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OI:10.20023/j.cnki.2095-5774.2023.05.011
收稿日期:2023-08-13
基金項目:福建省科技計劃項目(2020N0051)
作者簡介:張鵬(1985-),男,農藝師,碩士,主要從事食用菌栽培與育種工作,E-mail:95205764@qq.com
摘要要:【目的】研究施用營養液在平菇栽培過程中對產量動態變化趨勢的影響,為生產提供參考。【方法】將40包平菇菌包隨機分為4組,分別施用營養液A(壯菇靈)、營養液B(菇豐王)、營養液C(億昌菇力源、億昌催菇王,按11混合)、滅菌水(對照),采用重復測量方差分析比較平菇前三茬產量。【結果】采收時間因素與營養液因素對平菇產量的交互作用有統計學意義;在第一茬的產量中,施用3種營養液與對照沒有顯著差異;在第二茬的產量中,施用營養液B、C顯著高于對照,施用營養液A與對照無顯著差異;在第三茬的產量中,施用3種營養液產量均比對照高,差異顯著;施用營養液C前三茬每茬間的產量差異不顯著。【結論】施用營養液能夠提高平菇產量,生產上推薦施用混合營養液C,三茬產量穩定,增產效果更好。
關鍵詞:平菇;營養液;增產
中圖分類號:S646.14?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5774(2023)05-0371-05
Evaluation on Yield Increase Effects of Nutrient Solutions Application on
Pleurotus ostreatus during the Cultivation
Zhang Peng
(Quanzhou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Quanzhou,Fujian 362212,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nutrient solution application on the dynamic trend of yield during the cultivation of pleurotus ostreatu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production.【Method】 Fourty cultivation bag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4 groups of 10 bags each,and nutrient solution A(Zhuangguling),nutrient solution B (Gufengwang),nutrient solution C(mix of Yingchangguliyuan and yichangcuiguwang with ratio of 11)and sterilized water(control),respectively were applied on 4 groups,and the yields of the first three harvest were compared using repeated measure ANOVA. 【Resul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harvesting time and nutrient solution on the yield of Pleurotus ostreatu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 the first harvest,the yields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hree nutrient solutions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control;In the second crop,yields with application of nutrient solution B and C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while yields with application of nutrient solution A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control;In the third harvest,yields with application of all three nutrient solution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Yields with application of nutrient solution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mong the first three harvest.【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nutrient solution can improve the yield of Pleurotus ostreatus. In production,the application of nutrient solution C is recommended for better yield and yield was stable in the first three harvest with good yield increase effects.
Key words:Pleurotus ostreatus;Nutrient solution;Yield increase
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泛指側耳科(Pleurotaceae)側耳屬(Pleurotus)中可以用來栽培的品種,是一種最常見的大型食用真菌。平菇味道鮮美,含有多種人體所需的多糖、維生素、氨基酸和礦物元素等多種營養成分,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是深受人們喜歡的一種低脂高蛋白的健康食物[1-4],此外平菇還含有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力、延緩衰老、抗疲勞、抗腫瘤、調節血糖血脂等重要功能,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深受市場青睞,市場需求逐年增加[5]。
平菇栽培過程一般采收三茬以上,出菇后期培養料的營養已不能為其生長提供全方位的營養供應,菇農往往會添加各種營養液以補充營養,營養液可以促進子實體生長發育,改善產品品質[6,7],為提高原料利用率,增加產量,滿足平菇大規模生產的市場需求,綠色高效的營養液需求日益增大,目前市面上售賣的營養液種類繁多,功效各不相同,研究人員也對營養液的功效做了大量的應用研究[8-10],但大部分僅僅對平菇單袋總產量或各茬次產量分別采用常規方法比較,忽略了各茬次產量數據間相關性的問題,造成數據部分信息丟失,不能準確、客觀、全面地解釋試驗現象,且未能反應出施用不同營養液后各茬次產量變化趨勢的差異。
本試驗采用對同一菌包的產量進行連續重復測量,可反應出數據連續觀測的特性,目的是研究施用不同營養液的平菇在產量上是否存在顯著差異,同時也研究了營養液和采收茬次的交互效應,為實現平菇優質高產、規模化生產提供理論支撐。
1材料與方法
1.1供試菌種及營養液
供試品種為‘1671平菇,由福建省裕興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以3種營養液為試材,營養液A:壯菇靈,購于江蘇省高郵市科學食用菌研究所;營養液B:菇豐王,購于江蘇省高郵市科學食用菌研究所;營養液C:億昌菇力源、億昌催菇王,按1:1混合使用,購于遵化市億昌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試驗所用營養液成分主要為氨基酸、蛋白酶、單糖等,符合相關規定,安全無害。
1.2試驗設計
采用雙因素重復測量設計,將菌絲走滿、規格、菌齡基本一致的菌包按施用營養液的種類分成4組,每組10包,其中1組施用滅菌水為對照,其余3組為處理組,分別施用營養液A、營養液B、營養液C,記為A組、B組、C組;組內變量為采收時間,共三茬次(t1、t2、t3),每茬采收后養護15 d左右進行下一茬采收,分別記錄每袋單產,對處理效應、時間效應及交互效應進行分析。
1.3試驗方法
施用營養液采取拌料與噴施相結合的方式,在菌包制作中,各營養液與培養料按1300的比例攪拌,營養液先加水稀釋,然后邊潑灑邊攪拌;在出菇階段,于每茬子實體大量出現時噴施營養液300~500倍液,每茬噴一次,噴頭不正對著子實體噴施,空氣濕度過大或病蟲害嚴重時不噴。
1.4栽培管理
栽培中的原料選擇、培養基配制、滅菌、接種、發菌管理、出菇管理、采收等環節參考朱滿堂等[11]做法,培養基干料為1 kg/袋,含水量60%。每茬采收后分別記錄各菌包的單茬產量。
1.5統計學分析
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5.0和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6進行統計分析。菌包單袋產量采用均
數±標準差,進行統計學描述。不同營養液和時間分組菌包單袋產量均數進行組間比較,采用重復測量設計方差分析,兩兩組間比較采用Bonferroni方法。采用Mauchly's方法進行球對稱檢驗,如不滿足球對稱性,則采用Greenhouse-Geisser法進行校正。
2結果與分析
2.1數據檢驗
經S-W(夏皮洛-威爾克)正態性檢驗、方差齊性檢驗(Levene's),各組數據大多服從正態分布、方差齊,由于方差分析對數據的正態性和方差齊不敏感,所以輕微的偏態和方差不齊不影響結果分析,另Mauchlys檢驗結果,其中Machly W=0.776,顯著性P=0.012,表明不同時間菌包單袋產量方差協方差矩陣不滿足球對稱條件,需要對與時間有關的F統計量的自由度進行校正,采用Greenhouse-Geisser法。
2.2采收時間與營養液交互作用分析
采收時間與營養液對平菇產量的交互作用具有統計學意義(F=7.025,P<0.01),表2表明施用不同營養液的菌包各茬次的單袋產量變化趨勢具有差異,即不同茬次的單袋產量差異隨施用營養液的不同而不同,需進一步進行單獨效應分析。由圖 1可知,對照單袋產量隨茬次逐次遞減,曲線陡峭,A組與B組前兩茬單袋產量差異不明顯,第三茬明顯減少,曲線變化較對照平緩,C組的三茬單袋產量差異最不明顯,曲線變化較其他3組最為平緩,即三茬產量最為穩定。
2.3采收時間因素單獨效應分析
對同一營養液因素不同采收時間的平菇產量分析結果如圖1所示。隨著時間推移,對照的各茬單袋產量遞減,各茬次間的差異顯著;A、B組第一茬與第二茬的單袋產量差異不顯著(P>0.05),而第三茬的單袋產量低于前兩茬,差異顯著;C組三茬的單袋產量穩定一致,各茬次間的差異不顯著,見表 2。
2.4營養液因素單獨效應分析
同一采取時間因素下不同營養液處理的平菇產量比較分析結果見表2,對照及3種營養液分組的第一茬單袋產量的差異不顯著。多重比較結果顯示第二茬的單袋產量中,對照的產量最低、C組最高;A組與對照差異不顯著,而B、C組顯著高于對照,A、B、C等3組之間差異不顯著(P>0.05)。第三茬采收時,3種營養液處理的單袋產量均顯著高于對照,C組也顯著高于A、B組,A、B組之間差異不顯著(P>0.05)。從整個栽培周期來看(圖2),三茬總產量以C組1 205 g為最高;A、B組產量居中,分別為1 101.5 g、1 118.5 g;對照最低,為990.5 g。
3討論
3.1有研究指出[12,13],施用營養液不僅能提高平菇產量,對菌絲生長、子實體營養成分及品質等方面都有促進作用,本試驗僅對產量進行了研究,意在探討處理效應(營養液)隨重復測量因素(采收時間)的推移而變化的趨勢,且更加注重數據內部的相關性,其他方面如同一種營養液施用高、中、低等不同的濃度,更深入地分析營養液的施用劑量對菌絲生長和產量的影響,有待進一步研究試驗。
3.2對于高產優秀的食用菌品種,在正常管理且無病蟲害發生時,頭茬菇產量一般都比較理想,為節約成本,可以不施用任何營養液,本研究所使用的1671平菇是低溫型品種,產量高,是企業的主栽品種,施用營養液對頭茬菇產量沒有明顯增產效果,主要原因是菌包水分充足,營養豐富,完全滿足平菇子實體生長,能夠充分發揮出優良品種的性能。
3.3施用營養液A(壯菇靈)、營養液B(菇豐王)可以提高平菇第二茬產量,但第三茬產量不高、明顯低于前兩茬;施用營養液C(混合營養液)的增產效果最好,可能因其營養更為全面,在管理得當的條件下,第三茬的產量與前兩茬基本一致,追求極高產的平菇生產可使用混合營養液,一方面可以及時補充水分,恢復菌絲吸收和轉化營養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補充子實體生長發育所需的碳、氮素營養及礦質元素等,從而大幅度提高后期產量,若配套精心管理,可采收4~5茬、增產30%以上。
參考文獻:
[1]王建化,孫高飛,李友杰.平菇價值及其深加工產品[J].農產品加工(學刊),2012(3):140-141.
[2]盛春鴿,王延鋒,潘春磊,等.糙皮側耳雜交后代遺傳多樣性分析[J].北方園藝,2015(4):149-151.
[3]吳雪君,安琪,戴玉成.糙皮側耳(平菇)菌株CCEF89的生理生化研究[J].菌物學報,2015,34(4):621-631.
[4]鄒亞杰,張美敬,仇志恒,等.側耳屬真菌經濟利用的研究進展門[J].菌物學報,2015,34(4):541-552.
[5]許佳妮,張劍飛,袁婭,等.不同培養基對平菇香氣成分的影響[J].食品科學,2015,36(4):86-91.
[6]龍武生.合理補充食用菌營養液[J].山西農業,2006(21):36.
[7]張研.食用菌營養液的添加[J].河南科技,2001(2):38.
[8]蘇榮榮,張宇慧,馬鑫旺,等.外施營養液對平菇生長發育及品質的影響[J].中國食用菌,2020,39(3):13-16.
[9]潘濤芬,平建芬,劉瓊娣,等.營養素與營養液培育食用菌技術簡介[J].云南農業,2009(12):13.
[10]張福元,姚寧,趙慧龍.營養液對平菇后期產量影響的研究[J].食用菌,2000(3):9-10.
[11]朱滿堂.平菇反季節層架栽培技術[J].食用菌,2022,44(5):39-40,43.
[12]陳必琴.無公害復合營養液在食用菌上的應用研究[J].林業科技通訊,2018(5):77-79.
[13]楊勇.平菇、香菇、秀珍菇營養液培養試驗[J].浙江農業科學,2005(1):20-21.
(責任編輯:黃雄峰)