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宏超
大同泰瑞集團建設有限公司 山西 大同 037000
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建筑企業要想實現長效發展,就要提升自身的行業競爭力。而提升競爭力的重要途徑就是完善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從管理的角度對建筑工程中的各個環節進行必要的管控,尤其是工程造價環節[1]。在工程造價管理中,要想避免超預算的現象,就要從根源上進行分析,進而找到最優的管理策略,實現造價的合理控制。
預算編制不可學主要體現在做預算的人員不夠專業。一方面,預算人員的專業水平較低,導致對預算中的一些影響因素沒有進行必要的挖掘。這就導致在預算中出現漏項或者缺項的現象,使得預算結果不準確,無法完整并全面的反映出整個工程運行期間的所有費用情況[2]。另外,由于預算人員的素質不夠,導致在做預算前沒有進行基礎的實地考察。他們單憑自身的預算工作經驗,完成對一些預算項目的主觀臆斷,這也會導致預算結果出現很大程度的偏差,不能如實反映現場的真實情況。無論預算人員的專業水平還是個人素質,都關系著預算結果的準確性,這也決定了實際工程造價會出現超預算的現象發生。基于不夠科學的預算編制,使得工程造價超預算的現象既是必然的也是普遍的。
在實際施工中,受到設計變更的影響,導致造價超預算的現象也是普遍存在的[3]。受制于項目施工的不確定性,設計變更也成為了必然事件。基于這個原因,在進行設計變更時,不論是對施工要求的改變,還是對施工方法的改變,都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施工進度,進而影響施工工期。施工工期延長,一定會增加實際工程造價,使其超出預算[4]。另外,在設計變更后,除了會對工期產生影響以外,還會對施工材料的控制產生影響。如變更后的工程量加大,導致材料用量增多,材料成本提高,這也會使得造價超出預算。
根據以往的造價預算統計來看,材料成本在整個工程中占據了一多半的工程成本[5]。這就使得材料的價格浮動關系著工程造價預算的精確度。一旦材料價格出現上浮現象,就會導致工程成本呈現大幅度上升,使得工程造價超出預算。同時由于建筑工程一般持續時間都較長,這其中受到一些因素的影響會讓材料的價格進行波動,對工程造價產生影響。另外,由于建筑材料門類比較雜,同時采購量也比較大。預算人員對其價格浮動水平掌控不足,就會對一些材料的價格浮動區間把握不夠。在預算中,不能采用更加準確的價格進行預算,導致預算結果與實際出現嚴重的偏差。可見,材料市場的價格變動是工程造價超預算的又一大原因。
在工程管理中,對于人員組建沒有給予嚴格的要求,對于監督管理工作做得不夠都是管理不到位的體現。管理做不好,就會失去對實際施工過程的有效控制,進而使得施工中出現一些不合理的施工環節,導致施工成本增加,使得造價超預算。如對施工流程沒有進行必要的管控,導致一些施工環節出現沒有工作面的現象,影響施工的順利進行。這使得人員和設備的調控出現問題,導致施工不能順利開展,延長施工工期,增加施工成本。還有對施工人員的技能水平沒有進行說明和控制,導致施工結果和設計要求不符,需要返修。這也會直接的增加施工成本,不論是從原材料的使用上,還是從人工成本的控制上,都會產生不良影響,進而使得成本增加。可見,管理不到位對工程實際造價的影響是遠大的,同時也是巨大的。
2.1.1 提高預算人員的專業素質
在專業素質方面,建筑企業在聘請預算人員時,一定要對人員的專業素質進行必要的考量。建筑企業可以根據預算人員的以往工作經歷以及做出的造價預算方案進行評定,選擇最優秀的人才放在造價預算的制定中。這樣能夠從預算編制的根源上,將更多影響工程造價的因素進行考慮,不會出現漏項的現象。同時在考察預算人員的專業素質時,還要對其編制預算方案的流程進行考核。對于現場勘察和市場調查,是造價預算的最基礎部分。在預算工作開展中,建筑企業要針對預算人員的工作開展流程進行良好的監督。確保他們在編制造價預算之前已經做好了充足的準備。無論是對工程勘測中各個資料的收集,還是對現場的勘察,又或是對施工方案的深入研究和材料市場的有效調研,都是預算準備工作中必要的工作環節。有了充足的準備,才能確保預算編制的過程是完整的、有效的,進而保證預算結果的科學性。
2.1.2 對預算方案進行必要的論斷
在完成基礎的預算方案設定以后,預算人員要針對自己的預算方案組織相關的人員進行預算方案的深入分析,找到預算中的不足,進而做出合理的修改。在進行分析的過程中,預算人員需要將自己的預算方案給予建筑工程施工和設計等人員進行查驗。依據不同工作人員的不同工作經驗,將各自工作范疇的造價預算給予一些合理的意見說明。預算人員再進行相關意見的整合,完成對預算方案的修繕,進而提高預算方案的可行性。因此,在預算編制中,還要加強對預算方案的審核環節。通過不同部門之間的協同合作,將預算方案中的各部門內容進行必要的核定,進而提高預算結果的準確性,使得在實際工程運轉中能夠更大程度的匹配預算方案,減少超預算的現象出現。
2.2.1 提高預算控制力度
為了降低設計變更對工程造價產生的影響,就要提高預算的控制力度,確保工程設計方案的有效性。在工程設計中,要確保設計符合設計規范,同時適合現場環境。通過設計人員、施工人員以及投資人員等等參與到建筑工程中的各個單位之間的順暢溝通,來實現不同人員的意見有效交流,進而使得設計方案的可行性增強。提高設計方案與實際施工過程的高度匹配,減少設計變更的出現。
2.2.2 嚴格控制設計變更環節
在設計變更環節控制上,要針對設計變更流程以及結果進行良好的控制。一定要經過嚴格的審批程序,才能完成對設計變更的操作。首先,針對設計變更原因要給予充分的說明。不論是現場施工環境引發的,還是技術要求的,又或者是建筑工程業主要求的,都要進行原因的說明。以此來說明設計變更的必要性。完成原因的說明以后,還要對設計變更結果進行充分說明。其次,針對原因和結果的說明以后,造價人員、設計人員等要對變更原因和變更結果進行審定。這樣就能從變更過程中,對變更結果進行把握,對變更的必要性進行充分的分析。這樣才能減小設計變更對工程造價產生的影響,進而避免超預算出現。
2.2.3 提高對設計變更的控制力度
建筑工程項目的開展,都會經歷不同的階段,而預算階段出于中間的部分。基于預算內容的復雜性,使得設計變更關系了預算的實際發生情況。因此,在設計變更得到許可以后,還要對設計變更部分進行充分的管理。做到設計變更從變更前的批準,到變更的實現,再到變更實行后的審查,都要進行必要的管理。使得設計變更過程都在可控的范圍內,盡量減少變更中的大誤差的出現,進而降低設計變更對工程造價的影響。另外,在設計變更的控制中,還要明確工程各個方面的責任。一旦發生變更,就要對變更內容以及責任主體進行明確。根據不同的責任主體來變動預算內容。責任主體是施工單位,針對預算內容就不能進行變動。責任主體不是施工單位,就需要對預算內容進行調整,進而使得預算結果更符合實際施工過程,增大預算結果的準確性。
要想減少材料市場價格對工程造價產生的影響,就要在預算編制之前,積極開展市場調研活動。需要預算人員對施工材料的價格進行全面的把握,更大程度的保證預算金額的合理性。在市場調研活動中,需要預算人員深入到材料市場,對材料價格進行深入的統計。通過對材料價格的同比和環比分析,找到材料價格變動的特點,進而選取一個更合適的參考價格作為預算中的材料價格。另外,在市場調研活動中,為了提高價格獲取的準確度,在同比和環比分析的基礎上,預算人員還可以利用一些高科技技術實現價格的預測分析。如數學建模,利用數學建模軟件,將材料價格的基礎數據進行填充,然后生成相應的價格走勢圖以及在工程施工期間內的價格浮動范圍。通過這樣的分析,能更準確的獲取原材料的價格,然后用于預算中,提高預算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4.1 組建專業化團隊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要組建專業化的管理團隊,借此來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對工程造價進行良好的控制。在組建專業團隊時,既要考慮到人員的專業素質也要考慮到人員的工作能力。作為工程管理人員,要對工程建設中的專業知識進行充分的把控,也要對工程管理中的管理方法進行把握,還要對工程管理的重要性進行把握。有了這三點才能將工程管理工作切實的貫徹到工程運行中的各個階段。從設計到施工,都需要完備的管理。在設計方面,管理人員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性和工作經驗,將更合理、更可行的意見進行提出,輔助設計人員有效的完成工程設計工作。在施工方面,對管理人員的要求更高了。要求管理人員不但能夠和施工人員進行有效的溝通,并對施工人員的施工過程進行良好的把握。還要求在整個施工過程中,對于施工進度要進行嚴格的管理。從這兩方面展開對施工的管理,提高施工效率,確保施工環節的有效性。可見,組建專業化的管理團隊,將管理的效力發揮到極致,確保工程中的每一環節都在管理范圍內。這樣就能有效的保障各個環節的工程造價得到良好的控制,進而實現實際造價與造價預算的更好契合,避免超預算發生。
2.4.2 利用先進的管理方法
在工程管理中,只依靠管理人員的主觀意識是不夠的,會導致管理出現遺漏,使得工程造價不能得到更全面的控制。因此,在工程管理中,還需要更多的依靠高科技,運用更先進的管理技術,將工程管理的效力進行大水平的提高。這其中,建筑企業可以引進BIM技術,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同時建筑企業也可以引進一些工程軟件輔助管理人員完成對工程的管理工作。將更多、更先進的技術用于管理之中。另外,針對管理人員的崗位設置,建筑企業也可以考慮引進軟件代替更多的管理人員。通過軟件管理的高效性,以及軟件中的工作流程設計,將工程運行中的各個工作進行更快的流轉。這樣就可以縮減一些管理崗位,減少人員開支,控制工程造價在人力使用中的成本。將更多的用于管理人員的管理成本轉變成其他的人工成本。這樣在實際施工中,對于一些突發狀況的出現,也能及時進行處理,并給予其一定程度的成本投入。因此,在工程管理中,建筑企業要意識到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并對管理要素進行充分分析。將更先進的管理辦法用于日常管理中,進而在減少管理成本的同時,提高管理力度,將整個工程項目進行良好的推進。這樣在工程造價方面,自然而然的會得到更好的控制,進而使得實際發生的工程造價更加合理。
2.4.3 做好監督管理
工程工期的延誤是造成工程成本增加的一大原因,也是工程造價超預算的重要原因之一。為了實現在特定工期內順利完工,就在在工程管理中,切實的完成監督管理工作。監督管理不僅是建立單位的職責,更是工程得以順利開展的必要條件。因此,建筑企業一定要加強自身的監督管理,確保工程的每個階段都能進行更好的監督,尤其是施工階段。在監督管理中,企業可以利用更先進的技術,對施工現場進行必要的監督。如在施工現場增設一些監控設備。運用監控設備將施工人員的現場施工畫面進行必要的存儲,有助于管理人員進行查看以及后續違規操作的識別和懲處。通過監控設備,能夠擴大管理人員的監督管理范圍。從施工中的各個細節上進行充分的把握,進而實現細節的必要監督管理。這樣就可以提醒施工人員在施工期間不能進行違規操作,要按部就班的按照設計圖紙進行施工。另外,在監督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員除了要借助于監控設備完成工作,還要適當的進行現場巡查工作[6]。利用現場巡查的機會,給予施工人員一些必要的提醒,讓施工人員能夠規范操作,盡量避免失誤的發生。借助監督管理工作的作用,將工程施工質量進行提升,進而避免出現返工的現象。另外,利用監督管理過程,還能有效的對原材料進行管控。針對施工過程,對施工人員在原材料的使用上進行必要的監督,防止施工人員過度浪費原材料,提高原材料的充分利用性,進而有效的控制材料成本。這對于工程造價來說,也是有著巨大的幫助的[7]。因此,做好監督管理,提高工程管理效力,完成工程造價的有效控制,規避造價超預算現象。
總之,基于建筑工程造價管理的系統性和復雜性的特征,在實際工作中,造價管理人員要加強自身的造價管控意識。從造價超預算的原因上展開分析,探討出工程造價的管理策略。從預算編制、設計變更、市場調研以及提高管理效力等方面,完成對建筑工程造價的切實管理,進而降低造價超預算的可能性。推動建筑工程造價管理更好的發展,給建筑企業的發展創造一個更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