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當前和今后相當長一個時期,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2022年,泰興市人大綜合運用執法檢查、會議審議、建議督辦、作出決議等方式,打出推進長江大保護的“組合拳”。
堅持高位推動,確保活動扎實開展。依法履行人大監督職責,充分發揮“法律巡視”監督利劍作用。一是營造法治氛圍。開展法律培訓,讓檢查組成員掌握執法檢查的程序安排、目標任務和各項要求,全面提升對相關法律法規的認識。組織鄉鎮、街道及企業負責人開展法律知識問卷調查,推動形成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二是強化統籌推進。對照法律規定逐條逐項進行檢查,用法律武器破解制約長江保護的熱點、難點、痛點問題。認真開展實地檢查,既關注沿江地區,也檢查東部鄉鎮,既重視工程建設,也突出長效管護。三是凝聚社會共識。依法行使重大事項決定權,作出《加強長江保護推動綠色發展的決議》,進一步凝聚全市上下共識。聯合融媒體中心,制作長江保護專題片,引導全市上下共同守護好長江“母親河”。
堅持問題導向,切實提升監督實效。樹牢全局觀念,增強監督剛性,著力提升長江大保護工作實效。一是推進系統治理。十六屆人大履職之初,泰興人大將水環境治理列入本屆人大履職的重中之重。2022年以來先后審議“河長制”工作推進、內城河整治、農業廢棄物治理等工作。二是推動生態環境持續改善。關注長江生態廊道拓展區建設,組織代表走進沿江鎮村,督促落實長江生態保護要求;組織開展漁業“一法一條例”執法檢查,嚴格執行長江“十年禁漁”的重大決策。三是助推產業綠色轉型。視察園區特色產業發展、審議項目招引建設等議題,助推政府加快產業結構綠色轉型發展;組織代表視察鄉村產業振興工作,推動農業綠色發展邁上新臺階。
堅持全過程人民民主,凝聚長江保護共識。注重發揮人大代表作用,大力實施五級人大代表履職聯動。一是引導代表廣泛參與。邀請代表全程參與執法檢查,加強溝通交流,深入了解社會公眾意見建議。首次召開列席代表座談會,8位市人大代表就長江保護“一法一條例”檢查情況發表意見。二是積極拓寬民主渠道。城市黑臭水體不僅直接影響群眾的日常生活,還會影響最終排進長江的水質。組織沿河市民代表,參加內城河整治專題詢問,與市政府市長、3名分管副市長及相關部門單位,開展面對面交流。三是加強代表建議督辦。徐坤代表提出《關于大力推廣生物降解塑料,減少“白色污染”的建議》,有利于減少傳統塑料對水體造成的污染,該建議被列為重點建議,由市人大、市政府聯合督辦。嚴燈明代表提出《關于加強長江岸線保護工作督查,提高長江生態環境質量的建議》,得到相關部門和沿江鄉鎮的積極回應,合力推進沿江生態環境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