉辦,冰雪運動旅游、體育文化旅游以及由此衍生的度假旅游、溫泉康養旅游和生態體驗旅游等活動,已成為后冬奧時期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的主流,而支撐和依托的核心要素就是冬奧文化遺產資源。因此,后冬奧時期,張家口冰雪旅游發展的價值取向,勢必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冬奧文化遺產游,即以國家滑雪跳臺中心——“雪如意”為核心點,圍繞冬奧賽場地的冬奧場館、體育服務設施及文化氛圍為核心吸引物的旅游產品形態。其中,冬奧體育文化研學教育,將成為重點開發的產品項目,并由此形成冬奧文化旅游的教育價值。二是以云頂滑雪公園為核心點,圍繞冬奧自由滑雪場地、項目知識科普及休閑服務配置為吸引物的大眾冰雪旅游、度假旅游產品形態,并由此形成普及冰雪旅游大眾化的社會價值。三是冬奧冰雪文化衍生出的自駕游、家庭親子游、壩上風光體驗游的全域旅游產品形態,并由此形成張家口山地體育運動與自然風光有機融合的生態價值。
張家口冬奧會的舉辦不僅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也驗證了張家口冰雪旅游資源可持續利用模式的理論指導。其中,“兩山”理論再次印證說明,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眾所周知,張家口不僅擁有豐富的草原綠色旅游資源,也擁有我國北方地區高品質的冬季滑雪旅游資源。近年來,張家口崇禮區依托本地冰雪資源,大力發展冰雪旅游產品,在大眾滑雪、賽事活動、冰雪度假、溫泉旅游等方面,積極踐行“兩山”理論,不斷加大生態資源保護力度,合理有效地開發冰雪、溫泉、山地等特色旅游資源。而冬奧會項目建設及圓滿成功,恰恰是“兩山”理論的偉大實踐。因此,后冬奧時期,張家口冰雪旅游資源可持續利用模式的生態、綠色、環保等理念,利用當地特色優勢資源進行相關旅游業態發展,而在此過程中“兩山”理論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價值。
張家口冬奧會的成功舉辦,圍繞“一起向未來”的主題形象口號形成的場館、體育、經濟、社會、文化、環境及區域發展等文化遺產類型,是人類寶貴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因此,充分利用冬奧文化遺產,大力弘揚冬奧精神,大力發展研學旅行教育,無疑是保護和傳承冬奧文化遺產十分重要的路徑。即在將冬奧文化遺產旅游資源開發成滿足大眾文化旅游、觀光旅游、度假旅游的基礎上,依托冬奧文化遺產地的公共服務和設施,按照知識化、課程化、體系化的教學設置,通過集體旅行、集體食宿的方式,將冬奧賽場地開發成為中小學生體驗、觀摩、交流、互動的課外實踐課堂,圍繞冬奧文化、體育文化、傳統文化以及現代科技文化的內涵特征與時代價值,提供以素質教育、思政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為核心的研學教育服務?。這一模式不僅是保護冬奧文化遺產資源的內在機制要求,也是弘揚和傳承冬奧文化精神的路徑方法,同時也有效填補了相關研學教育市場的空白,更好地滿足了中小學生實踐教育發展的需要。
張家口冬奧會的成功舉辦,形成了以“冬奧精神”為核心理念的冬奧賽場地,為張家口冰雪旅游可持續發展營造了濃厚的冬奧文化氛圍,由此成為普通大眾實現冬奧文化游、冬季冰雪游、休閑度假游、研學教育游的核心吸引物。因此,借助冬奧場館遺產、文化設施及旅游服務,立足國內大循環,同時面向國際入境循環,大力開發大眾冰雪旅游業態,開發適合四季休閑旅游產品,將大眾冰雪旅游文化、冰雪小鎮、康養度假、養生養老、體育教育、休閑體驗、餐飲住宿等項目與普及冰雪運動、體育文化、生態教育等有機結合,在傳統的六要素基礎上,結合當前及未來旅游市場的需求特點,突出專業化的服務品質,實現由競技體育拓展到群眾體育的價值傳播?,從而形成大眾化的冰雪文化旅游康養勝地,促進該區域體系化、多樣化、特色化、大眾化的全域旅游業態形成。
張家口冬奧賽場地,部分場館、設施及服務作為永久性的遺產保留下來,為后冬奧時期的專項體育賽事活動,提供了專業化的設施保障。因此,大力發展張家口冰雪旅游,可依托專業化的場館、場地、賽道等設施,積極開發和承辦國內國際冰雪及適宜的體育賽事活動。此舉既是實現冬奧場館設施可持續利用的取向選擇,又是拓展冰雪旅游渠道、延伸冰雪旅游產業鏈條的模式選擇,還是提升冰雪場地專項設施賽事服務水平、培養冰雪體育賽事人才的重要途徑。同時,對全面改善、利用和優化冬奧賽場地的生態自然環境與冬奧文化遺產環境,也將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節事旅游既是旅游產業的一種業態,也是營銷服務的一種手段與途徑。實踐表明,節事活動是提升活動舉辦地形象與知名度、提高舉辦地可進入性、擴大社會參與規模、帶動更多產業發展及彌補旅游淡季不足等的有效模式。因此,后冬奧時期,張家口冬奧賽場地、重要旅游化資源地以及特色產業地,可圍繞冬奧文化的價值與影響,開發舉辦不同主題特色的冰雪旅游節事活動。一方面,相關節事的開發進一步豐富了創新型體育遺產,擴大了與節事活動相關產品制造企業、贊助商的知名度和市場影響力,從而賦予奧運遺產的多種功能?。另一方面,依托節事活動,通過投資項目推介、招商引資宣傳、產業論壇及學術研討等活動,將本地鄉土特色民俗、風俗、農副產品、創意文化等融入其中,將區域發展與生態環境建設、全面振興鄉村有機結合,從而實現休閑旅游市場與商務旅游市場的疊加。
張家口冬奧文化遺產是十分珍貴的旅游資源,是實現可持續旅游開發的核心吸引物。從籌辦、項目建設到成功舉辦的發展歷程表明,張家口冬奧文化遺產資源的價值生成不斷衍生,主要集中體現在冬奧賽場項目建設的價值外溢、冬奧冰雪旅游資源的價值提升及冬奧文化遺產資源的價值影響等三個方面。因此,以“兩山”理論為指導,積極踐行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論,著眼張家口冬奧文化遺產資源的多重價值生成,立足冬奧文化遺產資源的研學服務、冰雪旅游大眾化的普及服務、冰雪場地專項設施的賽事服務以及冰雪旅游節事利用的營銷服務等模式,是后冬奧時期張家口冰雪旅游可持續開發的重要選擇。
注釋:
①張春艷,胡運權,杜梅.旅游資源開發評價中冰雪旅游文化的塑造[J].管理世界,2008(4):173-174.
②石長波,王玉.基于AHM改進模型的黑龍江山地旅游資源評價與開發戰略設計[J].旅游學刊,2009,24(2):64-69.
③王世金,徐新武,頡佳.中國滑雪場空間格局、形成機制及其結構優化[J].經濟地理,2019(9):222-231.
④陳思宇.京津冀冰雪旅游生態化發展的框架構建與路徑選擇[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8(10):32-38.
⑤Britton S G.The Spatial Organisation of Tourism in A NecColonial Economy:A Fiji Case Study[J].Pacific Viewpoint,1980(2):144-165.
⑥Higham J,Hinch T.Tourism,sport and seasons:the challenges and potential of overcoming seasonality in the sport and tourism sectors[J].Tourism Management,2002(2):175-185.
⑦Jackson J.Developing regional tourism in China:The potential for activating business clusters in a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J].Tourism Management,2006(4):695-706.
⑧劉建明,李月,金乃婧等.北京冬奧會遺產視域下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可持續發展探究[J].體育文化導刊,2022(5):36-38.
⑨茹秀英,何麗娟.北京冬奧會奧林匹克教育傳承與創新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22(5):39-42.
⑩張舒,果召全,王環宇等.北京冬奧會張家口賽區冰雪遺產開發模型的構建研究[J].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21(11):64-66.
?新浪財經.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遺產案例報告集(2022)發布[EB/OL].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2-02-12/doc-ikyamrna0323549.shtml,2022年2月12日.
?沈和江,高海生,李志勇.研學旅行:本質屬性、構成要素與效果考評[J].旅游學刊,2020(9):10-11.
?郭立亞,黃麗,何煥生.北京2022年冬奧會遺產的價值影響[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22(5):26-27.
?閆靜,徐詩枧.奧運遺產可持續發展的域外經驗及其啟示[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21(11):590-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