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雯
近年來,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賽罕區以提升鎮(街道)、社區、網格治理能力為主線,依托“城市智慧大腦”平臺,對基層治理體制機制、組織架構、運行規范、執行體系進行全方位、系統性、重塑性改革,推動基層治理變革,全面提升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效能。
賽罕區將城市基層黨建作為系統工程,通過區、鎮(街道)、社區、網格同向發力,構建各級黨組織一貫到底的“動力主軸”,把有形組織變成有效領導。區委常委會每年優選一批基層黨建重點研判項目,把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列入重點研判內容。成立區城市基層黨建與基層治理(城鄉社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明確領導小組辦公室和成員單位職責,區委履行主體責任,負責總體規劃和全面指導;鎮(街道)黨(工)委履行直接責任,負責公共事務綜合管理;社區黨組織發揮堡壘聚合功能,完善“社區黨組織—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單元黨員中心戶”組織架構,深入推進社區黨組織“標準化+示范性”建設;網格黨組織發揮前沿“哨兵”作用,全區1220個北疆紅色網格配備專職網格員1644人,選派樓棟長(單元長)9018人,構建“發現—解決—反饋”基層治理的網格運行機制。
賽罕區縱深推進社區工作者職業體系建設,落實社區工作者三崗十八級工資、五險一金待遇和專職網格員三崗十二級工資、五險待遇。189名市招、區招大學生進入社區兩委班子,其中26名擔任社區正職,104名擔任社區副職。從表現突出的社區黨組織書記中提拔重用科級干部7名,晉升事業職員等級13名。對全區社區黨組織書記進行全覆蓋綜合研判,調整了26名社區書記,第一批選派21名“第一書記”到社區任職,協助社區黨組織書記開展工作。圍繞社區工作者能力提升,依托區、街道(鎮)兩級黨群服務中心設立社區工作者實訓基地,通過書記講堂、集中培訓、實地教學完成實訓2410人次。同時,為了壯大治理力量,賽罕區組建黨群服務黨員代辦隊141個、暖心服務小分隊1220個,開展黨群服務進小區活動5675次。
賽罕區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建強多元高效的服務體系。著力加強黨群服務陣地標準化建設,打造覆蓋廣泛、集約高效的溫馨家園。按照“五個三”要求統籌指導137個黨群服務中心規范升級,落實黨群服務中心首問負責、一次告知、限時辦結、錯時延時、自助預約等工作機制,聚焦為民、便民功能,設置書畫、康養、“四點半課堂”等功能室,全面實現“15分鐘服務圈”。全面推行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機制,將街道社區的駐區單位、包聯單位、物業公司等504家黨組織納入“大工委”“大黨委”成員單位,推進落實“民生微實事”項目,共征集項目615個,已完成403個。賽罕區統籌推進社區、業委會、物業企業等領域黨建工作,推動覆蓋社區黨組織、社區居委會、業主委員會、物業企業的“四位一體”管理機制,完善聯席會議制度,共商解決物業糾紛和小區治理問題。開展網格員“四百五亮”活動,建立“群眾點單、網格派單、黨員接單”服務模式,幫助群眾解決困難問題1945件,撥付支持社區工作經費3165萬元,切實打通社區服務“最后一公里”。
(作者單位: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賽罕區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